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胃肠炎

什么东西泡水喝养胃

胃病是现代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人们由于生活节奏快,经常饮食不规律等,很多人都患有胃部疾病。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胃部也是一个缓慢调养的过程,“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下面为大家推荐几款养胃茶。

目录 中医怎么养胃 什么东西泡水喝养胃 早餐吃啥最养胃 介绍胃病患者养胃的三大误区 冬季帮宝宝养胃的措施

1中医怎么养胃

若是平时容易胃部不适,加上饮食不节制,而导致症状复发或加重,出现胃部闷胀疼痛、频繁的嗳气或放屁、胸闷难抑、呕酸水、胸口灼热甚至疼痛等不适者,在治疗上,最重要的还是饮食上的节制,而适当的药物介入也是必须的。

前述的山楂、麦芽、谷芽、鸡内金、莱菔子等消食导滞之品并不建议服用。可服用香砂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左金丸、平胃散、逍遥散、旋覆代赭石汤等,并随证酌加贝母、牡蛎、良姜等单味药。并依据个人体质状况,从调整胃酸分泌、肠胃蠕动功能、促进胃粘液的分泌,以保护胃粘膜及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等来治疗,效果更甚于单纯的制酸剂。

除了药物治疗,胃部不适时应该特别注意一些饮食方面的宜忌,以免加重胃的负担。例如避免一次进食吃大量的肉类及坚硬难消化的食物,少吃糯米类制品、甜食、含咖啡因的饮料、酸菜、竹笋、巧克力、柑橘、烈酒等。

经常胃痛或吐酸水的患者,应少吃稀饭并且在两餐中间及睡前,吃一些苏打饼干缓解。营养学专家也建议胃病患者,可多吃包心菜类及使用橄榄油、葵花油及鱼油。可少量饮用鲜奶则是无碍,但大量饮用并不建议,至于调味奶则不适合。


2什么东西泡水喝养胃

  1:红茶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性就随之减小了。红茶不仅不会伤胃,反而能够养胃。经常饮用加糖、加牛奶的红茶,能消炎、保护胃黏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效果。建议大家在冬天喝比较好,饮用的时候加入适量的红枣和桂圆一同饮用,养胃的效果会更好哦。平时吃点苦瓜、西瓜就会感觉腹胀不舒服的人或体质较虚弱者,小编建议大家喝中性茶或温性茶,老年人适合饮用红茶喝普洱茶。

  二: 枸杞红枣生姜茶

  1:红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养胃、护肝、解毒抗癌之效,而枸杞除了明目,亦有降血压降血糖的作用。加入了生姜,也能发散风寒、预防感冒。用这三样煮水喝,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肠胃不适、口干舌燥等不适症状。枸杞20颗、红枣6粒、生姜3片。枸杞用温水泡发2-3分钟,红枣用刀从中间划一刀;将泡后的枸杞,红枣放入干净无油的锅中,加入800ml清水,开大火烧开;煮沸后,下入生姜片,转小火,盖上锅盖,焖煮5分钟即可。

  三: 普洱茶

  1:《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括肠通泄”,具有消食的功能。普洱茶味性温和,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普洱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后,能形成保护膜附着于胃的表层,因此,长期饮用普洱茶可起到养胃、护胃的作用。在适宜的浓度之下饮用普洱熟茶,非但不会对肠胃产生刺激作用。甘滑、粘稠、醇厚的茶水在进入人体肠胃之后,会形成一层膜,附于胃的表层,对胃产生保护的作用。因此长期饮用普洱茶可以起到养胃、护胃的作用。普洱茶还有促进肠胃蠕动的功能,因此长期饮用有助于通便,预防便秘。

  四: 茉莉花茶

  茉莉花最主要的药用功效,那就是理气解郁了。除了理气开郁外,茉莉花的另一个主要功效,就是化湿和中,中指的是处于中焦的脾胃,由于茉莉花具有性温的特点,所以是一种健胃的常用食品和饮品。多食用或者饮用一些茉莉花茶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调理方式。在杯中投入3g茉莉花茶,先注入90℃左右的热水没过茶叶作温润泡,再悬壶高冲注入适量热水,一分钟后即可饮用,在杯中剩余1/3水量时宜续水,以利于多次冲泡。

  五: 大麦茶

  大麦茶具有极为明显的健脾作用,尤其是一些因为饮食过度而出现胸闷腹胀等症状的患者,只需要将大麦炒黑研磨服,便可以有效缓解不适症状。尤其是对于小儿以及老年人等脾胃功能比较虚弱的人群,在平时生活中更应该多喝些大麦茶,以此来起到调养脾胃的作用,从而预防各种肠胃疾病。散装的大麦茶可以用锅煮着喝,一把大麦茶加上两升水,煮15分钟左右,或煮开后倒入茶壶中多次冲泡。如果是袋装的大麦茶,用沸水冲泡即可。

  六: 桂花茶

  中医认为,桂花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古人说桂为百药之长,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达到“饮之寿千岁”的功效。桂花性温、味辛,入肺、大肠经,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淤的作用,对食欲不振、痰饮咳喘、痔疮、痢疾、经闭腹痛有一定疗效。除了饮用桂花茶外,还可以将桂花、纯藕粉加白糖冲调成桂花藕粉,味美且开胃;或取上等小枣,加糖煮,汤将尽时,加入桂花,即成健脾开胃的桂花蜜枣。

  七: 喝养胃茶需辨清体质,

  适当饮用,否则极易伤身。有抽烟喝酒习惯,容易上火的燥热体质者喝凉性养胃茶;肠胃虚寒,平时吃点苦瓜、西瓜就感觉腹胀不舒服的人或体质较虚弱的虚寒体质者,应喝中性茶或温性养胃茶,老年人适合饮用红茶及普洱茶。

3早餐吃啥最养胃

早上7∶00 晨起第一杯水喝什么?

答案:温开水。

晨起喝水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心血管疾病。普通人晨起喝水以白开水为好,不应加盐(如喝盐开水则会加重高渗性脱水,令人倍加口干。何况,早晨是人体血压升高的第一个高峰,喝盐开水会使血压更高)。便秘的人,喝蜂蜜水是不错的选择。

上午8∶00早餐吃什么最养胃?

答案:吃热食。

很多人对午餐和晚餐很重视,却对早餐要求不高。调查表明,不吃早餐引发肝胆疾病的概率为11.7%,引发胃病的概率高达36%。一份营养均衡的早餐中应包含谷类、奶类及其制品、肉类、豆制品以及水果与蔬菜等几大类食物。

另外,吃“热食”才能保护“胃气”。

中午12∶00 吃饭配汤对消化有没有影响?

答案:喝汤最好在吃饭前。

在食物比较干而唾液分泌不足的情况下,适量的汤水有益于消化和吸收。汤水会稀释唾液和胃液,但它对肠道消化液的影响很小。注意不要将饭和汤一起吞下去,饭没有经过充分咀嚼,容易消化不良。

19∶00 晚餐后什么姿势对消化最好?

答案:站立。

胃有问题,容易呕酸水或有胃灼热感的胃食道反流的人,尽量不要饭后躺着、坐下,这样胃酸可能会反流到食道,使症状加剧。用餐半小时以内不要做剧烈运动。餐后血液会流向胃部并刺激胃酸分泌帮助消化,做剧烈运动,易消化不良。

22∶00 睡前喝牛奶,养胃又助眠?

答案:因人而异。

对于健康的人,睡前2小时不宜再进食,包括喝牛奶、果汁等,因为牛奶会引起胃酸分泌,容易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对于胃溃疡病人和胃切除术后的病人,提倡少量多餐,因此在上床半小时前最好能加一餐,食物可选择面包、鸡蛋、粥等。不宜进食纯流质食物。


4介绍胃病患者养胃的三大误区

  治疗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胃病患者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日常饮食积极做好养胃护胃的工作,但是胃病患者养生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那么养胃的误区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误区1:喝粥对胃病患者好。

  不少胃病患者认为粥细软,易消化,能减轻胃的负担。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原因是,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进口腔唾液腺的分泌,而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帮助消化。再者粥水分多,稀释了胃液,加速了胃的膨胀,使胃运动缓慢,不利于消化吸收。

  若喜欢喝热粥,其温度对胃的刺激也是不利的。因此胃病患者不宜天天喝粥,而应选择容易消化吸收的饮食,细嚼慢咽,促进消化,才更有益。

  误区2:多喝牛奶对胃有好处。

  胃部酸胀不适时,喝杯热牛奶便可缓解症状,感到舒服。这是因为牛奶稀释了胃酸,暂时形成一层胃黏膜保护层,因而感到舒服,但经常喝牛奶就未必对胃病患者有利了。现已证明,牛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比牛奶本身中和胃酸的作用更强,若胃病(如胃溃疡)需要抗酸治疗,是不宜用喝牛奶的办法解决的。豆浆则是个不错的选择。

  误区3:姜对胃病患者有益无害。

  人们普遍认为姜可暖胃,胃部不适时喝碗姜末水是常见的事。胃病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偶尔用之,且无不良反应,未尝不可。但应认识到,姜是刺激性食物,过量食用会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部不适或加重病情。若想用姜来治胃病应请中医辨证施治,采用不同的方剂对症治疗。

5冬季帮宝宝养胃的措施

一.冬季宝宝为何要养胃

  宝宝新陈代谢较成人快,生长发育迅速,需要较充足的能量供给。寒冷的季节会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的增加,从而加速了蛋白质、脂肪和糖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耐寒能力,这会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宝宝都要养胃、护胃,这是预防婴幼儿患胃病的重点。

  婴幼儿患上胃病的原因多种多样,有饮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过量、饮食不卫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此外,宝宝可能主食并没有吃得特别多,而是零食吃得过多、吃的东西太杂或射雕入过多油腻的食物,这是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要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有保养胃的意识。严冬初春,气候寒冷,人体受到寒冷气候的影响,生理功能和食欲方面都会发生变化。因此调整好饮食,保证人体必需的营养需求,对提高宝宝耐寒能力及生长发育都是十分有益的。

  二.宝宝胃积食的五种表现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患有胃病?

  1.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中医认为“食不好,睡不安”。

  2.原本宝宝的胃口还超级棒,近几天却发现宝宝食欲明显下降,还常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3. 已经学会说话的宝宝会常常自己说肚子不舒服,又胀又疼。大便干燥或酸臭、放屁臭秽、打嗝时有酸腐气、食积日久,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4.爸爸妈妈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腻,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5. 手足心发烧、面色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

 三.冬季帮宝宝养胃的措施

  措施一:宝宝是生长发育的个体,需要充足蛋白质的补充,其供给量占总热量的30%左右。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鸡蛋、牛乳、豆制品等,富含人体生长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价值高,可增强儿童抗病和耐寒能力。

  措施二:人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缺少很有关系,所以在冬季饮食中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山药、白萝卜等,因为蔬菜的根茎里所含无机盐较多。此外,冬季宝宝易受寒,特别是胃易受寒,要补充“暖胃”食品,如大枣、山药、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薏米、豇豆、扁豆、黄豆、卷心菜、菠菜、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圆等。另外,炒菜时,多放些大葱、生姜、大蒜、韭菜、洋葱等温性食物,也能起到祛阴散寒的作用。

  措施三:钙可直接影响人体心肌、血管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提高肌体的御寒能力。

  温馨提示:冬天的食物应以热食为主,以煲菜类、烩菜类、炖菜类或汤菜等为佳。不宜给宝宝多吃生冷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不易消化,容易伤及宝宝幼小的脾胃,脾胃虚寒的宝宝尤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