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子女教育 >子女能力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现在不少父母存在一个共同的苦恼,就是孩子缺乏自信心,幼儿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自信心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很难想象一个缺乏自信的人能够真正做成什么事情。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即使脑子很聪明,反应灵敏,但在学习中稍遇困难和挫折就会发生问题。

目录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 性格都写在孩子的脸上 让孩子懂礼貌 为孩子选择乐器请尊重孩子意见

1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可使孩子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奋力进取,取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争取更好的成绩。鼓励、赞扬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是很有益的。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多说“你真棒”。

  比如让4岁的孩子自己穿衣服,不要说:“你现在自己穿上衣服,下午就给你买雪糕。”而只需说:“我想你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穿上它了。”在这样的提示下,他努力穿好了,就会感到自己确实已长大了,就会在此后每天的努力中巩固这种感觉,从而自信心大增。

  成人的评价对孩子产生自信心理至关重要。幼儿时期,成人对孩子信任、尊重,承认,经常对他说“你真棒”,孩子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认为自己真的很棒。反之,经常受到成人的否定、轻视、怀疑,经常听到“你真笨、你不行、你不会”的评价,孩子也会否定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自卑感。因此,成人必须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多为孩子的长处而骄傲,不为孩子的短处而遗憾。要以正面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盲目的拿自己的孩子同别的孩子比较,而是多拿孩子的过去与现在比较,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进步了,从而产生相应的自信心理。尤其是特别要给予发展慢的孩子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使这些孩子逐渐树立对自己的正确评价。

  第二,创造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孩子自信心 。

  给他一些他一定能完成的任务,比如摆碗、盛饭、给爷爷拿眼镜、到信箱拿报纸等,他做到了就表扬。有时也帮他做一些比较困难的事,如洗手绢、擦皮鞋、整理玩具上架等,会做了更要大为表扬,树立她的自信心。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要让他自己穿脱衣服,锻炼独立性。需知自信心和独立性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是抽象的。因此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到孩子的缺点和优点,正确把握,创设良好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去尝试和发现,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并在孩子取得成绩时,及时表扬,充分肯定进步,才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第三,用鼓励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鼓励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鼓励,就好象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没有鼓励孩子不能健康成长。但我们往往轻视对孩子的鼓励,往往忘记鼓励。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孩子需要的就是教育,不断地教育,而教育更多的就是灌输和训导。

  当孩子试着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时,我们应避免用语言、用行动向他证明他的失败。我们应该把事和人分开,做一件事失败了并不意味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一旦技巧掌握,他就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我们采取指责的态度,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这个时候就不象掌握技巧那样简单了。孩子可能永远做不成这件事情。对成人而言,我们自己首先不能泄气或失去信心。

  想要鼓励孩子,最重要的两条是:第一,不要讽刺他,使他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第二,不要过分地赞扬他,以免产生骄傲情绪。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必须时刻顾及到这一点:不要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同时,我们应该知道,如何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第四,让孩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老师、家长应根据孩子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另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关心。如对胆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家里或班级上担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大胆自信。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像人类赖以生存的阳光、空气那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

  此外,我们还可心帮助孩子,发扬优点,以已之长,克已之短的方法来培养、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上进心。

2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

  1.固定吃饭时间

  使孩子形成饭点概念,一到时间全家人一起围在饭桌上吃饭。事先和孩子约定,告诉他必须吃完碗里的饭,若是吃不完饭后饿了也没有东西吃,时间久了小朋友会养成定时、定量用餐习惯。

  2.做饭多花心思

  爸妈要开动大脑,在营养均衡的条件下,巧妙搭配食材颜色、图案,让饭菜“秀色可餐”,这么做可以使小朋友胃口大开。

  3.饭前不吃零食

  2餐之间可以吃些零食,但不可过量,饭前更是不可以吃。特别是垃圾食物,能不吃就别给小朋友吃,家长要下狠心。若是孩子哭闹不止,爸妈可以陪他玩一会儿,以转移注意力让其暂时忘记饥饿。

  4.选购可爱餐具

  按照孩子的爱好,为他选择带有可爱卡通图案,并专属他的餐具。这么做可以勾起孩子用餐兴趣,若是带小朋友一起购买效果更好。

  5.养成好习惯

  吃饭要专心,为了预防或纠正玩着吃的坏习惯,提前结束游戏时间。饭前,请孩子帮忙摆碗筷、端菜,孩子会很乐意将玩具放下准备就餐。

  6.不责骂孩子

  孩子没胃口硬逼着他吃,这只会让他愈加反感吃饭,甚至留下心理阴影,对生长发育很不利。倘若小朋友确实吃不下,那么不妨晚点再吃。等到小朋友真的饿了,自然会乖乖吃饭,这么做有利于培养孩子对吃饭的兴趣和专注力。

3性格都写在孩子的脸上

  情绪是一种即时的心理状态,那么相对应的就是孩子的性格。性格是一个较长的心理状态,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是一生。但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性格是更容易有变化的。比如父母会焦急地发现,怎么以前开朗活泼的孩子最近突然特别蔫儿、不爱和别人说话了?以前特别热衷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孩子怎么突然畏首畏脚起来?诸如此类,等等。当然有负面性格转向正面性格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教育机构的研究表明,性格的转变是有周期性的,而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转变。

  有教育家提出一种观点,每当孩子性格转变前,脸部表情会提供信号。所以,父母应该加以观察,以做好及时的引导。对于那些不善沟通的孩子,父母平时留意观察,就更加重要。

  有专家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让几十个的孩子来画一个人,无论孩子画的是男人也好、女人也好甚至是外星人,无一例外,孩子一定会先画出脸。无独有偶,该专家指出:由于孩子的生理技能尚未开发,性格的转向往往就会由脸部先传达,孩子的潜意识里也会有意识地用脸部去表达想法。

  中国戏曲中有脸谱的说法,就是以某些角色脸上画的各种图案,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保尔·埃克曼认为,孩子的面部表情可分为最基本的六种:惊奇、高兴、愤怒、悲伤、藐视、害怕。

  如果父母发现平时总是很内向的儿子近来有时会面带笑容,那么父母就应该想到,孩子也许认识了一个有好感的女生。于是,父母就应该提前准备,如果发现确有其事,让孩子在学习上分心了,该如何加以引导,使孩子重新走上正轨。此类事情的出现,会让内向的孩子有意识地去调整自己的性格,以亲近心仪的女孩子。父母的正确处理,会使孩子从此走向开朗,同时也明白早恋的害处。

  我们所说的孩子的脸面不仅是指孩子的长相,主要是指其面部表情。人的面部是精神上获得完整的整体美的关键,孩子尤其如此。因为从面部最丰富的精神性表现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心灵变化。面部结构不可能脱离精神,因为它就是精神的直观表现。面容是精神的体现,也是性格的象征,它与躯体有着明显的区别。面部很容易表现出柔情、胆怯、微笑、憎恨诸多感情。而身体相对于面部,尤其相对于眼睛而言,却居于较次要的地位,尽管它也可以通过动作和造型来表达性格,但仍然是不足以与面部相比拟。


4让孩子懂礼貌

  一个没有礼貌、举止粗俗、不尊重他人的人,在工作中很难获得尊重和同事的友好协作。在生活中也不易获得友谊和自信,因此往往缺乏幸福感。要想使孩子成长为有所作为的人,父母应就让孩子从小懂礼貌,讲友谊。

  让孩子懂礼貌,最早便是让孩子学会同人“打招呼”。问候语虽然都很简单,但要让孩子养成习惯并主动说出,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如果孩子主动叫人或使用文明用语,做父母的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知道懂礼貌的孩子是人人喜爱的。

  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长辈尤其是老年人。这点当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如果当父母的对长辈就不尊敬,不孝顺,孩子就不可能学会尊敬老人。

  带孩子到别人家做客时,要教育孩子不要大声喧哗,不要狠抓主人递过来的糖果,和主人家小朋友要友好相处。在做客处一定不可去拉别人家的抽屉或翻别人的柜子,也不要到主人家的卧室特别是床上打打闹闹。

  在公共场合,要守秩序,说话文明,乘公共汽车时,如果有人起来让座,一定要让孩子说谢谢。如果当你们下车时,让座者仍然站着,就要打声招呼请那人回坐。有些年轻的父母,抱孩子上车后,见到有人让座,吭都不吭一声就坐下,这给孩子的印象就是上车后,就应该有人站起来,如果没有人站起来,就会又哭又叫。

  在公共场所要教育孩子不要大声喧哗,养成平静回答及表述自己意见的习惯。

  有礼貌,表现在遵守各种社会公德,当父母的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他人的态度和所做所为,常常影响孩子以后对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此外,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会影响孩子日后的为人。比如,父母粗鲁,孩子就往往不会文静,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也往往不会尊重他人。

  为了孩子今后的幸福,教育孩子成为有教养、有礼貌的人是十分重要的。记住这要在3岁前就开始。

5为孩子选择乐器请尊重孩子意见

  案例:莉莉看到邻居家小花在学钢琴,5岁的莉莉开始吵着自己也要学乐器。莉莉妈妈看到孩子主动要求学习乐器自然很高兴,但是问问孩子想学什么乐器,孩子又说不清楚。妈妈到底该怎么决定给孩子学什么乐器呢?

  专家意见:家长让孩子学习乐器,最重要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并且充分分析自己孩子的性格和年龄适不适合学习该种乐器。有这方面的烦恼的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1.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考虑一下让他学民族乐器好,还是学西洋乐器好。

  别小看这个问题,对于孩子来说,初学的乐器很可能影响到他审美情趣的形成。比如孩子初学的乐器是一把小提琴,以后他可能十分酷爱西洋管弦乐曲。孩子初学的乐器是一把京胡,以后他可能是个京剧迷……。

  2.如果希望让孩子学习钢琴、手风琴、风琴、电子琴一类的键盘乐器,那对孩子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

  因为这类乐器是有固定音高的,孩子在学习中不必用自己的耳朵去校音。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很容易在自己的弹奏中获得稳定、准确的音高感。当然,在买了这类乐器后,要注意经常维修(尤其钢琴),因为钢琴的琴弦易松动,音不准对孩子的耳力的发展是有害的。另外,玩具电子琴、玩具钢琴等音更容易不准,不要把它当作练习琴用。

  3.如果打算让孩子学习小提琴或二胡一类的弓弦乐器,应注意这类乐器是没有固定音高的。

  也就是说,孩子学习这类乐器是要凭孩子自己的听力校音的。因此,孩子如果听力不好,学习这类乐器是困难的。可以用各种高低不同的音调(如动物或汽车喇叭的叫声等)让孩子模仿,试试孩子的听力。一般地说,孩子如果能正确地模仿所发出的音调,便具备学习这类乐器的听力条件。反之则不宜立即学习这类乐器。当然,在为孩子买这类乐器时,要考虑到乐器的长短、大小尺度是否适合孩子练习。孩子用成人乐器是有困难的,所以,还是以选择儿童练习琴较适宜。

  4.看孩子的生理条件。

  譬如学吹笛子,要看他的嘴唇是否薄,牙齿是否整齐,因为薄嘴唇在笛子上吹奏吐音占优势,发音容易清脆;另外看一看他的手指肚肌肉长得是否又圆又粗,因为这样的手指按孔占优势。再如学习弹拨乐器,象琵琶、柳琴等,最好是细长的手指,因为这样的手指在乐器上按音与换把占优势。再譬如学习扬琴、木琴等乐器,最好是腕子动作较松弛与灵巧,俗语说“先天有腕子”,腕子的灵巧在击弦或击板上会占优势。再如学习二胡或小提琴最好是手指尖粗圆,俗语说“长得墩实”,这样的指尖按音效果好,当然手指也是长一点好,特别是小指。再如学习手风琴,也是灵巧与较长的手指占优势。

  5.儿童对哪一件乐器感兴趣。

  往往他喜爱的乐器,就愿意去学。这里应指出的是单凭喜爱是不够的。要把自己的喜爱和生理条件及听音能。力结合起来考虑来选学乐器,如果喜爱二胡,生理条件及听音能力又都具备,那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