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权威资料统计,普通成人每年大约会有2-4次感冒,儿童及老年人每年大约6次,很多人感冒用药很随意。专家指出,感冒用药不是小事儿,对于肾病患者来说更要谨慎!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肾病患者感冒用药三原则。
目录
1肾病患者感冒需做三项检查
1.查尿,看尿液里有无蛋白尿、红细胞等;2.查B超,看肾脏大小及形态变化;3.抽血,看肌酐,衡量肾功能损伤的程度。
这三项检查中,尿液检查尤其重要。尿液中有无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花20元左右一查就能知道。
不过,有一点值得提醒,很多人做检查时,往往是先喝足了水做B超,然后再去做尿检。这种做法很不合理。因为喝水太多,导致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浓度降低,往往不能准确地检出异常。做尿检最好是取早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的中段尿(少杂质),由于尿液浓缩,检查更准确,更能发现肾病变化。
而抽血查肌酐,结果超标的话,表明肾功能已经损伤了近50%。因此,为早期发现肾病变化,检查晨尿最准确。
肾炎患者发生感冒,治疗时不能随意买药吃,一定要遵医嘱用药,以有效地避免肾脏的负担,可以用解热镇痛药和板蓝根、感冒冲剂等,若肾炎患者感冒伴有咽炎和扁桃体炎,可以用一些对肾脏损害较小、又对咽炎有效的抗生素。
预防重于治疗,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的发生。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其次,多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添衣服,防止受寒受凉。除此之外,在感冒流行期间,应避免到公共场合,以防止交叉感染。
2肾病患者感冒用药三原则
原则一:感冒不可拖
有的肾病病人感冒后,会因不知如何药或自我感觉身体素质好而一拖再拖。青岛静康中医肾脏病医院的专家指出,肾病病人自身免疫力和排毒能力较常人低,感冒后不用药更容易恶化,还可能加重自身肾病,一定要及时用药,治愈病症。
原则二:服药看说明
有慢性肾病的病人感冒时要避免吃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青岛静康中医肾脏病医院的专家指出,肾病病人用药时一定要查看药物说明书,“肾病病人禁服”的药物肯定不能服用。另外,中药里也有肾病病人的禁服药物,如马兜铃酸等对肾脏有损害的中药,用药前应仔细查看、询问。
原则三:用药问医生
肾病病人感冒后应咨询专业肾病医生如何用药!青岛静康中医肾脏病医院的专家指出,肾病病人感冒后不用惊慌,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肾病专家指出,一般非处方的常用感冒药及抗生素,对肾脏的影响较小,肾病病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放心使用。
3肾病患者冬季三点预防原则
严防感冒
研究证实,感冒是导致肾病患者肾脏损伤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临床表明,患有慢性肾炎的病人感冒当天或次日会使病情复发加重,肾脏加剧损伤。急性肾炎一般易在感冒后的10—15天出现,症状显示为浮肿、尿血,如果检测肾功能,就会发现肌酐尿素氮迅速升高。很多患有慢性肾炎的病人都在看完感冒后就不得不“转战”肾内科,还有不少肾病患者则是在感冒中被发现发病。
有许多肾病患者的感冒属于隐匿型,这是由于身体免疫功能降低,不会出现发烧头痛等明显的感冒症状,只出现怕冷怕风,咽喉痒痛等轻微不适感觉,这些往往不易引起患者重视,但实际上对肾脏的损伤同样非常严重。专家建议,冬季肾病患者一定要防止感冒,如感冒后有浮肿、尿血等症状一定要赶紧去医院看病。一些患有尿毒症、糖尿病等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
控制饮食
除感冒外,肾病的另一大诱因和加重因素是饮食不当,摄取过高的蛋白质。临床统计显示,每年临近节日都是慢性肾病发病及复发加重的高峰期。
慢性肾病病人很容易在冬季因摄取过多蛋白质而导致肾病加重。起初可能表现为大吃大喝后胃口不好,很多人误为消化系统出毛病,可能会去消化科就诊。其实贫血、血压高、浮肿、腰酸都可能是肾脏发病的前兆。所以,肾病患者在大吃大喝的时候,要多想想自己的健康,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尽量少吃,尤其是肾功能不好的人,更要注意。
加强锻炼
肾病患者由于天气寒冷,更加不愿意运动,整个冬天喜欢呆在温暖的家里甚至卧床休息。专家提醒:这是极其错误和危险的做法,这样会使肾脏血流减缓,加重淤滞和肾脏的硬化萎缩。肾病患者在冬季应该坚持合理的运动锻炼,一方面增强抵抗力,防止感冒,另一方面加强肾脏血液流通,有助于损伤修复,防止肾小球硬化。专家最后提醒说,肾病患者的锻炼方式以步行为主,天气晴朗时尽量参加户外运动,不适合户外活动时也应该在室内散步,不要卧床。
4三少一多肾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冬季是肾脏疾病高发期,多数人知道注意保暖避免发病,却忽略了饮食不当也会增加肾脏负担的问题。专家表示,肾病患者应少吃高盐、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多摄入符合时令的新鲜蔬菜。
冬季气候寒冷,许多患者忽略自身肾脏问题而开始大吃大喝抵御严寒,这样很容易导致摄取过多蛋白质或脂肪、盐等食物导致肾病加重。
“慢性肾病患者,高盐、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尽量少吃,尤其是肾功能不好的人,更要注意限制磷的摄入。”专家说,肉汤、动物内脏、坚果含磷较高,要少吃。肾病患者要注意低盐饮食,当血浆中的白蛋白含量下降时,可多食用精蛋白,如瘦肉类、鱼类、蛋类与豆制品等。当血中尿素氮的含量已经增高、有尿毒症倾向时,应吃低蛋白饮食,控制植物蛋白的摄入。
此外,医生提醒,尿量少的患者要限制钾的摄入,少吃柑橘类、香蕉、土豆等。如伴有高血压,更应限制盐的摄入,要控制在正常摄入盐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肾病患者不宜吃鸡蛋、松花蛋以及辣椒等含刺激性成分的食品和调味品,应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5肾小球肾炎的危害哪些常见
1、贫血
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致红细胞的分化、成熟、释放减少有关。
2、血尿
血尿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明显增加或毛细血管壁断裂引起的。见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局灶性肾小球肾炎。
3、对骨骼系统的损伤
慢性肾小球肾炎会影响到人体骨骼的正常生长,使骨骼产生畸形。同时慢性肾小球肾炎还会引起骨组织内的钙分离现象,导致患者出现抽筋、骨质疏松和骨痛的现象。
4、蛋白尿
由于各种炎症介质及血管活性物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质滤出,引起蛋白尿,见于各型肾小球肾炎。
5、水肿
①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轻度水肿。多见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②因少尿或无尿使水、钠在体内潴留。见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③因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造成高度水肿。见于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6、心脏和肺的损害
慢性肾小球肾炎会导致心、肺出现一定程度的水肿和肾性高血压,如果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话,还会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的出现,这就是导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胸闷气急、无法走路卧的原因。
7、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可有头痛、头晕、食欲减退、疲乏、失眠等,这与高血压、贫血、某些代谢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有关。
8、尿异常
肾小球肾炎会造成患者的尿量多数较少,大多数低于1000ml每天,少数可出现少尿,常伴有浮肿;肾小管功能损害较明显者,尿量增多,并伴有夜尿多,浮肿不明显,甚至出现脱水征象。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