榅桲,是落叶小乔木[1] 。幼枝有绒毛。叶卵形或长圆形,表面暗绿色,背面密被绒毛。花单生枝顶,白色或粉红色。果梨形,黄色,有香味。花期4-5月。 喜光而能耐半阴。适应性强,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排水良好之地均可栽培。[1] 用播种、扦插或压条法繁殖均可。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榅桲的功效与作用
【拼音名】Wēn Bó
【别名】木犁
【来源】蔷薇科榅桲属植物榅桲Cydonia oblonga Mill.,以果实入药。成熟后采收,阴干。
【性味】甘、酸,温。
【功能主治】祛湿解暑,舒筋活络。用于伤暑,呕吐,腹泻,消化不良,关节疼痛,腓肠肌痉挛。
【用法用量】1.5~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2榅桲的形态特征
总体形态
乔木,高达8-10米;小枝粗壮,微屈曲,幼时无毛或具稀疏柔毛,二年生枝条褐灰色,具稀疏白色皮孔;冬芽小,卵形,先端急尖,无毛或在鳞片边缘及顶端微具柔毛。
叶
叶片卵形至长卵形,稀长椭卵形,长4-7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渐尖,稀急尖,基部圆形,边缘有钝锯齿,稀先端有少数细锐锯齿,上下两面均无毛或在萌蘖上叶片有柔毛,侧脉5-10对;叶柄长2.5-5厘米,无毛;托叶膜质,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腺齿,长6-10毫米,内面具白色绵毛,很早脱落。
花
伞形总状花序,有花3-6朵,总花梗和花梗幼时均被稀疏柔毛,不久脱落,花梗长2-3厘米;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长约1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腺齿,内面具绵毛,早期脱落;花直径2-2.5厘米;萼筒外面无毛或近于无毛;萼片三角卵形,稍长于萼筒,先端渐尖,边缘有腺齿,外面无毛,内面具绒毛;花瓣宽卵形,基部具短爪,长9-10毫米,白色;雄蕊20,稍短于花瓣;花柱5稀4,和雄蕊近等长,基部具稀疏柔毛。
果
果实卵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1.5厘米,褐色,有稀疏斑点,萼片宿存,4-5室;果梗长2-3.5厘米。花期4月,果期8-9月。
3榅桲的分布范围
榅桲别名蛮檀,楔楂、比也(新疆维语)、木梨(河南)。
是蔷薇科(Rosaceae)榅桲属 (Cydonia)的果树。本属仅有一种。
树体
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8m,树冠圆头形,主干纹理常扭曲。一年生枝细弱无刺,嫩时密被绒毛,以后脱落。2年生枝紫褐色,有稀疏皮孔,冬芽小,有少数鳞片,外被短柔毛。
叶
卵圆至长圆形,长5-l0cm,宽3-5cm,先端急尖,稀微凹,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上面无毛或幼时有疏柔毛,暗绿色,下面密被长柔毛,叶脉显著,单叶互生。叶柄长0.8-1.5cm,有柔毛。托叶膜质,早落。
花冠
直径4-5cm,纯白色,单生于小枝顶端。萼筒钟状,萼片反转,比萼筒长,内外均被绒毛。花瓣倒卵形,雄蕊约20枚,花柱5枚,离生,基部密被长绒毛。
果实
果实有扁圆形、倒卵形、石榴形,直径3-8cm,黄色,密被短绒毛,有特殊香味,萼片宿存,反折。5心室,每室有多数胚珠,果柄短粗,外被绒毛,2n=34。果面有不规则的纵肋(果沟)5-7条,擦去果皮柔毛,果皮光滑,上有褐色果点。果肉粗硬,味酸略涩,种子饱满,红褐色,坚硬。
4榅桲儿怎么做
老北京的纯正小吃-榅桲儿 往年的冬季,到了这个时候,妈妈都会做一罐好吃的榅桲,小时候没有冰箱,做好后就放在室外,每当心烦上火的时候,妈妈都会给我们吃些,看着白瓷碗里软软的果肉,还有浓浓的、红艳艳的糖水,闻着酸酸、甜甜、香香红果的味道,口水早就出来了呢。一碗下去,顿时神清气爽!最后还要拿着勺子刮吃着碗壁上浓浓的甜水,在碗壁上留下了一道道刮痕,就连这一点都舍不得阿,因为……因为太好吃了……其实很容易做的,就是初学要浪费些时间,熟练了就好了。
独家秘方:选择个大、饱满、红润的红果,洗净放入开水里焯一下,以表皮涨满为好,这时候会有一种酸甜的味道出来,过滤后放入碗中,取单个拔除果蒂,轻挤果身,去除果核留用,沿表皮撕下果皮,一个完整的果肉便出来了,依次每个红果,然后将果皮、果核放入清水中,煮开,当果皮的颜色由红变淡褐色后,过滤出所有杂质,只留水,红红的颜色很好看,加入刚才做好的果肉,依口味放入适量冰糖,小火慢煨,待浓稠后,关火、晾凉,然后放入冰箱,随吃随取。味道香、甜、酸、凉,非常棒的口感。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配菜:梨切丝入盘,定层放入冰镇的榅桲,红亮亮的榅桲配着雪白雪白的梨丝,犹如雪中盛开的红梅。
注意: 1、特别注意焯水时间,时间短,果皮与果肉无缝隙,不易去除果皮,时间长,果皮与果肉都烂了,也不易去除果皮,无法剔出完整的果肉,外观极其不雅。 2、不要留有果皮,果皮遇水后,红的颜色会留在水里,但自身颜色很难看了,加之红果果皮表面的斑点,影响整体效果。 3、最适宜冬天上火的人食用,但不可贪吃。
5榅桲的栽培技术
建园
园地选择:梨树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土、壤土、粘土都可以栽培。PH值在5-8.5均可,但以5.5-6.5为最佳。由于梨属深根性果树,且根的水平伸展力强,对土层较瘠薄的园地最好先实行壕沟改土或大穴定植,才能获得最佳产量与品质。就地势而言,山地、平地或丘陵均可。但在沿海地区和山区应注意适当避风或设置防风林。
整形修剪
榅桲图册1、整形:在整形上,我们采用主干双层形,树高控制在4米左右,全树留5个主枝,第一层3个,其中1个顺行向延伸,另2个斜行向延伸,不能垂直行间。第二层主枝2个,以对生为好,并要求垂直伸向行间,与下层主枝插空排列,为下层让开光路。层间距离1—1.2米。下层每主枝留2—3个侧枝,上层每主枝留1—2个侧枝。第一个侧枝与主干距离40cm为宜,侧枝间相互距离40cm左右,主枝角度60—70度,腰角50—60度,侧枝与主枝夹角约50度左右。
2、修剪:梨发枝力强成枝力弱,大多以短果树结果为主,修剪时应重点注意以下事项:
(1)结果枝组的培养与修剪:结果枝组数量合理布局是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对容易成花的品种,可采用先短截后放或短截一回缩的方法,对不易成花的品种,可以先长放后回缩,培养结果枝组。对盛果前期和进入盛果期的树,对结果枝组进行精细修剪,同一枝组内应保留预备技,轮换更新,交替结果,控制结果部位外移。要充分利用轻剪长放和短剪回缩调节和控制枝组内和枝组间的更新更壮与生长结果,使期既能保持旺盛的结果能力,又具有适当的营养生长量。
(2)辅养技的修剪:由于梨树的成枝力弱,整形修剪时,在骨干枝之间的空隙处,要适当多留一些辅养枝,以增强树势,利用其结果。当其影响主枝生长时,应及时回缩,直至疏除。
(3)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可采用对上部和外围的强枝进行疏剪,减少上部和外围枝数量,疏去直立强枝,留庸枝并缓放,使其成花挂果,以减弱生长势。对下部和内膛弱枝多留少疏,并适当短剪以促发分枝并复壮更新,对弱枝回缩到壮枝、壮芽处,以增强树势。对伸向行间的枝要适当回缩,使行间保持0.5米左右的过道。
(4)盛果期应加重冬剪,对内膛弱更新复壮,使内膛和下部枝培养丰满后,再轮换效替结果,同时预防结果部外移,保持树体结构。夏季修剪作为辅助修剪,主要采用摘心、扭梢、拉枝等技术,以促进花芽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