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会分化越来越严重,孩子从小就开始有了潜在的“阶层意识”。穷孩子和富孩子从穿的衣物,玩的玩具,到交通工具,居住环境,都如同生活在两个世界。况且孩子从三四岁起彼此就有相当的交流,议论起各自家里的情况漫无遮拦,连父母睡觉穿不穿衣服都会给捅出去。难怪有不少家长担心: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穷,会丧失自信心,其实穷孩子自卑是父母的问题。
目录
1穷孩子自卑是父母的问题
孩子的潜在“阶层意识”
如今社会分化越来越严重,孩子从小就开始有了潜在的“阶层意识”。穷孩子和富孩子从穿的衣物、玩的玩具到交通工具、居住环境,都如同生活在两个世界。况且孩子从三四岁起彼此就有相当的交流,议论起各自家里的情况漫无遮拦,连父母睡觉穿不穿衣服都会给捅出去。难怪有不少家长担心: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穷,会丧失自信心。
我们的孩子不自卑
我们的女儿在美国长大,社会和文化环境大为不同。不过,人性还是相通的。我们在有孩子之前,一直在校园的环境中生活,周围的教授和同学不会以你的贫富来判断你的价值,一切都很单纯。但有了孩子后,人间冷暖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因为一旦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你就得和各种不同背景的家长接触,包括不少势利之徒。我们夫妇当时全是学生,非常贫穷,养孩子还要领救济;因为没有车,冰天雪地买趟菜也要推着儿童车来回走一个小时——孩子坐在车上,购买的食品就放在座位下的筐里,数年如此。后来逐渐新认识一些人,聊起天来才意识到,其实大家早就知道我们一家:一天到晚推着孩子在纽黑文的大街上走来走去,成了城市一景,谁看了也忘不了。换句话说,我们大概是当地有名的穷人。
那么,我们的女儿有没有穷孩子的自卑呢?一点没有。相反,她非常快活,非常自信,非常善于和人打交道,也非常有上进心。在我看来,穷孩子自卑不过是父母心态的反映。如果父母做人挺拔,穷孩子的生活环境反而比富孩子有利。
只要教育机会相对公平,穷孩子在和富孩子的竞争中有相当的优势。从培养孩子的角度看,穷是该露而不该藏的。藏穷就等于挥霍了自己最大的财富。
孩子的世界观与成人不同
要知道,孩子观察世界的眼光和世界观和成人很不一样。他们并不在乎自己穷不穷,他们在乎的是感情的满足。记得女儿还没有满周岁时,我们挖空心思给她买了个布娃娃。这对我们是相当一笔开销,挑了又挑。可是她最为之着迷的竟是娃娃背后的一个差点被我们剪掉的小商标条。再有就是衣服。许多家长觉得买旧衣服委屈了孩子。可是,我们的女儿最喜欢穿的还是几件旧衣服,对朋友送的新衣服她并没有兴趣。
所以,在抚养女儿时,我们注意从她的眼中看世界,让她看到一个诚实的世界,并利用家里穷这个现实,教育她一些基本的人生价值。
我们一贯信守的信条
第一,不要掩饰自己的穷。孩子的观察力非常敏锐。家长遮遮掩掩,不仅遮不了穷,反而会让孩子看到你的心虚,觉得穷实在是丢脸的事,这才真正会打击她的自信。所以,女儿到店里看见别的孩子买的玩具好,自己也想要,我们从来老实告诉她:“我们买不起。”在幼儿园,别的孩子问她:“你们家怎么没有车?”她回来问我们是怎么回事。我们痛快地告诉她:“爸爸妈妈买不起。”家长能理直气壮地这么说,孩子就不会觉得穷会低人一等。后来孩子上学了,一个小朋友来家里玩。那孩子看看我们家,问:“你们家算穷的还是算富的?” 女儿大方地说:“我们是算穷的。你呢?”对方说:“我们算富的。”我女儿从小就是如此。穷对她来说,从来不是件难以启齿的事情。
第二,穷给父母对孩子表达爱意提供了机会。我们从小就设法使她懂得:她要一个东西,父母要付出比别的家长更大的努力才能帮她得到。这一来教育她珍惜,二来给她自信:不管怎么样,父母会为你付出一切,会全力支持你。虽然孩子觉得自己拥有的物质少,但拥有的感情多——她其实很富足。我相信这也是她自信的来源。
第三,让孩子懂得:穷是个要坦然接受的现实,但这个现实可以改变,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这一点,是穷孩子最大的优势。穷日子不仅给了她计划未来的迫切感,也培养了她和父母同舟共济的纽带。
2父母类型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大致有10个方面的影响:支配型的父母——孩子多为服从、无自发性、消极、依赖、温和的性格。
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大致有10个方面的影响:
支配型的父母——孩子多为服从、无自发性、消极、依赖、温和的性格。
过分照料型的父母——孩子多为幼稚、依赖、神经质、被动、怯懦的性格。
保护型的父母——孩子多为缺乏社会性、思虑深沉、亲切、情绪稳定的性格。
娇宠型的父母——孩子多为任性、反抗性、幼稚、神经质的性格。
服从型的父母——孩子多为无责任心、不顺从、攻击性强、蛮横的性格。
忽视型的父母——孩子多为冷酷、攻击性强、情绪不稳定、富有创造性的性格。
拒绝型的父母——孩子多为神经质、蛮横、恶作剧、冷淡的性格。
残酷型的父母——孩子多为固执、冷酷、神经质、逃避、独立的性格。
民主型的父母——孩子多为独立、直率、乐于助人、善于社交的性格。
专制型的父母——孩子多为依赖性、反抗、情绪不稳、以自我为中心、胆大性格。
3为什么孩子经不起玩笑话
案例:星期天,小珍的妈妈带她去动物玩。临上车时,妈妈对小珍说:“今天车上的人太多了,我们不去了好吗?”小珍一听,马上就带着哭腔说:“不,不,我要去,就要去!”并露出可怜、焦急的样子。妈妈看小珍急成这样,开心地笑着说:“妈妈是哄你玩的,好,好,我们就去。”
有不少家长喜欢跟孩子开玩笑,而且喜欢利用孩子对事物的无知和对什么事都当真的态度来开玩笑,其实这是非常要不得的。首先,玩笑常常是给出一个条件或前提,而却没有结果。如上述妈妈假装不带孩子去动物园,本来如果真的不去,说出来就不去了,这样给孩子有一个明确的结果。而玩笑却恰恰相反,容易使孩子认为说出来的话可以不去实现,这对培养孩子的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不利,容易使他们养成出尔反尔、说谎、任性等毛病。
其次,不当的玩笑会使孩子产生不确定的心理,又容易使孩子产生犹豫、焦虑等心理体验。由于玩笑表现为对确定结果的否定,一旦被揭穿,会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这对于经常开玩笑的大人们不失为寻找快乐的一种方式,但是对不会说假话的孩子来讲,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能够理解的只是一种简单的直线型因果关系,因而玩笑极易使孩子产生不确定的感觉。反复如此,易使他们产生忧虑矛盾的心理,容易使孩子变得没有主见。
在你和孩子开玩笑的时候,要想想玩笑可能出现的后果。如果不利,还是不要开这个玩笑。如果玩笑开了,要注意在玩笑结束时给孩子做专门的解释,以消除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
4夸孩子太多也会毁孩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多夸孩子”成了育儿的金科玉律。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夸过了头”,而不恰当的夸奖反而不利于孩子心理的成长。
美国教育家帕特里夏·埃德加博士表示,越是一些表现出色的孩子,越不“经夸”。相比而言,父母更应该对孩子付出努力和奋斗的过程给予称赞,这样才能促使他们的表现越来越好。如果只关注成败得失,孩子极容易自暴自弃。
对此,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温方指出,父母要尽量多鼓励孩子的行为,例如“你最近很用功,继续坚持,你是好样的。”而不要说“这样一定会有好成绩。”不要过分评价结果,尤其在孩子成功时,要通过鼓励告诉孩子,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
5让孩子的成长远离过敏
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来个个方面的挑战。而对于过敏体质的宝宝来说,他们的成长之路就更为坎坷。过敏性疾病常常像个“挥之不去”的影子一样帮随着孩子的成长。
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过敏性疾病不仅给宝宝们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形成。更重要的在于:过敏是一个不断进展的疾病,如果不能早发现、早治疗,过敏性疾病很有可能会伴随宝宝整个成长过程。
形象点来说,过敏性疾病的发展就像一个进行曲:首先,带有过敏遗传因素的宝宝出生 → 没几天,“湿疹(奶癣)”就开始发作 → 添加辅食之后,有可能出现呕吐、拒奶等“胃肠道反应”→ 再大一点,宝宝还可能会出现“中耳炎”→ 接下来,很可能发展为“过敏性鼻炎” → 最终,非常容易导致“哮喘”。此外,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等过敏疾病也可能随时成为其中的“小插曲”。
还要说明一下,如果你的宝宝患湿疹或是鼻子过敏,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展为其他更严重的过敏性疾病。但是,如果孩子的病情未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发展为“下一阶段”的风险则会大大增加。据报道,高达20%的湿疹患儿在三岁时会患上花生过敏,而其中80%的儿童会终生患有过敏性疾病。
每一类过敏性疾病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家长们要留意辨别。
湿疹
湿疹是最早出现的过敏性疾病,常发生在2、3个月到2岁以内的宝宝中。湿疹大多分布在宝宝的、脸颊、额头、眉毛、耳朵等周围,一般为红色的小疙瘩,慢慢会有液体渗出,最后结痂脱落。这样的过程反复发生,宝宝会因为痒而不断用手抓挠,严重的还会不好好吃饭、睡不好觉,甚至不停的哭闹。
食物过敏
大约在三岁前,食物过敏开始侵扰宝宝。食物过敏一般在吃下食物的几小时之内就会有症状反应,如:皮肤上出现红色的疹子,呕吐、腹泻,有些还会有舌头水肿、咽喉水肿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食物过敏症状。
过敏性鼻炎
宝宝再大一些时,会面临过敏性鼻炎的威胁。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宝宝经常流清水样鼻涕、连续打喷嚏、眼睛发痒和流泪。过敏导致的流涕、喷嚏等症状要比病毒感染导致的症状时间长,通常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还会导致孩子不停的揉鼻子、揉眼睛,形成过敏性“黑眼圈”,甚至脾气焦躁,性格内向。
过敏性哮喘
此外,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往往结伴而来,也有可能尾随其后。哮喘发生前一般会有个比较明显的信号:晚上咳嗽明显增多,每次咳嗽表现为剧烈的咳嗽、气促、气喘。家长在这个时候要细心,对孩子的各种症状多加重视。
当发现孩子出现一些过敏症状后,父母们可不要以为这“只是有点麻烦,长大自然就好了”。因为,就像我们上面说的,儿童期的过敏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控制,就有可能发展为“伴随”孩子一生的疾病。但也不要过度惊慌,更不要随便听从他人意见,擅自用药、乱用偏方都是不可取的做法,应该在生活中积极地预防和有效地治疗。
1、避免常见过敏原 做好预防第一步
室内过敏源:消除室内尘螨、不养小动物;不用填充、毛绒玩具、地毯和挂毯;特别还要注意减少室内植物,盆栽植物中潮湿的土壤是理想的霉菌繁殖地;保持室内干燥通风。
户外过敏源:花粉多的季节(春秋两季)少带宝宝出门,尤其是有风的时候,要特别减少甚至避免户外活动,这个时候也不要使用空调,室内注意关窗,减少开窗的次数,尽量使用空气过滤器;外出最好带口罩,归来之后,要帮宝宝洗澡,洗去落在头上和衣服上的花粉;晾晒衣服时也要注意,尽量避免再次沾上花粉。
2、找出过敏原 预防更有针对性
过敏原是导致过敏发生的外界原因,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注意观察宝宝接触、摄入的各种物质,最好能有一个记录,以方便核查和确定过敏原。但是做到百分百不吃、不接触致敏食物并非易事,有时还需要得到医生专业的检测。
3、过敏体质宝宝 注意饮食很重要
对于过敏体质的宝宝,预防过敏最好的方法是母乳喂养,特别是具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出生后的前6个月应尽量母乳喂养。哺乳的妈妈在饮食方面也应尽量注意,避免吃一些高致敏的食物。如果妈妈无法哺乳,可以用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来代替。
正常情况下,4-6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但对于严重过敏的婴儿,辅食添加的时间尽量安排在宝宝九个月的时候,添加辅食的时候可以由少至多,一种一种地添加。对于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鱼和鸡蛋白,建议等宝宝1岁以后再尝试。
4、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 及时阻断“过敏进行曲”
生活中过敏原无处不在,对于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小宝宝而言更是“防不胜防”。孩子一旦发生过敏,父母最好能及时带宝宝去医生确诊,千万不能 “顺其自然”或是擅自用药。通常,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抗过敏药物就能够快速缓解儿童的上述过敏症状,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现在也有了一些安全性高、剂型、口味更适合儿童的抗过敏药,如水果口味的开瑞坦糖浆。平时,还可以给孩子服用一些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帮助提高宝宝自身的抵抗力。
人们常说美好的童年是人生漫漫长路上闪亮的明星和悦耳的旋律,那么过敏带来的各种病痛犹如星光下的阴影,抑或是乐章中一两个不和谐的音符。愿所有咿呀学语的宝宝们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远离过敏,与明亮的星光为伴,与动人的旋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