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内分泌科 >糖尿病

血糖受损怎么办

空腹血糖受损是指服糖后2小时血糖正常<7.8mmol/L(<140mg/dl); 而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水平,即≥6.1mmol/L(≥110mg/dl)但<7.0mmol/L(<126mg/dl)。空腹血糖受损也是从正常过渡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阶段,患者如果注意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也许还可加一些口服降糖药)的话,血糖有可能逐渐变为正常。否则的话,也有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那么血糖受损怎么办?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血糖受损3个阶段 血糖受损怎么办 空腹血糖受损会转成糖尿病吗 孕妇血糖高怎么办 血糖仪准确度如何确定

1血糖受损3个阶段

  胰岛素抵抗期:控制体重

  表现:遗传、环境、生活方式不健康等诸多因素导致了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了,为了使血糖保持正常,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完成降血糖的任务,所以胰岛不得不加倍工作,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即“代偿性高分泌”。此阶段血糖正常,血中胰岛素水平高。这类人群往往表现为肥胖。建议体重超标、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每年体检时做一个胰岛素功能测定,通过它能够发现是否已进入胰岛素抵抗阶段。

  判断指标:空腹胰岛素或进行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查后常提示,血中胰岛素水平高。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值界限,一旦出现增高趋势,就应重视。

  对策:此阶段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此外,体重超标者一定要控制体重。

  运动:每次至少运动半小时,每周至少3次。运动时要出汗,心率不超过170-年龄,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这点。运动原则是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循序渐进的运动,且以有氧运动为主。最好的运动推荐跳广场舞。锻炼时间和强度都能保证,大家互相监督也容易坚持,长期下来效果明显。

  饮食方面:建议吃七八分饱,如果体重超标,还应吃得更少些。原则是必须保持能量的负平衡,也就是说吃进去的能量要小于活动消耗的能量。同时保证均衡饮食,注意食物多样化。

  糖尿病前期:悬崖勒马

  表现:第一阶段如果没能很好控制后,胰岛素抵抗持续高水平,无论胰腺如何努力工作,其分泌的胰岛素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使得胰岛素的高分泌由代偿走向失代偿,分泌的胰岛素逐渐减少,不能满足人体各种状态下的需要,血糖开始升高。此阶段就好像已经到了悬崖边上,如果再不“勒马”,就会进展到糖尿病期。

  判断指标:空腹血糖6.1—7.0毫摩尔/升,餐后血糖7.8—11.0毫摩尔/升。胰岛素水平有下降趋势。

  对策:这一时期主要有三个走向,一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血糖回归正常;二是生活方式调整不到位,走向了糖尿病;三是仍停留在糖尿病前期。可以说,此时糖尿病如同一顶拎在手上的帽子,到底是扔掉还是被戴上,几乎完全取决于患者在该阶段是否调整生活方式。要牢记:养成好习惯,任何时候都不晚,多做一点是一点。

  处于这一阶段的人,大多数无需用药,但少数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饮食等仍控制不好血糖的,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对保护胰岛功能有积极意义。

  糖尿病期:防并发症

  表现: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干预治疗,胰岛不堪重负,就会进展成为糖尿病。此期除了高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进一步下降直至衰竭。临床表现可有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也可无任何症状。

  判断指标:血糖明显增高(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胰岛素水平进一步下降。

  对策:该阶段的治疗,运动、饮食仍是基础。运动饮食没改变,光奢望用药解决血糖问题不现实。事实上,进展到糖尿病期的患者,往往说明他们此前没有良好的生活方式。

  用药时注意个体化治疗。降糖药物的选择,应兼顾胰岛素抵抗和保护胰岛功能;不能单控制血糖一件事,还必须同时兼顾血脂、血压等。

  除了血糖达标,此类人群要特别重视预防并发症。刚患病时,很多人认为不痛不痒就不重视,等到了疾病后期,因为血糖伤了“心脑肾”,眼睛失明,腿脚面临截肢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因此,刚诊断为糖尿病时,糖友心里要有根弦,监测好心脑血管和下肢血管等大血管,以及眼底和肾脏等微血管的情况,做到及时发现,早期防治。

2血糖受损怎么办

  1、控制饮食,减少总热量。吃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可以降低血糖的食物有苦荞麦、南瓜、芹菜、冬瓜、竹笋、木耳、蘑菇、洋葱、胡萝卜等。吃白肉(鱼鸭鸡肉)比红肉(猪牛羊肉)好,粗细粮要搭配。先吃菜后吃饭,血糖可减半,先吃饭后吃菜,血糖要翻番。

  2、合理运动,减轻体重,消除将军肚很重要。坚持锻炼,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钟。如快走、慢跑、打门球、太极拳、太极剑、骑自行车、登楼梯、爬山坡等。

  3、要有好心情。人遇到焦虑、忧愁、悲伤、愤怒、紧张时,可使血糖上升。若生活环境稳定,精神愉悦,笑口常开,血糖就会下降。

3空腹血糖受损会转成糖尿病吗

  大多数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患者,最终都进展为糖尿病。从病理生理的角度来看,进展为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分泌能力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是,对胰岛素抵抗程度和胰岛细胞分泌能力的测定,远远比血糖测定要复杂和昂贵。相比之下,测定和观察血糖水平的变化,是了解机体糖代谢状态的一个更加简单和可行的方法。

  总的来说,空腹血糖受损为糖耐量异常,也有人称为糖尿病前期,它有3种转归的可能性:

  1、维持在这个阶段不变;

  2、如未经科学的、饮食加运动的有效干预,大部分人将转为2型糖尿病;3、如经科学的、饮食加运动的有效干预,有部分人可以恢复正常而不转为糖尿病。

4孕妇血糖高怎么办

  第一次检测出血糖超标之后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控制饮食。

  很多准妈妈到后期体重增长过快,那么就容易造成孕期肥胖,孕期肥胖自然会导致血糖超标,请医生帮忙安排合理的孕期食谱,严格按照孕期的食谱来饮食,除此之外要定期复查,一直到指标下降顺利生产之后才可以安心。

  控制孕妇血糖升高,同时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膳食治疗的原则是:孕妇不减肥,按体型调整食物结构比例及热量;少食多餐,最好分3大餐,3小餐;少吃糖分高的水果;蔬菜每天400-500克,其中有色蔬菜不少于50%。

  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

  让食物尽可能的被消化吸收,同时少吃肉类多吃青菜,少吃米饭,水果每天不可以超过200克,要选择在2餐之间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暂时不要吃,如果担心少吃了水果会缺少维生素,那么可以用青菜来弥补维生素缺少的问题。

  维生素并不仅仅存在在水果当中,蔬菜中一定含有。含糖量高的水果有什么呢?苹果、草莓、香蕉、西瓜、樱桃、哈密瓜、香瓜等等,总之一切甜的水果都不要接触,待血糖数值平稳之后再考虑是否继续食用。

  多吃水果

  其他的甜食也要暂时听一下,大多数女性都爱吃甜食,巧克力、威化、饼干等等这些小零食也是孕期准妈妈们非常喜欢的,而且几乎是家里必备的,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宝宝的健康控制一下自己的欲望是值得的。

  如果准妈妈觉得饿了想吃点东西,可以选择无糖饼干或者是无糖豆浆等等。

  紫菜

  紫菜含有丰富的紫菜多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其中的紫菜多糖能显著降低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于饭前食用紫菜,以降低血糖。

  黑木耳

  含木耳多糖、维生素、蛋白质、胡萝卜素和钾、钠、钙、铁等矿物质,其中木耳多糖有降糖效果,动物实验表明,木耳多糖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黑木耳可炒菜或炖汤,也可作配料。

  必要时复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

  空腹血糖≥5.8 mmol/L,1小时血糖≥10.6 mmol/L,2小时血糖≥9.2 mmol/L,3小时血糖≥8.1 mmol/L,其中具备两项或超过两项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和死胎等;羊水过多发生率增加,为10%~30%;巨大儿发生率增加,在分娩时出现难产和产伤的机会将增多。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在分娩时易产程延长,从而易引起宫缩乏力性出血。所以要做好预防工作。

5血糖仪准确度如何确定

  血糖仪又称血糖计,是一种测量血糖水平的电子仪器。血糖测量是血液检查的一种,可以通过全血、血清或血浆样品来测量其中的葡萄糖浓度。主要的检查方法为化学法和酶法。化学法是利用葡萄糖在反应中的非特异还原性质,加入显色指示剂,通过颜色的变化来确定其浓度。但血液中也含有其他还原性物质,因此化学法的误差为50-150毫克/升。由于与葡萄糖有很高的结合特异性,因此酶法没有这一问题。其中常用的酶为葡萄糖氧化酶和六碳糖激酶。

  1、对于自我血糖监测的结果应当进行记录,这种血糖监测记录不仅仅是记录血糖检测的时间和数值,另外还应当包括当时的一些饮食、运动和药物的情况,例如进食多少食物后或者服用何种剂量的药物后等,这样才能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对于经常需要进行快速血糖检测的手指应当进行相应的保护,比如避免损伤,经常清洁消毒采样部位,简单的做做甩手动作使血液回流至手指远端有助于采血过程的顺畅,经常搓搓手或者使用温水浸泡也可对于手指末端的血液灌注回流有一定帮助。

  3、选择采血部位一般为双手无名指或者小指的指尖内外侧,不建议采用指腹部位,由于指腹部位脂肪垫较多且感觉神经分泌比较多,因此如果选这里采血的话一方面不容易顺利采血,另一方面感觉也比较疼痛。

  对于采血部位在采血前应当进行消毒并等待消毒液自然风干后进行采血,避免消毒液稀释自身血液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采血时应当对采血针选用适宜的进针深度,一方面保证采血后血液顺利自然流出避免由于用力挤压后导致组织液对于血液的稀释,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采血导致的疼痛感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