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共济失调(EA),或称间歇性共济失调,是一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明显遗传异质性和表型异质性。近年来由于对离子通道病的深入研究,发现了几种阵发性共济失调与离子通道基因突变有关。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可累及体内各种组织,其中最主要的是神经组织和骨骼肌。那么,阵发性共济失调是怎么导致的?阵发性共济失调如何治疗?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目录
1什么是阵发性共济失调
专家介绍,近年来由于对离子通道病的深入研究,发现了几种阵发性共济失调与离子通道基因突变有关。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可累及体内各种组织,其中最主要的是神经组织和骨骼肌。
在中枢神经系统,钠、钾、钙三类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均可引起神经元损伤,引起各种离子通道病:
①神经元的钠离子通道病的代表是全身性癫痫高热惊厥附加症。
②神经元的钾离子通道病已发现多种,如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帕金森样疾病、阵发性共济失调工型、阵发性舞蹈手足徐动伴阵发性共济失调、神经性耳聋和前庭系统疾病等。编码钾通道的许多基因之中,已有50个以上的基因被克隆,其中KCNAl是阵发性共济失调Ⅰ型的突变基因,在12p13。基因突变可能降低通道的表达,或改变通道闸门机制,损害了膜的除极化和细胞兴奋性的调节功能。临床症状的发生多由于膜电位再极化功能降低或消失。目前正在合成药物以开启钾通道,希望能用于治疗,并进一步了解发病机制。
③神经元钙离子通道病见于阵发性共济失调Ⅱ型、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第6型。以上三者是等位基因病,都是由于在19p上的钙通道基因(CACNAIA)的各种不同的突变引起。另一种钙通道病表现为特发性全身性癫痫及阵发性共济失调,是染色体2q22-23的钙通道基因(CACNB-4-亚单位基因)的突变引起。
2阵发性共济失调需做哪些实验室检查
阵发性共济失调需做神经电生理检查示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EA1肌电图可见肌颤搐电位,特别对临床表现不明显的患者或仅有面部或手小肌肉细小抽搐者,更有价值。运动单位一般无明显的异常改变。EA2单纤维肌电图可见阻滞,提示有神经肌接头传递障碍。
眼震电图可帮助除外前庭性共济失调。
脑电图无特殊改变,伴有癫痫的患者可见尖波发放。
影像学检查示部分病程长的患者,特别是EA2患者,头颅MRI可见小脑萎缩,以小脑蚓部萎缩为著。
而基因学检测为共济失调确诊的手段。
3共济失调如何治疗
1、对症治疗:手术治疗脊柱侧弯应慎重,如果侧弯超过40o仍能行走的病儿,可考虑手术,术前应监测心肺功能。心肌病严重者治疗心力衰竭。有糖尿病者可试用胰岛素,但多无效。病之早期应尽量做平衡训练和锻炼肌力,做理疗。现有作者提出试用抗氧化剂、铁螯合剂、自由基清除剂等药物,尚无经验总结。
2、药物治疗:任何疗效最多只能达到中度的改善。
(1)维生素: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2的反复应用;维生素E替代能阻止和改善家族性维生素E缺乏症。
(2)水杨酸毒扁豆碱粉:水杨酸毒扁豆碱为拟胆碱药,有抗胆碱酯酶作用,作用于M胆碱受体和N胆碱受体,能使乙酰胆碱蓄积而出现胆碱能神经兴奋。因不良反应多,持续时间长,临床仅用于青光眼及验光后对抗扩瞳药。
(3)左旋多巴:在SCA,特别是MJD/SCA的病人中,左旋多巴可使强直或其他帕金森综合征症状得到缓解。
为抗震颤麻痹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经多巴脱羧酶脱羧而转变成多巴胺,发挥作用。用于原发性震颤麻痹症及非药原性震颤麻痹综合征,对中、轻度效果较好,重度或老年人较差。
(4)巴氯芬或trizanidene:用于改善锥体束损害造成的肌张力增高的痉挛症状、不同原因造成的痉挛性偏瘫和截瘫,如多发性硬化、脑血管病、脊髓损伤和脊髓炎后遗症、儿童脑性瘫痪、破伤风、难治性呃逆;改善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患者中十二指肠梗阻出现的反复呕吐;缓解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改善锥体外系损害后造成的肌强直如帕金森病、迟发性运动障碍以及Huntington舞蹈病的轻度改善。
(5)乙酰唑胺:可控制发作性阵发性共济失调(EA1和EA2)的发作。
(6)苯妥英钠:减轻EA1的面部和手部的肌肉颤搐。
(7)金刚烷胺和丁螺环酮:可改善不同类型的小脑共济失调。
(8)防治感染:另应积极防治鼻窦、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可试用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如胸腺素、转移因子、球蛋白等,但无肯定疗效。
4阵发性共济失调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在中枢神经系统,钠、钾、钙三类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均可引起神经元损伤,引起各种离子通道病。
上述离子通道病引起的阵发性共济失调应与其他原因的阵发性共济失调鉴别。首先应除外药物过量引起的共济失调,见于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物。其次是排除各种代谢病引起的阵发性共济失调,这类疾病很多,例如Leigh病、丙酮酸脱氢酶缺乏、丙酮酸脱羧酶缺乏、枫糖尿病、Refsum病、Hartnup病、尿素循环酶缺乏、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脊髓小脑变性等。此外,还应排除其他共济失调,如脊髓小脑变性、多发性硬化、癫痫、间歇性梗阻性脑积水、体位性眩晕、椎基底动脉缺血、美尼尔病等。
5到底采取哪种共济失调的治疗方法有疗效
共济失调的治疗方法:
对大多数遗传性共济失调尚缺乏特效治疗。以体疗、按摩、理疗等改善症状为主。内科治疗不能改变病程,期望寻找调控氧化应激或直接影响frataxin表达的治疗。
1、对症治疗:手术治疗脊柱侧弯应慎重,如果侧弯超过40o仍能行走的病儿,可考虑手术,术前应监测心肺功能。心肌病严重者治疗心力衰竭。有糖尿病者可试用胰岛素,但多无效。病之早期应尽量做平衡训练和锻炼肌力,做理疗。现有作者提出试用抗氧化剂、铁螯合剂、自由基清除剂等药物,尚无经验总结。
2、药物治疗:任何疗效最多只能达到中度的改善。
(1)维生素: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2的反复应用;维生素E替代能阻止和改善家族性维生素E缺乏症。
(2)水杨酸毒扁豆碱粉:水杨酸毒扁豆碱为拟胆碱药,有抗胆碱酯酶作用,作用于M胆碱受体和N胆碱受体,能使乙酰胆碱蓄积而出现胆碱能神经兴奋。因不良反应多,持续时间长,临床仅用于青光眼及验光后对抗扩瞳药。
(3)左旋多巴:在SCA,特别是MJD/SCA的病人中,左旋多巴可使强直或其他帕金森综合征症状得到缓解。
为抗震颤麻痹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经多巴脱羧酶脱羧而转变成多巴胺,发挥作用。用于原发性震颤麻痹症及非药原性震颤麻痹综合征,对中、轻度效果较好,重度或老年人较差。
(4)巴氯芬或trizanidene:用于改善锥体束损害造成的肌张力增高的痉挛症状、不同原因造成的痉挛性偏瘫和截瘫,如多发性硬化、脑血管病、脊髓损伤和脊髓炎后遗症、儿童脑性瘫痪、破伤风、难治性呃逆;改善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患者中十二指肠梗阻出现的反复呕吐;缓解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改善锥体外系损害后造成的肌强直如帕金森病、迟发性运动障碍以及Huntington舞蹈病的轻度改善。
(5)乙酰唑胺:可控制发作性阵发性共济失调(EA1和EA2)的发作。
(6)苯妥英钠:减轻EA1的面部和手部的肌肉颤搐。
(7)金刚烷胺和丁螺环酮:可改善不同类型的小脑共济失调。
(8)防治感染:另应积极防治鼻窦、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可试用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如胸腺素、转移因子、球蛋白等,但无肯定疗效。
3、体疗与矫形:主要是针对共济失调进行体疗。
4、手术治疗:在Friedreich共济失调,骨科手术可缓解足部畸形。
基于对遗传性共济失调分子机制知识的增加,我们期望会拥有全新的特异治疗方法。
共济失调的治疗方法(二)预后
Friedreich共济失调是由于GAA内含子扩增使frataxin转录受干扰而引起frataxin缺陷。作为扩增的后果,一条DNA链具有长段的嘌呤,另外的DNA链具有长段的嘧啶;这些具有异常的螺旋结构的核苷酸序列能抑制转录。重复越多抑制frataxin转录越明显,发病就越早,症状亦更严重。
病程逐渐进展;大部分病人在症状发生后15年不能行走,尽管进展的速度有变异。平均死亡年龄为40~60岁,多死于感染或心脏病。内科治疗不能改变病程,期望寻找调控氧化应激或直接影响frataxin表达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