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中医术语。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叫舌苔。由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血细胞等组成。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舌头发绿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有可能是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建议你口服葡萄糖酸锌,或者同时服用维生素b 。平常一定要多喝水。 多吃蔬菜。不要吃味精鸡精,因为这回造成锌的排除增加。因为它们有可能导致锌的排除增加。锌的缺乏几会导致这个病。建议你一定要要禁烟 ,酒,辛辣食物。含化华素片效果好
中医里有种看病的方法就是看舌头的颜色与质地,正常舌头上有一层白色的薄薄的胎,舌质淡红.当舌胎变厚,并且显出黄色,黑色,紫色就是体内不正常了,但是很少有绿色的舌头的.因此若没有其他症状,只是舌胎发绿,可能是食物,或饮料染成的.你若是舌胎发绿,而且有口苦,便秘,口干等症状,那就是内火重,可以吃些清火的食物或药物.另外你也可以再观察一些时间,看有没有退;若没有退
考虑是上火或是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可用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口服,也可以饭后将蒙脱石散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均匀地涂于溃疡面上,或西瓜霜喷剂喷于患处等。同时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品,戒除烟酒,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若是舌胎发绿,而且有口苦,便秘,口干等症状,那就是内火重,可以吃些清火的食物或药物.上火引起的,若是长期这种症状,的确有可能是消化不好,平时喝点菊花,决明子,清热去火.
适当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去吃一些清热去火的食物的,毕竟舌苔发绿还是和上火有很大关系的,所以最主要的还是要记住自己身体当中的内火,如果是长期出现这种症状的话就很可能是自己的消化系统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个时候就应该要保证自己的饮食是有规律性的。
2舌苔的苔质
即舌苔的形质,分为下列几种:
1、苔的有无:正常舌有一层薄白苔,由胃气而生。在疾病过程中,舌苔从有到无,是胃气阴不足、正气渐衰的表现;但舌苔剥落之后,复生有薄白苔,则是邪退正生,胃气渐复的表现。
2、苔的厚薄: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质的为薄苔,不能见到舌质为厚苔。舌苔的厚薄可测定正邪盛衰和病情的深浅轻重。薄苔主外感表证,亦主内伤气郁。厚苔主痰饮、湿邪、积滞。舌苔由薄变厚,病邪自表入里,邪盛病进;舌苔由厚变薄,为病邪自里达表,正胜病退。
3、舌苔的润燥可了解津液的变化:若舌面润泽,干湿适中为正常舌象,虽有病而津液未伤;若扪之湿而滑利,则称滑苔,多主寒主湿,或阳虚水饮内停。若舌面望之干枯,用手扪之无津液,则为燥苔,多由热盛伤津、阴液亏耗,或气不化津所致。
4、舌苔的腐腻和舌苔的偏全:舌苔在舌面分布的变化。舌苔布满全舌称为全。舌苔偏布于舌面的前、后、左、右某一局部,称为偏。察舌苔分布的偏全,可判断病变的所在。全苔为邪气散漫,多为湿痰阻滞中焦之征;舌苔偏见于舌的一侧,为邪在半表半里,或病在肝胆;苔中根厚腻,多为痰饮或胃肠积滞等。
5、舌苔的剥落和消长:舌苔薄厚、多少的变化,也是正邪进退的反映。舌苔由少变多、由薄复厚,一般说明邪气加重,主病进;舌苔由厚变薄、由多变少,说明正气渐复,主病退。若舌苔骤增骤退,多为病情暴变的征象。
6、舌苔的真假:辨舌苔的真假,可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舌苔真假的判断以有根无根为标准。凡舌苔紧贴舌面,不易刮去,似从舌体上长出来的,即真苔又称有根苔。若苔不着实,如浮涂在舌面,刮之即去,即假苔又称为无根苔。在疾病的初期、中期,有根苔比无根苔为深重,疾病后期有根苔比无根苔为佳。若舌面上浮一层厚苔,望似无根,而其下部生出一层新苔,属疾病趋愈的征象。在辨别假苔时需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清晨舌苔满布,饮食后苔即退去,虽属假苔,并非无根;若退后苔少或无苔,则是里虚;第二,有苔有色,刮之即去,病轻浅;若揩之即去,病更轻浅;第三,厚苔一片而无根,其下不能续生新苔,是原有胃气,其后胃气虚乏,不能蒸化胃液上潮。多因过服寒凉药损伤阳气,或过服热药损伤阴液所致。
3舌苔的表现
1、白苔: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不干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多见于温热病。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舌苔白滑而粘腻,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为胃腑蕴热。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质干枯者,称为“雪花苔”,表示脾冷。舌及满口生衣,出现霉苔或生糜烂点,为胃气衰败,脏气将绝之危候。
2、黄苔:黄苔主里热证。舌苔薄黄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
3、灰苔:主里证。苔灰薄而润滑,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苔灰而干燥,为热病或阴虚火旺。
4、黑苔:黑苔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极其严重。苔黑而干燥,为热盛津亏。舌尖苔黑而干燥,为心火盛。苔黑而润滑,为阳虚阴寒极盛。
4身体有病舌头先有信号!舌头有齿痕是肾虚
看舌头,抓住五个信息点
在中医诊病的“望、闻、问、切中”,“望”是最重要的,而最能表达疾病状态的就是舌头。因此,中医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舌头,即可从中捕捉一些健康信息。“望”舌头可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看舌质,是红的、淡的、紫的,还是暗的。其次,看舌体,比如舌头是胖是瘦,有没有裂痕,是否是齿痕舌,或是裂纹舌。第三,看舌苔,是黄苔还是白腻苔。第四,看舌头是不是僵硬,有没有歪斜。最后,还要看舌头的脉络。
舌头红,体内有火
正常的舌头应该是比较柔软,活动自如的;舌质是淡红色的;有薄薄的一层白苔,而且是颗粒均匀分布的。如果舌头颜色较深或者比较鲜红,标志着你的机体有热证,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火”。不同的“火”在舌头上的表现也不一样。
舌尖红———心火。如果舌尖红,伴有口干、烦躁、口舌生疮、小便发黄或颜色较深、睡眠不好、大便干等症状,就可能是心火。心火的口舌生疮以舌尖及两侧生疮最为多见,口腔内膜也会生疮。心火旺盛者可酌情使用导赤散,严重的可以用泻心汤来加减。
舌两侧红———肝火。有肝火时,舌质也是红的,但主要集中在舌的两侧,此外还有口干、眼睛发红、口苦、大便干等症状。可以吃龙胆泻肝丸来清肝火,或者喝药茶,比如头疼、肝火旺、脸红的人,可用苦丁茶加上菊花、蔓菁子沏水。
舌前半部分红———肺火。肺火表现为咳嗽、鼻干、口干、咽燥,舌头的前半部分红。此时,可服用泻白散清肺热,或多吃一些果蔬,例如梨就有清肺热、润肺的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有很多的肺热病人大便都不通畅。所以,在临床治疗时,既要清肺热,还要通腹气,平时可将白茅根15克、芦根15克、白萝卜50克做成汤,是一道很好的清热菜。
整个舌头红———胃火。有的人胃疼,并伴有口臭、口苦,想喝凉水,整个舌头比较红(有时舌红苔黄,黄色把红色覆盖了)就是胃火的表现,此时可服用清胃散。还有一种胃火,伴有大便干结,这时可服用承气汤。
舌红少苔———“肾火”。其实,中医没有“肾火”的概念,但肾也会出现热象。如果舌红少苔,腰酸膝软、口干、耳鸣,有时睡眠不好等,可能是肾阴不足。如果在这个基础之上热扰心神,出现心烦、盗汗、手脚心热,多是阴虚火旺的表现。严重者舌头更红,没有苔或少苔,可能是一层薄薄的黄苔,表明有热出来了。常见的用于治疗“肾火”的药有以下三种。
六味地黄丸:如果舌红少苔,舌质红的不是那么明显,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六味地黄丸,以补肾阴为主。
知柏地黄丸:阴虚有热,舌红少苔,但是舌红的程度要比前者明显,另外还有一些潮热、盗汗,手老想放在玻璃上的情况,此时应该用知柏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阴虚有热,舌红少苔的情况也比前者严重,同时还有一些头疼头晕,眼睛干涩有充血的情况,这时候要用杞菊地黄丸。
需要提醒的是,临床上舌红少苔还有可能是肺阴不足、肝阴不足、胃阴不足等疾病的表现。肺阴不足时,不仅舌红少苔,而且咳嗽时间比较久,干咳少痰,口干、嗓子干。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养阴的药,比如沙参麦冬汤;严重者,例如有咳血的人,属阴虚火旺,可以加上百合固金汤,既养阴还清热。当然了,如果有咳血,需要到临床进行检查,看看肺里有没有其他的问题。肝阴不足的人,除了舌红少苔以外,还会眼睛干涩,有的人可能肢体有麻的感觉,或者肌肉稍稍有蠕动跳动的症状。这种情况可以服用四物汤,还可以服用养血再加上养阴的药物,比如用四物汤加上芍药甘草汤,效果都很不错。胃阴不足的人,除了舌红少苔,还会胃疼,不想吃东西,嘴干,有嘈杂感,即似饥非饥,似痛非痛,似胀非胀。这个时候考虑服用益胃汤,用芦根、石斛、沙参等来养胃阴。
舌头没血色,体虚
舌头发淡同样也能反应身体健康。淡舌是指舌头血色很少,或看起来没有血色。淡舌是气虚、血虚或阳虚的表现,从整体来看,老人较年轻人容易偏虚。
工作劳累、精神紧张,导致脾气虚十分常见。脾主肌肉四肢,因此脾气虚主要表现为浑身没劲,老觉得累,不想吃东西,胃或肚子有胀满感,大便偏软不成形等。脾是主管运化的,如运化水湿、水谷精微。如果脾功能失调,就不能把营养输送给全身,所以浑身没劲儿,水液代谢失常之后,该干的不干,该湿的不湿,大便就会出现不成形或者次数较多,这都是脾虚不足的表现,从舌头上来看就是淡白舌。这种情况可以服用成药,比如四君子汤、香砂养胃丸等。
如果舌淡,并经常咳嗽,日久不愈,但不是很厉害,有一点稀痰,就可能是肺气虚。除此之外,一动咳嗽就厉害,或有气喘的表现,胸膛憋闷,大便偏软,舌头的前面部分淡得更为突出。肺气虚的人可以适当用一点党参、山药、茯苓等。
很多人用冬虫夏草补肺虚。虽然它是补虚的良药,但由于价格昂贵、假货盛行,很多老百姓都买不到合适的冬虫夏草。我推荐给大家一组中药,能达到类似于冬虫夏草的作用:2克西洋参,加上一些山药,既补肺脾又补肾;还可以加一些沙参,有养阴的作用;或者再加些枸杞子。四个药组合起来,既照顾到肺、脾,还照顾到肾。
如果舌淡并伴有腰酸、腿软、浑身没劲、乏力,有时头晕,气不够用,不想说话,就可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这个时候就需要补益肾气,可以用六味地黄丸再加上一些补肾气的药,比如牛膝、补骨脂、川断。肾气虚发展下去可能就会导致肾阳虚。肾阳虚的人多为淡白舌,而且舌体胖、有齿痕,上面还有水滑苔。很多老人到了一定年龄晚间会夜尿增多,甚至出现大便不成形,尤其是“五更泻”,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拉稀,这都是肾阳虚的表现。金匮肾气丸是补肾阳的良药。
5从舌头看你的健康状况
1. 舌头振颤:
对着镜子吐舌头,如果舌头微微颤动,很可能是精神紧张、体力衰退的征兆。日本医学专家在一项调查研究中发现,七成以上的人都不会在振颤初期意识到,等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建议你尽快调整作息时间,不要熬夜,合理饮食,否则很快会面临神经衰弱的危险!
2. 舌头发紫:
当血液中含有大量废物、体内水分供应不足时,缺氧血和含氧血就会混在一起,使得血管变成紫色。如果除了舌头发紫,你还会感觉肩膀僵硬和腰痛,只能说明你体内的毒素已经沉积太多!不妨坚持一周清淡饮食,做做桑拿,保持规律、轻度的有氧运动,毒素很快就能排出。
3. 舌苔太厚:
舌头上的舌苔就像豆腐渣一样很容易被刮去,可能是肠胃功能不良或饮食过量。如果这样的舌苔一直都有,最好去消化科,让医生帮你降降胃火。
4. 舌苔太薄:
舌苔不明不白脱落,舌头表面颜色班驳不均,医学上将这称为“地图舌”。韩国医学家专家指出,过敏体质的人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尤其在春、秋两季比较常见。“地图舌”的出现预示你的抵抗力正在下降,建议你在这段时间内远离花粉、海鲜、小昆虫等过敏源,以免“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