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康复医学科 >老年痴呆

老人吃药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常易患便秘,如为此而常服泻药,可使脂溶性维生素溶于其中而排出,造成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缺乏。服药是老年人养生过程中很常见的一项活动,那么老年人吃药有什么禁忌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目录 老人什么时间吃药最好 老年人吃药有什么禁忌和注意 老人服药一次不要超过4种 老人用药应遵循五个原则 人到中年最需要七种食物

1老人什么时间吃药最好

  1、哮喘用药:

  哮喘多在凌晨发作,睡前服用止喘效果更好。

  2、减压药:

  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分别早上7点、下午2点和晚上7点服用,早晚两次的用药量应适当比下午少。

  3、降胆固醇药:

  宜在睡前服用。肝脏合成胆固醇峰期多发生在夜间,晚餐后服药有助于提高疗效。

  4、降糖药:

  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上午8点用药,作用强而持久。糖尿病人在凌晨对胰岛素最敏感,这时注射胰岛素用量小,效果好。

  5、激素类药:

  早上7点一次性给药疗效最好。

  6、助消化药:

  前者促进消化液分泌、后者使之充分与食物混合宜在饭前或饭后5分钟服用。

  7、强心药:

  心脏病患者对西地兰、洋地黄、地高辛等药物在凌晨时最为敏感,此时药物作用比其他时间要高40倍,故宜在凌晨服用。

2老年人吃药有什么禁忌和注意

  1、吃阿司匹林不能喝酒、果汁。因为酒进入人体后需要被氧化成乙醛,再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酸。阿司匹林妨碍乙醛氧化成乙酸,造成人体内乙醛蓄积,不仅加重发热和全身疼痛症状,还容易引起肝损伤。而果汁则会加剧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刺激,诱发胃出血。

  2、忌滥用泻药。老年人常易患便秘,如为此而常服泻药,可使脂溶性维生素溶于其中而排出,造成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缺乏。老人便秘,最好调节生活饮食节奏,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选用甘油栓或开塞露通便。

  3、忌长期用一种药。一种药物长期应用,不仅容易产生抗药性,使药效降低,而且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甚至形成药瘾。

  4、吃黄连素不要喝茶,因为茶水中含有约10%鞣质,鞣质在人体内分解成鞣酸,鞣酸会沉淀黄连素中的生物碱,大大降低其药效。因此,服用黄连素前后两小时内不能饮茶。

  5、吃布洛芬不要喝咖啡、可乐。布洛芬(芬必得)对胃黏膜有较大刺激性,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及可乐中含有的古柯碱都会刺激胃酸分泌,会加剧布洛芬对胃黏膜的毒副作用,甚至诱发胃出血、胃穿孔。

  6、忌乱用秘方、偏方、验方。老年病多长期、慢性,易出现“乱投医”现象。那些未经验证的秘单方,无法科学地判定疗效,凭运气治病,常会延误病情甚至酿成中毒,添病加害。

  7、忌朝秦暮楚。有的老年人治病用药“跟着感觉走”,今天见广告说这好,便用这药。明天见夸那,又改用那药。用药品种不定,多药杂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出毒副反应。

  8、忌依赖安眠药。长期服用安眠药易发生头昏、头胀、步态不稳和跌跃,久用也可成瘾和损害肝肾功能。治疗失眠最好以非药物疗法为主,安眠药为辅。安眠药只宜帮助病人度过最困难的时刻,治疗时应交替轮换用毒性较低的药物。

3老人服药一次不要超过4种

  每种药物对身体的反应、影响都是不同的,如果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而不注意时间的话,很容易让多种药物发生反应,不仅没有效果,可能还会增加毒性。而老人身体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等功能减退,所以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

  因此,老年人在服用药物时,应遵循简单的原则,一次最多不要超过4种,并且不同药物服用时间最好有1至2小时的间隔。

  如果老人有多种疾病需要用药,可以根据病情先重后轻的原则合理用药,待病情得以控制后,再服用其他的药物;遵循减量的原则,一般老人的服用量是成人量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不要超过成人量的四分之三。如阿莫西林胶囊,成人每次服用2至3粒,老人服用时就应减量到每次1至2粒;不要重复服用。

  一些中成药,如重感灵中加入了西药扑尔敏的成分,这和一些感冒药的成分是相同的,因此,不能重复服用;遵医嘱服药。老人的疾病以慢性病居多,药物都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服药时都有最小剂量和最大剂量,服药前一定要问清楚用量,切不可擅自调量。

  这类的药物也不可随意停用,如高血压等疾病,不能随意停药,否则会加重病情;不能随意更换药物。如都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但不同的药物对肾脏的影响效果不一样,因此,不能自行更换药物品种,应咨询医生。

4老人用药应遵循五个原则

  1.受益原则

  首先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大于1。即便有适应症但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小于1时,就不应给予药物治疗。

  2.五种药物原则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要明确治疗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选择主要药物治疗。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如果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守5种药物原则。

  尽量选择一箭双雕的药物,比如应用p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使用a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和前列腺增生,可以减少用药数目。另外,要重视非药物疗法,这仍然是有效的基础治疗手段。如早期糖尿病可采用饮食疗法,轻型高血压可通过限钠、运动、减肥等治疗,老年人便秘可多吃粗纤维食物、加强腹肌锻炼等,病情可能得到控制而无需用药。

  3.小剂量原则

  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由于现在尚缺乏针对老年人剂量的调整指南。因此,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态、体重、肝肾功能、临床情况、治疗指数、蛋白结合率等情况具体分析,能用较小剂量达到治疗目的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大剂量。

  应注意的是,也并非保持始终如一的小剂量,可以是开始时小剂量,也可以是维持治疗的小剂量,这主要与药物类型有关。对于需要使用首次负荷量的药物(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部分抗生素等),为了确保迅速起效,老年人首次可用成年人剂量的下限。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维持量上。而对于其他大多数药物来说,小剂量原则主要体现在开始用药阶段,即开始用药就从小剂量(成年人剂量的1/5~1/4)开始,缓慢增量。以获得更大疗效和更小副作用为准则,探索每位老年患者的最佳剂量。

  4.择时原则

  择时原则是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由于许多疾病的发作、加重与缓解具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变异型心绞痛、脑血栓、哮喘常在夜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病高峰在上午);药代动力学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如白天肠道功能相对亢进,因此白天用药比夜间吸收快、血液浓度高);药效学也有昼夜节律变化(如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上午大于下午)。

  举例来说,抗心绞痛药物的有效时间应能覆盖心绞痛发作的高峰时段。变异型心绞痛多在零点到六点发作,因此主张睡前用长效钙拮抗剂。而劳力型心绞痛多在上午6时到1 2时发作,应在晚上用长效硝酸盐、p阻滞剂及钙拮抗剂。

  5.暂停用药原则

  当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停药一段时间。在老人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识或情感方面的症状,都应考虑药品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对于服药的老年人出现新症状,停药受益明显多于加药受益。所以暂停用药原则作为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视。

5人到中年最需要七种食物

  床头放“三宝”不靠谱

  微博中所称用阿司匹林应对心肌梗塞,成都市心研所所长助理、市三医院心内科博士唐炯在接受成都晚报采访时表示,传闻不准 “确定是冠心病患者,可用阿司匹林急救,但还是应迅速入院。” 另外,阿司匹林应嚼碎吞服加速药物起效。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为禁忌人群,此法服用易造成溃疡出血。

  对于中风患者需用针刺放血急救,成都市神经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市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苑玉清表示无论哪种类型的中风,采用放血治疗的方式对患者毫无意义,有的甚至还将引起副作用。另外,微博中提及,为了改善血液黏稠状况,可在床头放杯水饮用稀释。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内科主任李雄在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表示,这个方法对有心脑慢性疾病的人来说,都适用。因为心脑血管病意外,多发生在晚上或凌晨,一旦发生意外,需要用水服药。对于年纪不是很大的人来说,临睡前喝一杯水对心脑血管也是有好处的。

  40岁后多吃7种食物

  人过四十,新陈代谢水平以每10年7%的速度下降,如果还按照年轻时候的吃法,就会增加肥胖症和三高的风险。近日,日本新闻网站“IRORIO”刊文指出,40岁以上的人,不妨多吃7种食品。

  这七种食物包括,燕麦、樱桃、杏仁、深海鱼、西红柿、大豆 、牛奶。报道称,燕麦可预防动脉硬化,减少心血管病的风险;樱桃能够作用于痛风和关节痛;深海鱼含有欧米伽3脂肪酸,能帮助缓解心律不齐和高血压症状;西红柿能够预防癌症和动脉硬化,对男性前列腺也有好处;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能降低血液胆固醇,并能提升骨密度; 牛奶富含蛋白质和钙质,不仅能增加肌肉还能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