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有口苦口干的情况,明明没有吃苦味的食物,口中还是如吃了苦药一般,喝很多水还是会感到口干。其实,口苦口干在中医上被称为少阳病,通俗说就是上火。中医认为,肝胆相表里,口苦属胆气上溢,因为胆汁是苦的,所以肝胆火旺易引起口苦。同时火容易耗伤津液,所以会出现口干症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自己是生了什么病了吗?下面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目录
1口苦的治疗方法
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多见于急性炎症,以肝、胆炎症为主,这常与胆汁的代谢有关。口苦还可见于癌症。癌症病人丧失对甜味食品的味觉,而对食物发苦的感觉与日俱增,这与病人舌部血液循环障碍和唾液内成分改变有关。因此,我们要针对病因来治疗。
1、生活节奏不规律,精神压力过大。这样的情况通常是都市人的疾病,这个其实是不需要治疗的,但是必须注意的就是要尽量清淡饮食,或者是保持足够的睡眠。
2、口腔炎症导致的口苦。口腔如果有炎症的话,口苦是很容易发生的,这种情况下通常跟牙齿炎症有关系,建议大家去口腔科治疗好口腔的问题自然就不会有口苦的烦恼了。
3、肠胃不好导致的湿热口苦。现在很多在办公室工作的人会因为经常坐着而导致胃道消化不好,这样下去会让肠胃功能消化差,食物长期积聚在胃肠里,导致产生了湿热,建议多喝山楂水等食物助消化,并尽量多走动。
4、肝功能不好。如果早上起来口苦,多是因为肝火旺而造成的,而每天晚上11点-1点是肝工作的时间,如果没有休息好,肝功能长期以往将会下降,导致口苦,所以大家要尽量早上床,喝一下溪黄草等凉茶。
5、慢性疾病。有些病会导致口苦的发生,例如糖尿病等,如果长期感觉到口苦,并尝试简单治疗也不怎么起作用,建议大家还是去医院体检一下比较好。
2经常口苦口干老中医告诉你原因
现代医学认为,口干是干燥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之一。患干燥综合征者眼内常有异物感、烧灼感,且鼻孔干燥,易结痂。而且口干往往难以忍受,即使喝很多水也不解渴。而且患者唾液减少,吞咽干的食物十分困难,舌及口角会开裂疼痛。口干严重者会致肾小管受损,造成心律失常等危险后果。
下面,我们来看看老中医推荐的几个治疗口干口苦的食疗方。
枸杞鸡蛋汤
取枸杞15g,鸡蛋2枚。先放枸杞与水煮汤,汤成加入搅拌好的鸡蛋,再烧开即可。此方主要治疗轻度口苦。
莲子汤
准备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即可。此方可治疗口干、口苦、盗汗、心烦、小便短赤等症状。
鲜竹笋煲瘦肉汤
准备鲜竹笋50g,瘦肉100g。加水先将瘦肉煮烂,再入鲜竹笋,烧至笋熟,加入少量食盐调味即可。此方有清凉泻火的功效,主治口苦,口干等症状。
梨水
取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此方可以去肝火,对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等症状有特效。
另外,口干口苦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不要吃辛辣、油煎、烧烤等燥热的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还要注意情绪的调节,保持心境平和,不可急躁,不可忧郁过度,保持心情愉快,也是防治口苦口干的关键。
3早上起来口苦
早晨起床感觉口苦究竟是怎么回事?
1、经常感觉口苦,这是湿热引起,包括了肝胆湿热、胃热。而肝胆湿热有可能是鱿鱼肝胆部位发生炎症。胃热口苦有可能饮食不合理,辛辣食物食用太过。
2、很多脑力工作者,由于工作精神压力大,再加上饮食不当、不规律、活动少等特点,其肠胃功能呆滞,进食的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很容易产生湿热,也会引起口苦。
3、引起晨起口苦的原因很多,如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
4、有口腔疾病以及患有某些感染性疾病的人。
5、经常疲劳、睡眠不足、过度吸烟、酗酒的人。
6、患有某些肿瘤的人等,均可出现口苦症状。
解决口苦问题,可以尝试食疗的方法。例如:治疗轻度口苦可以喝枸杞鸡蛋汤。为了解决暑热口苦可以尝试菊花薏米冬瓜糖水。治疗口干口苦,多喝鲜竹笋煲瘦肉汤。
4孕妇口苦诊断详述
1.一直都口苦,经常吐口水,总感觉嗓子里有东西没吐干净
2.特别吃了东西以后,口就会觉得更苦
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健康人口腔一般感觉是清爽舒适的,只是夜间醒来或晨起后片刻会有轻微的口苦或口里酸涩的感觉。这里所说的口苦是指没有明显的因饮食因素而自觉口中经常有口苦的感觉。口苦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就是时常觉得口中带有一股苦味,即使增加了刷牙、漱口次数、喝再多水,也无法改善这种症状。有时即使嘴里含着杏、梅这样的零食,也有一种苦味。这种症状很早之前就已记载在「黄帝内经」里面,它以「胆痹」为名,形容以口苦为主症的疾病,指出了胆热、肝热是形成口苦的主要病因,也跟民间认知的「口苦即是肝火大」相当雷同。
口酸:甚至自己能闻到有酸气,是由于脾胃虚弱或饮食过量,以致饮食停滞的结果,如果口酸还伴有口苦烧心,两肋疼痛,这是肝经有火造成肝胃不和的结果,应泻火。
口淡:尝不出食品的滋味,多发生在大病之后,特别是严重消化道疾病之后,导致脾胃虚弱而引起吃饭不香,多吃点东西则觉得胃部胀满,大便常稀等症状,治疗应健脾和胃。口腻:指口舌粘腻,滞涩不爽,甚至食不知味,多由寒湿困脾而引起。常常伴有不思饮食,胃脘满闷,肢困乏力,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舌体淡胖,苔白腻水滑,脉濡缓等,宜健脾燥湿、芳香化浊。如发现有与以上相同情况时,应及时诊断治疗。
1.早上10点到下午2点之间尽量避免外出,白天外出时要撑伞或 带上遮阳帽。夏天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3℃—28℃,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以防外火内侵。
2.防“内火”(即人体阴阳失衡而出现的内热症)。有内火的准妈妈平时要注意多饮水来调节体温,多吃水果来消暑;还有要保持心情舒畅,不急不燥,防止内火自生。
5口苦如何预防
1.适当加强运动,促进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转,尤其是脑力工作者,运动要加强,而且要有规律性。进餐时,应尽量不去想工作的事情。现在很多在办公室工作的人会因为经常坐着而导致胃道消化不好,这样下去会让肠胃功能消化差,食物长期积聚在胃肠里,导致产生了湿热,建议多喝山楂水等食物助消化,并尽量多走动。
2.吃拘杞子防治夜间口苦症:每晚吃拘杞子30克,嚼得越烂越好,要坚持不断。尤其在夜间,可将拘杞子洗净备用,需要时取一粒含在舌心上,几秒钟后,就会从舌根生出津液,解除了口中干渴,入睡前含人,一夜不用喝水。
3.对于肝功能不好的患者:如果早上起来口苦,多是因为肝火旺而造成的,而每天晚上11点-1点是肝工作的时间,如果没有休息好,肝功能长期以往将会下降,导致口苦,所以大家要尽量早上床,喝一下溪黄草等凉茶。
4.应该尽量注意使饮食规律、食物搭配合理,少吃辛辣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