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干猴头菇下菜好吃一定要注意一下泡发方法,不经过特别的处理会产生很大的苦味会严重的影响口感而且其中的营养也会流失很大的部分,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浸泡冲洗之后蒸发不仅味道好营养也全部保留了下来。干猴头菇的泡发方法有哪些?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1猴头菇的选购技巧
猴头菇与熊掌、海参、鱼翅同列“四大名菜”。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猴头菇的形状很特殊,它的子实体圆而厚,菌盖生有须刺,须刺向上,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蘑”。
一等食材猴头菇菇体完整,无伤痕残缺,菇体干燥,不烂、不霉、不蛀。优质的猴头菇的菇体长得像个猴头,鸡蛋状或是球圆状,大小都差不多,毛很多也很细长,茸毛齐全。其菇体呈金黄色或黄里带白。
品质低劣的猴头菇菇体残缺不全,或有伤痕,不干燥。质差的菇体大小不均,形状不规整,毛粗而长。质差者色泽黑而软,有的伪劣品为了增白,用硫碘或化学药剂处理成不正常的白色,这种菇食后对人体有害无益,不可选购。凡有烂、霉、蛀者,也不宜选购。
2干猴头菇的泡发方法
第一步:用清水先将猴头菇表面的赃物洗净,除去根蒂(苦味的根源之一)放入盆内,加入30°-40°的温水(用淘米水更好)浸泡3.5-4小时,直至用手捏猴头菇无硬疙瘩时即可。记住!千万不能用沸水泡发。
其一,沸水的温度会使猴头菇的营养丧失,水温超过60°就会使猴头菇中活性营养成份丧失,其二,用沸水泡发会使猴头菇内部产生肉筋,影响口感,其三,用沸水泡发的猴头菇总有没泡好的感觉,用手捏里面总有小疙瘩,猴头菇的菌刺变硬不伸展,颜色总感觉不鲜亮,这是因为高温迅速将猴头菇的组织烫死,产生小凝结块的原因,记住慢工才能出细活呀。
第二步:将泡发的猴头菇捞出,用手挤出猴头菇的黄水,然后,再放一盆清水泡发15分钟左右,再挤出黄水,如此反复2-3次即可(可以用手指轻轻蘸一点猴头菇表面的水放在舌尖,感觉不出苦涩为好)。
第三步:将蒸笼烧开,放入猴头菇大火10分钟,再小火蒸1个半小时,也可先放入沸水加盖煮10分钟,再用小火慢慢焖煮1个半小时,直至将猴头菇软烂为止。
此环节,记住水一定要烧开才放猴头菇,因为这样才能利用高温迅速锁住猴头菇的营养成份和味道,用水煮的方式汤汁不要丢掉,营养呀。
3猴头菇的营养价值
1、猴头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一种优良食品;
2、猴头菇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调节血脂,利于血液循环,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食品;
3、猴头菇含有的多糖体、多肽类及脂肪物质,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
4、猴头菇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糖体,能助消化,对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令人瞩目;
5、猴头菇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缓衰老。
4干猴头菇怎么吃
1、猴头菇扒菜心
材料:白菜心,干猴头菇,素鲜汤,水淀粉,植物油,鸡精,姜,盐。
做法
(1)白菜心洗净,削去根部,切成4瓣,放入沸水中稍汆烫捞出,过一遍凉水,切成3厘米长的段备用;猴头菇用开水泡发,捞出挤干水,削去底部的老根,切成0.3厘米厚的薄片,放入沸水中汆烫片刻,捞出晾凉,加入1大匙水淀粉,给猴头菇挂糊。
(2)锅中加入清水,烧至微开,将猴头菇下入锅中,待菇片浮起,捞出过凉备用;另起锅,加入植物油虞热,放入姜末炒出香味,加入素鲜汤、盐、鸡精,大火烧开。将一半汤汁浇在猴头菇上,然后将猴头菇上笼蒸40分钟左右。
(3)将白菜心放入留下的汤锅内,略烧后捞出,盛入盘内,再把蒸猴头菇的汤倒入锅内,将猴头菇扣在放白菜心盘子的中间;将锅内的剩余的汤汁烧开,用剩下的水淀粉勾芡,浇在猴头菇和菜心上即可。
2、鱼香猴头菇
材料:猴头菇,青笋,泡辣椒,姜米,蒜米,葱花,精盐,料酒,白糖,酱油,醋,味精,水淀粉。
做法:
(1)泡发的猴头菇去掉老根,改刀成条状,纳碗,加入料酒、上汤后,入笼蒸约20分钟取出,沥干水分;青笋去皮洗净,切成菱形片;泡辣椒剁细。炒锅置火上,放入精炼油烧热,下入青笋片炒熟,调入精盐、味精,起锅装入盘中垫底。
(2)净锅重上火,放入精炼油、化猪油烧热,下入姜米、蒜米、泡辣椒炒香出色,掺入上汤,调入精盐、料酒、白糖、酱油等,放入猴头菇,烧至入味后,调入醋、味精,用水淀粉勾二流芡,撒入葱花,起锅倒在盘中青笋上,即成。
3、猴头菇鸡汤
材料:猴头菇,冬菇,鸡,猪骨,姜片,盐。
做法:冬菇需提前泡透切块,再把猴头菇斯成小块,鸡、猪骨砍大块;把备好的材料放进汤煲内,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把汤煲至汤色浓浓的,加入适量的盐,再煮沸一会,就可以装碗了。
5猴头菇的介绍
猴头菇与熊掌、海参、鱼翅同列“四大名菜”。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明清时期被列为贡品。
猴头菇是齿菌科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1~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蘑”,又像刺猬,故国内外又有“刺猬菌”之称。
猴头蘑是食用蘑菇中名贵的品种。野生猴头蘑多生长在柞树等树干的枯死部位,喜欢低湿。东北各省和河南、河北、西藏、山西、甘肃、陕西、内蒙古、四川、湖北、广西、浙江等省(自治区)都有出产。其中以东北大兴安岭,西北天山和阿尔泰山,西南横断山脉,西藏喜马拉雅山等林区尤多。
猴头蘑一般有拳头大小,在自然条件下发育较慢,但能生长巨大的菌体。
猴头蘑的品质要求:以个头均匀,色泽艳黄,质嫩肉厚,须刺完整,干燥无虫蛀,无杂质的为质量好。
在过去猴头菇一直都是野生的,多产于大山林中的荫蔽处。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到深山密林里采集野生猴头菇作为食品和药物的习惯。据说,至今在河南伏牛山一带的群众中还流传着唐代士卒在山林中采食猴头菇的故事。
选购猴头菇:新鲜时呈白色;干制后呈褐色或金黄色。其质量以形体完整无缺、茸毛齐全、体大、色泽金黄色者为好,否则,质量就差。
猴头菇的泡发方法:干猴头菇适宜用水泡发而不宜用醋泡发,泡发时先将猴头菇洗净,然后放在冷水中浸泡一会,再加沸水入笼蒸制或入锅焖煮。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将猴头菇泡发好了,在烹制前也要先放在容器内,加入姜、葱、料酒、高汤等上笼蒸后,再进行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