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血液内科 >贫血

宝宝贫血什么症状

尽管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也丰富,但为什么还有孩子得贫血呢?其实,贫血是幼儿的常见疾病之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其发病率非常高。那么,幼儿贫血的症状有哪些?引起幼儿贫血的原因有哪些?幼儿贫血怎么办?

目录 宝宝贫血什么症状 春夏之交小儿如何防流感 芒种需谨防宝宝们长水痘患腮腺炎 四季对宝宝皮肤的影响 如何让宝宝不再小气

1宝宝贫血什么症状

  贫血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是高发人群。贫血是由于缺乏造血所必需的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所引起的。为什么在现今这个物质丰富的社会,还有这么多的小孩患上此病呢?幼儿贫血的症状有哪些呢?

  其实,幼儿患贫血的原因,主要与其饮食结构不合理、挑食和偏食有关。贫血的孩子,起病缓慢,且表现症状的轻松取决于贫血的程度以及贫血的发展速度。一般来说,患有贫血的孩子,其面色苍白,嘴唇、指甲颜色变淡;呼吸、心率增快;食欲下降、恶心、腹胀、便秘;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等。年长的患儿还会出现头痛、头晕、眼前有黑点等情况,而患病时间长的患儿常会出现容易疲劳、毛发干枯、生长发育落后等情况。另外,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异食癖,如喜欢吃泥土、墙皮等,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智能下降等。

  需注意的是,一旦发现幼儿有以上贫血的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小孩到医院做贫血检查,而不是擅自盲目用补血药,以免耽误诊断和治疗。

2春夏之交小儿如何防流感

  流感与普通感冒不一样

  所谓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流感病毒,是一种核糖核酸 (RNA)病毒,根据核蛋白抗原不同分为甲 (A)、乙 (B)、丙 (C)三型。三种类型中,甲型流感致病性最强,易引发重症感染;乙型病毒只感染人类,致病性相对较低;丙型流感在儿童中只引起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产生和组合出新的病毒类型,因此甲型流感也易引起周期性暴发或大流行。目前,人流感病毒主要为季节性H3N2病毒、新型甲型H1N1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等。

  流感与普通感冒都属呼吸道病毒感染,但流感的传染性强,主要表现为急起高热、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至于鼻塞、流涕和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则相对较轻。与此同时,流感病毒大多侵犯下呼吸道和肺泡组织,为此,流感病情与并发症远远高于普通感冒。

  了解流感病毒的特点

  儿童属于流感的高危人群,这是因为儿童的机体免疫系统正处于不断发育过程中,尤其对伴有一些基础疾病的患儿 (如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或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更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早预防和治疗流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预防流感,我们首先要了解流感病毒的特点。一般来说,流感病毒具有三个典型特点。第一,病毒主要通过飞沫进行传播,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流感病人和隐形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播源。第二,流感病毒不耐热, 100℃1分钟或56℃30分钟即可灭活,对常用消毒剂 (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和紫外线也比较敏感。第三,流感病毒通过不断发生变异,来躲避人体特异性免疫能力。了解这三个特点,我们便能有的放矢地加以预防。

  一般防治措施有三招

  儿童预防流感,一般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减少传染机会。流感病人与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进行传播,因此预防流感首先要减少接触传染源。儿童在流感季节应该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必要时可以戴上口罩,减少飞沫传播。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减少因接触分泌物后的传染机会。幼儿机构和学校,则需要及时发现流感患儿,并进行居家休息、避免扩大传染。

  均衡营养、生活规律、空气清新,是保持机体和呼吸道有效免疫力的基本条件。儿童平时可加强机体耐寒能力训练,例如,避免过度保暖、经常游泳等。在气温多变的季节,需要保持呼吸道的免疫力稳定。居家则需要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室内空气污浊,削弱呼吸道免疫力。

  及时控制或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部发育不良等),以及其他脏器的慢性疾病。

  儿童接种疫苗有讲究

  除了上述预防措施,一些特异性的预防措施同样很重要。接种流感疫苗,就是有效途径之一。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出现变异,世界卫生组织会根据全球监测结果,决定更换疫苗毒株。因此,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才能得到有效的防护。

  对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或前一年仅接种1剂流感疫苗的孩子(6月龄至9岁),应选择接种2剂,间隔4周。以后,每年在流感高发季节前接种1剂。我国大多地区应在每年10月前开始接种,北方地区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是10月至12月,南方地区则是10月至次年的2月。一般注射后7至15天产生保护性抗体。

  对一些高危或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如接触过流感病人,可考虑预防性治疗;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进行流感病毒测定,争取在48小时内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3芒种需谨防宝宝们长水痘患腮腺炎

  芒种前后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潮湿,天气湿热,诸多传染病便会“趁虚而入”,家长在照顾宝宝的时候,不得不提高警惕……

  端午节前后,进入了芒种时期,虽说是梅雨季节的末尾,但雨量和气温变化则是整个梅雨季节里最难预测的,再加之天气非常闷热、气温升高,会让人产生憋闷的感觉,对宝宝而言尤甚。

  入夏以后,天气干燥,太阳直射的热度就随之而来,气压持续走高的影响同样会产生在孩子身上,若不及时更换夏装,可能会捂出痱子来。此外,夏至季节里,暑气上涌,内泛入心,再加上气温升高,体内的汗闷着,就容易犯懒。特别是处在成长期的宝宝们,尤其会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因此在夏季,家长不仅要注意闷热的气候对宝宝的影响,还要对宝宝勤加锻炼,让宝宝多出汗、多流汗,这样才能使宝宝体内代谢能适度运作。如果害怕宝宝受伤而不让他参加锻炼,或者宠宝宝让他懒在家里,不仅不利于宝宝的身体强健、使宝宝的体质下降,而且还会让宝宝的汗无法正常排出,进而影响宝宝体内的水液平衡。

  不治已病治未病

  由于湿气、闷热等原因,倘若宝宝的身体防线有所缺漏,一些季节性传染病就会趁虚而入,比如中暑,此外还有腮腺炎、水痘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危及生命的传染病。因此,家长不得不提高警惕。

  腮腺炎是小儿在春夏两季里最常见、也最危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并发症往往多发于儿童。

  中医本身并无腮腺这个部位,也没有腮腺炎这个说法,但对腮腺炎的研究却是始于唐朝。腮腺炎亦俗称“猪头肥”,指一些严重的腮腺炎患儿,因为头肿,而有此一说。清代医学家叶天士将腮腺炎的特征归结于温毒在表,而引起胆热犯胃,气血壅滞,亦有退热余毒未消、腮肿尚存的病例。他对腮腺炎的预防也提出了很多建议,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拒外毒而清内毒,收卫气而强元气”的说法——在病毒流行时期,要避免不良生活习惯而导致的“外毒”侵入宝宝的身体,也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多吃清热解毒的食物将体内的“内毒”排出。同时“收卫气”便是指调和营卫,构筑起对病毒的防御系统,“强元气”便是指多加锻炼增强体质。这样双管齐下,既远离了传染源又增强了体质,自然不用害怕流行性腮腺炎的侵袭了。

  其他一些诸如水痘等的传染病同样也可以通过远离传染源及增强体质来做到防病于未然。对于做父母的来说,宝宝的“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的方法,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做父母的才能掌握好宝宝的身体,尤其是在流行性、突发性疾病下对于孩子身体养护的主动权。

  家长们应该时刻注意孩子的身体情况,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保护与支持,这样孩子才能在各个季节里都将病毒挡在机体的大门之外。

  勿忘精神调养

  在芒种、夏至的季节里,由于天气闷热,容易使人心神不安。尤其是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宝宝来说,更容易烦躁不安、易哭易闹。这些同样也会引起家长的烦躁不安,对宝宝的情绪不佳而导致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在闷热的天气里,家长应当根据季节和气候的特征,在精神调养上使自己和宝宝都保持在轻松愉快的心态。因为烦闷、恼怒、忧郁、困倦等负面精神状态不但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和孩子的精神状态,过度的负面情绪的作用还会让孩子加重精神上的负担,从而诱发疾病的产生。只有让自己和宝宝的精神都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才能气机宣畅,通泄方可自如。

  居家养护有变化

  在孩子的起居方面,则要注意晚睡早起和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但需要注意的就是,阳光的照射虽然利于升发阳气,但阳光直射过久则会让宝宝中暑。

  夏日昼长夜短,中午给宝宝小憩,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但不宜久睡,一来为了不影响晚间正常的睡眠,二来午后的久睡也会使宝宝阳热不得散发,体内郁结过久则易引发病症。

  芒种过后,午时天热,宝宝容易出汗,因此夏天要常给孩子洗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体内郁热便易于发泄。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不能在出汗后立即洗澡。此外,衣衫要勤洗勤换,不能未干透就穿在身上。吸收了足够阳光的衣服对孩子的身体也有治愈的作用。

4四季对宝宝皮肤的影响

  不同的季节,对宝宝的皮肤有不同的影响。了解四节对宝宝的影响重点,可以在相应的季节里更好的护理宝宝。

  1.春季

  水痘发病急、传染性强,一旦病毒未根除,潜伏在体内,危险极大。所以春季时,一旦要预防宝宝患上水痘,这对宝宝的皮肤健康很重要。如果宝宝感染水痘,首先要隔离,精心护理,保证日常卫生清洁,并且随时注意是否有并发症,一旦发现,要及时就医并咨询医生。

  2.夏季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会受到蚊虫的叮咬和紫外线的辐射,这些都会对宝宝的皮肤造成伤害。这时节主要是预防痱子、虫子叮咬引发的各种皮炎等皮肤病,最重要的是保证宝宝皮肤干爽,常换洗衣物,最好选择棉质的衣服,保持恰当的室内温度,不能过度依赖空调。如果,宝宝皮肤出现疹子或者其他不正常症状,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切记擅自抹药。

  3.秋季

  秋天气温多变化,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宝宝,最重要的是预防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入侵。不然很容易感染麻疹、手足口病、风疹等疾病,因此父母首先要了解这些常见皮肤病的症状,并能做到准确辨认和及时有效的处理。

  4.冬季

  冬天天气干燥、寒冷,宝宝皮肤最大的问题是变得粗糙、干裂。而且寒冷的天气使得血液循环不畅,宝宝手部、脚裸不注意保暖就会出现冻疮,如果治疗不及时,冻疮会化脓开裂,导致感染问题。所以,冬天爸妈要改变宝宝的饮食结构,多摄入一些高脂肪的食物、补充充足VA和VD。

5如何让宝宝不再小气

  当家里来了客人也带着小宝宝,你的宝宝是否会为了保护自己的玩具常常将玩具箱拖到一边,自己在那里玩,而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宝宝“小气”,背后究竟是何原因?

  “小气”背后的原因

  进入两岁以后,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有了“我”和“你”的概念。他非常注重“什么是你的”和“什么是我的”,并以此来确认自我的边界。在这种情况下,“分享”常让宝宝感觉到“失去”或者“被侵犯”。出于这种不安全感,宝宝们常常极力捍卫自己的所有权,如果这种愿望不被理解,他们会更加不安,更加激烈地拒绝分享。

  试试这样做:

  1、尊重宝宝的所有权

  尊重宝宝的“物权”,无论是玩具、食物还是书籍,只要是许诺给宝宝的,就由宝宝来支配,让他相信自己真正拥有自己的东西,而拥有的表现是“自由支配”,可以决定是否分享。分享是以“拥有”为前提的,没有人可以分享自己还没有拥有的东西,没有“拥有感”的分享不是真正的分享,而是父母的支配。强制的“大方”会使宝宝难过、生气、产生危机感。这种方式会剥夺孩子的需求,让他感觉自己的需求不重要,间接影响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建立。妈妈不要因为自己的面子在宝宝不肯分享玩具给小朋友的时候斥责他,“自私”、“小气”这些字眼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反向强化了这种行为模式,使他的行为变得更加小气。

  2、为宝宝做出示范

  身教重于言传。引导宝宝学会分享,家长首先要是真心乐于分享的人,在日常的小事中,潜移默化地将分享的概念传达给孩子,比如当宝宝玩弄大人的笔记本的时候,可以对他说“这些都是妈妈的东西,妈妈愿意和你分享”;再比如当宝宝想要玩别人的玩具时,我们可以鼓励宝宝(或暂时代替宝宝)问那个人:“你愿意和我分享吗?”这样的经历多了,宝宝就会认识到:东西固然是属于我的,也是可以分享的。

  3、分阶段进行分享训练

  第一阶段,通过在家中和宝宝玩游戏,让宝宝相信玩具分享后能够重新回到自己手里。如:向他借走一样玩具答应他5分钟后还给他。慢慢宝宝就会知道东西是暂时离开自己,过一会儿就会回来。

  第二阶段,引导宝宝尝试和小朋友们进行交换玩具的游戏。如大家交换玩具3分钟后归还,让宝宝感受自己既能享用别人的玩具,也不会因此失去自己的玩具。进一步增强宝宝的安全感,并使他体会到分享的价值和快乐。

  最后,组织宝宝们做集体活动,游戏最好选择需要团体协作的项目,如一起搭积木。在游戏过程中,鼓励并引导孩子们自行协商出分享的规则,从中体会出合作互利分享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