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遗传

性教育再引热议

四川一所高校将性教育课列为必修课,此事经媒体报道,引发了社会热议。其实,在中国的高校中,开设性教育课程并非新鲜话题,一些高校的性教育探索甚至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性教育始终没有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普遍推广开来。让性知识大踏步地走进中国校园,这一主张虽被呼吁多年,却迟迟难见进展。

目录 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性教育有七大误区 孩子性教育的要点是什么 婴儿也需要性教育

1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重点知识

  ??3-5岁时,爸爸妈妈要告诉他们男孩和女孩的区别。

  ??6-9岁时,要让小孩子知道怀孕是通过爱爱完成的。

  ??9-12岁时,这时候熊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要告诉他们遗精、大姨妈都怎么回事。

  ??性教育时不要太过严肃,洗澡游泳买衣服时,都可以开展性教育。

  ??在讲述性知识时,要使用专业的语言。

  ??正确的性教育,并不是过度的谈论性,而是要向小孩子家家传递正确的性知识。比如:

  ①:我们要珍惜自己的身体。

  ②:性是美好而且自愿的。

  ③:我们应该用避孕手段保护我们自己。

  孩子不同时期的性教育重点 1 婴儿期性教育

  婴儿期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妈妈对孩子的抚育喂养。母亲与儿童身体的接触,可增加孩子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促进孩子大脑的分化发育。与爸妈身体接触不足的儿童,其智力、性敏感性都将受到程度不等的损害。

  2 幼儿期性教育

  开始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并初步进入性别角色。

  此时应该同时开始灌输初步的性道德观念,如让男孩爱护尊重女性等。学会基本的性卫生知识,例如大小便以前要洗手,不可把小棍等物塞入小便的孔窍中等等。

  3 儿童期性教育

  儿童期性教育从六岁起到十岁以前。此时的孩子性意识进一步增强,出现了不愿意和异性同桌、同行,为自己的性别而骄傲、自豪。此时不应该粗暴干涉孩子的这一心理现象,而应该肯定。

  此时要教给孩子性卫生的基本知识,学会保持性器官的卫生。同时应该教会孩子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鼓励孩子的独立倾向,特别应教育男孩子要尊重女性。教给孩子男女交往的一般道德规则,要孩子自尊、自爱。

  4 少年期性教育

  少年期性教育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此期内多数孩子先后进入青春发育阶段,女孩子表现为月经来潮,男孩子表现为初次出现遗精。他们已经开始注意异性,有了朦胧的性意识,对异性开始有了好奇和交往的要求。

  此时的性教育内容主要为: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经期卫生知识,男女交往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女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初步的婚恋道德原则,明确法律与道德对两性关系的基本要求,防止性犯罪的发生,同时对自己既要认识又要接受。这一时间段是从10—20岁。

  5 青年期性教育

  青年期性教育的特点是孩子已经成年,有了独立的爱好、个性,逐步走向成熟,开始恋爱结婚,组建自己的家庭。

  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承担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夫妻生活知识,子女教育知识,家庭经济知识,为建立家庭做好准备。这一时间是从20—35岁止。

  性教育大观 中国缓慢进步中,但仍需努力

  好多人认为我国没有性教育。我国其实并不是没有性教育,只是性教育缺乏,尤其是学校层面的性教育。很多数学校都不会给性教育课分时间,比如有些性教育课干脆就用来补习数学,英语这些应试科目。

  这种情况造成了两个严重的分化,有些孩子完全性无知,在我国“教师猥亵、伤害女童”事件时有发生,许多女孩根本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与之相反,有些孩子会从网络上获得丰富的性知识,虽然知识丰富,但是知识并不正确。

  1952年,我国就有了性教育海报

  城市与城镇性教育程度差别较大,大城市相对开放,也理解性教育的重要性。与之相比,在一些城镇,人们还是居于保守状态,对性教育的接受度偏低。

  在中国香港最受欢迎的性教育画册

  英国法律强制性教育

  性教育在英国是有法律规定的,5岁以上的小朋友就要开始接受爱爱知识。而年满15周岁后,家长没有任何权利以任何理由让孩子免修这门课程。如果这时学生仍未接受性教育,将视为逃学,面临校方惩罚。这么严格的规定主要是因为在英国未婚少女怀孕率一直居高不下,不得不严格执行。

  英国是少女怀孕率最高的欧洲国家之一,且这一现象正愈发严重。英国《泰晤士报》公布数据显示,2007年英国15岁至17岁少女中,平均每1000人就有41.9人怀孕,而2006年这一数字为40.9。

  在英国,小学阶段要学习有关人体器官、青春期以及生命等内容;中学阶段学生将了解有关怀孕、避孕、性关系、艾滋病、同性恋等内容。

  瑞典世界性教育典范

  据说瑞典的性教育是世界性教育的典范。1966年,瑞典开始尝试通过电视实施性教育,打破了家长难以启齿谈性的局面。而且还会举办一些好玩的展览教小盆友来学习。

  瑞典小朋友用磁铁控制“精子”穿过重重阻碍到达“子宫”

  这样的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性病的患病率极低,HIV阳性率至今全国仅5132例,出生率明显下降,堕胎率超低,性病和性犯罪比例也在不断下降。

  荷兰 性态度开放,性行为安全

  荷兰人开放的性态度给全世界留下过深刻印象,然而,荷兰拥有欧洲国家最低的青少年怀孕比率。

  在荷兰,与学其他课程一样,小孩子6岁进小学时就开始接受性教育,小孩子们还会在餐桌上和爸爸妈妈讨论这方面的话题,父母也会给予正确的讲解。荷兰家长对孩子们的性教育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在学校性教育方面,在荷兰没有全国统一的性教育方案,但是有规定在小学或中学毕业时应该让学生知道什么,比如,小学时性教育的核心是反侵害,还要让学生接触到性多元,学会不对他人的性选择进行道德评判,等等。

  美国1/3学校进行禁欲教育

  在近十年来美国有1/3的学校实行起了禁欲教育,倡导大家将性行为推迟到婚后,并告诉学生实行安全性行为的做法。

  在学校性教育方面,美国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传授生育、两性差异、性道德等知识,初中阶段讲生育过程、性成熟、性约束等;高中阶段讲婚姻、家庭、性魅力、同性恋、性病、卖淫现象、性变态等,并向学生发放避孕套。

2性教育有七大误区

  误解一:性教育导致过早发生性行为。专家认为,据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清楚地显示,性教育不仅不会导致性行为过早发生,反而能导致推迟的、更负责任的性行为。

  误解二:性教育剥夺了儿童的“天真无邪”。专家认为,在幼年时获得科学准确、与年龄相适应的、完整的正确信息,是所有儿童和青少年的权利。由于缺乏这些正确信息,儿童和青少年会从他们的同伴、媒体或其他信息来源得到相互矛盾、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信息。而优质的性教育通过提供正确信息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使儿童及青少年免受错误信息的误导。

  误解三:给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是父母和广大家庭的事情。专家认为,我们必须要承认父母在性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且家庭在性健康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仅仅有家庭的教育是不够的,而政府的作用,就是通过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为优质的性教育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工具和材料。

  误解四:家长会反对学校开展性教育。专家表示,儿童和青少年在学校和教育机构度过大部分的时间,因此学校是他们学习性、艾滋病毒及性病传播感染知识的非常恰当的环境。而且,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教师是最合格、最值得信赖的信息提供者。

  误解五:性教育只适合年轻人而不适合年幼的儿童。专家表示,性教育包括了一系列的合作关系,不仅是性关系。要在儿童采取性行为之前,让他们知道和认识这些关系。

  因此从小就需要一些技能来了解他们的身体、关系及情感。性教育奠定了这个基础——例如,学习身体各部位的正确名称、了解人类生殖的原则、探索家庭和人际关系、学习例如安全和信任的概念。这些可以按照儿童的年龄增长逐步建立起来。

  误解六:教师们也许愿意进行性教育,但是会感到不舒服、缺乏技能或害怕去做。专家表示,训练有素和积极进取的教师是进行高质量性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明确学校政策及课程,是对在课堂中进行性教育的教师的最大支持。

  误解七:性教育已经包含在其他学科中(生物学、生活技能等)。专家表示,在许多地区,各部门、学校及教师已经在应对改善性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3孩子性教育的要点是什么

  孩子的教育也是都很关注的,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性教育也是不能忽视的,那么孩子性教育的要点是什么?

  1.孩子出生后,无论性别如何,在取名、着装、生活用品的选择上都不应混淆,以免孩子从小对自己和他人形成性朦胧意识,从而影响孩子的性取向。期望孩子是父母所盼求的性别,或双亲偏爱男孩或女孩,或有意地把女孩扮男装或将男孩扮女装,均会影响孩子的性自认,导致后来性格和行为上的改变。

  2.当孩子能听懂言语时,家长应把性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如在洗澡、着装、修整发型及玩具选择等方面要有明确的性别区分。还可通过书报、画册、影视、讲故事等去引导孩子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孩子对生殖产生一种自然的认识,从而使他们接受大自然,热爱人类,认识生命本质,使性自认得以完成。

  3.自由探索自己的身体是健康性教育的良好开端。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要选择适当时机,如洗澡、睡觉前等,很自然地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尤其是要孩子认识到生殖器官与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并不神秘,而且引导孩子要保持自体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当孩子提出有关性方面的疑问时,父母不应回避,宜用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言语和方式予以解答,使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解决和满足。

  5.父母自身行为的规范也很重要。父母之间感情真挚、融洽,道德高尚,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就会使孩子热爱人生,热爱生活,正确对待性的问题。

  6.对常遇到的问题应恰当予以理解。如人是怎样出生的?可以从植物开花结果讲起,接着联系到人的性与生殖,也可以从动物的生殖活动进行示范性比喻。浅显地介绍人类生殖的生理,有助于孩子弄清问题。总之,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既要如实相告,又不能太复杂;既要鼓励孩子的求知欲,又要把一些具体细节很自然地延迟到孩子的未来生活中去了解。

  上述就是对孩子性教育的要点的介绍,现在应该了解了,性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也是不能忽视的,希望父母也能意识到,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4婴儿也需要性教育

  对孩子的性教育要从何时开始?

  “当然是从他们青春期开始有性意识的时候了。”错了,谁告诉你要到青春期才会有性意识呀?到青春期再进行性教育的观念才耽误人呢!

  “那么,难道还要从他们三四岁开始吗,真要那么早吗?”什么?我没有听错吧,三四岁还算早吗?

  告诉你吧,坐稳了,别吓着:性教育要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认真进行!

  赵本山和宋丹丹在小品里面说,孩子出生后第一眼看到谁,长得就像谁。科学也已经证实,婴儿出生后第一次看到的事物,会对他的心灵产生神奇的影响。那么,为什么没有人相信性教育应该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呢?

  性教育可不仅仅是告诉孩子我们的生理解剖结构,还包括性别意识教育,对于身体的感知与判断,以及亲密感,等等。而这些,确实是从婴儿期便开始了。

  婴儿的眼睛应该有均等的机会看到母亲和父亲的笑脸,如果他在生命的第一个月里总是看到母亲,而很少看到父亲,他对于两个性别的平衡的情感投入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婴儿看到的母亲总是微笑的,而父亲多是严肃的,他的心灵中便会积淀下关于性别的最初的差异判定,而我们以后的讲义中将会提到,这种判定可能是错误的。

  婴儿的耳朵有权利听到来自男性和女性的同样温柔的声音,他虽然还无法理解这些话语的含义,但生命的本能可以感知语调、语气、语速等等所提供的信息,这同样将形成他对于男女两性的最初印象,而这又不可能不作用于他日后的心理成长。

  婴儿的肌肤有权利接受最温柔的爱抚,如果你抱他的姿势不够协调,动作有些僵硬,他便会以哭声提出抗议,而他心灵中便会留下这样一种感知:原来拥抱是这样的不舒服!并进而影响他日后与他人的亲密接触。

  婴儿的口唇有权利享受母乳的甜蜜。不要说母乳仅仅对婴儿的免疫力以及整体健康有利,母乳将作用于我们的性心理。这是与母体亲密的一种渠道,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吮吸满足我们的口唇“*”,同时带给我们一种安全感,使我们知道与另一个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不仅提供一种安全,而且提供一种爱抚。亲密感与爱抚的不缺乏,对于每一个心灵都是至关重要的。

  婴儿的性器官有权利得到额外的关爱。当你为婴儿换下弄脏的尿布的时候,请一定放慢你的动作,温柔些,再温柔些!特别是当你为婴儿清洗的时候,更要小心,请选择婴儿的肌肤最适宜接受的温水,用质地柔软的棉巾,轻柔的动作……对于男婴,还要翻开他们的包皮清洗里面的污垢,这种清洗在婴儿几个月的时候就要开始了,不要以为男婴的包皮里面没有污垢。同样道理,也要清洗女婴的*。清洗性器官是最危险的作业,如果你的动作与水温把握不当,就会使婴儿对任何加在那个部位上的动作感到反感与抵触,进而对那个部位产生排斥,而这必将影响他(她)成年后性意识的完美发育。

  是不是太夸张点了?绝对没有。按着精神分析学的解释,每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都受其婴儿期经历的深刻影响。当精神分析学家要分析一个人的心理疾患的深层根源时,他们会一直追溯到你的幼年,甚至婴儿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能够学会爱,是因为我们被人爱着。父母对于婴儿长时间的凝视与触摸,唤起生命中最初的爱。这种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密的、充满爱的关系,将影响到孩子成年后与他人和异性的关系。精神分析学的观点是,我们之所以会爱一个异性,实质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需要将对父母的爱外延、转移到他人身上。

  我们前面谈过母乳喂养的重要,事实上,即使是孩子略大几个月,需要用汤匙喂食物了,在喂养方式上的细微差别也将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对于喂养方式影响个体心灵甚至民族性情的研究,是心理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重要的研究手段。同样是向一个婴儿的嘴里喂流食,汤匙的大小不同,填放的速度快慢,动作的强弱等等这类不同,都将影响到一个孩子的爱心培养。

  一个在婴儿时期便充分地培养出依恋与爱的孩子,在其以后的成长中会很自然地形成同情、自信、独立等美德。这完全是因为,爱是自信与独立意识的土壤,成年人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知道某人爱自己,会更加独立地去面对世界或其他环境。这种依恋与那种过分的依赖,性质是不同的。有学者指出,有些精神病患者就是从来没有学会爱的人。

  我们在摇篮里经历的世界,将一直陪伴我们长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