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耳鼻喉科 >耳鸣

老人搓捏双耳有哪些好处

老年人的健身方法多种多样,而且不同部位的保健方法讲究也不同。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耳朵的保健方法吧。耳朵上有许多细小的血管和穴位,常按摩、捏耳朵对身体有很大的保健作用,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目录 老人搓捏双耳有哪些好处 老人靠垫防腰痛有讲究 不适合老人用的三大电器 和老人一起科学育儿 老人带娃常见的错误方式

1老人搓捏双耳有哪些好处

  搓耳:双手掌轻握双耳廓,先从前向后搓49次,再由后向前搓49次,以使耳廓皮肤略有潮红,局部稍有烘热感为度。每日早、晚各一次,搓后顿有神志清爽、精力倍增、容光焕发的感觉。若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在搓耳之后,还应搓相应区域,如高血压者,用拇指搓耳轮后沟,向下搓时用力稍重,向上搓时用力稍轻;低血压者,用力搓的程度恰好与高血压相反。若患腰腿酸痛者,用拇指从上向下搓捏耳舟区域。不过,食指用力稍重,拇指仅扶持而随食指滑动,如此搓捏49次。若失眠或夜深难眠者,在临睡前,食指搓压双耳三角窝区,每次持续1-3分钟,可望获得满意而香甜的睡眠。

  捏耳:据资料所载,人耳的形貌,颇似人体倒卧于母体腹中的胎儿,因而,恰当而适时地捏动双耳垂,能收到抗衰养颜的效果。其方法是用拇指、食指轻巧而有节奏地捏压耳垂的正中区域,每日2-3次,每次1分钟,持之以恒做下去,即能美白容颜,又能增添双目的神采。此外,配合用小指尖点压耳甲腔区域,刺激或调节体内性腺激素,使之保持在较为正常水平,更有助于防衰、抗衰效应的发挥,使娇美而健康的容颜永存。

  因此,在家的老人,不管是自己,还是让儿女们,将手搓热,通过以上介绍的方法,对耳朵实行正确的按摩,总是对身体有所裨益的,所以这种活动对于不爱运动的老人来说,是行之有效的。

2老人靠垫防腰痛有讲究

  一些久坐的老年人或者不宜久坐的老年人为了防止腰痛,常常会在汽车椅、沙发、凳子上放一靠垫。医生提醒说,用靠垫防腰痛也要讲究方法。

  医生指出,首先靠垫一定要放在腰部,放到背部是不正确的。是因为正常人体的腰椎共有5块,因生理的需求它们并不生长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呈中部向前凸出的前凸形,从侧面看,腰椎犹如一座坡度平缓的小包。由于这个生理特点,腰、背不能置于同一平面。

  所以正确的坐姿应该是,挺胸抬头,当需要靠椅时,腰部挺直,离开椅背,坐沙发时要尽量靠后坐。让臀部坐于沙发面的底端,背部紧靠沙发背。如果在腰部放上一个靠垫,可以使腰部得到有效的承托,维持腰椎的前屈生理,均衡腰椎、腰部肌肉的压力,减轻劳损,增加体感舒适度,预防和改善腰椎不适,对稳定脊柱有好处。其次是靠垫不要太厚,以10厘米高度的软垫为好。

  这样人体向后压,正好压缩5-8厘米,最符合腰椎的生理前凸。太厚则会造成腰椎的过度前屈。

3不适合老人用的三大电器

  一、甩脂减肥机

  不少人都知道,甩脂减肥机不利于身体健康,不过有的老人信息不是十分灵通,不少上年纪的人追求“老来瘦”,少不了迷信这类的物件。

  其实不仅甩脂减肥机,不少以振动、抖动方式达到减肥效果的电器都不太适合上年纪的人使用。要说这减肥的原理,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您自身的运动产生能量的需求,再通过身体分解脂肪来满足这种需求,进而达到减肥目的。

  如果通过外力就可以让您的脂肪摩擦消耗,那估计您脂肪下面“薄皮大馅”的五脏六腑恐怕也就快“磨灭”了。

  重要提示:像这种振动、抖动的减肥器械,短时间使用可以达到缓解肌肉酸痛、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但如果用得时间长了,对于皮肤、皮下组织、内脏都弊大于利。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骨骼脆弱,内脏也较容易受伤,这种东西还是躲远点比较好。

  二、随身听

  喜爱音乐、戏剧的老人不少,很多生活在北京的老爷子经常会听段京剧,品品评书。早年间不少老人喜欢拎个“话匣子”,晨练的时候往旁边一摆,锻炼身体外带艺术欣赏,一举两得。现在视听设备变高级了,很多随身听、手机、MP3不但能播放音乐,而且可以收听调频广播。不过甭管您准备的是什么设备,耳机这东西最好还真是慎用。

  重要提示:如果您家老人也喜欢用随身听,最好选择一个带功放喇叭的。老人家听力不好,而耳机是贴在耳道口发声的,不仅对于老人,对于年轻人的听力都有一定的损害。最容易让人想不到的是,老人家的反应大都比较慢,而晨练、买菜、遛弯的时间大都是京城上下班高峰时段。如果耳朵里塞着耳机,一旦路上有什么情况,短时间内老人家很容易反应不过来。

  三、浴霸

  对老人和孩子来说,暖风机的健康水平比浴霸强得多。虽然都是加热的电器,浴霸是采用红外线,暖风机是采用电热风。不过用过浴霸的人都知道,一开浴霸屋里就像开了一盏两三百瓦的灯泡一样。

  老人家视神经比较脆弱,小孩子的眼部则没有发育完全,在这种强光下待得时间太长,对视力的影响很大。而洗完澡之后出来,特别是晚上,会感觉很多地方漆黑一片,一不留神少不了磕着碰着的。

  重要提示:暖风机则没有这方面的影响,您只要安装在一个不太会被水溅到的地方(大部分名牌暖风机都是防水的),再花十来元钱买一个浴帘,把洗澡和暖风的地方隔开来,完全可以达到保温的效果。

4和老人一起科学育儿

  对于忙碌的双职工家庭而言,很多时候教养宝宝的责任会落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身上。老一辈的经验固然可贵,但是如何让他们也能兼容并蓄地吸收新一代的教养方式呢?沟通是最好的方法。

  在现实的压力之下,爸爸妈妈虽然很想自己亲自带宝宝,但是为了维持一定的经济水平,往往只能将最亲爱的宝宝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带。老一辈的人,虽然在养护宝宝方面经验丰富,但是往往会利用许多“过时”的观念,或者太宠宝宝或者对宝宝期望太深,反而造成宝宝对爸妈教养方式的不适应问题。

  其实,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同教育宝宝,在态度和方式上是要取得一致的。如何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取得教育观念的协同,年轻爸妈们可以这样做:

  让老人了解教育误区

  不同的时代对于教育的观念也是不同的。

  在祖辈时期,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几乎是画等号的。而且,很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容易因为爱孙心切,而会帮宝宝做太多事情,间接地让宝宝失去学习的机会。因此,如何让祖辈了解新一代教育的核心概念,请他们一起配合爸妈,是教育宝宝的关键。

5老人带娃常见的错误方式

  下面这些育儿做法要不得,大家要记牢。

  1.宝宝一哭就喂奶

  宝宝哭有很多含义,并一定就是因为饿了。但是不少老人却认为,只要宝宝哭就要喂奶。殊不知,真的这么做可能造成过度喂养,易使宝宝肥胖,身体各方面技能都比不上正常体重的宝宝。

  2.给宝宝穿太多

  不仅有一种饿叫奶奶觉得饿,还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冷。很多老人喜欢给宝宝穿很多衣服,特别是天冷时,甚至将宝宝包成粽子。其实,宝宝并没有那么怕冷,尤其是新生儿。若孩子穿太多反而不利于其耐寒能力,影响身体抵抗力,甚至可引起捂热综合征。

  3.用母乳给宝宝洗脸

  民间有一宝宝护肤法,就是用母乳给宝宝洗脸。很多老人会这么做,但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母乳虽然是宝宝最棒的粮食,但作为护肤品来用显然不合格,其易滋生细菌。若长时间将奶水涂抹在宝宝小脸蛋上,各种细菌滋生会损害娇嫩肌肤,使皮肤发红或引起小脓包。

  4.过度摇晃宝宝

  平时,哄宝宝时,一些老人惯常做法是将宝宝抱起来一个劲儿摇晃。需要注意的是,过度摇晃真的很危险!这一行为可能造成宝宝头部受伤,变得反应迟钝。若宝宝刚吃过奶遭遇摇晃,易引起吐奶,甚至会造成奶液呛入气管。

  5.口对口给宝宝喂食

  这是一种常见的喂食法,很多老人爱这么干,也有妈妈这样做。家长这么做是处于担心孩子嚼不烂食物考虑,但对宝宝伤害很大。要知道,相比成人,宝宝的抵抗力较弱。大人这么口对口喂食易将细菌传统给孩子,易使其患胃炎、肝炎等疾病。

  ☛ 如何搞定隔代育儿矛盾

  时代在进步,以前缺吃少喝各种科学知识很匮乏,老人们所知道的育儿方法往往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作为晚辈,我们应体谅、理解老人帮忙的辛苦和爱护孙辈之心,再此基础上一步缓解矛盾。

  1.切忌动辄争吵

  争吵是最坏的办法,对于解决问题没有帮助,反而易激化矛盾影响家庭和睦。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平心静气沟通才是解决之法。

  2.用科学武装自己

  平时,宝妈应多学一些科学的育儿知识。当发生育儿分歧时,你就可以将科学的观点、做法讲给老人听。一般,老人还是很明事理,听了以后就不会再固执己见。毕竟都是为了宝宝好,当然是哪个有道理按照哪这个做。

  3.请老公做后援

  有时候,婆媳关系好不好关键要看老公。若老公能适时出出力、讲讲话,便可以起到不错的润滑作用。当婆媳有育儿分歧时,你说不通,请老公出面沟通很可能事半功倍。

  4.巧妙向老人传播科学育儿知识

  在平时学习、看新闻时,宝妈若是看到一些育儿的新闻、案例,可以讲给老人听,让她明白一些老传统对宝宝伤害不小,潜移默化改变老人的观念,慢慢的就能接受科学的育儿方式了。

  小编有话说:

  小编常常会写到一些常见的错误育儿做法。一些妈妈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宝宝就这么样也没出现什么问题,觉得我是在危言耸听。当然,这种心情我很能理解,一般一些做法没有引起严重后果时,我们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做错了。但任何事情都有一些发生的几率,若是真的出了问题后悔莫及。比如闯红灯很危险,但并不是每个闯红灯的人都会发生意外。为了保险起见,为人父母小心谨慎点还是没错的。

  所以,建议家长在看到这类文章时,先别急着全盘否定,不妨仔细看看学习一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再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尝试、调整,这样才能养育出更健康、聪明的孩子。

  最后,还要讲讲老人育儿的问题。确实一些传统做法不对,但老人帮忙照顾孩子很辛苦,我们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要知道,我们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孩子是我们的甜蜜的负担。但无论怎么样,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若出现分歧最好还是采取温和沟通的方法来解决。祝愿所有宝宝们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