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中药名。为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的矿石。生用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但凡阳虚寒证,脾胃虚弱及血虚、阴虚发热者慎用。生活里石膏也是有诸多妙用的,那么石膏有什么具体功效呢?我们看
目录
1中药石膏功效
生用解肌清熱,除煩止渴。治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狂,口渴咽干,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鍛敷生肌斂瘡。外治癰疽瘡瘍,潰不收口,湯火燙傷。
1《本經》:"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乾舌焦,不能息,腹中堅痛,產乳,金瘡。"
2《別錄》:"除時氣頭痛身熱,三焦大熱,皮膚熱,腸胃中膈熱,解肌發汗,止消渴煩逆,腹脹暴氣喘息,咽熱。亦可作浴湯。"
3《藥性論》:"治傷寒頭痛如裂,壯熱,皮如火燥,煩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結,煩悶,心下急,煩躁,治唇口乾焦。和蔥煎茶去頭痛."
4《日華子本草》:"治天行熱狂,下乳,頭風旋,心煩躁,揩齒益齒。"
2中药石膏药方
①治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遣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默冷,若自汗出者: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热,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白虎汤)
②治温病初得,其脉浮而有力,身体壮热,并治感冒初起,身不恶寒而心中发热者:生石膏二两(轧细),生粳米二两半。上二味,用水三大碗,煎至米烂热,约可得清汁两大碗,乘热尽量饮之,使周身皆汗出,病无不愈者,若阳明腑热巳实,不必乘热顿饮之,徐徐温饮下,以消其热可也。(《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粳米汤)
3石膏结构形态
本品为纤维状集合体。呈长块状、板块状或不规则块状。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痕白色;有的半透明。上下两面较平坦,无纹理及光泽;纵面通常呈纵向纤维状纹理,具绢丝样光泽。体重,质软,指甲可刻划成痕。气微,味淡。以块大、色白、纵面纤维状、有光泽、质松、无杂货石者为佳。
此外,药材中尚可见透明石膏、雪花石膏。透明石膏 Selenite为片状或柱状晶体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或板状,无色或白色;条痕白色。透明,呈月白色反射佻。雪花石膏 Satin-Spar为细粒或粉末集合体;呈不规则致密块状。白色;条痕白色,不透明,光泽弱;有时碎粒呈透明状;具玻璃样光泽。
4中药石膏做豆腐可以吃吗
豆腐分为卤水点出的豆腐和石膏点出的豆腐。他们对人体都无害,只要是正常做出来的豆腐。不管是卤水点的还是石膏点的对人体都是无害的。因为点豆腐是化学变化 ,卤水本身是有毒 ,因为它是氯化镁氯化钠和硫酸镁的混合物 。但是在点豆腐的过程中 ,其中的氯元素将豆浆中的钙离子置换出来,其卤水本身已经不再是卤水了, 也就无毒了。 当然化学变化有个量的问题, 一方多了会过剩。 如果卤水加多了确实会因为反应不完全而使豆腐有毒, 但是加多了卤水的豆腐就成黑的了, 傻子也不会吃的 。你看到的白的豆腐肯定是卤水完全反应掉了的。 古语有话“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石膏是硫酸钙, 值得一提的是, 石膏本身就可以入药, 你说可以食用不? 同理用石膏凝聚豆浆的时候一样起的是化学变化 。卤水点的和石膏点的区别不是对人体的危害大小, 区别是口感 ,石膏点的豆腐会把更多的水包在豆腐中 使豆腐含水多 ,这样的豆腐口感嫩 ,但是豆腐味道淡 ,不好吃 ,但是水多就压秤, 所以现在部分商家为了多赚钱就用石膏点 。
5石膏的炮制方法
生石膏:去净杂石,洗净泥土,打碎成小块。煅石膏:取净石膏块,置坩埚内,在无烟炉火中煅至酥松状,取出,放凉,碾碎。
1.《雷公炮炙论》:凡使石膏,须石臼中捣成粉,罗过,生甘草水飞过,澄,晒,研用。
2.《纲目》:石膏,古法惟打碎如豆大,绢包入汤煮之,近人因其寒,火煅过用,或糖拌炒过,则不妨脾胃。
3.《药品化义》:石膏,略煅带生用,多煅则体腻性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