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冻疮的偏方有很多,很多用料都比较容易找到,比如用生姜治疗。不少人对这种偏方治疗方法非常感兴趣,但是也有一部分的人对生姜治疗冻疮存有质疑。那么生姜能治冻疮吗?如何操作治疗效果好?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1冬季冻疮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首先,生冻疮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儿童、少年容易发生冻疮,青壮年次之,老年不容易发生冻疮。这是因为儿童和少年接受寒冷刺激以后,皮下小血管收缩反应比中年人,特别是比老年强得多。在寒冷的刺激下,儿童少年的皮下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血液瘀滞,局部组织营养不良,容易发生损伤,而老年春的皮下小血管对寒冷的刺激则不敏感,所以,不易生冻疮。
体质强弱以及血液循环状况好坏,与发生冻疮也有密切关系。患心脏疾并血管疾病和末梢血液循环机能差的人,局部皮肤对寒冷的适应性、耐受性和抵抗力差,经不起寒冷的刺激,容易发生冻疮。
性别对生冻疮也有一定影响。青年和壮年妇女比同年龄的男子容易生冻疮,这是因为妇女对寒冷的适应性差,皮肤对寒冷的抵抗力低。
潮湿是引起冻疮的另一原因。在潮湿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可以明显加重寒冷对他的影响和危害,更容易破坏局部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促使冻疮形成。所以在潮湿中比在干燥环境下生活更容易发生冻疮。此外,长期站立、缺乏活动、衣服窄孝营养不良以及疲劳过度等,也容易发生冻疮。了解这些知识,就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预防冻疮的措施。
2生姜真的可以治冻疮吗
方法一
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就会见效。
方法二
把姜烤得发黄,可以烤出一种味道,闻到这种淡淡的姜味,便完成第一步操作;第二,需要把姜切片,取其中心,在敷于冻疮处,不用几天便可以治愈! 但是,并不是所有姜都有这种功效,必须找到老品种姜,新姜没有多大的效果,其次,还需要选择稍微嫩一点的姜才有更显著的作用!
方法三
生姜和花椒洗净,加入水中以1:20的比例泡半小时,水泡发黄为止;连水带生姜花椒一块煮开,加入几滴老醋,起驱寒的效用;将脚洗净,等水稍微凉一点就可以泡脚了,水尽量热,只要受得了,越热越好;泡半小时后抹上防裂油穿上袜子,每天晚上坚持泡,一个星期就起效果啦!
3脚冻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坚持每日用热水泡脚,用稍微烫一点的水,泡个十五分钟(大概脚红,发白),擦点甘油护肤。
如果脚上只是一个个红色的点状冻疮,不严重的,泡脚后,用创口贴(可以是地质的)贴在红点处,白天不需要撕掉。
如果脚上的冻疮已经钟很大,冻疮中心程白色状,则必须擦药治疗,蛇油膏(正牌货),就可以了。并且注意防寒,两双袜子,每日换药,泡脚,避免挤脚的鞋子。
如果脚上的冻疮已经开始程结巴状,就是像一块死肉一样,捏不疼,还有皮可以撕下来的情况时,注意,不要撕掉那层屁,弄点红鲜辣椒,加开水,泡脚,两天泡一次(脚裂开的就不要泡,禁止有伤口)
如果脚已经裂开,泡脚时间大概五分钟就够了,不要太烫,适合就好,然后开始擦药,药店有卖一种叫什么尿素的药膏,一支18块左右,效果可以,擦在裂开的地方,每日都要坚持,其他没裂开的地方就擦甘油就可以了。
注意保暖,保护好自己的脚,用力不要太猛,如果避免不了就的天天坚持治疗,不然以后每年都会有冻疮。
4冻疮的病理跟发病机制有哪些
寒冷是本病发病的最主要原因,能增加冷传导和对流的因素对本病的形成起促进作用,如潮湿和风速,此外机体组织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下降也对本病形成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系机体对寒冷发生的异常反应,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时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好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现代医学认为冻疮是因为患者的皮肤耐寒性差,加上寒冷的侵袭,使末梢的皮肤血管收缩或发生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得氧和营养不足而发生的组织损伤,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
众所周知,手脚和耳廓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分,亦是冻疮的好发部位,深秋以后,气温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生冻疮,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血管先天性变异,血管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而诱发冻疮的,因此,预防冻疮应针对其发病机理,提前采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寒冷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皮肤缺血缺氧,代谢失常,久之血管麻痹扩张,淤血,血浆渗出引起局部组织水肿,水疱形成,及组织坏死,溃疡形成,潮湿及风速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潮湿多风地区冻疮发生率比干燥地区为高,此外,自主神经紊乱,肢端血运不良,鞋袜过紧,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疾病常为本病诱因。
5冻疮的饮食辅助治疗方法
(1)萝卜法:将萝卜切厚片,煮熟趁热贴敷患处,凉后更换。连敷3-4天可愈。
(2)生姜法:生姜火上烤热,切片擦涂患处,可消肿止痒;或生姜切碎,浸泡于70%的酒精中,20天后用酒精擦涂患部,日数次。
(3)苹果法:苹果去皮绞碎熬膏,加入少许樟脑粉调匀涂患处,每日3次。
(4)辣椒法:辣椒面撒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患处;或辣椒5个,入白酒100克浸泡一夜,用此酒擦涂患处,日2-3次;或干辣椒25克,水煎,趁热洗患处15分钟,可消肿止痒。
(5)茄根法:用茄子根、干辣椒煎水,洗患处;或茄杆连根煮水,趁热烫洗患处,日1-2次。
(6)葱须法:葱须、茄根各100克,煎水洗患处,日1-2次。
(7)桔皮法:鲜桔皮3-4个,生姜3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钟,待水稍凉后浸泡患处,每次30分钟,水凉再加热。
(8)山楂法:山楂120克,水2500毫升,煎30分钟去渣,热洗患处,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