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没完没了的补钙保健品广告晕菜没?没事瞅瞅怀里的小家伙,心里琢磨着是不是补钙?要怎么补钙?其实呀,6个月以内母乳喂养的宝宝,基本上不需要额外补钙;而6个月~1岁母乳喂养的宝宝也只需要通过添加含钙的米粉等来获得额外的钙质就可以了。总之,宝宝如果没有明显缺钙的症状,就没有必要补充钙剂。那到底要该如何补钙呢?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
目录
1婴幼儿如何补钙
选钙3大原则
1.钙制剂的安全性
不用动物骨粉。目前动物骨粉为原料制作补钙品已不被提倡,因为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易沉积于动物骨骼中,人若长期服用,易造成二次中毒。
2.钙元素的含量
额外单独补充的元素钙的总量要适宜,标准为每日适宜补充的总钙量的1/3,不及则缺乏,过量则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产生便秘、恶心、乏力等,并干扰其他元素的吸收利用等。
3.钙的吸收率
吸收率取决于以上两个要素,所以需要优质的食物钙源,和促进钙吸收的低聚果糖等。
0~3岁宝宝补钙攻略
宝宝生下来半个月的时候就应该吃维生素D,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其他喂养,这样可以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宝宝添加辅食后,妈妈们要注意,给宝宝补充钙剂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和草酸含量高的食物一起吃哦,否则容易引起机体内草酸钙沉积。也不要和牛奶同时服用,会影响钙剂的吸收。
0~3岁的宝宝,母乳或牛乳是这时期的主要食物,所以奶味是最适合宝宝的味道,不要给宝宝尝试过重的口味,不然会影响味蕾的发育,导致宝宝偏食挑食。所以,细心的妈妈给宝宝选择钙剂时,也最好选择适合宝宝味觉的钙剂。一般在6个月左右,宝宝的牙齿就开始萌出了,直到3岁宝宝的牙齿全部长齐,牙齿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特别是牙齿还未长出的宝宝,选择颗粒剂的补钙产品更适合。
钙铁锌是妈妈们很注意补充的元素,但是这三种营养元素应该分开补充,这样才能发挥各自最大的功效,并且不影响相互的吸收,千万不要图省事,一块给宝宝吃。
3岁以上儿童补钙攻略
宝宝逐渐长大了,口味变了,需求也多了。其实,人体50%的钙都是在学龄前期储备的,所以,这个时期,妈妈们要重视宝宝钙的补充,保证每日800毫克的钙摄入。这个时候,宝宝的乳牙已经基本长全了,咀嚼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给宝宝选择片剂的钙产品。这个时候,宝宝的活动能力也非同凡响”了,多带宝宝出去活动,让阳光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让钙的吸收更好。
2宝宝不喝牛奶怎么补钙
奶类是首选的补钙食物
说到补钙,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喝牛奶。牛奶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南京医科大学营养系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莫宝庆副教授表示,奶类应是首选补钙食物。
除了喝牛奶还可以怎样补钙
虽然牛奶是首选的补钙食物,但牛奶并不是唯一的补钙方式。除了喝牛奶,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食物来给孩子补钙。
1.绿色蔬菜
有研究表明,绿色蔬菜也是补钙好手,羽衣甘蓝、菠菜、西兰花、白菜、甘蓝、芥菜等绿叶蔬菜都是钙的良好来源。
2.坚果
给宝宝补钙,还可多吃坚果,如核桃、杏仁、榛子、腰果等,坚果油也是钙的良好来源。
3.鱼骨头
鱼骨头含有丰富的钙质,可以选择吃一些软骨头的鱼罐头,如果鲑鱼罐头、沙丁鱼罐头等。
4.豆类
豆类也是补钙圣品,如鹰子诠、黑眼豌豆、花豆等。可直接吃豆子,也可制作成豆浆或其它豆制品,如豆腐等。
5.无花果
无花果是水果中的含钙较高的品类,可以吃新鲜的无花果,也可以吃无花果干。
6.糖浆
这是不是一个惊喜?即使是粗劣的糖浆也含有丰富的钙。旦这这并不是给你一个额外吃糖的接口,不过我们真高兴知道糖浆也能补钙。
7.种子
芝麻、葵花籽等种子含有丰富的钙,而芝麻酱是摄入大量芝麻的最简单的方法,不放给孩子试试芝麻酱。
补钙别忘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因此在补钙的同事别忘了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大多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蛋黄、鱼肝油等。另外,鲑鱼、鲭鱼、鲱鱼也含有不少维生素D,可以适量给宝宝补充,帮助钙质吸收。
3婴幼儿每天需要多少钙
2000年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所提供的数值如下:
年龄组(岁)钙摄入量(毫克/日)
0-0.5岁 300毫克/日
0.5-1岁 400毫克/日
1-4岁 600毫克/日
4-7岁 800毫克/日
宝宝缺钙的可能症状 Go Top
以下是宝宝缺钙的可能症状,但各位家长要注意,有这些症状也不等于宝宝缺钙。
1.夜间盗汗
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大量出汗,哭后出汗更明显。
2.睡觉不实夜惊、夜啼
夜间经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3.性情异常
脾气怪,爱哭闹,坐立不安,不易照看。
4.枕秃圈
后脑勺处的头发被磨光,形成枕秃。
5.出牙晚、出牙不齐
有的小儿1岁半时仍未出牙,或牙齿发育不良,牙齿排列参差不齐,咬合不正,牙齿松动,过早脱落。
6.生长迟缓,学步晚,骨关节畸形
缺钙的小儿多数1岁左右学迈腿走路。缺钙的孩子,由于骨质软,有的表现为“X”形腿,有的表现为“O”形腿,肌肉,松软无力,腿骨疼痛。
7.前囱门闭合延迟
常在]岁半后仍不闭合,形成方颅。
8.常有串珠肋肋软骨增生,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造成小儿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9. 肌肉肌腱松弛
小儿缺钙严重时,如果腹壁肌肉、肠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现驼背、鸡胸、胸骨疼痛。
10.其他
小儿缺钙还时常出现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好、抽搐、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
4给宝宝补钙7大注意
不要以为宝宝吃了补钙剂或者补钙餐就算补钙成功,想要给宝宝高效补钙,妈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让钙遇见草酸。
菠菜、雪菜、苋菜、空心菜、竹笋、洋葱、茭白、毛豆等都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容易与钙元素结合而影响吸收。
所以补钙期间最好把蔬菜放到热水中烫一下,或是在饭前2小时或饭后3—4个小时服用钙制品。
2、钙剂不要与主餐混吃。
即使没有太多草酸,如果在吃饭时服用钙制品,也还是会影响钙的吸收,混在食物中的钙只能吸收20%。只要胃里面塞满太多东西,效果就不太好。补钙要与早、中、晚餐间隔半小时以上。也不要跟奶混在一起。
3、过量补钙反而长不高
补钙也要适量,不是越多越好。婴幼儿每天摄入的钙量约为400毫克,如果摄入的钙量大大超过以上的标准,可能会便秘,甚至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如锌、铁、镁等的吸收和利用,还可能导致肾、心血管等器官组织发生钙沉积,如产生肾结石的潜在危险等。
4、维生素D和婴儿钙片分开吃
真正缺钙的孩子很少,很多孩子真正缺的应该是维生素D。维生素D的作用是让钙从肠道充分吸收,同时保证体内的钙不会从尿里流失。婴幼儿每天摄入的维生素D的量应达到400国际单位。如果维生素D量不够,就会表现为“缺钙”。量太多了,又会产生维生素D中毒,引起各器官和血管钙化等表现。所以婴儿应该吃不含维生素D的钙片,同时补充鱼肝油等维生素AD制剂,因市售的这些制剂已有固定的每日建议用量。含维生素D的钙片内含的维D量较少,也需再补充鱼肝油等维AD制剂,但这会使每天补AD制剂的量要重新调整,使简单的事反而复杂化。
5、钙磷比例均衡减少钙流失
正常情况下,宝宝体内的钙、磷两种矿物元素的比例是2:1,换句话说,钙是磷的2倍,如果宝宝的食谱恰恰是这个比例,那么钙的吸收利用率高。实际情况呢?由于爸妈大多迁就宝宝的口味,过多地摄入碳酸饮料、可乐、咖啡、汉堡包、比萨饼、小麦胚芽、炸薯条等食物,而这些食物都是磷的“富矿”,致使大量磷涌入体内,使钙与磷的比例高达1:10以上,磷一旦多了,会把体内的钙“赶”出体外,导致缺钙。 6、补钙要补镁
钙与镁如同一对好搭档,当两者的比例为2:1时,最利于钙的吸收与利用。遗憾的是家长往往注重补钙,却忘了补镁,导致体内镁元素不足,进而累及钙的吸收。镁在以下食物中较多,如坚果(杏仁、腰果和花生)、黄豆、瓜籽(向日葵籽、南瓜籽)、谷物(特别是黑麦、小米和大麦)、海产品(金枪鱼、鲭鱼、小虾、龙虾)等。
7、钙锌不同补
钙与锌,如果混合一起服用,虽然锌不会干扰钙的吸收,但钙能降低锌的吸收,故两者同用实际上只发挥了补钙的作用,补锌的功能因遭受抑制而无法发挥出来。奥妙在于两者会互争受体,造成了受体配比不合理,因而一种吸收多而另一种吸收少。
正确做法是将两种矿物元素分开服用,比如早晚服用钙剂,中午则吃锌制剂,两者间隔至少3小时以上。
5补钙的最佳时间
补钙的最佳时间
婴儿生长速度很快,因此钙的需求量也相对的会比较多,但我国居民每天膳食中钙的摄入量往往达不到推荐的摄入量标准。因此,现在多主张婴儿从出生后2周起,便应该额外补充至少1/3推荐量的钙剂。2岁以上的宝宝随着饮食摄入的多样化及奶类摄入占比降低,有可能钙摄入不足,需对平日宝宝饮食进行合理调整。
在不能保证钙摄入的情况下应该进行补充,补充原则为缺多少补多少。对于已经出现缺钙症状或医院检查出缺钙的宝宝,应进行治疗性补充,每天饭后/睡前补充300毫克钙剂,或遵医嘱。
婴幼儿补钙的标准
2000年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所提供的数值如下:
0-5个月需要300mg/日;
5-12个月需要400mg/日;
1-4岁则需要600mg/日;
4-11岁需要800mg/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