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内分泌科 >糖尿病

儿童异常行为的膳食调理方法

现今,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条件都很优裕。许多年轻的父母亲热衷于为子女购买各种各样的零食,如巧克力之类的高热量、高糖食品,而遇正餐吃饭时,小孩往往挑食、偏食,造成营养摄取失调。据儿童营养专家调查,我国儿童普遍贫血和缺锌,不是肥胖就是过于消瘦。儿童异常行为的膳食调理方法有哪些?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十大垃圾食物影响儿童健康 儿童异常行为的膳食调理方法 三类食物宝宝咳嗽要少吃 增强宝宝记忆力的食材有12种 宝宝在冬天攻克的4个皮肤天敌

1十大垃圾食物影响儿童健康

  一、油炸类食品

  1.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凶(油炸淀粉)。

  2.含致癌物质。

  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腌制类食品

  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较重导致鼻咽癌。

  2.影响黏膜系统(对肠胃有害)。

  3.易得溃疡和发炎。

  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

  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

  2.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四、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

  1.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

  2.严重破坏维生素。

  3.热量过多,营养成份低。

  五、汽水可乐类食品

  1.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

  2.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1.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2.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七、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

  1.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热量过多,营养成份低。

  八、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

  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

  2.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九、烧烤类食品

  1.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质之首)。

  2.一只烤鸡腿等于60支烟的毒性。

  3.导致蛋白质碳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

  十、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

  1.含大量奶油,极易引起肥胖。

  2.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2儿童异常行为的膳食调理方法

  据报道,我国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可达30%~50%,而铁缺乏的发病率则更高。对这类缺铁的儿童应重点补充富铁的食品。如动物血、内脏(肝肾)、蛋黄、芝麻、黄豆、木耳、紫菜、海带等。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故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也应常吃。

  锌缺乏味觉减退、厌食、精神萎靡不振、暗视觉适应能力差、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的儿童,可能预示体内的锌元素缺乏。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卫生研究所等单位对北京市学龄前儿童的缺锌状况调查,有55.4%的幼儿低于正常值下限,可见缺锌问题不应忽视。

  对缺锌儿童的膳食处方是:增加动物性食品的摄入量。动物性食品含锌量较高,吸收率亦高,生物效能大,如动物肝脏、鱼类、瘦肉、蛋类、牛奶内的锌易于吸收。植物性食品以荞麦、小麦、玉米、花生、核桃仁、芝麻、板栗、鲜酵母、蘑菇、糙米等含锌量较为丰富。

  钙缺乏性情急躁、情绪不稳、夜间磨牙、易惊、甚至脚抽筋的儿童可能与缺钙有关,因此要多吃含钙的食品。而钙质在体中要跟磷质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所以要同时吃含磷丰富的食品。可供选择的食品有:贝类、虾皮、虾、蟹、鱼、牛奶、大豆、花生、板栗、菠菜、土豆等等。

  维生素D缺乏易激怒、烦躁不安、多汗、夜啼、夜惊,往往是体内维生素D缺乏的信号,常见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要及时添加蛋黄、猪肝、肉末等辅食,还应补充鱼肝油(含维生素D和A)。

  同时多接触户外日光有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可以缓解不良症状。缺维生素D的小儿往往同时缺钙,故应同时补充含钙丰富的食品。

  维生素C不足体内缺乏维生素C的儿童,常表现为性格孤僻、情感抑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感觉异常。在饮食中添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是治疗的最佳方法。西红柿、白菜、莴苣、桔子和苹果应是补充维生素C的好选择。

  因为这些食品中所含的甲基水杨酸盐和维生素C,可增强神经信息的传递功能,从而使上述症状缓解或消除。 维生素B族缺乏儿童长期出现疲劳、烦躁、焦虑、健忘和恐怖等现象,排除其他疾病因素后,要考虑维生素B族的缺乏 。

  及时补充大豆、糙米、酵母、蛋黄、动物肝脏、牛奶、核桃仁和芝麻等食品很有必要。因这类食品富含卵磷脂和维生素B1、B2和B6,能调节其神经功能,而卵磷脂在体内释放乙酰胆碱,能帮助改善儿童的感觉和记忆能力,使儿童变得更加聪明伶俐和活泼。

  吃糖过多贪吃甜食的儿童常有情绪无常、激动、爱哭、任性、脾气大、体型肥胖等表现,在医学界被称为“嗜糖性精神烦躁症”,危害很大,甚至会导致心理变态。最近,美国一学者发现儿童近视眼的发生也与食糖过高有关。对这类儿童要限制糖的摄入量,改善贪吃甜食的不良习惯,对含糖量较高的食品应加以控制。

  食盐过多反应迟钝、懒惰、贪睡、不愿活动的儿童可能是因食盐过量,导致体内钠(钾)盐积蓄所致。这类儿童应注意避免吃过咸的食品如腌制食品。从小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还可以减少成年期高血压的发生率。

3三类食物宝宝咳嗽要少吃

  一忌肥甘厚味,人们常常说的便是肥甘厚味,就是中医上所说的膏粱厚味,膏粱厚味是指非常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或者味道浓厚的食物。其实中医认为咳嗽多是由于肺热所一起的,宝宝尤其如此。日常生活饮食中食用过量的肥甘厚味会产生内热,从而加重了咳嗽的症状。除此之外,油炸性的食物也是不宜多吃。油炸食品虽然很香很诱人,而且很多儿童都喜欢食用快餐中的炸薯条、炸面包以及零食里的炸薯片、油炸饼干等。这些都是必须避免这样才对宝宝的健康才带来好处的。

  二忌甜酸食物,很多家长都应该知道宝宝的抵抗力相对比较差,也是咳嗽高发群体,宝宝咳嗽期间忌甜酸食物,因为酸食会收敛痰液。使痰不容易咳出来,导致宝宝咳嗽难愈。同时,宝宝咳嗽期间食用过多的甜食会助热,导致咳嗽症难以治愈。

  三忌鱼腥虾蟹,常识告诉我们,当出现咳嗽的时候就应该禁忌“发物”,不宜吃鱼腥。咳嗽患儿在进食鳃类食品后咳嗽会加重,这与腥味刺激呼吸道和对鱼虾食品的蛋白过敏有关。尤其是对某些鱼、蛋过敏的孩子更应注意避免这类食物。

  很多家长都应该知道,宝宝出现咳嗽的时候就应该注意了,必须不能吃这些食物,这样才能让你宝宝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同时,作为家长也需要注意了,家长平时也带孩子到户外做运动,这样也能够提高孩子的体质,这样也是能够减少患上疾病的。

4增强宝宝记忆力的食材有12种

  1、橘子:橘子含有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B-和维生素c,属典型的碱性食物,可以消除大量酸性食物对神经系统造成的危害。考试期间适量吃些橘子,能使人精力充沛。此外,柠檬、广柑、柚子等也有类似功效,可代替橘子。

  2、木耳: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为补脑佳品。

  3、大豆:含有卵磷脂和丰富的蛋白质,每天食用适量的大豆或豆制品,可增强记忆力。

  4、鲜鱼:富含蛋白质和钙质,特别是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分解胆固醇。

  5、蛋黄:蛋黄中含有卵磷脂、蛋钙等脑细胞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增强大脑活力。

  6、杏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可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保证脑供血充足,有利于增强记忆力。

  7、菠萝:菠萝含有很多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锰,而且热量少,常吃有生津、提神的作用,有人称它是“能够提高人记忆力的水果”。

  8、牛奶:富含蛋白质和钙质,可提供大脑所需的各种氨基酸,每天饮用可增强大脑活力。

  9、玉米:玉米胚中富含亚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保护脑血管和降血脂作用。尤其是玉米中含水量谷氨酸较高,能帮助促进脑细胞代谢,常吃些玉米尤其是鲜玉米,具有健脑作用。

  10、花生:花生富含卵磷脂和脑磷脂,它是神经系统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能延缓脑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脑血栓形成。实验证实,常食花生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延缓衰老,是名符其实的“长生果”。

  11、菠萝:菠萝含有很多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锰,而且热量少,常吃有生津、提神的作用,有人称它是能够提高人记忆力的水果。菠萝常是一些音乐家、歌星和演员最喜欢的水果,因为他们要背诵大量的乐谱、歌词和台词。

  12、鸡蛋:大脑活动功能,记忆力强弱与大脑中乙酰胆碱含量密切相关。实验证明,吃鸡的妙处在于当蛋黄中所含丰富的卵磷脂被酶分解后,能产生出丰富的乙酰胆碱,进入血液又会很快到达脑组织中,可增强记忆力。国外研究证实,每天吃1、2只鸡蛋就可以向机体供给足够的胆碱,对保护大脑,提高记忆力大有好处。

5宝宝在冬天攻克的4个皮肤天敌

  嘴唇干裂——冬天最常见的皮肤问题

  冬天最常见的问题是嘴唇干裂,嘴唇干裂是因为嘴唇水分蒸发增多,又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而且小宝宝体内多种维生素缺乏时,嘴唇皮肤的细胞很容易凋亡,形成细碎的竖条状裂纹,出现嘴唇干裂的情况。严重时,宝宝的嘴唇会有出血现象。

  防范对策:适当多喂水,通过多进食蔬菜水果等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水分。已经干裂者,不要让宝宝拿舌头去舔嘴唇,并要及时向医生求助。

  痱子——痱子不是夏天的专利

  不少人认为痱子只在夏天出现,其实并不是这样,痱子并不是夏天的专利,有些父母怕孩子被冻到,给孩子穿得厚厚的,并捂的严严实实的,加上孩子的汗腺和血管病没有发育完全,散热的功能并不明显,所以当环境温度升高是,皮肤难以及时调节体温这样汗发不出来,那么孩子身上就会长出痱子。

  防范对策:既要给孩子保暖,又不要穿得太多,宝宝的衣服宜选用吸水透气的纯棉服装,贴身衣服不要穿颜色鲜艳的化纤服装。活动中要及时用柔软的小毛巾擦拭汗液,保持干爽。

  皲裂——成人较为常见的皮肤问题

  冬季天气干燥,气温较冷,与孩子的体温相差较大,很容易引起孩子皮肤缺水,劲儿导致皮肤发红、起皱、脱屑,更严重的就会出现裂口。宝宝的皮肤出现皲裂,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皮肤干燥。

  防范对策:要注意补水,以白开水为妙,少喝果汁型饮料。如果嘴唇已经皲裂,先用暖湿的小毛巾敷在嘴唇上,让嘴唇充分吸收水分,然后涂抹润唇油。同时要让孩子多吃新鲜果蔬。一旦小手皲了,可先把小手放入温水中浸泡几分钟,待皲裂的皮肤软化后,再用无刺激的香皂洗净污垢,擦干后涂上护手霜。

  冻疮——宝宝比成人更易患冻疮

  当寒冷与潮湿结伴而来,湿、冷两种因素“狼狈为奸”,造成皮肤血管发炎,冻疮便“闪亮登场”。冻疮和皲裂不同,它是由于皮肤长期或短期极度暴露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形成的。

  防范对策: ①父母应注意在宝宝的日常饮食里,多添加维生素及脂肪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猪肉、蛋黄、动物内脏、胡萝卜等。②外出时,应注意保护容易生冻疮的部位,如手、脚和脸部。外出前可给孩子的脸部抹上一层薄薄的儿童护肤霜,并按摩一下小脸蛋,再戴上手套,穿上柔软舒适的棉鞋。

  婴幼儿的面容娇嫩而可爱,年轻的妈妈为使自己的小天使那美丽娇雅的脸蛋“锦上添花”,往往用种种办法为其护颜、美容,殊不知有些措施适得其反,致使婴儿的面颊或变得粗糙,或招致疾患。那么,婴幼儿护颜注意什么呢?一般来说,应做到“五忌”:

  1、忌洗脸同大人滥用脸盆、毛巾。大人用的毛巾比较粗糙,而婴幼儿的颜面皮肤十分细嫩,毛细血管十分丰富,用粗粗毛巾为婴幼儿洗脸,极易损伤皮肤,也使皮肤粗粗。另外,婴幼儿的抵抗力较差,大人用的脸盆中往往有一些细菌,若用孩子盛水洗脸很易导致一些传染病的发生,正确的方法是,婴幼儿洗脸应用专盆、专巾。

  2、忌洗脸用碱性大的香皂。大人用的香皂相对而言碱性较大,如婴幼儿细腻的页脚经常受其“侵扰”会导致面容较粗糙或损伤。婴幼儿洗脸应使用专用的“娃娃香皂”、“婴儿香皂”。

  3、忌用乳汁拭面。一些年轻妈妈认为,挤点奶给孩子拭面,可使孩子的肌肤细嫩。其实奶水滞留在孩子皮肤上,会将本来就极细小的汗腺口、毛孔堵上,使汗液、皮脂分泌物的排泄不畅,导致性汗腺炎、皮脂腺炎和毛囊炎。另外,奶水既有粘性,双含有丰富的营养。因此易引起细菌的吸附及繁殖,反而致害于孩子肌肤。

  4、忌涂脂抹粉。有的父母喜欢将大人用的化妆品或护肤品,如口红、胭脂、护肤营养霜为孩子“ 化妆”。许多化妆品含有一些化学物质和金属粉末成份,用其涂抹,极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如起丘疹等。

  5、忌乱挤面部疖子。孩子面部若生了疖子、痱子时,万万不要用手乱挤,因为面部的血管有许多与颅内血管网相通,一旦用手挤压疖子,造成感染化脓,极易引起面部肿胀、产生败血症,若细菌随血进入颅内,还可导致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