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妈妈眼中,国情不同,环境不同,家庭不同,每个小朋友也是不同的,适合小朋友的育儿方式就是最好的育儿方式。美国小朋友开朗、独立的性格,与爸爸妈妈的放养粗养,是分不开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育儿经的知识吧。
目录
1警惕商家们的育儿经
1、 怀孕时,每天早上都喝多美滋的孕妇奶粉,并按照说明的用量冲,6天一袋奶粉(如果按照说明要求的每天喝两次,则是3天一袋),结果7个月的时候血糖高,害得我又做糖耐量测试,之后无论我怎么节食,每次查血糖都超标,惟独最后一次血糖正常了,因为那次检查之前改喝豆浆了。
2、 儿研所给宝宝测微量元素,结果说缺锌,并很热情的给宝宝开了很贵的补锌药,我怀疑有猫腻,又去打疫苗的保健院测了一次,那里不卖药,检查结果宝宝各项都合格。
3、 亨氏的一本关于辅食喂养的小册子,说宝宝的第一口辅食是米粉,后来我觉得蛋黄应该更有营养;还说宝宝一顿可以吃三分之一瓶泥,再大一些甚至可以吃一瓶,事实上我的宝宝到了11个月一顿也没有超过二分之一瓶。
4、 仍然是亨氏的小册子,说每次喝奶的同时都加辅食,结果一天要加三五次,按照这种方法喂了三个月,宝宝每次的奶量一点都没长,喝奶的间隔也没有延长,后来按照郑玉巧的方法,每天只喂两次,并且和奶分开喂,宝宝的饮食习惯很快就好转了。
2美国妈妈育儿经不对BB多限制
1、孩子直接喝冰冷饮料
美国妈妈认为,孩子都是喜凉而不喜热,自宝宝6个月大开始,平时喝水,都是水笼头的水接来直接喝,或者直接喝冰箱里放出来的冰水;而象果汁酸奶一类需要放冰箱的食物饮料,也是冰箱里拿出来直接吃或喝。
而在中国,如果在冰箱里拿出来的果汁直接喂给孩子,家长的长辈都会惊叫,“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给他喝这么凉的东西,不生病才怪!”
而经研究表明,美国妈妈喂养孩子的方式,并没有让孩子容易生病,反正更加容易适应寒冷的环境,减少感冒、发烧的几率。
3育儿经照搬照套
1 儿童小磕小碰没关系错!
小孩一旦出现小磕小碰,只要没有伤筋动骨,很多家长就不着急担心。他们认为,谁都有磕磕碰碰的时候,小孩不应该太娇惯。这种说法有其道理,但往往会导致家长对儿童伤害的不重视。专家指出,这样害处也很大。
“知道美国小孩最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吗?儿童伤害。现在国内,儿童伤害已经成为儿童致死、致残的第四大因素。前三位分别是感染、肿瘤和先天性疾病。我估计在国内儿童伤害的影响还会扩大和上升。”他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医院的急诊科,接诊的儿童伤害病例都在不断上升。
导致儿童伤害的原因有很多,车祸、小玩具、电器等等,世界在儿童眼里是未知的,儿童对世界是好奇的,是一直在探索的。专家指出,在这个过程中,许许多 多事物都会造成儿童伤害。“我接诊过一名小患者,被很多家医院诊断为肺炎,但按肺炎治疗一直不见效。最后我通过给他照CT,才发现是这名小患者不知什么时 候肺部误吸入一只钢笔帽。取出钢笔帽后小患者痊愈。如果没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2 孩子咳嗽需镇咳错!
有些家长平时很关注小孩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小孩咳嗽就很着急。有育儿经指出,小孩咳嗽要及时治疗,先把咳嗽压回去,这就是所谓的镇咳。其实,这也不是正确的育儿经。
专家认为,咳嗽是小孩常见疾病之一。很多咳嗽并不需要太过担心,更不需要服用镇咳药。“什么时候才吃药?这要看咳嗽对小孩身体影响程度。”专家解释 说,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其实儿童咳嗽,有时是将炎症、痰排出体内,是身体的自然反应,就和吐痰一个道理。只有小孩持续咳嗽,且已经影响到他们生活质量的情 况下,像夜里咳不停,才需要服药止咳。“并且,服药也不是镇咳,而是为了祛痰、驱咳。痰驱走了,咳也就走了。而镇咳只是简单压制,很不利于小孩子康复。”
针对现在市面上有些含可卡因成分的止咳药,专家提醒家长朋友,在选购时千万看清药物成分,千万不要选购这类药物给小孩吃。
3 孩子感冒就输液退烧错!
很多小孩子一感冒,家长就带小孩去医院要求医生输液治疗。他们认为小孩一输液,发烧的就能退烧,感冒的就能快速痊愈。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对小孩的健康发育没好处。
专家解释说,一般的感冒发烧,并不需要输液治疗。但是,婴幼儿抵抗能力差,小孩在没有基础病史的情况下感冒发烧,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原因有三。一是, 感冒发烧这类疾病都有自身发展规律,一般一周左右就会痊愈,药物干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建议小孩一旦发烧感冒,应该适当增加休息、多饮水、口服用药,这样 更符合小孩自身的生理要求,而不是输液治疗;二是,感冒发烧,是小孩自身抵抗力在与疾病作对抗,有利于增强小孩的抵抗力,输液治疗,特别是使用抗生素,反 而会导致抵抗力低下和产生耐药,不利于以后疾病的治疗;三是,输液本身是一种有风险的治疗手段,输液本身并不能达到退烧的目的,另外因药物直接进入血液, 一旦出现过敏等反应后果就比较严重,得不偿失。
4 儿童没必要总上医院错!
儿童生病后该不该去医院,社会上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认为不应该多去,认为多去医院容易引起儿童疾病的过度治疗,会使儿童产生耐药性和恐惧感, 并且导致儿童过于娇气,更容易生大病。一种观点认为,有病就应该到医院细致咨询、检查和诊断。在这个问题上,专家同意第二种观点,即儿童有病应及时看医 生。
“和儿童有关的疾病好多好多,我们作为专门的儿科医生都有判断失误的可能,更何况没有医学知识、没有育儿经验的父母呢?”专家反 问。他建议,医院可以常去,一旦发现儿童身体出现疾病征兆,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咨询,以免对延误病情。“作为医生,特别是儿科医生,在开处方、做检查时都会 比较慎重,很少会产生过度治疗。相反,作为家长,儿童出现健康问题后,不及时向医生咨询,想当然地处理或治疗,往往会给孩子一生都带来危害。”
最后,专家告诫年轻的父母们,对孩子健康问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不能盲目地相信所谓的育儿经和过来人的经验。因为这些育儿经和经验,往往都有一定的普 遍性,可为很多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有意义的指导,但每个小孩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具有共性的东西有时候并不适应自家小孩。对待自家小孩,应该熟悉掌握他 们与众不同的地方,有选择性地利用育儿经,否则可能会事倍功半。“健康问题上,拿不准主意时,最好去看专门的儿科医生,他们的意见才是相对权威的。”
5 儿童可以用大人的药错!
有些家长一直认为,小孩可以用大人的药,只要按比例递减就可以了。其实,这也是错误的。专家指出,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并不少,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专门给小孩用的药品种不多,有些患病小孩迫不得已使用了大人的药,并没表现出明显的不适,疾病却很快就痊愈了。
“在庆大霉素出来的时候,很多家长听从医生建议,将这个药用给小孩,结果当时没问题,慢慢的小孩有了耳聋的症状;再比如现在医院牙科收治了很多有四环素 牙的年轻人,就是他们小时候服用或注射过四环素导致的。”专家告诉记者,儿童用药和大人用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混淆。很多只适合大人的药也会对 小孩身体健康造成坏影响,只是现在还未被证实而已。“儿童用药有其标准,也有其试验过程,没有经过长期临床试验的药物,绝对不能出儿童剂型,就是这个道 理。”
“小孩子不到万不得已情况下,千万不能随意使用成人药。”专家最后强调说。
爱心tips: 如何照搬育儿经验里面喂养方法,小孩可能会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后果很严重。年轻的父母而更应该把经验与小儿实际情况相结合,总结出适合宝宝的育儿方式。
4婆婆与儿媳的育儿经大PK
“我带大了三个孩子,你带了几个?要是我带得不好,你老公怎么会在这里?”小小的二居室里,58岁的婆婆生气地“教训”媳妇娟娟。在一家卖场工作的娟娟刚刚下班,一回到家就看到小宝宝的衣服红一块黄一块的,小手也全是果汁,黏糊糊的。“妈,你怎么又让宝宝在衣服上擦手!我不是给他买了好多手绢吗?这样脏兮兮的,全是细菌,宝宝又吃到肚子里面怎么办?”
这已经不是娟娟和婆婆之间的第一次冲突。而这样的冲突也不仅仅存在于娟娟这一对婆媳之中。日前,记者走访发现,成都家庭不少婆媳之间多多少少都存在这样那样的育儿冲突,有的甚至演变为激烈的家庭战争。华西第二医院育儿专家向承发表示,对于职场上的年轻人而言,生了孩子以后,一无精力,二无经验,往往会求助于自己的父母,但是老年人的育儿方法往往来源于个人经验,而年轻人的育儿方法主要来源于书本或网络,由于有不少不同之处又不能协调,因此往往引发冲突。事实上,无论是老年人的育儿经验还是年轻人来自于书籍的育儿知识,都不应过度迷信,如果有不确定的地方,应该第一时间咨询育儿专家。
PK1:
宝宝开灯睡觉好不好
1岁半的浩浩晚上关灯后总是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有时候还紧张地紧紧抱住婆婆,小眼睛瞪得很大。
婆婆观点:孩子怕黑,所以晚上会睡不安稳。而睡不好,肯定会影响生长发育的。睡觉时开盏灯,让他放心。
媳妇观点:晚上睡觉就应该关了灯睡,开灯睡只会让小浩浩越来越怕黑,越来越胆小。而且书上说,如果小孩子晚上开着灯睡觉影响发育,还有可能影响视力。
专家观点:孩子的视力与两岁前的睡觉光源亮度有相当密切的关联性。有研究表明,两岁前若是睡在黑暗房间,近视比例是10%;两岁前若是睡在小夜灯的房间中,近视比例是34%;两岁前若是睡在开着大灯的房间中,近视比例是55%。如果孩子胆小不适应,可在走廊上开灯增加卧室亮度,卧室里的灯具应选光线柔和、亮度较弱的,灯和床之间应有一段距离,不能直射孩子的眼睛。此外,过度的灯光刺激还有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要开灯,且尽可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另外,还要避免长时间电脑显示屏的光照刺激,避免由此引发性早熟。
PK2:
宝宝勤洗澡好不好
“小孩子没必要像大人一样洗澡。”对于小玲玲的洗澡问题,婆婆和媳妇已经争吵过很多次了。
婆婆观点:不出太阳,玲玲没有外出活动的时候,每天只需要用湿毛巾擦擦身上就够,没有必要天天洗澡。有些时候起风了,或者气温较低,给孩子洗多了容易感冒。
媳妇观点:小玲玲特别好动,容易出汗,而且小孩皮肤细腻,免疫力弱,如果不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那很容易长皮肤小疙瘩,也容易感冒。每天至少洗2次,才能保证清洁,有益无害。
专家观点:尤其是在夏天,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容易出汗,给孩子一天洗两三次澡。其实,孩子的皮肤有层皮脂膜和油脂膜,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如果过分清洁,就会破坏这道屏障,容易使孩子受到伤害和感染。但是长期不洗澡也是不应该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选择给孩子的洗浴次数。对于半岁以下的婴儿来说,基本没有什么活动量,可一周洗1~2次,夏天适当增加次数;无需使用洗浴用品,仅用温热的清水即可,脸部、颈部、双手和臀部可每天清洁。对一周岁以上的幼儿,可一周洗2~3次左右,夏天可每天洗一次;每次用清水洗浴,一周用一次洗浴用品,用量尽量少一点。此外,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洗浴时间不可过久,以不超出10分钟为宜。
PK3:
宝宝多喝果汁好不好
小鹏很喜欢喝果汁,妈妈认为这都是姥姥惯坏的,她认为这并不利于小鹏健康。
婆婆观点:喝过多的碳酸饮料不好,但是多喝果汁有什么不好的,多补充维生素嘛。
媳妇观点:现在的果汁大多是糖分和水,过多饮用果汁会影响孩子的饮食习惯,偏食甜食,小孩子应该多喝白水才最健康。
专家观点:不少家长以为让孩子多喝果汁可以吸收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其实这样做不但对孩子的健康无甚益处,而且有损孩子的身体健康。儿童喝太多果汁或含果汁的饮料会腐蚀牙齿、引起腹泻和胃痛,对喝牛奶或配方奶粉的婴幼儿而言,更会导致营养不良。果汁能提供的蛋白质、纤维素、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很有限,而且对6个月以下的婴儿,果汁几乎没什么营养价值。此外,儿童肥胖也与喝果汁太多有关。因此,孩子喝果汁应该适量。对7岁以上孩子,喝果汁的推荐剂量为每天220-330克,而1-6岁孩子的推荐剂量为每天110-170克。另外,不少果汁标明添加了钙,但这不能代替喝牛奶。渴了喝水,饿了吃饭,传统的生活模式才是最佳的选择。
PK4:
用母乳擦宝宝湿疹好不好
小胖5个月了,最近脸上长了一小块湿疹,两条眉毛间也有红色小块。婆婆让媳妇用母乳给小胖擦擦,可是媳妇却表示,这样是不科学的,应该看医生去。
婆婆观点:以前小胖爸爸也长过湿疹,我用母乳坚持给他擦,一段时间后就好了。
媳妇观点:长湿疹应该对症下药,用母乳擦还可能会让宝宝长奶癣。
专家观点:小宝宝长湿疹,不应该用母乳去擦。如果小宝宝是因为喝母乳而长的湿疹,就更不能用母乳去擦,否则会加剧湿疹的严重程度。湿疹要保持干燥、清洁,只用清水清洗宝宝,不要用任何沐浴液、碱性的洗液刺激皮肤,也不要涂擦任何乳液,湿疹会慢慢消去。如果情况严重或持续不退的话建议去看医生,切勿随便买些药膏来擦。
PK5:
夜里给宝宝喂奶好不好
半夜宝宝哭闹,妈妈总是拍拍他,就把他放回小床上。可是姥姥却看不下去了,她指责媳妇:“孩子是饿了,晚上也需要喂的。”
婆婆观点:宝宝半夜哭闹,很可能是饿了。即使是宝宝半夜没有醒来,也要叫宝宝起来喝奶,这样他才不会被饿到,才会长得好。
媳妇观点:半夜让宝宝好好睡觉才最重要,要让他养成晚上睡觉的好习惯,跟正常人一样,而不是要半夜进食。
专家观点:对宝宝而言,睡比吃更重要,而且睡眠还能帮助1岁以前宝宝的脑部发育。如果是新生儿,当然必须2-3个小时喂一次奶,但是当宝宝渐渐长大之后,睡眠时间就要拉长,千万不能让宝宝白天睡觉,晚上、半夜才起来进食,这样不但会破坏睡眠品质,也打乱了生物钟,宝宝应该从小就建立正常的作息规律。
5五种不同类型家长的育儿经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我看现在家长孩子都可怜,谁也不容易。
幼稚型
这类型的父母在生活中常模仿孩子的方式和语调与之交谈,日常生活喜欢用叠音字,比如“喝水水”、“吃饭饭”之类,喜欢和孩子抢玩具等等。有时难免出洋相,那天在公园就看到一位年轻的妈妈抢孩子手里的水枪玩儿,孩子哭了,妈妈却只管拿着枪到处射水玩,旁边一位爷爷看不下去了,一把将水枪抢过来递给孩子:“太不像话了,多大了还跟孩子抢1妈妈说:“人家跟他闹着玩吗?”爷爷瞪她一眼:“好好说话1转身气哼哼地走了。
侦探型
这类中国父母喜欢刨根问底,而且善于从细节中一步步套出自己想知道的。那天帮朋友去学校接孩子,听一个家长正在盘问:“今天跟同学打架了吗?”小孩子说没,家长歪着头、斜着眼拉着长腔说:“真……的?”孩子点点头说:“真没有。”家长指着衣领说:“那你说说你这领子上的土是怎么回事?”没等孩子说话,家长似笑非笑地说:“别着急,慢慢编。”
迁就型
这类父母一切行动听孩子指挥,一步不落地跟在孩子身后,上学帮孩子背包、拿水,做饭前必问孩子想吃什么,唯恐哪句话不对惹孩子不高兴。傍晚下楼散步碰见一个小朋友的父母在散步,我用常用问候语向他们打招呼,我问:“您吃了吗?”大姐认真地说:“没呢,儿子去他奶奶家了,我俩不知道吃什么,待会儿饿了再说吧。”天,我晕!
唠叨型
这类父母大都认为温故而知新,教导孩子就要不厌其烦,才能防止把自己总结来的金科玉律当成耳旁风。我妈唠叨,我姐原来更过之唯恐不及,看她教育孩子,我得拿火柴棍把眼皮先支上。那天因为孩子扔了半块馒头,她从我姥姥那代的艰苦岁月说起,说到我妈那一代时我看孩子已快睡着了,等我姐讲到我和她小时候一个馒头一人吃一半时我还醒着,后来她又说什么,我就不知道了。现在孩子的抗噪音能力特别强,在公共汽车上复习功课效果最佳。
变化型
这类父母教育方法比较善变,不易总结,因为他们高兴了是迁就型,有时也会儿童型。心情不好了,就有时是侦探型,有时是唠叨型。那天看一个小博友的博客,他写道“爹妈脸,六月天,说变就变”,我给他留言:应该是“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他说:“你那句是指别的家,在我们家用‘爹妈脸,六月天,说变就变’最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