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神经康复科

宝宝爬行对认字有益处

6-10个月是宝宝爬行的关键时期,多让宝宝爬行,对宝宝发育大有裨益,能增强肢体耐力、加强活动的顺序能力和维持平衡能力等。有研究表明,宝宝爬行对以后认字有很大益处。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目录 婴儿被动操让宝宝更健康 宝宝爬行对认字有益处 爸妈这些行为伤害宝宝听力 训练宝宝爬行的方法 5大因素影响宝宝爬行

1婴儿被动操让宝宝更健康

  婴儿被动操

  房间里响起了轻柔舒缓的音乐声,音乐声中陈蓉轻轻地对朵朵说:“听听音乐,心情好;做做早操,身体好。宝贝,妈妈说的对不对啊?”本来就情绪不错的朵朵听了妈妈的话更高兴了,一个劲的蹬着腿脚,笑得出了声。“看看我们朵朵多开心,不能再闹腾了,快和妈妈一起来做宝宝早操啦!”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伴着有节奏的音乐和儿歌,朵朵在妈妈的帮助下开始做早操了。

  有一种运动叫婴儿操,是通过对骨骼和肌肉的锻炼,给孩子做一些全身运动,让宝宝更健康。

  你知道吗?

  婴儿操是促进小儿动作发展的一个好方法, 它分为婴儿被动操和婴儿主动操,前者适用于1~6个月的婴儿,后者适用于6~12个月的婴儿。

  宝宝做操好处多

  婴儿在1个月后长期坚持每天做婴儿操,不但可以增强孩子的生理机能,提高孩子对外界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孩子动作发展,使小儿的动作变得更加灵敏,肌肉更发达;同时也可促进孩子神经、心理的发展;长期坚持做婴儿操可使婴儿儿初步的、无意的、无秩序的动作,逐步形成和发展分化为有目的的协调动作,为思维能力打下基础。(做操时伴有音乐,让婴儿接触多维空间,促进左右大脑平衡发展,从而促进婴儿的智力发育。)

  做操的准备工作

  做操前,可把婴儿置于一张铺有垫褥的木板床上,尽可能少穿衣服,并用温和的声音和他说话,使宝宝心情愉快。

  如何做婴儿被动操

  第一节 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消除肌肉、关节的僵硬状态,适应机体活动的需要,避免外伤。

  先让小儿自然放松仰卧,成人握住婴儿两手腕,做好预备动作。

  动作分四步完成,每步按四拍来做,一、从手腕向上按摩四下至肩;二、从足踝按摩四下至大腿部;三、自胸部按摩至腹部(成人手呈环形,由里向外,由上向下);四、同第三个四拍。

  第二节 上肢运动

  上肢运动是为了活动婴儿的肩部肌肉及关节

  预备动作是:婴儿仰卧,两臂放体侧,成人将双手拇指放在婴儿掌心轻握婴儿的双腕。动作也是四步完成,一、两臂左右分开平举,掌心向上;二、两臂前伸,掌心相对;三、两臂上举,掌心向上;四、还原预备姿势。

  第三节 扩胸运动

  扩胸运动可以活动肩、肘关节及上肢、胸部肌肉。预备动作同第一节。

  动作也是四步:一,两臂左右分开;二,两臂胸前交叉;三,两臂左右分开;四,还原。

  第四节 下肢运动

  做下肢运动的目的是活动膝、髋关节及下肢肌肉。做之前让婴儿处仰卧位,两腿伸直,成人两手轻握婴儿脚腕。动作分四步:一,双脚抬起与桌面成45°;二,左腿屈曲至腹部;

  三,同第一拍;四,还原。(第二个四拍右腿同左腿)

  第五节 举腿运动

  举腿运动是为了活动髋关节及韧带。预备动作同第四节。

  动作分四步完成:一,左腿上举与躯干成90°;二,还原;三,右腿上举与躯干成90°;四,还原。

  第六节 抬头运动

  抬头运动的目的是训练颈部肌肉,促进抬头。预备动作是:婴儿俯卧在床上,成人在婴儿身后两手扶婴儿双肘及前臂。动作很简单,一,使婴儿上肢屈曲,两手位于胸下;二,使婴儿头逐步抬起。

  第七节 翻身运动

  翻身运动是为了促进宝宝翻身动作的发展。预备时,婴儿仰卧,双臂放于体侧,成人手握婴儿两上臂。动作为:“一、二,”成人拉婴儿左上臂轻轻向右翻。“三、四,”还原。(第二过热四拍方向相反)

  第八节 放松运动

  目的自然是让自主神经系统由紧张状态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预备动作同第一节。动作为:一,左臂上举45°;二,还原;三,右臂上举成45°;四,还原;二,左腿上举与桌面成45°;二,还原;三,右腿上举与桌面成45;四,还原。

  温馨提示

  1.做操前,辅导人应洗手,摘掉手表、戒指等首饰。冬天还应搓手,使之温暖。

  2.做操时要轻柔、有节律,切忌手重,避免过度的牵拉和负重动作,以免损伤小儿的骨骼、肌肉和韧带。

  3.做操时间要避开疲劳、饥饿、饱腹状态。

  4.婴儿锻炼要因人而异,体弱和疾病刚愈的婴儿要少做,生病期间的婴儿应停止做操。

  5.运动量要逐渐增加,每节动作由2~4次慢慢增加到4~8次。习惯以后,再增加次数。

  6.做操时最好配合轻柔音乐和语言抚慰。

  7.做操时,要充分发挥婴儿的主观能动作用;

  8.做完操后,要让孩子安静休息20~30分钟,如有汗,要用软毛巾擦干。

  9.根据自己宝宝的月龄和具体发育情况,可以打乱顺序,或节选其中的几节重点训练。

  10.宝宝情绪反应激烈或有不适时,应暂停运动。

2宝宝爬行对认字有益处

  最近,有专家指出,爬行是孩子成长不可忽视的过程。即使已经能站起来的孩子,也得再趴下多爬爬,对日后认字有益。

  这是因为爬行对孩子的发育非常重要。爬得越好,走得越好,学说话也会越快,认字和阅读能力也越强。有调查显示,在阅读困难的患儿中,大多数在婴儿时期缺乏爬的训练,不会爬就走或是爬得不好。

  因此,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切有利于孩子爬行的条件。如留出足够爬行的空间;在保证家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不要给孩子穿得太多,以免爬行不便。即使婴幼儿没有经过爬就会走路了,再回过头来多爬也会受益。甚至年长的儿童也可以做一些以爬为主的运动,来弥补婴儿期爬的不足。

3爸妈这些行为伤害宝宝听力

  1.在封闭空间里大声听音乐

  有的家长喜欢大声听音乐或者像前面那位妈妈一样K歌,但是在相对密闭的空间里,无论是酒吧还是KTV还是宝贝自己的房间,只要长时间处于大于120分贝的环境中,对耳鼻咽喉,尤其是耳朵极易造成伤害。所以妈妈们最好不要带他们去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当宝贝在自己的房间里听音乐的声音过大时,妈妈要适时提醒一下,别让音响毁了宝贝的听力。

  2.经常玩噪音玩具

  各种有声有色的电动玩具,在启发孩子智力的同时,过大的声响,可能对孩子听力造成音伤害。专家提醒,在购买小年龄孩子的玩具时,一定要仔细挑选,切勿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幼儿。下面一组玩具噪声测试数据可大致反应儿童所面临的玩具噪声污染:

  玩具机动车发出的噪声在10公分距离内为82-100分贝;

  大型音乐枪在100公分距离内的噪声值为74~107分贝,最大可达130-140分贝;

  一种经过挤压会吱吱叫的空气压缩玩具在10公分距离内的音量可达78-108分贝;

  鞭炮在3米距离以内的平均噪声值达125-156分贝;

  载人电动玩具车的声级最高,达74-97dB(分贝),这类玩具车多出现在公园或大型商场等处的儿童游乐场所;

  惯性儿童玩具的声级最低,为52-81dB,但是大部分儿童玩具的声级都超过了60dB。

  3.乱挖耳朵

  许多父母认为宝宝的耳屎对宝宝有害无益,所以常常动用诸如牙签、棉签、耳勺等器具去掏宝宝的耳屎,而且一定要掏干净为止。但是小宝宝的外耳道还远没有发育成熟,而且外耳道由于大多呈扁平缝隙状,不容易操作,加上耳内皮肤很娇嫩,经常掏耳屎很容易造成一些不良后果:轻者掏伤耳内皮肤而引起炎症,生疖长疮,严重的可能会把鼓膜捅破,导致宝宝听力损伤。

  4.忽视家电噪音

  生活中有一类噪声源尚未引起大家的重视,那就是家用电器产生的噪声。据测定,在离人1米距离内,音量放大的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的声级可达60-70分贝;电风扇为42-0分贝;电冰箱为34-50分贝;洗衣机转动时马达声为60-70分贝;电吹风为55-90分贝;电动剃须刀为47-60分贝;音响的声级可高达90分贝。

  可见,有时家用电器的噪声不比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低。要使家庭降低或避免噪声的危害,在选购家用电器时应尽量不要把发出噪声大的电器放置在同一室内,看电视、听音乐时声音不要开太大,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呆在噪音大的家电房间。

  5.乱给孩子吃药

  孩子患感冒、头痛发热时,如果盲目注射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会导致少数过敏体质的孩子内耳听觉器官中毒,听力明显下降甚至耳聋。如果病情发生在学说话之前,孩子就可能变成聋哑人。据统计,因使用这类药物引起的耳聋占药物性耳聋的97%。因此,孩子生病时,家长千万不要私自给孩子乱吃药。

4训练宝宝爬行的方法

  婴儿会爬后,所接触的范围扩大了,由所躺的地方扩大到整个床,以至整个房间,使婴儿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增加了接触的声音刺激和事物刺激,有利于发展幼儿听觉、视觉、平衡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大大地扩大了婴儿的认识范围,为婴儿建立、扩大和深化对外部世界的初步认识创造了条件。

  可以给婴幼儿练爬的方法有:

  “定向爬”。即婴儿趴着,把球具放在婴儿面前适当的地方,速引他爬过去取。待婴儿快拿到时,再放远点。如果婴儿开始不会前进,成人可以用手掌抵住他的脚掌,帮助他前进。

  “自由爬”。即整理一块宽敞干净的场地(水泥地应铺上棉毯或席),拿开一切危险物和脏物,四处放一些玩具,任婴儿在地上抓玩。但必须在成人的视线内活动,以免意外。

  “转向爬”。即先将有趣的玩具给他玩一会儿,然后将玩具当着他的面儿藏在婴儿的身后,引诱他转向爬。

55大因素影响宝宝爬行

  5大因素影响爬行

  爬行属于人体控制运动的本能发展,当宝宝的脑部发育到达一定程度,周边神经系统连结也达到阶段性需要,脑神经及肌肉协调都足够成熟,又没有外力限制的时候,宝宝自然就开始学爬行。

  而影响宝宝爬行的因素大致可以分成内、外两个方面。

  3大内在因素

  神经细胞功能正常

  如果脑细胞出现缺损,例如脑性麻痹,或者肌肉张力有异常,例如唐氏症,那么宝宝要正常爬行就比较困难。

  神经系统与肌肉骨骼关节合作顺畅

  当宝宝的身体发育和动作协调发展到达一定程度,在相互合作下才能出现爬行。

  宝宝的个性

  如果是活泼好动的宝宝,学习爬行走路的意愿就比较强烈。而较胖的宝宝可能因为身体的负担太重,所以显得有些裹足不前。

  2大内在因素

  环境

  即使宝宝准备好了要爬,但是照顾者经常给予活动空间的限制,例如经常坐学步车、被抱着或背着等,因此宝宝体验爬行的乐趣就被剥夺啦。

  教养

  指的是父母亲或照顾者的观念,因为有些人认为人类是行走的动物,“爬”只是一个过程,略过爬行之后还是会走路。而有些父母则认为爬行非常重要,所以会鼓励、诱导宝宝去爬行。

  宝宝爬行2大疑问

  Question1 略过爬行正常吗?

  的确有少数宝宝几乎完全没有爬行就学会走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正式的医学研究可以证明,不爬的宝宝会对日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只要以后的发展(例如走路)都正常,父母就无需担忧。

  Question2 多爬有积极作用吗?

  宝宝爬行最好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下自然发展,至于传说中的“多爬或者多抬头会帮助脑部发育”,其实并没有科学根据。

  宝宝爬行3要点

  时间

  6-7个月可说是预备期,有些宝宝会先翻身,然后开始出现爬行动作,通常在7~10个月时开始爬行。如果宝宝到了1岁还没有爬行迹象出现,就应求助于小儿脑神经医师,以确认是否出现发展迟缓等问题。

  方式

  宝宝爬行的方式因人而异,对此不必太在意。刚开始爬行时,宝宝可能会出现后退、横行、单手爬、双手爬等动作,以及其他各种奇怪的姿势,此时不需要刻意矫正,只要最后能成熟进步到双手前进爬行即可。

  Creeping:蠕动、缓慢前进、贴地式匍伏前进,或者以单手或双手往前挺身移动,也就是躯干接触地面,两下肢伸展在后的爬行方式。

  Crawling:双手双脚触地爬行,或将躯干高抬的爬行动作,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爬行方式。

  安全

  会爬行之后,代表宝宝的活动空间变大了,父母及照顾者要高度注意居家环境的安全。除了保证爬行空间的清洁之外,油漆、碎屑以及其他容易误食呛伤的小东西最好都要远离宝宝!

  不应有的东西:电线、插头、绳索、尖物,以及会让宝宝吞入嘴巴的东西都要小心提防。

  不能去的地方:浴室和厨房的危险物品较多,一定要避免宝宝单独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