猪肉营养丰富,但近年来“瘦肉精”猪肉、注水肉、病死猪肉、老母猪肉等食品安全问题频出,让消费者在购买时犯了难。那么如何才能选购到放心的猪肉呢?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1猪肉各部分的营养价值
猪皮
猪皮,性凉味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动物胶质,将其熬制成动物胶可代替阿胶,是一种优良的营养滋补品。猪皮中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质和弹性蛋白,其中胶蛋白占猪皮蛋白质的85%。猪皮有延缓机体衰老过程的作用,还可滋阴养心、补血、活血、止血、止咽喉肿痛,对下痢、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嗓音嘶哑等均有疗效。
猪肉
猪肉,性平味甘,富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等。它有滋阴润燥、营养补虚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伤津、消渴瘦弱、燥咳、便秘、风湿痛等。
猪肉还可作为药膳食疗方中的配料之一,用来治疗一些常见疾病,如将猪肉、生地、土茯苓共煮汤服食,可治小儿疮疖脓肿。
猪蹄
猪蹄,性平味甘咸,其功能有补血润燥、通乳汁、促进机体伤口愈合、通经活络、解除热毒。可用于治疗哺育期妇女乳少和腰膝酸软、痈疽疮毒、顽固疮口不愈合等。猪蹄富含钙质,加醋同煲,使猪蹄中的钙质分解,容易被吸收。
猪心
猪心,性平味甘咸,有补心、定惊、安神之功效,可治惊悸、怔忡、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脏病、失眠等。由于猪心富含蛋白蛋、钙、磷、及多种维生素,食用猪心可以加强人体心肌的营养,增加心肌的收缩力。
猪肚
猪肚即猪胃,性温味甘,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可用于改善脾虚腹泻、虚劳瘦弱、消渴、小儿疳积、尿频或遗尿症状。是猪全身胆固醇含量最低的部分,适宜各种年龄和体质的人食用。
猪骨
猪骨熬成的骨头汤有着多方面的养生功效。它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奶粉,其中铁、钠等远远高于鲜肉,钙的含量更是远非其他食物所能比。多喝骨头汤可减缓衰老。老年人经常食用骨头汤,不仅可有效地遏制骨髓衰老,还可防治骨质疏松症。
猪腰
猪腰,性平味甘咸,具有补肾、止遗精、止盗汗、利水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耳聋、腰痛、遗精盗汗、身面浮肿等。但是,同时也要注意,猪肾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不宜常食和多食。
2如何挑选猪肉
猪肉购买渠道的挑选
1街市或者农贸市场:要看摊位各类营业证件。
从这个渠道购买猪肉建议先看这个摊档是否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以及猪肉定点屠宰和具有检疫证明等,如果摊位里有出示这些证件,这样的摊位比较安全。同时选购尽量在摊位环境卫生清洁、经营业户是否衣帽整洁的摊位。
2超市:猪肉来源比较正规。
从这个渠道购买猪肉比较安全,但是价格比较高些。建议消费者多了解不同类型猪肉的价格,目前有放心猪肉、无公害猪肉以及有机猪肉三种,所以不同的猪肉的价格就各不相同。
挑选猪肉的方法
1看猪肉的外观
新鲜和健康的猪肉,瘦肉部分颜色呈鲜红色,颜色为红色或者粉红,如果是暗红色的属于比较次;肥肉部分是白色或者乳白色,且质地比较硬。
猪肉要光泽,没有液体流出,肉的表面没有任何斑点。
2闻猪肉的气味
拿猪肉在鼻子附近闻闻,气味要是比较新鲜的猪肉的味道,而且略带点腥味。一旦有其他异味或者臭味,就不要买,容易是比较不好的肉。
3手指触摸猪肉
用手指压下猪肉,猪肉要有弹性,如果用力按压,猪肉能迅速地恢复原状,如果瘫软下去则肉质就比较不好;再用手摸下猪肉表面,表面有点干或略显湿润而且不粘手。如果粘手则不是新鲜的猪肉。
4用水煮肉看汤汁颜色
煮肉的汤应透明清澈,油脂团聚于汤的表面,具有香味。如果不是则买的猪肉不是新鲜的猪肉。
几种非新鲜猪肉的判断方法
识别灌水猪肉的方法
把卫生纸或卷烟纸紧贴在猪肉的表面,等纸张全部浸透后取下,然后点上火。如果那张纸烧尽,证明猪肉没有灌水;如果烧不干净,燃烧时还发出“啪啪”声,就证明灌水了。这个原理很简单,肉里面含有油脂并且是可以燃烧的,如果含水了不可以。
识别死猪肉的方法
死猪肉是指病猪或非正常宰杀死的猪肉,这种猪肉一般不能食用。死猪肉从外观看一般都有出血或充血痕迹,颜色发暗,肥肉呈黄色或者红色,肌肉无光泽,用手指用力按压,凹部不能立即恢复。
再严重一些的死猪肉,会有囊包虫,用刀子在肉上切,厚度1厘米,长度20厘米,切几刀后,在切面上仔细看,如果发现肉上附有石榴籽一般大小水泡状的东西,就是囊包虫,这种肉对人体危害很大,不能食用。
3揭晓猪肉的营养价值分析
猪肉营养分析:
猪肉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猪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猪肉补充信息:
1. 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因为茶叶的鞣酸会与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延长粪便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的吸收,影响健康;
2. 在肉铺中往往有上肉、中肉分别标示,此时只要看肉的颜色,即可看出其柔软度。同样的猪肉,其肉色较红者,表示肉较老,此种肉质既粗又硬,最好不要购买,而颜色呈淡红色者,肉质较柔软,品质也较优良。
3. 巧识含“瘦肉精”的猪肉:喂过“瘦肉精”的瘦肉外观鲜红,纤维疏松,时有少量水分渗出,而正常的瘦猪肉是淡红色,肉质弹性好,没有“出汗”现象。另外,要看该猪肉是否具有脂肪,如该猪肉在皮下就是瘦肉或仅有少量脂肪,则该猪肉可能含有“瘦肉精”;
4. 生猪肉一旦粘上了脏东西,用水冲洗是油腻腻的,反而会越洗越脏。如果用温淘米水洗两遍,再用清水冲洗一下,脏东西就容易除去了;另外,也可拿来一团和好的面粉,在脏肉上来回滚动,很快就能将脏东西粘走。
5. 猪肉贮存:1、将肉切成肉片,放入塑料盒里,喷上一层料酒,盖上盖,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可贮藏1天不变味。2、将肉切成片,然后将肉片平摊在金属盆中,置冷冻室冻硬,再用塑料薄膜将肉片逐层包裹起来,置冰箱冷冻室贮存,可1个月不变质。3、将肉切成肉片,在锅内加油煸炒至肉片转色,盛出,凉后放进冰箱冷藏。
6. 由于猪肉也含有腥味,因此有很多人也不喜欢,这是由于脂肪经过长时间所产生的油臭味,然后具有光泽且按压住时具有弹性者,即是新鲜的肉;肉质不坚实,而颜色不新鲜者,其包含在肉中的脂肪无论如何烹调也不会好吃,脂肪一旦氧化之后,便容易引起胃部的不适。猪肉变质的期限比牛肉快三倍,保存时应特别注意。
4猪肉的功效与作用
1.补充蛋白质和脂肪酸
猪肉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猪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2.补肾滋阴
猪肉性平味甘,有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的功效,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小便和止消渴。
3.润燥
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燥、干咳、便秘和难产。
5回族为什么不吃猪肉
回族不吃猪肉因为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是穆斯林。在中国共有十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他们都是穆斯林。穆斯林不吃猪肉,主要是来自安拉的禁令“你们可以吃真主所赐给你们的佳美的食品,当感谢真主,如果你们只敬拜真主,那么他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流血、猪肉,以及诵真主以外的名义宰的……你们不要信口胡诌说∶这是合法的,那是非法的,以假借真主之名而造谎,造谎者决不能成功。”(古兰经16章116节)。
穆斯林不吃猪肉,根本的原因是信仰,对安拉的命令绝对忠诚,深信至大的安拉对他的奴仆仁慈和爱护,许多禁止的行为,例如禁止吃猪肉,必定有许多超越人类思维理解的智慧和恩惠。安拉对信士是至仁、至慈、至爱的,禁止我们的行为,必然是防止人们受害,也是对信士忠诚的考验,例如老师禁止学生抄袭和作弊,母亲不许儿女说谎和偷懒,听话的孩子表现了忠和孝,锻炼成为好人品,终生受用不尽。
安拉的启示和命令都记录在尊大的《古兰经》中,安拉的使者先知穆圣根据《古兰经》指导穆斯林生活,因此历史形成了一个世界大集体,共同坚持认主独一,遵循圣训,团结成为一个大家庭。《古兰经》说:“安拉只禁戒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2:173)禁止吃猪肉的命令在《古兰经》中还有许多处启示,如(5:3)、(6:145)和(16:115)。这些都是确切无疑的经文,是安拉通过他的使者直接对信士的告诫和命令,绝不存在任何疑惑或误解,因此,敬畏安拉的穆斯林必须自觉地严格服从。
饮食的禁忌并非只是伊斯兰才这样规定,世界上各种宗教都遵奉某种“神意”忌讳某些饮食,例如印度教、佛教和锡克教遵奉神意实行全面素食,“不许杀生”是严格的基本“五戒”之一,所以,也不许可吃猪肉。犹太人和基督教徒根据《圣经》,猪肉在禁止的饮食之内,听从上帝的话,就必须禁食猪肉,例如:“猪,因为蹄分两瓣,却不倒嚼,就与你们不洁净。这些兽的肉,你们不可吃,死的你们不可摸,都与你们不洁净。”(“利未记”,11:7-8)。《圣经》也有其它章节的经文,明确禁止吃猪肉,例如“申命记”中的(14:8)和“以赛亚书”中的(65:2-5)。
犹太教、伊斯兰教创立之前,在阿拉伯半岛就有禁食猪肉的习俗。由于阿拉伯半岛气候炎热,且多为沙漠,不利于猪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当时阿拉伯半岛上的闪米特人以牧羊、驼为主,不养猪。古埃及人也视猪为不洁和厌恶之物。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德在他的《历史》一书中记载在埃及、中东的所见所闻:“在埃及人的眼里,豚是一种不洁的畜类,如果一个人走路时偶然触着了一只豚,他立刻要赶到河边,穿着衣服跳到河里去,即使牧豚的人是土著的埃及人,也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说明古埃及人当时禁猪很严格,不但不吃猪肉,连摸、碰猪都不行,而且也讨厌牧猪人。公元一世纪犹太教创立,为了适应当时阿拉伯地区禁养猪的习俗,把禁食猪肉当作戒律写进圣经。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为了消除频繁的战争,促进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统一,顺应了当时阿拉伯地区禁食猪肉的习惯,吸收了犹太教《旧约全书》中有关禁食猪肉的戒律,并列入《古兰经》中。《古兰经》在强调禁食猪肉的时候,也说明了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生命适当吃一点,真主是宽恕的。
唐宋时期,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到中国经商,把禁食猪肉的习俗带到了中国。元代江南一带聚居的回族已形成不吃猪肉的习惯。明代开始时,由于回族穆斯林建功立业,加上明武宗时,后宫娶了“白皙而美”的回族女子,对回族在一个时期内还比较亲信,回族的风俗习惯也受到了尊重。但后来,回族在政治上受到压迫,回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受到限制和歧视。清代,回民不吃猪肉的风俗习惯更是受到嘲弄和污蔑。统治阶级在残酷镇压西北回民起义后,为了区分出回民与汉民,以是否吃猪肉来检验,以致引起了更多回民的反抗与斗争。
现在我国回族群众不仅禁吃猪肉,而且还禁养猪,甚至从思想意识和感情上反感猪。有些回民见了猪就背转过脸,有些嗅到猪肉味就恶心呕吐,碰到卖猪肉的铺子、饭馆,就赶紧躲开。凡是做过猪肉的锅、碗、盆、筷、案板等一律不用,也不去接触。在万不得已用时,要用火烧锅,用滚开水烫碗、盆等。宁夏、甘肃等地的回民连“猪”字提也不提,对猪和猪皮制作的系列产品也很少用。如不用猪鬃、猪毛刷子,不用猪毛牙刷,不用猪油制作的肥皂、香皂。宁夏泾源、西吉、同心、吴忠,甘肃临夏、平凉等许多回族聚居地的回族穆斯林连猪皮鞋、猪皮夹克也不穿,甚至的些属猪相的人自称属黑,姓朱的因与猪谐音,也改为姓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