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

冠心病适合什么运动呢

冠心病患者要及时的治疗,严重时会导致死亡的。但是冠心病是有所不同的,并不是所以的心脏病都不能运动。所以适当的运动对冠心病患者是有好处的,但是切勿运动不当,造成严重的后果。冠心病适合什么运动呢?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更年期冠心病的发生与高血压的关系 冠心病适合什么运动呢 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注意事项 冠心病人要及时补水  女性为什么会患上冠心病

1更年期冠心病的发生与高血压的关系

  双侧卵巢切除后,冠心病发病率增高。对102例在45岁以前做了双侧卵巢切除及子宫切除者进行了观察,以112例仅做子宫切除术者作为对照,术后均观察12年,前组发现冠状血管病变者26例;后组仅有5例。心绞痛:前组为16例,后组为4例。心肌梗塞:前组为5例,后组仅1例。故认为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或停止,冠心病发病率高。

  关于子宫切除并发冠心病的危险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由于手术本身引起生理性或精神压力增加了发病的危险性,也可能是子宫本身有一种尚未为人们所认识的激素功能所致,例如前列腺素的分泌,具有预防绝经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这种激素很可能与卵巢分泌的激素起联合作用,同时按照观察,子宫切除术后所引起的冠心病与求偶素的应用及吸烟无关。这些病人在切除子宫前血浆胆固醇、血压、体重等大多正常。绝经前妇女切除子宫后与发生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仍是一项新的课题,尚需进一步研究,但对于绝经期前的妇女,如无特殊的妇科疾病的指征,切除子宫应当慎重。

  更年期冠心病的发生与高血压有密切的关系,45岁患高血压比患高血脂更为重要,因为它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原因。此外,高血压初动脉粥样硬化有彼此促进的作用,据北京、上海等地的资料调查,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者占62.9%一93.6%,而多数先有高血压。关于高血压致冠心病之作用机理尚未必定,一般认为,这是由于高血压使血管负荷加深,管壁损伤,通透性增高之故。

  胆固醇的增加也是冠心病增加的因素。高脂血症与动脉硬化的关系,已是一个明确的问题,无论是外源性的(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或内源性(脂质合成增加及脂质清除障碍)的脂质代谢异常,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B脂蛋白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一般认为切除双侧卵巢的妇女或绝经后妇女,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增高,这些都是增加冠心病发病率的危险因素。此外,糖尿病是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者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之无糖尿病者高2倍,据临床观察,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与糖尿病三者常常伴随发生,表示绝经后妇女(包括人工绝经)糖及脂肪代谢发生障碍。同时,绝经期妇女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发生很大变化,造成了神经---体液平衡失调,影响脂质代谢,易出现心血管系统病变。另外,除雌激素对血中脂质的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对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起必然作用。如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中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也增高,至60岁以后就不再增加了。再有,由于年龄的缘故,动脉内膜壁增厚,氧气进入受阻,致使中层缺氧,酶活性降低或消失,影响了脂质的转化及运输,促使沉积增高。此外,动脉壁对血浆脂蛋白的通透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因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2冠心病适合什么运动呢

  (1)运动前要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均可使血中儿茶酚胺增加,降低心室颤动阈,加上运动 可有诱发室颤的危险,因此,对于心绞痛发作3天之内,和心肌梗死后半年之内的病人,不宜做此较剧烈的运动。

  (2)运动前不宜饱餐。因为进食后人体血液供应需要新分配,流至胃肠帮助消化的血量增加,而心脏供血相对减少,易引起冠状动脉相对供血不足,从而发生心绞痛。

  (3)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不运动者,不要突然从事剧烈的运动。

  (4)运动时应避免穿得太厚,影响散热,增加心率。心率增快会使心肌耗氧量增加。

  (5)运动后避免马上洗热水澡。因为全身浸在热水中,必然造成广泛的血管扩张,使心脏供血相对减少。

  (6)运动后避免吸烟。有些人常把吸烟作为运动后的一种休息,这是十分有害的。因为运动后心脏有一个运动后易损期,吸烟易使血中游离脂肪酸上升和释放儿茶酚胺,加上尼古丁的作用而易诱发心脏意外。

3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注意事项

  冠心病是可防可治的,从饮食上来讲,要以清淡的饮食为主,避免肥甘厚味,避免终日酒足饭饱,要多吃蔬菜和水果,注意经常饮水,适当合理的运动,冠心病人并不是不能运动,适当运动会使心脏的功能增强,如果不运动,慢慢心脏就会衰弱,然而冠心病人运动一定不能挑战心脏的极限,如果冠心病运动到发作心绞痛了这就不好了,所以要根据冠心病的轻重状况来适度运动。

  还必须要戒烟限酒,劳逸适度,避免劳累过度,《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人体虚弱的时候,病邪就会乘虚而入,因此过度的劳累是冠心病发病和加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冠心病的发作和天气变化有很大关系,冠心病患者应注意天气变化,由于冷风的刺激会使得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寒邪阻脉,使心脉闭塞不通,致胸痹心痛的发作。所以在寒冷的天气冠心病人要戴上口罩,避免寒冷直接从口鼻进入来刺激人的脏器血管。

4冠心病人要及时补水 

  水与冠心病发作关系密切。人在夜间因呼吸和出汗会耗散部分水分,加之老人常有起夜水液随之消耗也较多。夜间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量减少,血小板凝聚力亢进,使原来就粥样硬化的血管更易产生栓塞。所以,冠心病患者,重视饮水是预防心梗发生的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由于不少老年人神经中枢对缺水反应不太敏感,会因不渴而不愿喝水,身体经常处于一种轻度脱水状态而不自觉。因此,冠心病患者在临睡前半小时,适当喝些水,早晨起床后,首先饮一杯水(200ml左右),可及时稀释过稠的血液,促进血液流动。夜尿多者,起解时可喝些白开水,能补偿体液的消耗。当气候炎热或饮食过咸时,更应多喝点水,这既可补充过多流失的水分,也有助将“废物”及时排出体外,

  冠心病患者,不宜一次喝下太多水,当水分快速进入血液,血容量增加,尤其心力衰竭的患者更不要一次大量饮水会使心衰加重。

5女性为什么会患上冠心病

  由于生活压力大,吸烟的女性越来越多,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吸烟,对女性心血管系统伤害极大。因为吸烟会引起心血管脂肪沉积和粥样硬化,导致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吸烟本身是心血管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同时与其它冠心病高危因子结合,更容易成为导致冠心病的罪魁祸首。

  大量饮酒特别是饮烈性酒可增加心脏负担,能直接损害心肌,造成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抑制脂蛋白脂肪酶,使胆固醇代谢减慢,甘油三酯升高,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大量饮酒也是中风的危险因素,因为饮酒可引起心律失常、心率加快、心房颤动等,并促发脑栓塞;再者,饮酒可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活性增强、血压升高,并能增加血小板聚集性,激活凝血过程,刺激脑血管平滑肌痉挛,从而促发脑血栓形成。

  心烦心慌对于中年女性来说具有极大的威胁,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不受控制的乱发脾气,因为过度忧虑、激动、发怒、激动等使交感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氧耗量增大或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因此,中年女性应当重视精神与神经调节,保持相对稳定的心态,乐观豁达,减少及避免各种不良情绪,这将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

  大部分女性用于锻炼的时间少之又少,这导致体重的直线上升。而肥胖是冠心病的诱发因素,所以特别要注意体重的变化,把控制体重增长作为最重要的干预措施之一。肥胖者心绞痛和猝死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的4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30%者,10年之内发生冠心病的机会大大增加。这些都说明肥胖会增加心脏的负担,造成心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