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肝胆疾病 >胆囊炎

胆囊囊肿怎么治疗

胆囊囊肿是一种良性疾病,它可以长在人体表面,也可以长在内脏里;囊肿就是长在体内某一脏器、囊状的良性包块,其内容物的性质是液态的。一般来说,常见的囊肿有“肾囊肿”、“肝囊肿”、“单纯性的卵巢囊肿”和“巧克力囊肿”。肾囊肿又分为单纯的孤立性肾囊肿和多囊肾。那么,胆囊囊肿怎么治疗?让我们一起下面的介绍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目录 胆囊囊肿怎么治疗 胆囊囊肿是什么 胆囊良性肿瘤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胆囊良性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胆囊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1胆囊囊肿怎么治疗

  胆囊囊肿的症状

  胆囊囊肿如果很大,而影响胆汁的代谢,可引起胆囊炎,患者会有腹胀,后背有放射性疼痛感,如果是胆总管囊肿,可引起梗阻性黄疸,呕吐,发热等症状。

  治疗方式

  一般无症状者无需治疗,症状严重者选择手术治疗。

  疾病护理

  避免高度紧张及精神刺激,保持乐观情绪及充足睡眠。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及消除囊肿可以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平时可多吃消肿散结的食物。

2胆囊囊肿是什么

  胆囊囊肿是发生在胆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在临床医学中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胆囊囊肿,患有本病的主要原因是和不规律、不卫生的饮食习惯有关系,所以你不但需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平时更多的要注意自己饮食上的护理。比如说每天按时吃饭,坚决杜绝暴饮暴食等一些不良习惯。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这类药物属于抗癌药的一种,该类药物大多被用来治疗肺癌、肺癌脑转移等疾病,另外该类药物对于消化道肿瘤也有一定作用。鸦胆子油乳的颜色是乳白色的,其一般呈现为均匀的乳状液体,因此如果出现了液体不均匀的情况则不能够使用。卵巢囊肿使用鸦胆子油乳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可以考虑使用中药来帮助缩小囊肿,日常生活当中还需要注意保持阴部卫生。

3胆囊良性肿瘤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以下几方面,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会有所帮助。

  病变的大小从表4可见,大部分良性病变<15mm,>15mm的病变为恶性的可能性相当高。日本第21届胆道疾患研究会还将胆囊小隆起样病变定义为小于15mm的病变。

  由于影像学特征缺乏特异性,在很大程度上,病变的大小是惟一的或主要的区别点,因此,病变的大小则成为判定病变良恶程度的初步指标。但是各家的标准不一致。我国绝大多数学者与Koga的意见相同,认为>10mm的病变应疑为恶性,并确定该点为手术指征之一。事实上,小部分早期癌或腺瘤内癌也小于10mm,现单纯根据病变的大小来判定病变的良恶性仍然是不完善和不安全的。

  1.病变的数目 胆囊息肉,尤其是胆固醇息肉,大部分为多发。胆囊腺瘤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腺瘤恶变虽然时有报道,但是尚未见到在同一胆囊内有多发腺瘤内癌的报道。因此认为,多发病变为良性可能性大,大于10mm的单发病变应疑为恶性。

  2.病变的形态 不少资料表明,有蒂腺瘤明显多见,但是腺瘤有蒂或无蒂与其恶变之间尚无明确的规律,尚需要大样本的统计分析,才能获得肯定的结论。

  3.病变发生的部位 颗粒细胞瘤常发生在胆囊的颈管部,局限性腺肌瘤样增生多见于胆囊底部,其他的胆囊良性病变可发生在胆囊的任何部位。

  综上可见,术前的影像学表现缺少特异性,病变的大小仅仅是鉴别诊断的初步标准。对于B超诊断有困难的病例,可进一步进行EUS或选择性胆囊动脉造影,有益于鉴别诊断。最终诊断仍然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在临床工作中,还要与上腹部的其他病变,包括十二指肠溃疡、肝外胆道结石、慢性胰腺炎和肝炎等相鉴别。否则,手术治疗后仍会残留症状。

4胆囊良性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本病无特异性试验室诊断指标。

  1.超声检查 B超为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简便、经济和病变检出率高和易普及等优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共同特点是向胆囊腔内隆起的回声光团,与胆囊壁相连,不伴有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胆固醇息肉常为多发,息肉样,有蒂,常小于10mm,蒂长者可在胆囊内摆动,高辉度不均一的回声光团,无声影,不随体位变动而移位。炎性息肉呈结节状或乳头状,多无蒂,直径常小于10mm,最大可达30mm,有蒂或无蒂,呈低辉度回声、无声影。腺肌瘤样增生B超下可见突入肥厚胆囊壁内的小圆形囊泡影像和散在的回声光点。超声检查的误诊率或漏诊率受胆囊内结石的影响,往往是发现了结石,遗漏了病变。也有因病变太小而未被发现者。

  超声内镜检查(EUS)可清楚地显示出胆囊壁的3层结构,从内向外显示,回声稍高的黏膜和黏膜下层,低回声的肌纤维层和高回声的浆膜下层和浆膜层。在胆固醇息肉、腺瘤及胆囊癌的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作用,对于B超难以确诊的病例,用EUS检查有效。胆固醇息肉为高回声光点组成的聚集像或多粒子状结构,胆囊壁3层结构清楚。胆囊癌为乳头状明显低回声团块,胆囊壁的层次破坏或消失,并可了解肿瘤浸润的深度。此法对胆囊壁息肉样病变的显像效果明显优于普通B超检查,但对于胆囊底部病变的检查效果较差。

  2.X线胆囊造影 包括口服胆囊造影、静脉胆道造影及内镜逆行性胆道造影等,是一项有用的诊断方法。影像特点主要为大小不等充盈缺损。但是大多数报道认为胆囊造影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偏低,一般约为50%(27.3%~53%)。检出率低受胆囊功能不良、病变过小或胆囊内结石等因素的影响。

  3.CT检查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CT检出率低于B超,高于胆囊造影,检出率为40%~80%不等。其影像学特点与B超显像相似。如果在胆囊造影条件下行CT检查,显像更为清楚。

  4.选择性胆囊动脉造影 根据影像上羽毛状浓染像、动脉的狭窄或闭塞等特点,可区别肿瘤或非肿瘤病变。但是早期的胆囊癌和胆囊腺瘤均可能没有胆囊动脉的狭窄和闭塞像或均有肿瘤的浓染像,两者间的鉴别较困难。

5胆囊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一、手术指征

  1、病变大于10mm;

  2、怀疑为恶性肿瘤,病变侵及肌层;

  3、良性与恶性难以确定;

  4、经短期观察病变增大较快;

  5、病变位于胆囊颈管部影响胆囊排空;

  6、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及合并胆囊结石或急慢性胆囊炎等。凡具有上述指征之一者,均应手术治疗。

  二、手术方法的选择

  单纯胆囊切除术适用于各种胆囊良性肿瘤。如果胆囊良性病变发生癌变且已侵及肌层甚至浆膜层,应按胆囊癌处理。在胆囊切除术中,应解剖检查胆囊标本,对可疑病变常规做冷冻切片病理检查,以发现早期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