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血糖偏低者是需要在饮食上进行相应的调节的,而低血糖病人,在平时可以吃以下三款食谱,以对血糖起到有效的降低作用。
目录
1低血糖的检查
孕妇在产检时应及时检测血糖值,以确定血糖是否正常。通过对血糖正常值的检测,了解血糖标准值有助于提高做好糖尿病防治。
1、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
2、孕妇餐后1小时:餐后1小时血糖值一般用于检测孕妇糖尿病检测中,权威数据表明孕妇餐后1小时不得超过10.0mmol/L才是血糖的正常水平;
3、孕妇餐后2小时:餐后正常血糖值一般规定不得超过11.1mmol/L,而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另外其他范人群的血糖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为:男《50mg/dl(《2.78mmol/L),女《40mg/dl(《2.5mmol/L)(饥饿72小时后正常男性,女性最低值),婴儿和儿童《40mg/dl(2.22mmol/L)。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恶心等);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除早期症状外还出现惊厥及昏迷等)。
大多数低血糖见于胰岛素或磺脲类药治疗病人或新近饮酒者,诊断一般没有困难。
2血糖低吃什么好这三种美食可常吃
1、虾皮腐竹。
可经常食用,本品为高蛋白饮食,防止低血糖和高脂血症。
原料:腐竹250克,虾皮20克,蒜头一瓣,麻油、姜、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虾皮加酒、水浸发并煮沸,腐竹冷水发后撕成细长条。油烧热后爆香蒜茸、姜末、加入腐竹及虾皮(连汁),煮沸调味、再用小火烩20分钟,淋上麻油即成。
2、西湖牛肉羹。
每周1~2次,具有补脾养胃、强筋壮骨,治疗低血糖症的作用。
原料:牛腿肉200克,鸡蛋2只,黄酒、葱姜、酱油、麻油、胡椒粉、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牛肉切成细末,略剁后加少酒、酱油、胡椒粉、生粉拌匀。清水适量加姜末煮混后将牛肉末拌入内,再将打匀的蛋液倒入,调味着薄芡,撒上葱花,淋上麻油即可。
3、炸五香麻雀。
每周一次,主治低血糖引起的头晕,腰酸冷软。
原料:麻雀10只,五香粉少许,黄酒、姜片、酱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麻雀去毛、去内脏洗净,加上酒、酱油、五香粉、味精、渍半小时后滚上干生粉。菜油烧至六成热时爆入姜片,放入麻雀。
3孕期低血糖怎么办
1、孕妇出现低血糖时应及时补充糖分以增加血糖水平,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送医院注射葡萄糖。
2、孕妇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补充糖分增加血糖水平。吃任何形式的精制糖如可乐、果汁、糖果、口服葡萄糖片都可以。如果低血糖反应重的孕妇,还需要在纠正低血糖后再增加口服碳水化合物的量,如馒头或面包或者水果。
3、对于注射长效胰岛素的孕妇,为防止低血糖反复出现,还可以加食牛奶或鸡蛋等消化吸收较慢的蛋白质食品。
4、对已经神志不清楚,尚有吞咽能力的孕妇要将白糖或葡萄糖放入其口颊和牙齿之间,使之溶化后咽下。如果10分钟内仍然无改善,应立即送医院给予静脉注射葡萄糖液。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禁止空腹,少吃多餐:由于早期孕吐现象较为明显,许多孕妇会表现出食欲不振的现象,所以吃的很少,这时候孕妇应该少吃多餐才能保证营养。每天吃5-6顿饭,睡前和杯牛奶,安神补钙。
2、保证早餐营养丰富:早餐对于孕妇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多吃些牛奶、鸡蛋、肉粥、蛋糕、糖水和面条等高蛋白、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已提供一天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3、随时携带零食:由于孕妇胃口变化大,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随身携带一些小零食,比如花生、糖果、苏打饼干等食品,一旦出现上述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使头晕等低血糖症状得以及时缓解。
在日常生活中,孕妇需注意自我保护,不骑自行车,以免跌伤;一旦头晕发作,应立即坐下,或平卧,以阻止头晕加剧;避免久站,以预防发作。
4关于低血糖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发生低血糖时症状都一样
临床观察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
婴幼儿及低龄儿童低血糖常常表现为哺乳困难、哭闹易惊、易激惹、面色苍白、出冷汗、注意力涣散、噩梦连连、遗尿等,发生在夜间可表现为尿床等,症状缺乏特异性,必须细心观察方能发现。
成年人发生低血糖往往症状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感、心慌、手抖、出冷汗、四肢无力等。
老年人低血糖往往以神经缺糖症状作为突出表现,如嗜睡、意识障碍、偏瘫、癫痫样抽搐、昏迷等,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另外,无症状性低血糖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当中也比较多见。
误区二:所有低血糖皆与糖尿病有关
虽然低血糖在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但并不是糖尿病患者所特有,如胰岛B细胞瘤、某些胰外肿瘤、慢性重症肝病、慢性肾上腺功能低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也可导致低血糖。
鉴别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低血糖十分重要,因为两者的病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误区三:饥饿感=低血糖
饥饿感通常被视为低血糖最可靠的报警信号。在许多患者看来,只要是出现饥饿,就说明发生了低血糖。其实,有饥饿感未必一定发生了低血糖,有些患者尽管血糖值很高,但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或存在胰岛素抵抗,葡萄糖不能转运进入细胞内为机体所用,也会出现饥饿感。许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血糖越是控制不好,饥饿感越是明显,一旦病情稳定了,饥饿感也就消失了。因此,应该教育患者注意,当出现饥饿感时,一定要及时监测血糖,判定血糖是高还是低,以避免盲目补充食物。
还有一种情况是所谓的“低血糖反应”,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血糖在短时间内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尽管其血糖仍在正常范围内,甚至稍高于正常值,患者仍会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等低血糖症状。
误区四:低血糖皆因过量使用降糖药物所致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除见于过量使用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以及用药后未及时进餐以外,还见于运动量过大、空腹饮酒等情况。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在病情早期可表现为进餐后期(约餐后3~5小时)低血糖,多见于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原因在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水平与餐后血糖变化不同步,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所致。这也提醒医生,对那些出现进餐后期反复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应警惕是否存在2型糖尿病。
5糖友要警惕低血糖的4个时刻
1、清晨运动时。糖尿病人适当运动有助于血糖的降低,但运动过度,就会造成低血糖。尤其是有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前可适当摄入碳水化合物,切忌空腹运动。
2、服用降糖药时。胰岛素和磺脲类的降糖药若使用过量,很容易造成低血糖。对于1型糖尿病人来说,胰岛素的强化治疗使低血糖更易发生。因此用药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添加剂量。
3、吃过饭后。有的糖尿病人营养搭配不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过于单一,导致饭后1-2小时血糖骤升骤降,造成大的血糖波动。因此糖友饮食要吃混合餐,使营养均衡发展。
4、夜晚睡觉时。很多糖友在半夜都会发生夜间低血糖,这与睡前的血糖监测息息相关。若睡前血糖值低于6、5,最好加喝一杯牛奶,以防止夜晚能量消耗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