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侧耳,别名:冬蘑、元蘑(黑龙江)、黄蘑(吉林) ,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直径9-12cm,扁半球形至平展,半圆形或肾形,黄绿色,粘,有短绒毛,边缘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稍密,白色带淡黄色,近延生。菌柄侧生,很短或近乎没有。秋季生于桦树等阔叶树腐木上,呈覆瓦状丛生。分布在我国河北、黑龙江、吉林、山西、广西、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区。是木材腐朽菌。可食用,抗癌试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是7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下面,大家一起了解想吧。
目录
1元蘑怎么做好吃
食物主材
元蘑、鸡肉、板栗
食物辅料
油、食盐、葱、姜、蒜、八角、料酒、生抽、白糖、香叶
制作步骤
1、将干元蘑用加油白糖的温水浸泡半个小时,泡至透,剪去根蒂、杂质,清洗干净,攥净水份待用。
2、将准备好的整只鸡洗干净,分割成块,凉水加料酒将鸡块飞水,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控水。
3、将栗子洗净,用开水浸泡五分钟,去掉壳和皮备用买,姜切片。
4、将炒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油热倒入姜片、蒜瓣、八角爆香,下入鸡块中火翻炒出水气。
5、加入料酒炒匀后加生抽、白糖、元蘑继续翻炒,加入开水没过食材,放入两片香叶,关中小火烧20分钟。
6、加入栗子继续烧煮2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2元蘑的营养保健
亚侧耳以长白山区特产质量最好,它是蘑菇中仅次于猴头蘑的上品蘑,营养成份是一般蔬菜的十几倍,在东北养殖已经初具规模,而且产量高。较之野生黄灵菇,养殖亚侧耳的营养价值当然是逊色的。而野生亚侧耳通常会有少量虫蛀的痕迹,中秋过后从野外采摘的亚侧耳相对而言虫蛀较少,营养价值很高。
食用方法:可炒、可爆、可烧、可扒、可炖汤,其味道鲜美,口感滑嫩。可与精肉、腌菜、笋、火腿肉、肚片合炒,也可放入肉类中煲汤。
抗癌试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是7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
3元蘑的生长条件
1.营养 亚侧耳是一种木腐性菌类,常于秋末自然发生于已枯死的榆、椴、桦等阔叶树木上,木质化组织是其主要的营养来源。亚侧耳能有效地利用木糖、葡萄糖和蔗糖;1%牛肉汁或5%豆饼水解液及30%木屑浸汁的混合液为亚侧耳较好的氮源及生长因子来源。
2.温度 亚侧耳菌丝体在10-30℃均可生长,以24-26℃较为合适;出菇期最适温度为10-20℃。
3.湿度及水分 菌丝生长的培养基含水量为60%-70%,出菇期要求菇房空气相对湿度85%-95%。
4.光线 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出菇期要有200勒克斯左右的散射光。
5.酸碱度 亚侧耳菌丝生长的适宜pH为5.5左右。
4元蘑的营养和功效
元蘑以长白山区特产质量最好,它是蘑菇中仅次于猴头蘑的上品蘑,营养成份是一般蔬菜的十几倍,在东北养殖已经初具规模,而且产量高。较之野生黄灵菇,养殖亚侧耳的营养价值当然是逊色的。而野生元蘑通常会有少量虫蛀的痕迹,中秋过后从野外采摘的亚侧耳相对而言虫蛀较少,营养价值很高。
食用方法:可炒、可爆、可烧、可扒、可炖汤,其味道鲜美,口感滑嫩。可与精肉、腌菜、笋、火腿肉、肚片合炒,也可放入肉类中煲汤。
经常食用元蘑具有加强肌体免疫,增强机体抵抗能力,益智开心,益气不饥,延年轻身等作用。 元蘑入药,具有舒筋活络、强筋壮骨的功能,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等症。抗癌试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是7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
5榛蘑和元蘑区别
小鸡炖蘑菇”是东北地区招待贵客时的传统佳肴,鸡要选用起码有一年以上“育龄”的老母鸡,蘑菇最好用榛蘑或元蘑,而且是晒干的隔年蘑菇,才能炖出鲜美的味道来。
榛蘑,为真菌蜜环菌的子实体,是大兴安岭特有的山珍之一,被人们称为“东北第四宝”,一般多生在浅山区的榛柴岗上,故而得名“榛蘑”,是迄今为数不多的被人们所认知但无法人工培育的野生菌类,堪称名副其实的“山珍”。
榛蘑不仅可食用,还可药用。它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祛风活络,强筋壮骨的功能,常食可增强人体免疫力,益智开心,补气不饥,延年轻身,多用于治羊角风、腰腿疼痛、佝倭病等,还可抵抗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疾病,对预防视力减退、夜盲也很有效果。
榛蘑富含油脂,对体弱、病后虚羸、易饥饿的人有很好的补养作用。其维生素E含量高达36%,能有效延缓衰老,防治血管硬化,润泽肌肤。
元蘑是长白山独有的菌类,是蘑菇中仅次于猴头蘑的上品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等营养成分。
味道与海鲜相似,用元蘑做菜肴,荤素兼宜,有炒、炖、烩、烧等多种吃法,堪称“素中有荤”的山珍。
元蘑入药,具有舒筋活络、强筋壮骨的功能,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等症,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预防多种疾病等均有较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