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热的夏季,对宝宝来说是一种煎熬。在这种季节,有不少孩子经常感冒、拉肚子。家长反映家里常规存放的感冒药似乎不太管用,而且感冒一旦来袭,宝宝还伴有拉肚子现象。全国名中医、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汪受传教授告诉记者,入伏之后,季节特点为“暑”和“湿”,当暑邪和湿邪侵犯时,宝宝会患感冒和腹泻,仍然是由于暑湿的缘故,孩子感冒腹泻又表现出不容易好。
目录
1夏季感冒别喝姜汤捂汗
立夏后,昼夜温差大,记者近日在某医院的呼吸内科看到挤满了看感冒的病人。“都说感冒不吃药一个星期就好了,我这已经两个星期了,还不好,咋感觉夏天感冒比冬天还难好。”一位病人念叨说。“夏天确实容易感冒,加上天气本来就热,感冒后感觉特别难受。”某学院一附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说。为啥夏天容易感冒还不容易好,平时又该怎样预防呢?
天气湿热人贪凉感冒易得不易好
“夏天天气热,空气湿度大,再加上大家爱吹风扇、吹空调、洗凉水澡,外热内冷,是夏季易患感冒、不容易好的主要原因。”医生说。
另外,夏天白天时间长,睡眠时间相对减少,天气闷热易出汗,人的运动量也相对减少,这些都会导致免疫力降低,也是感冒容易侵袭的原因之一。
“感冒了不要乱吃感冒药,不但不要乱吃消炎药,中药也要对症吃。”杜保荣特别强调说,感觉感冒是小病,不用上医院,乱吃药也是很多人感冒好不了的主要原因。
他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来辨别夏天最常见的两种感冒:暑热感冒,顾名思义是“热”,所以通常会发烧、口干、嗓子疼,舌苔和鼻涕都发黄;而暑湿感冒就是通常所说的“热伤风”,是湿热天气中受凉导致的,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还经常有消化道症状,比如腹胀、腹泻等。对于暑热感冒,可以喝清热解毒类药物,而暑湿感冒最对症的就是藿香正气水。“消炎药的话,一定要查了血象高再用,不然用了也没用。”他再次强调。
喝姜汤、捂汗都会加重病情
“患感冒要往医院跑好几趟,实在麻烦。都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感冒的时候,自己熬点姜汤喝是不是有效呢?”在医生的门诊室里,另一位感冒病人问。
“姜汤对夏季感冒不仅没有效果,而且可能令感冒越治越重,千万不能喝。”医生提醒说,因为夏季感冒多数不是由风寒所致,“姜”的作用主要是去除肠胃寒湿,对因“热”引起的夏季感冒无效,喝了只会适得其反。此外,盖被子“捂汗”的手段对付冬季感冒有效,也是夏季感冒的大忌,因为夏季感冒本身由热引起,“捂汗”过程中出汗再多,也不会起到退烧的效果。
怎么预防呢?医生说平时可以把薄荷、竹叶、菊花、连翘等当茶喝,长期坚持喝,可以驱散身体内热,对预防感冒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预防夏季感冒,关键要控制好身体的“小环境”,也就是说既要防暑又要防寒、防风和防湿,特别是很热、大汗的时候不要快速降温及用冷水洗头、冲身,也不能对着冷风直吹,更不要久留在强冷空调房内。
2夏季感冒治疗
暑湿感冒不妨用点中药
宝宝冬春季感冒了,打喷嚏、流鼻涕、发热常见,中医认为这属于风邪犯肺,而夏天感冒则打喷嚏、流鼻涕不明显,发热头痛多见,而且脾胃功能失调,宝宝不想吃饭,恶心呕吐,大便变稀,读者陈女士说,她的孩子7个月大,西药感冒药的作用基本上是缓解打喷嚏、流鼻涕的,却解决不了宝宝恶心呕吐的症状。汪教授介绍,针对暑邪感冒,中医采用清暑解表的方法,如:新加香薷饮加减,这服药由银花、连翘、香薷、豆豉、厚朴、扁豆、佩兰、藿香配伍组成。而香薷具有解表祛湿,用于治疗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小便不利等症。
针对夏季宝宝腹泻,中医也要分型治疗,譬如湿热泻的宝宝大便稀薄、水分多、色黄味臭,或见少量粘液,孩子有腹痛和食欲不振的表现,湿热泻首选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葛根、黄芩、黄连、滑石、甘草可祛暑化湿清热,如果宝宝呕吐了,可加半夏和陈皮,如果宝宝湿重,还可加苍术、藿香和厚朴。对于湿热泻的宝宝,想吃成药的话可选择葛根芩连微丸。若因风寒引起腹泻,宝宝大便颜色清稀,中间泡沫多,气味不太臭,孩子肠鸣腹痛,此时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汪教授特别指出,小婴儿也可吃藿香正气液,但不能吃藿香正气水,由于水属于酊剂,有些成分用酒精提取,因此水里含有少量酒精成分,故小宝宝不能服用。
夏天如何感冒宝宝
已进入伏天,气温还会升高,夏季感冒病人多是由于避热贪凉所致,由此专家提醒家长,高温时节也要注意保暖,不要长时间、甚至整天让孩子呆在低温空调环境中,在上午10点之前,可以让孩子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晚上睡觉空调不可开得太低。
家有感冒咳嗽的小宝宝,家长应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以保持呼吸道湿润,降低痰液的粘稠度,咳嗽时为宝宝翻身拍背,注意将孩子的脸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误吸,同时让宝宝多喝水,稀释痰液,使之进入消化道。家长用空心掌扣背,扣背时有一定的力量和节奏,方向从肩胛骨两侧由下向上,由外到内拍击。
门诊播报
最近生病的娃比较多
梅雨之后,南京直接进入高温天气,该院统计显示:7月5日至7月23日,呼吸科和消化科专科门诊分别为1124人和619人,日门诊量最多时达到139人和114人,小患者以感冒发烧、腹泻和胃肠炎者居多。
“天气变化、空调使用不当都是导致呼吸道疾病增加的诱因”,该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梁慧介绍,很多小患者感冒本已好转,却又出现反复。她建议如果症状不重,孩子精神不错,仅有鼻塞、打喷嚏和轻微咳嗽,可以观察。若发烧38.5℃以上,应及时上医院治疗,特别是对待身上出现皮疹的孩子,不能疏忽大意,防止传染性疾病发生。有一岁以下孩子的家庭还应注意,每年七八月份,门诊都有小宝宝患上暑热症,由于小婴儿皮肤汗腺散热功能不好,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孩子会发低烧,手心脚心发热,这种情况不需要治疗,开空调降温即可。
“消化科门诊这几天细菌感染性腹泻多了,一问病史,小宝宝均是吃了不洁食物造成的。大一点的孩子则是贪凉,冷饮吃得过量引起了胃肠炎、腹痛”,该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刘志峰说,孩子有明显脓血便,脱水严重时,就得建议输液,消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腹泻不重的话,吃一些止泻剂或肠粘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即可。
3夏季感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与冬天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是有区别的。风寒感冒主要是感受了风寒之邪。风热感冒是感受了风热之邪,春天较多。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比较贪凉,比如吹空调等,感受了风寒之邪。从症状上来说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的症状都有鼻塞、流涕、发烧。区别在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多发生在秋冬季和春秋季,是发热轻、恶寒重。
2、暑湿感冒是夏天特有的感冒,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热伤风。热伤风的发热和秋冬季感冒是有区别的,是发热重、恶寒轻,一般病人没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出汗多但是不解热。因此如果夏天的热伤风如果还像冬天感冒一样吃退烧药效果就会不好,而且还有一定副作用。
3、热伤风没有传染性。流行性感冒具有传染性,而热伤风不是流行性感冒,没有传染性。但是热伤风可以诱发一些疾病的发作,比如慢性气管炎、哮喘等。门诊中大多数病人病情的急性发作都有一定的诱因,比如受凉、劳累、情绪因素等,和热伤风有一定的关系。晚上睡觉贪凉甚至露宿户外也会导致热伤风
4炎热夏季感冒最佳饮食
夏天天气热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特别是长期办公室上班的我们,由于缺少运动,整天吹着空调,体质差更是感冒爱光顾的人群。多吃酸是能够预防感冒,今天小编就给您介绍三种能预防感冒的食物。让您不再烦恼!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鸡汤
喝鸡汤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对消除感冒引起的症状极为有效。因为鸡肉中含有我们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能显著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鸡肉某种化学物质,对保护呼吸道通畅加速感冒痊愈有良好的作用。
2、萝卜
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治疗感冒有独特作用。做法是把甜脆的萝卜切碎压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捣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萝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匀后冲入开水当饮料喝。
3、冲服蜂蜜
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两次冲服,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温馨提示:少吃点含纳的食盐,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护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细胞,让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扰素来对付感冒病毒。因此,每日吃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
5夏季如何预防感冒发烧
许多人为了贪凉,经常呆着空调房里,一不小心就患上夏季感冒。夏季感冒与冬春感冒相比虽发病率低,但症状较重,病程较长。多补充水分,避开高温,防风寒是预防夏季感冒的3个良方。
防夏季感冒 3个中医良方帮你。夏季感冒与冬春感冒相比虽发病率低,但症状较重,病程较长。因而预防夏季感冒对减少疾病维护健康很重要,那么怎样预防呢?中医教您3个高招。
补水分
天气炎热,人体水分挥发过快过多,使人体代谢失衡,抵抗力下降,易导致感冒等疾病。所以,应及时补充水分:适当增加些果汁,新鲜水果、蔬菜等;失水过多者,应急补糖盐水,补充身体必须的水液和微量元素,维持机体的抗病能力。
避高温
夏季天气炎热,身体散热困难,若长时间处于高温高热之中,余热蓄积,易患热感冒或中暑。所以,夏天应避免在阳光下工作或运动,上午十时至下午四时出行应采取避光措施;其次还要远离热源,或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防风寒
风寒侵袭是夏天感冒的重要原因。夏天人们适度享受空调、电扇、冷饮,防暑降温,对健康有益。若过度贪凉则容易导致风寒束表形成内热外寒型感冒;过食生冷容易导致寒凉直中脾胃形成胃肠型感冒。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