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泌尿外科 >前列腺疾病

宝宝性教育可在游泳时灌输

性教育的内容很多,比如有生理结构和功能、月经和遗精、生殖器官的卫生、怀孕和避孕、性心理、情感和爱情等等,总之一切与“性”有关的话题都是是性教育的内容。那你知道宝宝性教育可在游泳时灌输吗?

目录 宝宝什么时候添加辅食 宝宝性教育可在游泳时灌输 健康宝宝所需的十大营养素 宝宝冬天睡觉注意事项 宝宝拉肚子脱水

1宝宝什么时候添加辅食

  何时添加辅食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所有新手妈妈都关心的问题,有的书上写的4个月,有的书上写的6个月,那到底是几个月开始呢?

  其实在这里就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但是确实4个月以前不需要添加辅食,只喝母乳或者配方奶就可以满足孩子所需的营养,这时候孩子的肠胃机能尚未成熟,也无法消化母乳和奶粉以外的食物。

  PS:这里要注意的是也不是说4个月零1天或者是6个月零1天就可以加辅食了,当你发现孩子对你拿的食物感兴趣了,抬头也没问题了,宝宝好像比之前更容易饿了,就可以开始喂辅食了。(嘟嘟就是在5个半月的时候开始添加的)

  但是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卫生部都建议在6个月添加辅食。

  孩子可以吃辅食的迹象

  这些迹象仅供参考,宝宝可能仅表现出几种并非全部。

  可以抬头

  可以坐高脚椅

  出现咀嚼的动作

  体重明显增加(体重已经增加了一倍),重约13磅(5.9公斤)或更重

  对食物感兴趣

  能够咬住勺子

  出现吞咽动作,将食物从口腔前部送到后部吞咽

  可以前后移动舌头,不再用舌头吐出食物

  一天喂养母乳8到10次,或喝40盎司(1120克)的配方奶,仍然像没吃饱

  正在出牙

  这时候可以继续喂母乳或配方奶的同时,加上泥状食物(如红薯,南瓜,苹果,香蕉,桃子或梨)以及半流质的含铁强化谷物。

  每天从1茶匙的食物泥开始添加,可以用4-5茶匙(1茶匙=5ml,1汤匙=15ml)母乳或配方奶搅拌谷物(弄的很稀就好),然后逐步增至一天两顿食物泥,如是谷物类,要逐步增稠。

  如果宝宝第一次不吃,可以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多次尝试,但千万不要勉强孩子。

  孩子一岁半以前主食都应该是奶,而不应该因为添加了辅食就减少了奶量,这是错误的。添加半固体食物的时间主要看孩子的槽牙是否长出来了,在喂孩子吃饭的时候,家长要坐在孩子对面做出咀嚼的动作,孩子看的时间长了,慢慢就学会了怎么去咀嚼。咀嚼好的孩子说话吐字就会清晰,因为嘴部肌肉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过早添加辅食

  辅食添加太早易引起过敏、腹泻等问题。有调查显示,一些地方的婴儿在4个月或不到4个月就开始吃米糊,所以腹泻发生非常普遍,还有一些孩子出现了消化道感染。另外,辅食添加如果太早会使母乳吸收量相对减少,而母乳的营养是最好的,这样替代的结果得不偿失。

  过早添加辅食,也会因为孩子免疫系统还未成熟,有可能会造成过敏现象。

  过晚添加辅食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也不要过晚给孩子添加辅食,孩子满7个月后会出现排斥固体食物现象,那时候才开始添加辅食效果不好。

  辅食添加太晚的风险在于:婴儿不能及时补充到足够的营养。比如,母乳中铁的含量是很少的,如果超过6个月不添加辅食,孩子就可能会患缺铁性贫血。国际上一般认为,添加辅食最晚不能超过8个月。另外,半岁左右婴儿进入味觉敏感期,及早添加辅食让孩子接触多种质地或味道的食物,对日后避免偏食挑食有帮助

  宝宝生病可以添加辅食吗

  一定要避开生病的时候。如果遇到生病,最好适当推迟添加,以免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当病情较重时,原来已添加的辅食也要适当减少。

  辅食最开始吃什么呢?

  以崔玉涛为代表的很多儿科专家建议第一口辅食应该是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婴儿营养米粉,其中已强化了钙、铁、锌等多种营养素,其它辅食所含营养成分都不全面。

  这样孩子就可获得比较均衡的营养素,而且胃肠负担也不会过重。这里要注意的是第一选择绝对不是鸡蛋黄,鸡蛋黄中除了含铁外,还含有一些大分子蛋白质,会导致孩子吸收消化上出现问题,而且蛋黄干涩很容易引起孩子反感。

  木子李碎碎念:

  1.注意第一次只是让宝宝尝试下新口味和非液态食物的感觉,并不是要靠米糊来把宝宝喂饱,哪怕宝宝只尝了一点点,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如果宝宝不吃也不要勉强,可以过几天再试。

  2.刚开始添加辅食一定要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添加。

  3.注意不要晚上睡前添加辅食。

  4.要用勺子开始喂养,不要用奶瓶。

  5.辅食最好先让宝宝尝试完蔬菜和牛肉鸡肉后再尝试水果或果泥,因为宝宝一旦喜欢上了甜味,可能就不太接受其他味道清淡的食物了。

  6.1岁前不要放盐,越晚加对孩子的健康就越有益,宝宝肾脏还没有发育完全,身体是无法排出盐分的。

2宝宝性教育可在游泳时灌输

  不同年龄的孩子性教育的内容是不相同的,幼儿时期、青春期前期和青春期后期等都不相同。小编认为,夏季游泳时,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好时机。

  5岁是性教育的最佳时期  “现在,我们谈一下麻子小朋友的名字。”这是日本一家幼儿园正在给当月出生小朋友过生日。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认识生命的重要,懂得生命的诞生和成长的喜悦。一位名叫葛西的老师说:“如果孩子们学会了尊重生命的话,在高中或初中时就不会伤害他人和自己了。”不少人感到困惑,对幼儿进行性教育是否有必要,实际上,性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打下一定的基础,才能使得小学、中学阶段的性教育能顺利进行。

  一位幼儿园园长说:“幼儿园是培养孩子尊重生命意识萌芽的绝好机会,在观察动植物、地生日等活动中,孩子们能学到很多东西。在这个时期,如果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采取斥责或欺骗的方式的话,将给孩子心理发展投入阴影。”

  性的自我认识:男孩?女孩?  女孩子们纷纷换上做体操穿的短裤,其中一个男孩也换上了女孩子穿的短裤,他还排在女孩子的队伍里。性教育的第一步就是性自认,就是要使孩子们了解自己是女孩还是男孩。老师抓住了这一时机,给孩子适当的引导。“男孩子与女孩子什么地方不一样?”孩子们嘻嘻哈哈地回答:“裤子不一样,上衣不一样。”“还有撒尿的地方。”一个看上去十分健壮的男孩子回答。老师引导说:“男的有小鸡鸡,但女孩子也有相同的器官,不过是在肚子里面,外面看不见。”

  适当的性教育的机会有很多,如有的男孩子喜欢触摸女教师的胸部,也有的男孩子不使用男用的便器,小便也用大便的便器,还有的男孩拿出饭碗里的香肠,开玩笑说:“这是小鸡鸡”等等,都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如果视而不见或者有歇斯底里的反应,都会扭曲孩子性意识的成长。

  充分利用游泳的季节  “我看见了,小林的小鸡鸡出来了。”脱光了衣服显得一副滑稽相的男孩子说。有的女孩子正用双手遮掩自己的胸部: “妈妈说过,不能让别人看。”也有的孩子偷偷地触摸别人的身体。

  马上就要开始游泳了,幼儿园的老师把换衣服的时间作为性教育的绝好机会。老师让孩子们正确 地认识了个体的器官,她向孩子们说明,男女身体是不同的,其差别就同父亲、母亲之间的差别是一样的,自己的身体不能让人随便触摸,要重视自己和对方的身 体,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能强迫别人做。老师认为,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

  让幼儿观察动植物  幼儿园里养了不少兔子、小鸡、小鸟等小动物。有一天,孩子在兔窝里看到血块。“为什么出血了?”“从哪里生下了小兔子?”老师毫不隐瞒地告诉孩子:“兔 妈妈身上有一个通道,能让兔宝宝出来,小兔通过的时候,兔妈妈就出血了。”为了孩子们感到生命的奇妙,并从中受到感到,就不该欺骗孩子。听说不是因受伤而 出血,孩子们终于放心了。

  老师又把两头雄兔中的一个换成雌免,孩子们问:“这是新娘,她什么时候生孩子呢?”雄兔一追雌免,孩子们又说:“一定是爱上她 了。”老师问为什么这样认为,有的孩子自豪地说:“我们能看出来。”看到两朵花面对面地开了,孩子们就说:“瞧,两朵花结婚了。”老师们体会到,这个年龄 的孩子对婴儿、结婚、男女等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他们比大人更能自然地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个时期的性教育很重要。

3健康宝宝所需的十大营养素

  一、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虽不能算是营养素,但它对人体来说相当的重要,因为有了它,人体才有足够的抵抗力。免疫球蛋白是当人体受到侵扰时,由免疫系统自体产生的一种物质,所以一般来说是吃不到的。

  但由于胎儿自身还没有能力产生免疫球蛋白,因此只好借由妈咪的帮助,先于胎儿时期,借由胎盘从母体取得免疫球蛋白IGG等;等出生后,再从妈咪的初乳中,得到免疫球蛋白LGA。这样一来,无论在血液或肠胃道里,都有足够的免疫球蛋白,可以保护宝宝了。

  二、DHA

  DHA虽不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但如果适量摄取,确实有促进脑部发育的效果。但是一般的婴幼儿是无法自己制造足够的DHA,以提供脑细胞与神经发育所需的,他们的DHA多半是从妈咪的母乳,或从配方奶中获得,所以妈妈可以在怀孕期间,多食用深海鱼类食物,如鲑鱼、鲭鱼等,以提高妈咪体内DHA量,日后哺乳时才能给宝宝足够的DHA。

  另外,植物油中的亚麻油酸,可在宝宝体内转化成DHA,而配方乳中便含有此成分;对于较大的宝宝,妈妈不妨在宝宝的饮食上下点功夫,让宝宝多摄取深海鱼、深色蔬菜等,以获取足够的DHA。

  三、蜂胶

  蜂胶是蜜蜂采集树干上的树脂,并混入其上颚腺分泌物和蜂蜡等而成,是具有香氛的一种胶状因体。它是抑制酵素,有抗菌、消炎、止痒、麻醉和促进组织再生等功效,同时对于植物致病的细菌、真菌性的病毒等,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近年来已有医学研究指出,蜂胶具有减低感染的功效,所以对预防伤口感染、加速伤口愈合颇有效果。但要提醒的是,食用蜂胶最好等宝宝满1岁以后,再做尝试。

  四、β-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是一种抗氧化剂,负责在“低氧浓度”的区域——如上皮组织、内脏器官、皮肤组织与末梢器官等处,打击自由基坏分子;除此之外,β-胡萝卜素还可以提升人体的免疫系统,减少癌症、慢性疾病与栓塞性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值得注意的是,过量的摄取β-胡萝卜素也有副作用,如引发头痛、肠胃不适、肝脾肿大以及胡萝卜素血症等,还会使皮肤变成橘黄色,但只要停止大量摄取,即可以消除这一症状。

  五、矿物质

  主要包括钙、铁、锌、磷、碘。人体中的钙99%存于骨骼与牙齿中,其它的1%则分散于全身各处,于神经传导、肌肉收缩、血液凝固、心脏跳动等生理反应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铁的主要功能是形成血红素,把氧气带到全身;缺乏铁质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贫血,且由于血液运送氧气的能力会下降,因此会容易疲劳、脸色苍白、指甲断裂上弯,并降低抵抗力。

  六、维生素

  维生素A具有保护眼睛、保护皮肤、鼻腔和喉腔的内膜,以及帮助骨骼和牙齿的生长等功用,但若服用过量,会有头痛、恶心、呕吐及骨骼病变,因此要特别注意安全用量;维生素D可促进体内钙和磷的吸收,防止牙齿脱落,使骨骼强健;维生素E可维持动物生殖机能、促进伤口愈合、抑制皮肤晒伤反应及癌症产生;维生素K 具维持血液正常凝固的功效,是凝血酵素的必需物质之一;维生素C可预防坏血病、帮助伤口愈合、预防感冒,并有助于恢复体力。

  七、益生菌

  肠道有100种以上的细菌,主要分为有益菌和有害菌,而有益生菌主要分别是嗜酸性乳酸菌(A菌)和比菲德氏菌(B菌)。乳酸菌能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为乳酸,而乳酸除了能帮助钙质吸收外,还能减少胃酸分泌,乳酸菌本身救灾 会利用氨基酸合成各种有益成分,有效中和有毒物质,以减少毒素的吸收;比菲德氏菌与乳酸菌同样有抑制害菌的作用,对改善腹泻或便秘症状都有效,不过无论是乳酸菌或比菲德氏菌,在肠道内都只能生存3-5天,因此要随时补充,以维持良好的肠道生态。

  八、叶酸

  叶酸也是维生素之一,叶酸具有促进红血球生长的功效,所以能促进孩子成长,相对地,缺乏叶酸则容易有贫血或与神经功能方面的问题。

  九、核苷酸

  核苷酸是母乳中发现的另一种物质,普通存在于所有生物中,它是一种低分子量的细胞内成分,为构成DVA与RNA的前身成分。肉类、鱼、谷物及豆类等食物,均富含核苷酸,它可经由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中被加以利用,食物中添加核苷酸,已被证实可加强人体对细菌或霉菌的抵抗力。

  十、烟碱酸

  烟碱酸就是维生素B3,是水溶性维生素之一,它具有帮助糖类的分解、促进皮肤及神经系统的健康等功效,同时也与能量的新陈代谢息息相关,医学上则用它来治疗胆固醇过高症。

  缺乏烟碱酸和缺少维生素B1一样,会阻断细胞热量的供应通路,最后造成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短路,以及皮肤黏膜受损等状况;然而假如剂量过高也会有副作用(脸色潮红、并影响肝功能),因此不能过量摄取,对小朋友来说每天的摄取量约五毫克便已足够。

4宝宝冬天睡觉注意事项

  爸妈半夜多观察

  宝宝冬天睡觉时穿多少合适,最好以宝宝体温为准,妈妈们晚上要多费心,半夜多起床看下宝宝,随时注意宝宝的体温,然后适当加减衣服。可以通过摸摸宝宝的背心,手心和脚心,以温暖为准,在宝宝睡觉时,把外衣脱掉宝宝会舒服些。

  注意室内温度

  宝宝在冬季比较多出现睡不安稳,那可能是暖气调节温度太高而导致的,家长要注意调整一下室内温度,一般20度左右比较适合宝宝睡眠。

  开窗睡觉有助睡眠

  现在的爸妈都觉得冬天睡在门窗紧闭的室内,可以避免宝宝受凉感冒,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因为紧闭的房间空气非常混浊,氧含量很低,二氧化碳却很 高,这样的环境对宝宝的身体发育是极其有害的。宝宝睡觉时宜打开卧室的窗户,让新鲜空气不断进入室内,维持室温的相对稳定,促进宝宝健康的睡眠。

5宝宝拉肚子脱水

  宝宝因为抵抗力差,病菌容易入侵,所以导致会导致宝宝拉肚子。宝宝拉肚子会引起很多的症状,除了一直腹泻以外,还会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宝宝拉肚子还会脱水。

  宝宝拉肚子拉到脱水是很严重的情况了,各位妈妈一定要注意。一旦宝宝拉肚子了就需要及时护理和治疗,防止脱水。何谓脱水,对于成人而言,拉肚子拉到脱水都是很严重的问题,更别说是婴儿了。拉肚子拉到脱水意味着体内的水分过度流失,用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人已经拉干了。人体没有了水份会造成身体紊乱,甚至是引发其他的疾病。所以妈妈们不要忽视宝宝拉肚子的症状,一旦脱水就需要及时治疗了。

  当然,宝宝拉肚子脱水也是有一定的症状可以判别的,例如拉肚子后尿变少,几乎不尿尿,眼泪少,皮肤变干,而且体重也有所下降。这些都作为判断宝宝是否拉肚子脱水的标准。妈妈们细心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避免引发感冒发烧等更为严重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