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子女教育 >子女能力培养

培养儿童良好的记忆品质

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人们有时候会觉得记住的东西但实际上没有记住,良好的记忆具有准确性、具体性、长时性,有时候你短期记忆的东西如果不认真的反复的记忆会变成短时记忆,然后再变成瞬时记忆,然后就不记得了,那么我们如何把我们该记住的东西变成永久性记忆呢?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记忆品质呢?

目录 宝宝吐奶后需要喝点水吗 培养儿童良好的记忆品质 宝宝食欲不振是缺锌吗 如何给宝宝把尿 宝宝咬了别的孩子怎么办

1宝宝吐奶后需要喝点水吗

  婴儿吐奶后,如果马上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婴儿喂些水。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也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吐奶是婴儿常见的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肠道疾病时的一个症状;二是婴儿胃肠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容易发生吐奶。总的来看,由于第二种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较常见。

  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2培养儿童良好的记忆品质

  1、培养孩子识记的敏捷性

  孩子在识记的敏捷性上差异很大,同一个材料,有的孩子很快就能记住,而有的孩子却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神才能记住,这主要和孩子的注意力水平有关。因为注意是记忆的前提,注意力集中,才能在孩子的大脑皮层形成优势的兴奋点,容易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才能记得快、记得牢。

  如,当你的孩子正和一群小朋友们在玩游戏,可是你却把他叫回来,先背一首唐诗才能继续玩。这时他的大脑皮层的兴奋点还在游戏上,根本不在唐诗上,虽然他为了能继续玩而背了出来,但唐诗在大脑里留下的印记很浅,很快就会忘记的。

  2、培养孩子记忆的正确性

  即是培养孩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引导孩子对事物进行用心的观察,寻找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让孩子进行比较、分析,使他更好的记住。

  如,在教孩子识字的时候,特别要对相似的字进行分析、比较,这样才不会混淆,像“千”和“干”、“太”和“犬”、“杨”和“扬”等。

  3、培养孩子记忆的准备性

  记忆的准备性是指记忆恢复的速度,在需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信息快速的提取出来,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孩子记忆的准备性的前提是必须要理解所识记忆的材料,这就要引导孩子观察事物,从外到内全面了解事物以及事物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和区别。所以丰富孩子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展孩子的理解记忆和逻辑记忆,都能够提高孩子的记忆准备性。

  4、培养孩子记忆的持久性

  记忆的持久性和敏捷性是有密切关系的,敏捷性越强的人,通常记忆的东西保持的时间也久一点。加强记忆的持久性,需要对识记的材料进行及时地复习,而且孩子记忆的持久性,和他对识记材料的理解、印象,以及他们的兴趣、情绪都有着一定的关系。对于4、5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记忆时常受外界事物的特点支配,受他们的兴趣和情绪支配,所以孩子在游戏的活动中记忆效果特别好。

  其实,孩子记忆品质的几个特点都是互相关联的,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发展起来的,重视孩子记忆品质的培养,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3宝宝食欲不振是缺锌吗

  我家的宝宝不爱吃饭了,妈妈们就开始担心是不是宝宝缺锌了。宝宝食欲不振和许多因素有关,并不能绝对地判断为是缺锌。

  宝宝缺锌就会表现为儿童缺锌会出现食欲下降、反复感染、生长迟缓、毛发黄软且干枯、发育落后、智能低下等症状,有的还会出现异食癖,喜吃墙皮、泥土、草根、煤渣、指甲、纸张。因此不能仅仅因为宝宝食欲不振就判断宝宝是缺锌,还要看看宝宝是否有其他症状。如果妈妈们无法确认宝宝是否是因为缺锌导致的食欲不振,最好去医院进行就诊。

4如何给宝宝把尿

  1、掌握宝宝大小便的信号

  学习辨认宝宝何时将要排便,就像学习辨认宝宝在饥饿时嚎啕大哭一样。细心的妈妈要不断地观察、学习、记录、总结,一定会找到宝宝大小便时发出的特有信号。一般而言,预示宝宝排便的信号多种多样,例如哼哼声、左右摆动、发抖、皱眉、哭闹、烦躁不安、放气、不专心吃奶等。

  2、帮助宝宝建立条件反射

  宝宝从出生到五六个月,有一个对排便功能的学习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如果成人对宝宝的排便要求及时做出反应,可以帮助宝宝慢慢建立条件反射。以后只要将宝宝抱成排便的姿势,并配合“嘘嘘”、“嗯嗯”的诱导声,宝宝就会排便了。不过即使如此,训练成功的几率也不高。对此,妈妈们不必着急,更不能强迫宝宝,应该明白此阶段训练的目的不是成功,而是帮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

  3、适时训练不容错过

  宝宝出生1~2个月就可以开始进行大小便训练了。这个时期宝宝每天排尿次数多、间隔短,具体次数因人而异。一般宝宝会在刚睡醒、吃完奶或饮水后15分钟左右时,最有尿意。连续两次后,间隔会长一些。妈咪们了解了这些规律后,就可以有意识地把尿了。如此连续执行15~30天,即可养成习惯,注意不要随意更改训练时间。把尿的便盆也最好放在固定的位置,这样有利于形成条件反射。

  4、训练物品的准备

  便盆:选购一个理想的便盆,要安全、舒适,容易清洗,盆底宽阔,高度适中,一般塑料制品就行。款式不宜太花哨,否则宝宝会分心,只顾观看颜色和图案,而不利于大小便的顺利训练。

  衣服:要选择棉质,宽松,吸水性强,易于清洗的裤子。此类裤子能让宝宝明显地感觉到弄脏后的不舒适感,又比较容易清理,有利于宝宝更快、更好地配合排便训练。

5宝宝咬了别的孩子怎么办

  保证两个孩子都安全。

  首先,把两个孩子分开,确保他们隔得谁也咬不着谁。

  保持镇静,不要责备或惩罚他。

  虽然你可能试图让孩子意识到其行为的严重性,但实际上严厉的惩罚会让他更可能再犯。专家猜想这种惩罚会引起孩子的愤怒和怨恨,导致他日后咬人咬得更凶。

  两个孩子都要帮。

  无论是咬人的孩子,还是被咬的孩子都需要你的帮助。首先,你需要检查一下被咬孩子的伤处,除了多说一些温暖关心的话外,可能你还需要给他上点药。但也别忘了咬人的孩子。他可能会装作漠不关心,或者假装不知道他造成的伤害有多疼,毕竟,刚刚伤害了别人的孩子看起来都是最冷漠的。

  但是他确实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温和而亲切地对待他也会有助于他的心情平和下来,直到宝宝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告诉你有关咬人和起初让他烦恼或发怒的原因。

  鼓励孩子心烦时来找你倾诉。

  当孩子最难过的时候,你也许不能陪在他身边,比如他在幼儿园的时候,但他需要知道自己能找你或其他大人寻求帮助。告诉宝宝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来找你,如果孩子真的来找你了,你一定要认真对待他。等下一次你不在他身边时,你们俩在一起时的亲密时光有助于防止他做出攻击行为。

  跟他谈一下发生的事。

  当你和孩子都冷静下来后,找个安静的时候问问他,“你知道怎么能不用咬人,就让别人知道你生气了吗?”“当你不喜欢其他孩子对待你的方式时,你该怎么请大人来帮忙?”跟他玩一些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来处理这些情况(比如,跟孩子说“你扮演明明,你拿走了我的兔子”),他也许从中能学到一些以后能用得着的话(比如说“不,我不愿意!”)。很多孩子咬过别人一次,并得到过帮助后,以后就不再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