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中国式逗小孩的弊端

继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教育后,又一热词——中国式逗小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透了网络。这中国式逗小孩的弊端明明何其多,却永无休止!那么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目录 中国式逗小孩的弊端 中国式逗小孩的形式 中国式逗小孩的阻止方法 中国式逗小孩如何正确引导 中国式逗小孩应辩证看待

1中国式逗小孩的弊端

  灌酒、故意吓唬、怂恿孩子做“坏事”……中国的熊大人们似乎总爱以逗孩子为乐,有时候逗弄小孩的方式甚至近乎恶作剧。其实,这些往往都会在无意间给孩子带来伤害。下面就来给大家细数中国式逗小孩的弊端。

  一、让孩子不能区别善恶和混淆是非

  大人像耍猴一样逗弄孩子,怂恿孩子说脏话以取乐,后果是污染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不能区别善恶和混淆是非。

  二、使小孩丧失安全感

  一些言语的戏弄,比如说“你妈妈生了弟弟不爱你了”等,会让孩子把大人的玩笑话当真,并且感到恐惧。而孩子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孩子出现行为偏差,具有攻击性,伤害自己,其实就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三、让孩子感知自己不被尊重

  此外,被戏称“小胖墩”、“小胖妞”之类的,会让孩子感知到自己不被尊重。在不被尊重的环境当中长大的孩子,也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

2中国式逗小孩的形式

  从“妈妈不要你了”、“爱爸爸还是爱妈妈”到“你是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让妈妈给你生个小弟弟、小妹妹”。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逗小孩的形式,至今仍历历在目。相关机构就以“中国式逗小孩的形式”为主题,展开了调查。下面让我们来细细斟酌调查结果,看看这些中国式逗小孩的形式吧!

  一、被灌酒

  调查结果显示,有25%的受访者表示印象中自己小时候被灌过酒,而另外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则表示小时候不曾被灌过酒。虽然自己小时候被灌过酒的受访者比例不高,但是受访者周围曾被大人灌过酒的小孩比例却有将近一半,具体为48.31%。

  二、用言语逗小孩

  “对小孩说‘妈妈不要你了’”以38.14%的高比例成为受访者选出的最常见的逗小孩做法。而紧随其后的是“问小孩‘爱爸爸还是爱妈妈’”,比例为14.83%。另外,“对小孩说‘让妈妈给你生个小弟弟、小妹妹’”也是受访者最常见到的逗小孩做法。

  三、弹男孩小鸡鸡

  尽管只有4.66%的受访者认为“弹男孩小鸡鸡”是最常见的逗小孩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却是受访者选出的最讨厌的逗小孩做法,选择比例达31.36%。

  四、其他

  另外,“不熟悉的人亲小孩或者摸小孩的脸”,比例为16.1%。而“把小孩举起来抛”也是受访者最常见到的逗小孩做法。

3中国式逗小孩的阻止方法

  当亲戚朋友不恰当地逗我们的孩子时,应该怎么阻止才好?这时,适时地直抒胸臆是很有必要的,保持沉默或者陪笑都是不恰当的做法。

  家长们可以借口带孩子走开,或者直接说,孩子不太习惯这样的交流方式。大人们听到这样的话,一般会比较知趣。也可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勇敢地拒绝别人逗他。

  如果家长能够理性而得体地处理逗孩子的问题,孩子会潜移默化地效仿家长,学习如何应对自己不喜欢的场景,学习如何为人处世。

  不过,家长们千万不能因为碍于面子而保持沉默或者陪笑,更不要替那些逗孩子的人解释,那样会让孩子感觉孤立无援。当然,也不要抱着谁逗我们家孩子就跟他没完的心态,那会给孩子传递一种信息:谁都不要来惹我!这也是不好的。


4中国式逗小孩如何正确引导

  中国式逗小孩这一习惯源远流长,在短期内自是不会消失不见。对于亲戚朋友不恰当地逗孩子的行为,我们无法避免。但是,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方式逗弄小孩还是可以实现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如何正确引导中国式逗小孩吧!

  当家长发现亲戚、朋友们逗弄小孩的方式不对头时,应当做到以下三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求把他们扳回正道。

  第一,把不恰当的逗小孩的方式往给孩子快乐、让自己满意这一道路上引;

  第二,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第三,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在逗趣中学到知识、健康成长。

5中国式逗小孩应辩证看待

  “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孩子”“中国式旅游”,而今又来一个“中国式逗小孩”。应如何看待“中国式逗小孩”呢?笔者认为,应该一分为二、辩证看待。

  爱逗小孩者,大多具有爱心,而且多为亲近之人。陌生人,不太可能逗你的小孩;没有爱心的人,一般也不太喜欢逗小孩。但是,逗小孩不要过度,过度了就不是逗、不是爱、不是喜欢了,而是伤害和摧残了。如果造成悲剧,那更是得不偿失。

  别说,这样的事情还真的发生过:日前,在广西发生一起悲剧,二伯在逗侄子小思(化名)时,给年仅2岁的小思灌了一两自酿米酒,导致小思呕吐、抽搐、脸色发黑,醒来后变得痴痴呆呆,连妈妈都不认识了。医生表示,小思变痴呆是因酒精中毒,继发性脑损伤。无独有偶,同样令人唏嘘的悲剧还发生在四川攀枝花:父亲王某带着2岁的儿子小林(化名)到朋友家赴宴,用餐过程中,王某的3名朋友逗小林喝酒,结果小林真的喝下2两白酒,之后昏睡不醒,最终因急性酒精中毒抢救无效身亡。

  发生这样的悲剧令人痛心,这固然有相关法律法规监管缺失,但更是“中国式逗小孩”惹的祸,不少人认为“中国式逗小孩”是陋习。不管是不是陋习,逗小孩必须要讲方式方法,必须要有个限度。

  日常生活中,中国人逗小孩是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在农村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中,一些大人像耍猴一样逗孩子做一些不合适的行为,怂恿孩子说脏话以取乐;在城市,一些大人常用言语逗小孩,比如说“你妈妈不回来了”。这样逗小孩的后果,是污染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不能区别善恶和是非,因缺乏安全感继而出现行为偏差,或攻击别人或伤害自己。

  如何正确逗小孩,笔者认为要注意三点:第一,要以给孩子快乐、让孩子家长满意为第一准则;第二,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第三,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在逗趣中学到知识、健康成长。

  “中国式逗小孩”不是洪水猛兽,方式方法运用得当,把握好了度,世间会充满欢乐,社会会更加和谐;相反,一味地“乱逗”,肯定会“逗”出问题,轻则伤害孩子自尊心,重则对孩子形成独立人格、健康心理造成影响,更有甚者会“逗掉”孩子的生命,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