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明确病因前,大便性状改变与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统称为腹泻病(diarrheal disease),腹泻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大约每年至少10亿人次发生腹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每天大约1万人死于腹泻。在我国,腹泻病同样是儿童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年发病率为201%,平均每年每个儿童年发病3.5次,其死亡率为0.51%。因此,对小儿腹泻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目录
1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1)脱水的防治:脱水的预防和纠正在腹泻治疗中占极重要的地位,世界卫生组织(WH0)推荐的口服补液盐(0RS)进行口服补液疗法具有有效,简便,价廉,安全等优点,已成为主要的补液途径,是腹泻治疗的一个重要进展,口服补液治疗是基于小肠的Na -葡萄糖耦联转运机制,小肠微绒毛上皮细胞刷状缘上存在Na -葡萄糖的共同载体,只有同时结合Na 和葡萄糖才能转运,即使急性腹泻时,这种转运功能仍相当完整,动物实验结果表明,ORS溶液中Na 和葡萄糖比例适当,有利于Na 和水的吸收,ORS中含有钾和碳酸氢盐,可补充腹泻时钾的丢失和纠正酸中毒。
(2)饮食治疗:饮食治疗目的在于满足患儿的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并针对疾病特殊病理生理状态调整饮食,加速恢复健康,强调腹泻患儿继续喂养,饮食需适应患儿的消化吸收功能,根据个体情况,分别对待,最好参考患儿食欲,腹泻等情况,结合平时饮食习惯,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母乳喂养者应继续母乳喂养,暂停辅食,缩短每次喂乳时间,少量多次喂哺,人工喂养者,暂停牛奶和其他辅食4~6h后(或脱水纠正后),继续进食,6个月以下婴儿,以牛奶或稀释奶为首选食品,轻症腹泻者,配方牛奶(formula milk)喂养大多耐受良好,严重腹泻者,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较重,双糖酶(尤其乳糖酶)活力受损,乳糖吸收不良,全乳喂养可加重腹泻症状,甚至可引起酸中毒,先以稀释奶,发酵奶,奶谷类混合物,去乳糖配方奶喂哺,每天喂6次,保证足够的热量,逐渐增至全奶,6个月以上者,可用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选用稠粥,面条,并加些植物油,蔬菜,肉末或鱼末等,也可喂果汁或水果食品。
2小儿腹泻病病因
有多种病因,多种因素所致,分内在因素,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三类。
1.内在因素
(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婴幼儿时期,胃酸及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酶的活性较低,神经系统对胃肠道调节功能较差,不易适应食物的质和量,且生长发育快,营养物质的需要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较大,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2)机体防御功能较差:婴幼儿时期免疫功能相对不够成熟,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均较低,胃肠屏障功能较弱,胃酸分泌量少,胃肠排空较快,对感染因素防御功能差,另外,新生儿出生后尚未建立完善的肠道正常菌群,对侵入肠道的病原微生物拮抗能力弱,人工喂养者食物中缺乏母乳含有的大量免疫物质,且食物和食具污染机会较多,肠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3)体液分布特点:婴儿细胞间质液较多,且水代谢旺盛,肾功能调节差,易发生体液紊乱。
2.感染因素
3.非感染因素
主要为饮食因素,气候因素和过敏因素,喂养不当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多过早喂哺大量淀粉类,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和断奶等均可导致腹泻,气候的突然变化,使肠蠕动增加,消化酶和胃酸分泌减少,可诱发腹泻,一些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糖不耐受症,糖原性腹泻,先天性氯化物性腹泻,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胰腺囊性纤维性变,原发性肠吸收不良等都可引起腹泻,牛奶蛋白过敏者,吃牛乳后48h发生水样泻。
3小儿腹泻病诊断鉴别
1.生理性腹泻(physiological diarrhea):小儿外观虚胖,出生后不久大便次数即较多,稀薄,呈金黄色,但不伴呕吐,体重增加正常。
2.急性坏死性小肠炎:感染及变态反应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本病具有腹泻,腹胀,便血,高热及呕吐五大症状,大便初为水样便,继而转暗红色,果酱样或血便,腹胀多较严重,可早期出现休克,甚至昏迷,惊厥。
3.急性细菌性痢疾:夏季发病率高,患儿多有不洁食物史,潜伏期24~72h,大多数病人起病急,高热,腹痛,呕吐,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多呈黏液脓血便,排便次数每天数次至10多次,中毒性菌痢者可出现高热惊厥,嗜睡或昏迷,甚至休克等症状,病程长短不等,粪便培养可确诊。
4小儿腹泻病症状有哪些
1.消化道症状
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量增加,性质改变,大便3次/d以上,甚至10~20天,可呈稀便,糊状便,水样便,或是黏液脓血便,判断腹泻时粪便的性状比次数更重要,如果便次增多而大便成形,不是腹泻,人乳喂养儿每天排便2~4次呈糊状,也不是腹泻,恶心,呕吐是常见的伴发症状,严重者呕吐咖啡样物,其他可有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2.全身症状
病情严重者全身症状明显,大多数有发热,体温38~40℃,少数高达40℃以上,可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惊厥,甚至昏迷等表现,随着全身症状加重,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肝,肾功能失调。
3.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主要为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有时还有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4.脱水
由于腹泻与呕吐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使体内保留水分的能力减低;严重呕吐,禁食,食欲减低或拒食,使食物和液体摄入量均减少;患儿发热,呼吸加快,酸中毒者呼吸加深,使不显性失水增加,根据水,电解质损失的量及性质不同分为3种类型:等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130~150mmol/L),低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高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150mmol/L),大多数急性腹泻患儿为等渗性脱水,一般表现为体重减轻,口渴不安,皮肤苍白或苍灰,弹性差,前囟和眼眶凹陷,黏膜干燥,眼泪减少,尿量减少,严重者可导致循环障碍,按脱水程度分为轻,中,重度,脱水的评估。
5.代谢性酸中毒
脱水大多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产生原因为:大量的碱性物质随粪便丢失;脱水时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体内酸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不良,摄入热量不足,脂肪氧化增加,代谢不全,致酮体堆积且不能及时被肾脏排出;严重脱水者组织灌溶不足,组织缺氧,乳酸堆积,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呼吸深长呈叹息状,口唇樱红,严重者意识不清,新生儿及小婴儿呼吸代偿功能差,呼吸节律改变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嗜睡,面色苍白,拒食,衰弱等,应注意早期发现。
5小儿腹泻病怎样护理
1.按医嘱调整饮食,不得随意增加或改换食物;口服补液盐(ORS液)者争取家属密切配合治疗。
2.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以油剂,严防臀红;如已发生臀红,可涂10%鞣酸软膏;皲裂或糜烂者应用暴露疗法,必要时可涂以消毒的植物油类后再用灯烤,使之干燥;灯烤时须防烫伤。
3.食后清洁口腔,如发现鹅口疮,可按医嘱涂制霉菌素甘油,冰硼散或其他药物。
6小儿腹泻病饮食宜忌
1.腹泻发生后,短期禁食(6--8小时)以减轻胃肠负担,可口服少量5%葡萄糖盐水。
2.禁食后母乳喂养儿,先哺喂少量温开水后再哺以少量母奶,每次喂奶5--8分钟,间隔5--6小时一次,5--7天后恢复正常哺喂。
3.人工喂养儿:可喂少量米汤,每次100毫升,逐渐采用5%米汤稀释牛奶,按1:1的比例混合哺喂,先每日3--4次,后再酌情增加次数,减少米汤量,增加奶量,直至正常。
4.不宜过多或过早喂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 ,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初出生至 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 ,可吃牛奶或豆浆补充 ,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 ,以利于消化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