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妇产科 >乳腺疾病

吃豆腐乳有什么好处

腐乳,因地而异称为“豆腐乳”、“南乳”或“猫乳”。腐乳是一种二次加工的豆制食品,是我国著名的具民族特色的发酵调味品,为华人的常见佐菜,或用于烹调。那么,它对于健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目录 美女多吃冻豆腐有助减肥 吃豆腐乳有什么好处 日本豆腐是伪豆腐 豆腐怎么烹调不碎 豆腐虽然营养高不宜多食用

1美女多吃冻豆腐有助减肥

豆腐低脂低热量,并含有丰富膳食纤维、蛋白质及维生素,常吃豆腐可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而将鲜豆腐冷冻制成冻豆腐,外形变化了,但营养成分一种也不少。吃冻豆腐减肥更能抑制脂肪吸收,并具备一定肠道“清道夫”的作用,专家为你推荐两款冻豆腐减肥食谱,其中冻豆腐是可以我们自己制作的。

  酸菜粉丝冻豆腐

  制作原料:冻豆腐、酸菜、龙口粉丝、口蘑、松蘑、香菜

  制作方法:

  1.将冻豆腐切成 2厘米见方的块,下开水锅中焯透,用凉水漂凉。

  2.将口蘑、松蘑分别水发留原汤。

  3.洗净泥沙。粉丝用温水泡软,剪成20厘米长的段,酸菜去外层老帮,逐片片成极薄长片,顺长切丝,越细越好。

  4.香菜洗净切段装小盘中。取火锅一个,松蘑码底,粉丝放上,再将酸菜码上,下入豆腐,最上层是口蘑。 5.炒锅上火,下口蘑,松蘑,原汤烧开,加精盐,胡椒粉,花生油倒入火锅中,加盖。上席时点燃木炭,同上小盘香菜段随意下火锅菜上调味增香。

  冻豆腐金针汤

  制作原料:冻豆腐,泡好的黄花,榨菜丝,金针菇、肉清汤、香菜

  制作方法:

  1.冻豆腐解冻,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切小块;黄花及金针菇去蒂,分别洗净、沥干,金针菇对切两半;榨菜洗净;香菜洗净、切小段。

  2.锅置火上,倒入肉清汤烧开,加冻豆腐块煮至入味,依序加入黄花、金针菇、榨菜和盐煮熟,盛入碗中,撒上香菜段和胡椒粉即可。

  冻豆腐减肥的吃法有很多,可以制作豆腐汤,也可与各种新鲜蔬菜炒着吃,建议每天食用效果更好。冻豆腐制作方法简单,将鲜豆腐洗净放入冰箱冷冻室,第二天就变成了冻豆腐。

2吃豆腐乳有什么好处

  腐乳上的“白毛”是菌丝

  第一步,制作白坯。将大豆浸泡后打成豆浆,再将豆浆加工压制成豆腐。再将豆腐切成小块,此为白坯。

  第二步,接菌。冷却后将人工培养的毛霉菌种喷在白坯上,让毛霉菌接种在白坯表面,码好推进培养室。

  第三步,培养。经过36-48个小时,白坯表面就可生长出洁白的菌丝。

  第四步。搓毛腌制。把白坯表面的洁白菌丝搓倒,让其把毛坯紧紧地包裹起来,保护白坯的完整。然后在干净的容器中重新码放整齐,最后再散上盐腌制起来,装罐后注入汤料。

  第五步,后期发酵。大概3-4个月即可发酵成功。

  吃含盐腐乳不致癌反治癌

  腐乳发酵时被撒上了很多盐,那么含有食盐的豆制品会不会致癌呢?

  盐多确实易导致高血压,也易致胃癌。但日本人用白老鼠做过一个实验,给它注入一些致癌物质,同时给它们喂盐和相同盐量的豆酱——像腐乳一样的大豆发酵食品。后来发现,喂盐的老鼠确实患癌,而且血压也升高了。但喂了同样盐料的豆酱的老鼠,不但没有升高血压,对癌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且发酵的时间越长,癌症的医治效果越好。

  腐乳被赞誉为“东方奶酪”

  第一,营养价值比奶酪要好,奶酪作为动物性的发酵蛋白食品,所含的脂肪和胆固醇都很高,但大豆尤其是豆腐里含有优质蛋白,美国等发达国家都认可——每天吃25克大豆蛋白,可有效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还可保护心血管。食物能达到这种效果的很少。因此,腐乳作为植物性的发酵蛋白食品,被称作“东方奶酪”。

  第二,大豆的蛋白质分子大,身体不好吸收,但在发酵过程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乳中蛋白质的分子变小,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和消化;由于微生物为它合成了一般植物性食品所没有的维生素B12,素食的人经常吃些腐乳,可以预防恶性贫血;在发酵过程中生成大量的低聚肽类,具有抗衰老、防癌症、降血脂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优质腐乳等好的发酵食品,能起到增加体内有益菌的作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总之,腐乳比奶酪更健康,比大豆更有营养。不过,它也有不如奶酪的地方,如不含维生素A、维生素D

3日本豆腐是伪豆腐

日本豆腐是“伪豆腐”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告诉记者,豆腐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现代医学证实,豆腐除有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外,对齿、骨骼的生长发育也颇为有益。 

  但是,豆腐从其制作原料上来讲,真正由黄豆、黑豆制作出来的才能称之为豆腐,像日本豆腐等衍生产品,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豆腐,因此不应该和真正的豆腐种类相比较。 

  豆腐干是高钙王 

  人们选择食用豆腐时所注重的营养价值无非是蛋白质和钙的含量,这也是组成豆腐的两大重要营养成分,对于这两种营养成分来说,不同品种、样式的豆腐,所包含的钙类和蛋白质含量也不尽相同。 

  范志红介绍,单纯从钙类的含量上来看,豆腐干是豆腐家庭中含钙量最高的成员,各种形式的豆腐基本上以越浓缩含钙量越高的规律存在,豆腐干的含钙量接近于牛肉,较之豆腐家庭的其它成员要高出许多。相比较而言,其它家庭成员中,北豆腐比南豆腐含钙量高,南豆腐比内酯豆腐等含钙量高,至于内酯豆腐的含钙量,一块豆腐还没有一袋牛奶的含钙量高,因此,内酯豆腐的主要优点在于口感嫩滑,其营养成分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不过,消费者在选购豆腐干时也应该注意,中老年人和想控制体重的人群不适宜选购或食用含油量较高的豆腐干,同时选购的豆腐干盐分也不要过高,为了确保身体的健康,控制盐的摄入量也非常重要。
凝固剂首选石膏盐卤 

  范志红提醒,消费者在选购豆腐时,除了依照“越浓缩含钙量越高”的方法以外,从其蛋白质含量上考虑,就应该遵循“越嫩的豆腐所含蛋白质越少”的原则。具体地说:消费者在选择南、北豆腐时,首先要观察了解南、北豆腐的配料都有什么,除了水、大豆等是否还有其它添加剂,尽量减少食品添加剂的摄入。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其凝固剂为何物?究竟是使用石膏、盐卤(即卤水)还是其它物质,最好选择石膏或盐卤做凝固剂的豆腐,这也是传统制作豆腐的工艺,其它凝固剂制作的豆腐或与石膏、盐卤混合做凝固剂制作的豆腐,其含钙量和蛋白质含量都要少很多。 

  豆腐不宜天天吃 

  豆腐虽好,也不宜天天吃,一次食用也不要过量。老年人和肾病、缺铁性贫血、痛风病、动脉硬化患者更要控制食用量。范志红强调,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此时若不注意饮食,大量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另外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导致痛风发作,特别是痛风病患者要少食。 

  美食小窍门豆腐焯水要诀 

  南、北豆腐都有一定的豆腥味,北豆腐并有轻微的苦涩味。为除去异味,许多用豆腐制作的菜肴中的要诀就是在烹调前都将豆腐放水里焯一下,要知道豆腐焯水大有讲究,常见许多焯水过后的豆腐不是散碎就是中心出现空洞,不符合烹调的要求,这是没有掌握豆腐焯水的诀窍。正确的方法是,将豆腐切成大小相近的小方块,然后放在水锅中,与冷水同时加热,待水温上升到90℃左右时,应转用微火恒温,慢慢见豆腐上浮,用手捏时感觉有一定硬度时捞出,浸冷水中即可。

4豆腐怎么烹调不碎

豆腐是再普通不过的食材了,但它又嫩又软,烹饪时易碎,如何才能使豆腐保持完整呢?

做豆腐前,如果用盐水焯一下,再做菜就不容易碎了。特别是南豆腐软嫩细滑有弹性,水分含量也比较大。烹饪前,先将锅中的水煮开,放一小勺盐,把豆腐切块焯一下,才能保持完整。

豆腐中数内酯豆腐最细腻水嫩,但也最易碎。要想内脂豆腐不碎,烹饪前可先去其包装入锅蒸20分钟,待其冷却后再根据做菜需要切成各种形状烹饪。

此外,北豆腐虽韧性强不易碎,但也应小心,炒菜时可在热油中煎1—2分钟,待表面变硬再翻面炒。

最后,无论炒何种豆腐,都不要用锅铲铲,而要用锅铲反面轻推,这样既能让豆腐和配料混合均匀,又能防止锅铲铲碎豆腐。

5豆腐虽然营养高不宜多食用

  相信大家都知道,豆腐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豆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元素。专家告诉我们,豆腐虽美味,但是不能多食用,如果豆腐食用过多的话,就会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多食豆腐可促使肾功能衰退、引起消化不良、导致碘缺乏等,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下详细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多食豆腐可促使肾功能衰退: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变化,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此时若不注意饮食,大量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多食豆腐可引起消化不良: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多食豆腐可导致碘缺乏: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不仅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多食豆腐可促使痛风发作: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导致痛风发作,特别是痛风病患者要少食。

  多食豆腐可促使动脉硬化形成:专家指出,豆制品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会损伤动脉管壁内皮细胞,易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于动脉壁上,促使动脉硬化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