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口腔科

牙齿生长和激素

激素对于生长发育起着调节作用。参与调节的激素有好多种,它们的作用各不相同。与人的身高关系密切的激素主要有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腺激素、胰岛素等。生长基本上取决于内分泌腺的协同作用,是在内分泌腺及骨骼系统的相互调节下完成。那么牙齿生长和激素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随我来看看吧。

目录 影响牙齿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激素对于生长发育起着调节作用 牙齿发育与营养有什么关系 人的牙齿长到几岁 怎样正确使用生长激素这个要注意

1影响牙齿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1) 遗传因素-包括种族演化和家族遗传史,前者是指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随食物由生到熟,由粗到细,由硬到软的政变过程。人类咀嚼器官也逐渐退化,牙齿变小、变少,常出现小牙崎形或先天缺牙;后者是指某种牙齿形态或错合崎形,可在亲代或子代中重复出现或隔代出现。

       (2) 环境因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之分:先天因素:主要是孕妇的营养状态和疾病影响了胎儿牙齿的发育。如果母体缺乏蛋白质,缺乏维生素A、D、C及矿物质钙、磷、铁等,可直接影响牙齿的发育。母体在妊娠早期,受病毒、某些药物、环境污染、X线照射等因素作用,均可影响牙齿发育。后天的环境因素:包括早产、婴幼儿期营养失调,都可影响牙齿发育。儿童牙齿发育期服用四环素类药物,可造成四环素牙。饮水或食物中含氟量过高,可导致氟斑牙。甲状腺功能低下者,造成牙齿萌出迟缓。脑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不足,则造成牙齿数目减少,以及普遍小牙症。

2激素对于生长发育起着调节作用

  激素对于生长发育起着调节作用。参与调节的激素有好多种,它们的作用各不相同。与人的身高关系密切的激素主要有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腺激素、胰岛素等。生长基本上取决于内分泌腺的协同作用,是在内分泌腺及骨骼系统的相互调节下完成的。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及皮质激素对生长具有重要影响;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以及降钙素能影响骨骼发育及骨化;促性腺激素、性激素则与骨骼成熟及青春期生长增速有关。

  生长激素由脑垂体分泌,是由191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类激素,通过其对于肝脏的影响而后产生生长激素介质。生长激素介质为一组肽类,它们能直接刺激骨骼的生长。生长激素呈间歇分泌,而生长激素介质浓度则较为恒定。每个人的脑垂体中约含4~8毫克生长激素。正常成人血浆中生长激素含量很少,每毫升血浆含3~5 毫微克,但功用很大。其中最显著的生理作用为促进骨骼增长。身材增高要靠上肢骨、下肢骨等长骨的不断增长。骨骺板中有许多软骨细胞。在生长激素的作用和刺激下,软骨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分泌胶原基质,然后钙化成骨。这样长骨就不断往两端增长,身材便不断增高。生长激素分泌较多的人,生长较快,过多则产生可引起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生长激素不足则产生侏儒症。生长激素在冰冻条件下保存数年后仍有生理作用,国外从1958年起就采用从人体脑垂体中提取生长激素来治疗垂体性侏儒症,促其生长的效果是肯定的。一般治疗后的生长速度约为治疗前的3倍,在治疗的头两年中身长每月可达1厘米,在这以后,疗效就差些。开始接受这种治疗的年龄越早最终效果越好,并要连续治疗多年。由于人生长激素分泌水平多在每日夜间上升,故注射人生长激素一般临睡前一小时进行效果最好。但从人的脑垂体中提取生长激素毕竟来源困难,随着生物遗传工程技术不断发展,人工合成的人体生长激素已于1979年问世。这是通过基因工程从大肠杆菌所合成的蛋白质中获得的,完全可以替代从人脑垂体中提取的生长激素。但值得一提的是进口货价格昂贵,按我国目前的生活水平,使人望而却步 。

  甲状腺激素可直接作用于骨细胞,刺激骨再塑造活动,使骨吸收与骨生成同时加快。对骨、软骨、骨骼板的作用是促进其成熟。表现为骨骺端软骨出现骨化中心,并最后与骨干融合。临床证明,儿童期甲状腺功能低下者,软骨骨化与牙齿生长皆受障碍,X线照片可见各长骨的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与正常儿童相比显著推迟,骨龄大大落后于实际年龄。且脸部外形以及身体的主要长骨发育障碍,致使上半身与下半身的比例呈幼稚状态,特征是下半身比上半身短。此种休态特征在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克汀病、呆小病)身上比较突出,发病越早越明显,先天性者最严重。

  性激素,特别是雄性激素在青春期大量分泌时促进骨骼的突进骤长,使身高迅速增长。男性青春期睾丸发育成熟,分泌大量雄激素;肾上腺皮质的雄激素也参与作用。女性青春期的生长突进主要依靠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雄激素,卵巢也能分泌少量雄激素。雄激素在青春期开始刺激生长,但最后也是它结束了生长过程。它促使骺板愈合,使生长停止。

  胰岛素对生长也起作用。其原理是胰岛素对蛋白质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儿童患糖尿病时生长就会受到影响,说明缺乏胰岛素就影响正常的生长过程。但在生理情况下,生长激素是起主导作用的激素,胰岛素是辅助的,与生长激素有协同作用。

3牙齿发育与营养有什么关系

  牙齿的发育需要蛋白(蛋白补充产品,蛋白补充资讯)质(蛋白质产品,蛋白质资讯)、维生素(维生素产品,维生素资讯)(如维生素A(维生素A产品,维生素 A资讯)、D、C)及矿物质(如钙(补钙产品,补钙资讯)、磷、镁、氟)等营养素。钙、磷的沉积需要维生素D(维生素D产品,维生素D资讯);缺乏维生素 C(维生素C产品,维生素C资讯)可以造成牙齿发育不全、牙槽骨萎缩、牙龈容易出血、水肿等情况;缺乏维生素A时全身上皮细胞出现角化变性,牙齿生长延迟、牙齿发育不良,尤其对牙釉质的发育影响更大,使牙齿的颜色变成白垩色。体内缺氟时,牙齿容易蛀,发生龋齿多;但摄入过多氟时又会使牙齿的釉质出现棕褐色的斑纹,而且脆弱、易折断。   

       为了孩子长好一口乳齿,并且为恒齿的正常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孕妇(孕妇产品,孕妇资讯)在怀孕期间要注意营养。尤其在妊娠最后3个月,应增加含钙食品的摄入量和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孩子出生以后以及整个儿童(少年儿童营养产品,少年儿童营养资讯)时期也应重视营养。 含钙、磷和维生素A、D、C丰富的食品,有乳类及乳制品、豆制品、肝、鱼、虾皮、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平时应让孩子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必要时每日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A、D(如口服鱼肝油(鱼肝油产品)滴剂),以保证让孩子长一口好牙齿。

4人的牙齿长到几岁

  牙齿生长与骨骼有一定关系,但因胚胎来源不完全相同,牙齿与骨骼的生长不完全平行。出生时乳牙已骨化,乳牙牙孢隐藏在颌骨中,被牙龈覆盖;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18~ 24个月时第三恒臼齿已骨化。人一生有乳牙(共20个)和恒牙(28~32个)两副牙齿。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后未萌出

  很多时候大家都很奇怪自己的牙齿到底能找到几岁,所以很多时候大家都很想知道人的牙齿长到几岁,下面就为大家仔细介绍下人的牙齿长到几岁,避免大家不知道自己的牙齿成长情况,不知道怎么去护理自己的牙齿。

  人的牙齿长到几岁

  牙齿生长与骨骼有一定关系,但因胚胎来源不完全相同,牙齿与骨骼的生长不完全平行。出生时乳牙已骨化,乳牙牙孢隐藏在颌骨中,被牙龈覆盖;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18~ 24个月时第三恒臼齿已骨化。人一生有乳牙(共20个)和恒牙(28~32个)两副牙齿。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乳牙萌出顺序一般为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约于2.5岁时乳牙出齐。乳牙萌出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与遗传、内分泌、食物性状有关。

  6岁左右萌出第一颗恒牙(第一恒磨牙,在第二乳磨牙之后,又称6龄齿);6~12岁阶段乳牙逐个被同位恒牙替换,其中第1、2前磨牙代替第1、2乳磨牙,此期为混合牙列期;12岁萌出第二恒磨牙;约在18岁以后

  萌出第三恒磨牙(智齿),也有终生第三恒磨牙不萌出者。出牙为生理现象,出牙时个别婴儿可有低热,唾液增多、发生流涎及睡眠不安、烦躁等症状。牙齿的健康生长与蛋白质、钙、磷、氟、维生素A、C、D等营养素和甲状腺激素有关。食物的咀嚼有利于牙齿生长。牙齿生长异常时可见外胚层生长不良、钙或氟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

  人的牙齿长到几岁的上述总结大家知道了吗?大家是不是知道了自己的牙齿成长情况,当然在长牙期间如果有牙齿问题的话,建议大家一定要及时处理治疗,避免牙齿危害影响自己的牙齿危害,希望大家都有健康的牙齿。

查看详情>>

5怎样正确使用生长激素这个要注意

  生长激素怎样正确的使用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那生长激素应该怎样使用才是最正确的呢?

  首先,什么是生长激素呢?生长激素是一种是儿童长高的物质,由脑垂体产生,正常人每天都分泌生长激素,尤其在夜间分泌达到高峰,所以睡眠对孩子的身高非常重要。在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的时间最好是在晚上临睡前,这与入睡分泌生长激素的自然规律是一致的,能使生长激素更好发挥作用。

  其次,一般在开始用药的1-2个月后,应去医院检查t3、t4。有1/3的孩子使用生长激素后会出现t4降低,这是因为身高长得快了,自身分泌的t4跟不上需求了。出现这种情况后,会影响生长激素的疗效,但孩子可能没哟偶任何症状,必须通过实验室检查才能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