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儿科 >矮小症

不利于长高的运动有哪些

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每个父母的心愿,长个子是最最直观的体现,身高的条件是有多种因素的,基因遗传是一大因素,钙质的补充又是一个大因素,运动也是能让孩子长高的必要条件,但是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可以长高的哦,有很多运动是不适合正在成长的孩子的,那不利于长高的运动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宝宝长高的规律 不利于长高的运动有哪些 宝宝长高吃什么 宝宝长高会发烧吗 长高的穴位

1宝宝长高的规律

  婴儿出生时:平均身高约为50厘米;

  出生第一年内:身高增长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约20—25厘米;

  1—3岁:平均每年增长约8—10厘米,至一岁时身高约为75厘米,2岁时约为85厘米,3岁时约为95厘米;

  3岁后:增长速度逐渐递减,每年约增长5—7厘米;

  进入青春期:男孩子可长20—30厘米,女孩子长15—25厘米;

  青春期后:身高增长逐渐减缓至停止。

2不利于长高的运动有哪些

  长跑

  有些家长自己每天清晨喜欢练长跑,也拉着几岁大的孩子一起跑,这是不对的。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肌肉纵向发展,肌力差,强度过大的长跑易使肌肉疲

  劳,影响肌肉的正常发育。另一方面,儿童心脏较小,收缩力较弱,加上儿童胸廓小,肺通气量亦小,摄氧能力差。强度过大的长跑会加重其心肺负担,造成氧气供

  应不足。因此,儿童长跑不但难以供应机体所要消耗的能量,而且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此外,儿童的耐热、耐寒能力较差,热天容易出汗过多,冷天容易受

  凉感冒。晨练必须特别注意气温变化。总之,儿童长跑,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才能起到锻炼效果。一般认为,12岁以下小孩每次跑程不宜超过1000米,跑

  的速度也不宜过快。

  拔河

  “拔萝卜”几乎是每一个幼儿园小朋友都懂得的故事、都会唱的儿歌,而拔河往往也是小朋友喜欢的活动。拔河时,幼儿身体或后仰,或前倾,或侧身,四肢用力维持在固定的位置上,特别是两队处于势均力敌时,往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幼儿的骨和关节很娇嫩,容易

  受伤和变形,在拔河这种强度大的运动下,幼儿全身肌肉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常常会导致供不应求而缺氧。在缺氧的情况下,不

  仅肌肉易疲劳,而且不利于肌肉的正常发育。另外,拔河时常要持续性憋气,影响有节律的呼吸,并导致回心血量减少,造成心输出量降低而心肌负担骤然增加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心脏和大脑会出现暂时性缺血,严重者可能发生昏厥。因此,拔河并不是适合幼儿的一项经常性运动。

  掰腕子

  由掰腕子比手劲而引起软组织扭伤及肱骨骨折的

  事屡见不鲜。这是因为在掰腕子时,肘关节必须屈曲到近90度并支撑在桌面上,才能稳定前臂与上臂,把全身力气用在手腕上。这时,双方都咬紧牙关,拼命屈曲

  手指和腕关节,借着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及上臂内旋的动作,以最强的力量压向对方。因此,双方的上臂都有相反的力量在抗衡。两种逆向的扭转力,刚好在肱骨

  内旋肌附着点上下相交,容易造成肱骨干中、下段部位发生螺旋型骨折,在双方用力拼搏的瞬间,往往突然喀嚓一声,上臂因骨折而发生剧烈疼痛,不能动弹。另

  外,掰腕子前一般都没做准备运动,一开始,参战双方便咬牙鼓腮,全力拼搏。全身的肌肉韧带从原来的松弛状态一下子变成紧张的收缩状态,因此,很容易造成肌

  肉、肌腱、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扭伤。

  “斗鸡”

  我国许多地方广泛流行“斗鸡”游戏:空闲时一群小朋友像公鸡一样饶有趣味地

  “斗”起来,不少小孩都很喜欢。其实,这是一种容易伤害身体的游戏,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身体的损伤。首先,由于游戏参加者以膝盖骨为进攻武器,互相攻击,容

  易使膝关节受到损伤。膝关节的碰撞,可引起关节面的充血、水肿,如长期反复发生,可导致关节面粗糙不平,形成永久性创伤性关节炎,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如

  果伤及膝关节内的半月板,还会引起行走困难。再者,由于“斗鸡”时是单脚着地,身体重心不稳,一不小心便造成踝关节的扭伤,或互相攻击时容易撞到胸腹部组

  织,轻的发生软组织挫伤,严重的可致肋骨骨折。

  蹦迪

  有关专家研究指出,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迪斯科舞并不适合小孩子。因为迪

  斯科舞节奏强烈,而幼儿的控制能力较差,过分扭动身体容易失去平衡而跌倒。同时,他们的肌肉力量较弱,骨骼尚未发育完善,这种强烈的运动对他们的健康成长

  十分不利。英国医学专家提出,跳迪斯科时,不间断地快速扭动颈部,会使颈动脉频繁扭曲,血液流动受阻,容易发生大脑缺血,出现昏厥,严重者会拉裂脊神经,

  导致肢体麻木、运动迟钝,形成迪斯科舞蹈病。

  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对骨骼发育有好处的,一些运动可能会让孩子的骨骼有损伤,这样一来一定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对大脑的影响也是不好的哦,如果想让你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就一定要避免这些运动。现在你知道不利于长高的运动有那些了吗?希望您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哦。

3宝宝长高吃什么

  1、牛奶

  牛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物美价廉、食用方便,是最“接近完美的食品”,人称“白色血液”,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它所具有的原生营养性是其它任何人造营养品都无法比拟的。

  2、菠菜

  菠菜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和铁,也是维生素B6、叶酸、铁和钾的极佳来源。其中丰富的铁对缺铁性贫血有改善作用。

  3、胡萝卜

  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素有“小人参”之称。胡萝卜富含糖类、脂肪、挥发油、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青素、钙、铁等营养成分。

  4、橘子

  柑橘果实营养丰富,色香味兼优,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以果汁为主的各种加工制品。柑橘产量居百果之首,柑橘汁占果汁的3/4,广受消费者的青睐。

4宝宝长高会发烧吗

  宝宝长高会发烧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谣传。难道平时不发烧的孩子就不长高了吗?发烧说明宝宝身体不健康,这种情况下又怎能和长个子联系在一起呢?因此,家长们也不可相信这种谣言,盲目给孩子补钙,过分补钙反而会造成孩子到了发育期比其他孩子发育得慢。总之小孩子长高和发烧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

  很多老人家可能都会告诉你说,宝宝发烧是在发骨节,发热之后很快就能长高的,这是真的吗?显然也是不科学的说法。想要知道这到底为何不科学,大家首先要了解发热是怎么回事。发热就是体温异常升高。发热分为生理性发热和病理性发热,小儿的正常体温通常在36℃~37℃间,如婴幼儿吮乳后、饭后、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均可使小儿体温暂时性升高。但是这些很多时候都是正常的发热,如果是病理性发热,那么大多是感冒或者其他因素导致。发热和长高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不管是长高会发烧还是发烧了就会长高都是不可信的哦!

5长高的穴位

  1、揉腹:爸妈每天轻轻地为孩子揉腹,顺时针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2、捏脊: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孩子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两旁。每天睡前给孩子捏3—5遍,对调理孩子消化系统,增强抵抗力有好处。

  3、搓脊柱:爸妈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

  4、按压百会穴: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交叉点。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5、推三关:用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可调理脾胃。

  6、拿三阳、三阴经:胳膊、腿的外侧为三阳经,内侧为三阴经。三阳经要从上往下捏,三阴经要从下往上捏,每天各3—5遍。

  7、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0—50次,可以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