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眼科 >斜视

斜视的预防办法有哪些

儿童斜视俗称“斗鸡眼”,指当注视某一物体时,患者的双眼不能集中在这个物体上,一只眼睛出现内斜或外斜。斜视给孩子带来很多的危害,尤其是年龄越大危害越大,那么预防斜视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此方面内容。

目录 斜视应当手术吗 斜视的预防办法有哪些 斜视应当如何治疗 斜视患者会出现哪些明显体征 眼睛斜视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1斜视应当手术吗

  任何手术都不能说是100%安全的,都有或多或少的风险。斜视手术最多的“风险”就是术后过矫或是矫正不足,如果超过一定程度则需要再做二次手术。一般采用儿童新型可调整缝线术,基本可以保证手术后的正位率,但孩子由于斜视而导致双眼视功能丧失,如果术后不能及时建立,那么远期不能很好控制眼位,同样存在再次偏斜可能。我们一般会建议双眼视功能不佳的孩子术后进行相关训练,以巩固疗效。有些孩子手术以后,还可能有一段时间的复视,有些短时间自然消失,有些需要进行恢复训练。

  事实上,全身麻醉药物仅在手术期间暂时地抑制大脑功能。这种大脑功能的暂时抑制,随着药物作用的消失是完全能够恢复的,更不会影响患儿日后的智力发育。为进一步了解全身麻醉对患儿的智力发育究竟有否影响,有的医生曾作过专门研究。在全身麻醉下,将患儿的体温降至 24~27℃,血液循环停止,施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术后,将患儿与正常儿童进行对比,随访3~11年的结果表明,患儿手术后的智力、身体发育和精神活动,均与对照的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别。

  一般斜视手术时间多在1小时之内完成,麻醉不用太深,许多孩子在手术结束后还没出手术室就醒了,儿童医院每天要作多台手术均需要全麻,临床事实表明,很多接受全身麻醉的小儿,记忆力很好,学习成绩并不下降。因此,对全身麻醉的顾虑是不必要的。

  另外斜视手术治疗,此类手术很可能会造成过矫或是矫正不足,这个时候就需要再做二次手术了;高度近视造成视网膜脱落,虽然这个机率很小的,但是也要引起注意;手术以后,还可能有一段时间的复视,这个是需要进行恢复训练的。

  斜视手术进行前需要每位即将接受斜视手术的患者都要反复检查斜视度,包括角膜映光,同视机,三棱镜中和等。根检查结果,认真设计出手术方案。这样斜视手术后不会有什么后遗症的。

2斜视的预防办法有哪些

  孩子看电视时,除注意保持一定距离外,不能让小孩每次都坐在同一位置上,尤其是斜对电视的位置。应时常左中右交换座位,否则孩子为了看电视,眼球老往一个方向看,头也会习惯性地向一侧歪。时间久了,6条眼肌的发育和张力就不一样,失去了原来调节平衡的作用,一侧肌肉老是处于紧张状态,另一侧则松弛,就会造成斜视。

  要经常注意孩子的眼部卫生或用眼卫生情况。如灯光照明要适当,不能太强或太弱,印刷图片字迹要清晰,不要躺着看书,不可长时间看电视及打游戏机与电脑,不看三维图等。对有斜视家族史的孩子,尽管外观上没有斜视,也要在2周岁时请眼科医生检查一下,看看有无远视或散光。

  及早发现斜视做好预防还可以这样做:从发病时间上要注意几个特定时期:一是孩子出生睁眼后,观察其两眼眼球是否对称;再是孩子长到5—6个月抱起来看东西的时候有没有两眼眼球活动不同步同方向或歪头现象;三是2—3岁时有没有两眼眼球位置不对称。如有迹象,应立即到医院就诊。还有一种斜视是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的,常见病因是头部外伤、感染和肿瘤。

3斜视应当如何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治疗斜视,首先是针对弱视,以促使两眼良好的视力发育,其次为矫正偏斜的眼位。斜视的治疗方法包括:戴眼镜、戴眼罩遮盖、正位视训练。戴眼罩是治疗斜视所引起的弱视的主要方法。眼肌手术则包括放松(减弱)或缩短(增强)一眼或两眼的眼外肌中的一条或多条肌肉。轻度斜视可以戴棱镜来矫治。正位视训练可以作为手术前后的补充。

  2.手术治疗

  斜视治疗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斜视手术不仅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手术时机以6~7岁前为最佳。眼位能否长期保持稳定、立体视能否建立仍需定期随访。

4斜视患者会出现哪些明显体征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前者以眼位偏向颞侧,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并伴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全身症状。斜视病因复杂,现代西医学除针对病因及手术治疗,对病因不明者,尚无理想方法。

  麻痹性斜视则按麻痹神经或功能障碍眼外肌命名,如动眼神经麻痹、上斜肌麻痹等。由于支配眼球运动的眼外肌众多,且双眼视物时的协调运动有多条眼肌参与,使斜视发生的机理较为复杂,要了解斜视就必须首先明确双眼眼肌协同运动和双眼单视的形成机制。

  临床上把由于眼球位置或运动异常所引起的双眼视轴分离称为斜视,其是较常见的一类眼科疾孺。斜视按患者是否有眼外肌功能障碍可分为共转性斜视和非共转性斜视两大类。共转性斜视又称共同性斜视,为各眼外肌功能正常,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无障碍但双眼视轴分离者。根据注视眼的性质可分为单侧性和双眼交替性。根据斜视发生的时间可分为间歇性、恒定性或周期性等。

  非共转性斜视又称麻痹性斜视,为神经传导或眼外肌本身功能障碍致一条或数条眼外肌麻痹而发生双眼视轴分离者,患眼由于眼肌麻痹必然伴有眼球向某一个或多个方向运动障碍。确定了斜视患者为共转性或非共转性斜视后,按眼位的偏斜方向可以把共转性斜视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性斜视。

5眼睛斜视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1、眼球发育特点使儿童易患斜视: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这样的儿童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2、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如果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内斜。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斜视。

  3、发育不完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人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种功能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地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融像,精确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建立最迟,6~7岁才能接近成人。所以说5岁前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

  4、先天异常: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此外,也有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