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遗传

酒精肝是否具有遗传性

酒精肝,又叫酒精性脂肪肝,起因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是酒精性肝病中的一个分型。患者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等。酒精肝是否具有遗传性?

目录 为何会得酒精肝 酒精肝是否具有遗传性 治疗酒精肝有这5种药物 如何对酒精肝患者保健护理 酒精肝患者须知的运动方式

1为何会得酒精肝

  1、酒精肝主要还是因为饮酒量及饮酒年限导致的

  据一项统计显示,如果每天饮酒160g,一般5年就会有酒精肝;如果每天饮酒160g,20年就会导致肝硬化。

  2、营养状态因素

  营养状态是酒精肝的易感因素。在充足的营养条件下,饮酒量在一定范围内较少引起肝损害,但超过酒精中毒的临界值,膳食调节就无保护作用。因此,空腹饮酒,或仅以少量食物下酒,其危害性更大。

  3、性别因素

  性别因素也是酒精肝的易感因素,女性对酒精较男性敏感,其安全饮酒剂量(140g/周)较男性(210g/周)低。女性嗜酒患急性和慢性酒精相关疾病较男性多见,对酒精肝病较男性易感,且治疗后易复发。

  4、遗传原因

  有一部分酒精肝是会遗传的。这种遗传的酒精肝是与乙醇代谢的酶和细胞色素有很多的关系,因为这两种元素均有基因多态性,这也就导致酒精肝的遗传,但具体的遗传标记物尚未确定。

  5、休息时间不够

  熬夜过劳工作繁忙,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疲劳过度,会引起肝脏血流相对不足,影响肝脏细胞的营养滋润,抵抗力下降,致使已受损的肝细胞难于修复并加剧恶化。

2酒精肝是否具有遗传性

  酒精肝,又叫酒精性脂肪肝,起因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是酒精性肝病中的一个分型。患者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等。

  那我们先了解一下,得了酒精肝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酒精肝是由于大量饮酒所导致的,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与肝脏脂肪浸润的程度成正比,在肝内过多的脂肪被移除后症状可消失。临床上以肝肿大为最常见体征,其次为肝区痛及压痛。少数患者可有轻度黄疸,实验室检查提示与胆道系统阻塞有关。重症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偶见脾肿大。部分患者可以伴有维生素缺乏表现,如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瘀斑等。

  综上所述,酒精肝是不会遗传的哦,那么确定自己得了酒精肝呢?

  1.有长期大量饮酒或短期的暴饮史。

  2.有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实验检查异常和影像学改变。

  3.排除病毒、药物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脂肪肝。

  不过得了酒精肝不用担心,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多数预后良好,一般在戒酒和治疗1个月左右时,肝内脂肪减少,轻者数月后消失,重者一到两年消失。

3治疗酒精肝有这5种药物

  补充维生素B

  酒精性肝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B(B1、叶酸、B6和B2)缺乏,非肠道途径给予维生素B有改善因酒精中毒或营养不良所致的经口吸收障碍。

  降低饮酒欲望的药物

  戒酒硫仍有一定的作用;纳曲酮(阿片拮抗剂)自1994年开始在美国批准使用;新的制剂纳麦芬(Naimefene)和Acamprosate对肝脏无毒性,也无首过代谢,已在临床试用中。

  丙基硫氧嘧啶

  在酒精性肝炎的初期实验中,该药可消除因摄入酒精而诱导的肝脏氧消耗的增加。

  类固醇激素

  激素有抑制乙醛所引起的免疫损伤,改善严重酒精性肝炎短期生存率,特别是酒精性肝炎合并脑病、凝血障碍、白细胞增多、高胆红素血症或腹水等时,短期内使用激素可明显降低病死率,但对远期疗效以及对发展至肝硬化的预防作用等尚不清楚。如果患者有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感染、胰腺炎或糖尿病等则不能使用皮质激素。

  多烯磷脂酰胆碱

  易善复可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脱氢酶的活性,能降低酒精诱发肝损害血浆的ALT、AST和GGT活性,降低酒精所致的氧化倾向,能补充血中磷脂酰胆碱的水平,抑制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形成,减少纤维发生,故对酒精性肝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4如何对酒精肝患者保健护理

  酒精肝的保健护理很重要:

  戒酒

  饮酒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而尤其以伤害肝脏 为甚,是酒精性肝病的根本原因,故而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及疾病康复后,必须绝对禁止饮酒。在临床上,因不能戒酒使疾病复发以及病情恶化的情况,也不少见,应引以为戒。若能彻底戒酒,消除病因,则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防止疾病的复发、恶化或它变。

  饮食

  肝病患者的饮食,应多食素食、宜清淡,忌油腻,富营养,易消化为原则,少食多餐,禁忌生冷、甜腻、辛热及生痰助湿之品。食盐有凝滞助水之弊,因而对酒膨者,应给与低盐、少盐饮食。有出血倾向者,更应忌酒、烟及辛热炙搏之品;湿浊之征明显者,肥甘油腻尤当所忌;若出现精神障碍,神识不清者,应严格控制肉 食,供应新鲜流质食物。

  锻炼

  平时锻炼身体,能够增强体质,减少或防止疾病的发生。在疾病过程中,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以及体质强弱不同,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

  休息

  酒精性肝病的患者要注意休息,做到起居有节,劳逸适量。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掌握动静结合的关系,急性期应采取“以静为主,静中有动”的原则,以休息为 主,限制过多的活动。稳定期应采取“动静结合,动静适度”的原则,做到生活自理,适当休息。恢复期应采用“以动为主,动中有静”的原则,活动量循序渐进, 以无疲乏感为度,避免劳累过度,耗伤气血。

  情志

  肝胆之病,易于郁滞,应以疏泄条畅为佳。若情恋不畅,精神抑郁,则使气机逆乱,阴阳失调。诱发或加重疾病症状。应帮助病人克服和消除恼怒,忧郁、疑虑、悲伤、恐惧等不良情绪,树立与疾病治疗的信心,促进疾病的康复。

5酒精肝患者须知的运动方式

  一、散步:

  散步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由于酒精肝患者的肝脏受到损伤,其肝脏消化食物的能力降低,因此,对于酒精肝患者而言,可以在饭后半小时到公园或者安静的地方散步,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行走时步伐尽量加大,用力甩腿、甩臂,每次行走半小时或1小时为宜。

  二、慢跑:

  慢跑也是非常适合酒精肝患者的一项运动,通过有规律的慢跑可让加快体内新陈代谢的速度,延缓身体老化。此外,慢跑还能把体内的毒素通过汗水和尿液排出,还具有减轻心理压力,排除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的作用,慢跑控制在40分钟以内,一周3到4次为宜。

  三、太极拳:

  太极拳是我国的一项古老运动,其讲究的是以柔克刚,动作缓慢、舒缓、轻柔,对于肝脏受损伤,机体免疫能力较差的酒精肝患者而言,长期打太极拳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对患者的病情极为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