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胃肠炎

猴头菇怎么吃治胃病

都市生活节奏太快,许多人为了生计奔波却忽略了自己的胃的健康。不按时吃饭、经常下馆子、暴饮暴食、常喝咖啡、应酬喝酒、通宵熬夜、吃饭应付了事……种种原因让我们的胃不堪重负。是药三分毒。食补胜于药补。有什么东西既美味又营养,对胃好、能预防、治疗胃病呢?那就是八大山珍之一的猴头菇啦。猴头菇怎么吃治胃病?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猴头菇怎么泡发 猴头菇怎么吃治胃病 胃病的病因有哪些 胃病如何预防 胃病吃什么好

1猴头菇怎么泡发

  1、 将猴头菇加汤入笼蒸至无硬心。再用水泡发。中间要换几次水,每换一次水时,将猴头菇挤去水分,再入清水浸泡,以便更好的去除苦味。

  2、将猴头菇洗净,加入清水锅中,用小火焖煮1小时,然后加入高汤或油脂,继续煮至猴头菇发透。

  3、将猴头菇洗净,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再放入沸水锅中,同时加入适量食用碱,用小火慢慢煮至猴头菇发透,感觉没有硬心以后,用清水将碱的味道漂洗干净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去除苦味。

  4、最普通的泡发方法就是放入清水中浸泡两天,换四五次水,每次换水的时候要挤干水分以后再放入干净水中。

  5、去掉猴头菇的根部以后洗净浮土,再用清水中浸泡1夜。用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反复搓洗。再放入蒸锅中加入鸡汤、姜、葱和黄酒蒸制40分钟即可。

  有两个小窍门跟大家分享。泡发和洗涤猴头菇最好要用淘米水,可以祛除猴头菇的涩味,提高猴头菇的香味,泡好的猴头菇口感更柔软;水温保持在30~40度左右的话更有利于猴头菇的充分涨发。千万不能用沸水泡发,沸水的温度会使猴头菇的营养丧失,而且用沸水泡发会使猴头菇内部产生肉筋,影响口感。用沸水泡发猴头菇容易出现外面已经泡烂里面却还是硬疙瘩的状态,颜色也不鲜亮。试试看,大家一起享受美味的猴头菇吧。

2猴头菇怎么吃治胃病

  古有“山中猴头,海味鱼翅”之说。猴头与鱼翅、熊掌、燕窝并誉为四大名菜,营养与药用价值都很高。中医方面有这样的记载:猴头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现代医学也为猴头菇能治疗胃病的说法提供了依据。许多胃病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经常食用猴头菇。结果表明,他们的胃病都在不同程度上有了好转。临床应用表明,猴头菇能促进消化,增进食欲,能增强胃粘膜屏障技能,对食欲不佳、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甚至胃溃疡、胃胀都有比较好的效果。猴头菇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糖体、维生素及矿物质,对胃炎、胃癌、食道癌、肠癌、十二指肠溃疡都有相当出色的预防作用。胃不好的朋友们,可以尽量多食用猴头菇。不仅对身体好,而且鲜嫩美味的猴头菇也能大大满足口腹之欲,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即使猴头菇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毕竟是纯天然的一种食材,不能与药物同日而语。仅仅依靠猴头菇,想要根治胃病是不可能的。想要预防胃病和消化道疾病的朋友们可以多多食用,一定会大有裨益。但是已经患有胃病的朋友们还是要看医生遵医嘱采取治疗哦。

  大家还应该少食多餐,尽量摄取多种食物,增加运动来保证身体健康哦。

3胃病的病因有哪些

  生活习惯(30%):

  长期喝烈酒,浓茶,浓咖啡,吃辛辣和粗糙的食物,过冷、过热的食物和饮料,吸烟等不合理生活习惯。过于粗糙的食物均可刺激胃黏膜,破坏黏膜屏障。

  药物影响(20%):

  经常服用对胃黏膜有损害和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等。阿司匹林等药物干扰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硫糖蛋白,使胃黏液减少,脂蛋白膜的保护作用减弱,以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等病理过程,前列腺素合成受抑制,胃黏膜的修复亦受到影响。

  慢性疾病(20%):

  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炎,尿毒症,重症糖尿病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10%):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状、革兰阴性、微需氧性细菌。人群中几乎一半终身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

4胃病如何预防

  1、远离化学刺激

  如口服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盐类、利血平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大量饮用烈性酒、浓茶、咖啡等,均可刺激损伤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糜烂,而致急性单纯性胃炎的发生。

  2、避开病菌因素

  急性胃炎的诱发原因常见的是由于不洁饮食所致的急性胃炎,常见的细菌感染为葡萄球菌外毒素,肉毒杆菌毒素,沙门菌属内毒素及嗜酸杆菌。幽门螺杆菌在急性感染期也出现急性胃炎,若未能消除可能转化为慢性活动性胃炎。病毒感染因素常见的有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

  3、其他因素:

  精神神经功能障碍,应激状态,各种因素所致的机体变态反应及某些全身性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功能衰竭、维生素缺乏病、小肠吸收不良及晚期癌肿等均可作为内源性刺激因子,引起胃黏膜急性炎症。

5胃病吃什么好

  正所谓病从口入,当你知道自己患上胃病的时候,就得更加注意自己的饮食了。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胃病的饮食问题。

  一般而言,患上胃病的人,要注意:

  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下面,小编按照胃病的类别来说说这个胃病的饮食。

  第一类:阳气虚型胃病患者

  这类患者主要表现为胃隐隐痛,空腹时痛,进食后痛感减弱,劳累或受凉后加重,伴疲倦乏力,四肢不温,怕冷,舌淡苔白。此类人群不宜吃水果、酸甜以及生冷食物。

  第二类:阴气虚型胃病患者

  这类患者主要表现为胃部有火烧感,隐痛,口干,消瘦,人偏干瘦,舌红少苔。这主要是由于秋燥伤及胃阴,使阴虚表现较为明显。此类人群忌煎炸食品,应少烟酒。百合汤、银耳汤、核桃肉、雪梨汤都宜服用。

  从今天起,根据上面的注意事项,好好地管一管自己的饮食,让自己健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