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头颈外科 >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物理治疗有哪些方法

在现在的生活中,颈椎病已经变成了一种职业病,很多电脑工作者都比较容易患上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是其中一种,他们长时间的坐在电脑前工作,平时不注意对肩部和颈部的保养,所以他们非常容易患上颈椎病,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人不提倡用手术的治疗方法,而是采用物理治疗,那么,脊髓型颈椎病的物理治疗有哪些方法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目录 哪些是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的物理治疗有哪些方法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后期如何锻炼方法介绍 脊髓型颈椎病的饮食禁忌 脊髓型颈椎病的三大护理

1哪些是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症状

  上肢症状:可出现一侧或两侧L肢运动障碍与感觉障碍。病人常反映上肢酸胀、麻木、烧灼疼痛与发抖无力感。感觉的部位可发生在肩区、肩部、上臂或前臂、亦可沿神经路线走行方向放射c病程较长者出现大小鱼际及前臂肌群的肌萎缩。

  下肢症状:韧发者下肢行走无力,如踩棉团状,下肢可单侧发病或双侧同时发病。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迟钝。严重者下肢负重步态不稳,抖动、肌张力增高,后期出现下肢瘫痪。

  四肢症状:表现于四肢神经功能障碍,初期可出现于单纯感觉障碍,多以手指、脚趾为明显。随着病的发展则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于下肢麻木、行走无力、抬腿困难、步态不稳等。

  头部症状:主要反映于头部疼痛、头晕与头皮麻痛之感。

  骶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于大小便控制异常,出现排尿时尿急尿频,徘使时无力或控制失约。

2脊髓型颈椎病的物理治疗有哪些方法

  脊髓型颈椎病症状:颈髓受压的表现:下肢的感觉、运动障碍:下肢笨重、麻木、无力、行走不稳;胸、腰部束带感;手麻、力弱,严重者可出现截瘫、三肢瘫、四肢瘫、大小便失控。

  物理疗法:

  1.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可酌情选用醋酸、碘离子、奴氟卡因、维生素B1、B12或中药,将导入药物的极板置于颈后,另一极板置适当部位,每次20分钟,每日1次,20次一疗程。

  2.低频温热电、低频调制中频电、干扰电疗等:可酌情选用相应治疗处方或治疗参数。

  3.高频电疗:可酌情选用超短波、短波、微波、毫米波等,急性期宜无热量,慢性期宜微热量,每次治疗10∼15分钟,15∼20次为一疗程。

  4.温热疗:蜡疗、热袋疗、红外线、可见光、激光偏振光疗

  5.超声波疗:颈背部

  6.牵引疗法:有机械牵引和手法牵引 通过牵引能扩张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内压,促进膨出椎间盘回缩或突出椎间盘还纳;伸张扭曲的椎动脉;通过牵引还能扩张椎间孔,缓解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缓解肌肉痉挛,解除小关节囊嵌顿。

3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后期如何锻炼方法介绍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期是指术后三个月内,手术期内以休息修养为主,稍加康复训练。术后功能康复锻炼从术后期以后开始。术后3个月以后,去除围颈,除了继续进行中训练项目外,颈肩部功能的恢复性活动是此期锻炼的重点。

  ①颈肩部训练。在手术中期的基础上,进行各方向的颈部活动,按“米”字操进行8个方向运动,动作不要引起疼痛不适。

  ②颈部肌肉力量性训练。这种训练可以增强颈椎定性,应该交替进行。

  ③肩周肌群训练。上肢外展、旋后平肩,可以同时抗阻。有条件的患者要进行专门的康复训练。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后期进行锻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继续各项功能训练;

  ②颈部活动应作为长期坚持的训练,但不应过度活动,要运动适当;

  ③保持正确的姿势。长时间伏案工作之后,每隔1小时活动颈部1次;

  ④睡眠时枕头要高低适宜,避免颈肩部受凉。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及家属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调整心态,积极乐观的接受治疗及术后康复。住院期间谨遵医嘱,出院后做好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后期的康复锻炼,做好定期的回院复查。

4脊髓型颈椎病的饮食禁忌

  脊髓型颈椎病以肢体瘫痪、痿废不用为主症,在颈椎病的发病率中,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较低,居于其他各型颈椎病之后,此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推管狭窄,使颈髓受到压迫或投伤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除了进行手术治疗外,内服颈椎病专用药就显得相当重要,而目前治疗颈椎病疗效最好的当属颈通颗粒了。脊梁网专家建议颈椎病患者在服用专用药露明颈通颗粒的时候,应根据病情虚实分别选择食物,可以更好的达到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瘫病初起,病属实证者饮食应清淡,宜食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作用的食物,如黑木耳、桃仁、丹参、当归等,忌食过于油腻厚味的食物。瘫病日久,病属虚证者,饮食宜补养,一般经常吃骨头汤、蛋、猪骨及羊肾、核桃仁等。

  气虚证候偏重者,宜食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性平味甘的食物,如粳米、山药、牛肉、鸡肉、鲢鱼、鳝鱼、大枣、樱桃、葡萄、人参、西洋参、黄芪、胎盘、胡萝卜、豆浆、蜂王浆等。

  血虚证候偏重者,应常食高铁、高蛋白、高维生素C的食物,宜吃具有健脾补肾、益气养血功效的食物,如牛肉、牛肝、羊肉、鸡蛋、阿胶、墨鱼、大枣、桑堪、龙眼肉、黑芝麻、当归、何首乌、黄茂、党参、羊肝、猪肝、鸡、海参、豆浆、牛奶等。忌食或少吃荸荠、大蒜、海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等生冷性凉的食物。

  阴虚精亏证候偏重者,宜多吃些清补性质的食物,宜食具有甘凉滋润、生津养阴作用的食物,如鸭肉、猪肉、鸡蛋、牛奶、甲鱼、龟肉、海参、蛤蜊、蚌肉、墨鱼、桑椹、枸杞子、银耳、西洋参、菠菜、青菜、黄芽菜、香蕉、西瓜、蜂蜜、芝麻等。忌食辛辣刺激性、温热香燥的食物,忌脂肪、糖类含量过高的食物,少吃或不吃狗肉、羊肉、炒花生、炒黄豆、龙眼肉、佛手柑、大蒜、韭菜、芥菜、辣椒、胡椒、生姜、花椒、肉桂、小茴香、丁香、红参及白酒、香烟等。

  肾亏阳虚证候重者,应多食用温热性质的食物,宜食用具有温阳散寒、补肾功能的食品,如狗肉、羊肉、干姜、胡椒、肉桂、荔枝、茴香、人参、羊骨、牛鞭、韭菜、淡菜、桂圆、白酒等。忌食性寒生冷之品,忌食生冷瓜果及冷饮。阳虚之人应少食或不食鸭肉、兔肉、田螺、海蛳、蚌肉、蚬肉、柿子、柚子、香蕉、西瓜、苦瓜、菜瓜、生藕、生萝卜、丝瓜、冬瓜、紫菜、菊花、荸荠等。

5脊髓型颈椎病的三大护理

  1、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生活习惯

  一般人1/ 2~1/ 3 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此预防颈椎病首先从家庭生活开始。注意日常生活体位,暂停某些活动,避免在家里躺着看书、看电视、长时间打麻将、写作等。最好 1 h 左右做1次颈部活动或体位改变。虽然一再强调避免某一固定体位太久,但由于职业因素,如办公室工作人员、电脑操作人员、外科医生等需长期低头工作。

  所以,工作期间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处于被迫体位,尽可能改善工作条件,如调节工作台的高度符合个体差异,酌情配备斜面台板或斜面阅读台,以减少颈椎的屈曲程度。各型颈椎病的急性发作期应停止骑自行车、编织、缝纫等活动。家庭环境应避免潮湿及寒冷。

  2、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脊髓型颈椎病病人多为中老年、身体虚弱者,故饮食上尽量选择与治疗相协调的食物,忌生冷、咸。老年病人多脾胃弱,食少则正气不足,饮食无度又可增加脾胃负担,使脾胃生化不及而食滞内停。要通过摄取适宜的、富有营养、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对颈椎病的防治有积极的作用。

  此外,还应指导病人经常少量食用胡桃、山芋肉、黑芝麻等补肾食品和木瓜、当归等舒筋活络食品以疏通气血、改善症状,并要求病人避免滥用温补药和药酒。

  3、选择合适枕头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病人来说十分重要

  选取枕头时应注意枕头的位置,睡眠时枕头高度以12 cm~15 cm为宜,宽度最好宽及肩下,枕芯要求细碎、柔软、富有弹性,填充物以荞麦皮、绿豆皮为佳或选择羽毛制的圆枕,直径以15 cm~18 cm为宜,长约40 cm。平卧时枕头置于颈后而不是头后,使颈部保持轻度后仰过伸的姿势,以符合颈椎中立位。侧卧时枕头与肩宽等高,保持颈椎中立位。

  睡眠时不要将双臂上举,或将手放在头部,以免影响手臂的血液循环。另外,颈椎病病人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药枕,来帮助颈椎病的治疗,如吴茱萸枕、决明枕、活血枕、颈椎病药枕等,都对脊髓型颈椎病症状的改善和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疾病百科 | 脊髓型颈椎病

挂号科室:外科

温馨提示:
合理搭配,饮食要合理搭配,不可单一偏食。

本型颈椎病虽较前两型明显少见,但症状严重,且多以隐性侵袭的形式发展,易误诊为其他疾患而延误治疗时机,因此其在诸型中处于重要地位,由于其主要压迫或刺激脊髓及伴行血管而出现脊髓神经的感觉、运动、反射与排便功能障碍,故称之为脊髓型颈椎病。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人群 常见症状:下肢无力、双腿发紧、抬步沉重感、反射亢进[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