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谱对心肌酶检查,检查心肌酶主要是确定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目前,大多数医院检查的心肌酶包括LDH、CK- MB、a-HBDH、GOT,这组相关酶对诊断小儿心肌损伤有一定辅助作用。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心肌酶谱主要是查什么的,以及心肌酶谱异常怎么办等问题。
目录
1心肌酶都检查哪些项目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将心肌酶谱的检查来间接衡量心肌细胞的损害程度。但是,许多医院检验科没能把该项目列为急诊检验项目,或者临床科室不及时送检,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使身体受到威胁。
那么,心肌酶都检查哪些项目呢?
1、 乳酸脱氢酶(LDH)2、 肌酸磷酸激酶(CK)3、 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4、 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E)以上是民众体检中心专门设置的心肌酶四项检查项目,中心都是先进的体检设备,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以下为您介绍心肌酶检查的临床意义: <<<问题在线咨询1 急性心肌梗死当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由于大量心肌细胞损伤,使血清中各种酶因病程的不同出现不同程度增高。如果有并发症或梗死延展则酶不下降,若梗死再度发生,已趋下降的CK MB会再次升高。
2 脑卒中急性期及急性脑血管病据文献报道脑卒中急性期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出现心肌酶增高现象,其原因可能与脑组织损伤或破坏释放出较多的酶所致,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儿茶酚胺在心肌组织积聚,出现继发性心肌损伤,使血清中心肌酶值增高。
3 新生儿窒息和肺源性心脏病缺氧对机体的损伤是全身性和多脏器的。心脏是重要受损脏器之一。正常时,心肌细胞主要是有氧代谢,所以对缺氧极其敏感,新生儿窒息时心肌缺血,无氧酵解过程中的酸性物质堆积,导致细胞内酸中毒,心肌细胞代谢障碍,ATP减少使心肌受损。血清心肌酶升高。
4 其它如活动性风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皮肌炎、肾炎、肺炎以及一些恶性肿瘤、白血病等许多能够引起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其它组织细胞破坏的疾病均可出现心肌酶升高。心肌酶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体检科目,不要忽视了其检查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检前一定要听取专家的意见,保证身体更加全面的检查。
2心肌酶谱正常值是什么
CK(正常值242mmol/L)。CK?MB(正常值13mmol/L)CtnI(正常值<0.1ng/ml临床意义1CK—MB升高常被当作心肌损害的特异性指标,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很有价值,CK—MB大幅度增加往往提示心肌梗塞面积大,谷草转氨酶(正常值0-31IU/L),a羟丁酸脱氨酶 90一22O IU/L CPK (磷酸肌酶激酶) 25一170 mmol/L LDH (乳酸脱氢酶) 40一100 mmol/L CPK-MB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 0一20 ,你看化验单就是,每个医院可能不太一样
意见建议:顶后较差。2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手术后均可出现CK-BB增高。3肌肉损伤及肌肉注射时CK同工酶CK—MM增高,故血清CK—MM是骨骼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
3什么是心肌酶谱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中国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塞有一定的价值。
检查心肌酶主要是确定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的通透性。临床上在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病和骨骼肌损伤的情况下,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4心肌酶谱异常怎么办
心脏的心肌细胞含有特殊的酵素,当心肌梗塞或急性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时,心肌细胞会坏死崩解,这时这些酵素——心肌酶,会溶解到血中,造成不正常的升高。
临床和实验表示,这些酵素——心肌酶(如I型肌钙蛋白-CTnI或T型肌钙蛋白-CTnT)的升高代表此次的心脏病发作是极度危险的,不仅表示心肌细胞受损达某一程度,亦会有较高的机率产生许多重大不良的心脏并发症,再度心肌梗塞,心因性猝死等。但发病初期不一定会升高,一般要4~6小时甚至12小时才会上升,所以需持续监控。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及同工酶,中国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价值。
心肌酶谱异常后要注意休息,进营养丰富之饮食,以利心脏恢复。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在症状、体征好转,心电图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时应积极纠正。
5心肌酶谱高是不是心肌炎
其实这还不能单方面确定的,单纯心肌酶高不能诊断心肌炎,需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要明确是否具有心肌炎,最好是能到医院去进一步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咨询是否需要治疗及怎么治疗。
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的局限或弥漫性炎症,可原发于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药物等,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症状:疲乏、发热、胸闷、心悸等。对于心肌炎的治疗目前临床尚无特效疗法,因而必须强调早期、综合治疗的方法。
一旦诊断为心肌炎,应立即采取以下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错过治疗的有利时机。
1、卧床休息早期、合理的休息极为重要,可使发生炎性病变的心肌尽快修复,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2、防治诱因心肌炎最常见的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因而要预防感冒,防止病 毒侵犯机体。
3、促进心肌修复心肌炎患者可吸人氧气及应用一些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以促进心肌的修复,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上常用的此类药物有:维生素C、辅酶Q10、肌苷等,在生活上注意,充分休息,加强营养。心肌炎患者宜进食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以利于心肌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