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迅速出血后出现休克该怎么办

出血性休克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多发于一些产妇身上,尤其是在生产的过程当中,由于失血过度或者是大出血引起的休克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的话,甚至会有生命之忧。所以建议产妇生产还是到正规的医院去,在家生产危险性极高。迅速出血后出现休克该怎么办?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目录 失血性休克的偏方 迅速出血后出现休克该怎么办 失血性休克的检查 失血性休克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失血性患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失血性休克的偏方

  偏方(1)生脉针:以生脉散配制而成,每次40~60ml,以等量的50%葡萄糖稀释后静注,或加入10%葡萄糖中滴注,治疗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有效。

  偏方(2)参麦针:用人参、麦冬等量配制成10%的浓度,每次20~30ml加入50%的葡萄糖40ml静脉注射,每10~30分钟1次,直到血压回升改为静滴,对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均有效。

  偏方(3)参附针:每次10~20ml,加入50%葡萄糖30~40ml静注,1~2次后,用40~80ml加10%葡萄糖250~500ml静滴,一日二次。对阳脱有效。

  偏方(4)强心灵:每次0.125~0.25ml,加50%葡萄糖20ml静脉缓慢推注,一日1次,对心源性休克有效。

  偏方(5)枳实针:每次0.3~0.5g/kg体重,加入5%葡萄糖10ml缓慢静注,每15分钟1次,待血压回升后,改为0.15~0.35g/kg,加入10%葡萄糖100ml中静滴。休克纠正后停药,对低血容量性休克、阴脱之重症有效。与生脉针合用,对过敏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均有效。

2迅速出血后出现休克该怎么办

  宫外孕患者在入院时处在休克前或休克状态,其休克的严重程度决定于内出血量的多少及失血速度,同阴道出血量不成正比。如为输卵管向质部(在子宫壁内的一段输卵管)妊娠,因为管腔周边有子宫肌肉包绕,该处为子宫血管与卵巢血管汇集部位,血管丰富,一经破裂,在极短期内发生大量腹腔内出血,不快速抢救会有生命之忧。

  宫外孕是比流产更严重的疾病,伴随着胎儿长大,输卵管会破裂而引发大流血。不但是胎儿,更重要的是威胁着母亲的生命。宫外孕出血也容易和其它一些腹痛的毛病混为一谈,应注重区别。肠套叠是激烈腹痛,粪便带血;的疼痛是从心口开始渐渐移至右下腹;肠扭转是突然导师痛腹胀;胆石是右上腹痛。当妇女下腹痛时,一定警惕宫外孕。

  在临床上对于宫外孕患者的大出血情况一直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因为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女性的生理结构本身就决定了他的体质是比较虚弱的,过量的出血不仅容易导致患者的身心受到损伤,而且还会影响到全身功能器官的性能发挥。所以一旦出现休克症状应该及时的采取急救和治疗方法,千万不要延误。

3失血性休克的检查

  对本病的检查主要依靠体格检查跟实验检查:

  1、体格检查

  详细询问病史并对病人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一般血管内容量不足和肾上腺能的补偿性反应都通过这些检查指标反映出来。

  2、实验检查

  实验检测与体格检查不同,因为在急性失血后的短时间内,体液移动还不可能很明显,难以通过血液检测指标反映出来,若失血的过程稍长,体液移动逐步增多,就会使血液呈现浓缩,表现为血红蛋白增高,血细胞比容上升,尿素氮与肌酐的比例增大,如果失血的过程较长,失血量较大,特别是自由水丢失逐步增多,还会发生血清钠增高,因此,需根据实验室血液检查准确地估计失血量。

4失血性休克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一、失血性休克常见并发症

  血栓形成、急性肾功能衰竭、脑血栓、意识障碍

  二、失血性休克并发病症

  与创伤性休克相同,失血性休克易并发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者可造成死亡,因此对休克患者需及时进行抢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个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在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导致循环功能和其他内脏功能障碍,消耗性凝血病,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产生休克,出血,栓塞,溶血等临床表现.过去曾称为低纤维蛋白原血症(defibrination),消耗性凝血病(comsumptive coagulopathy),最近有人认为以消耗性血栓出血性疾病(comsumptive thrombohemorrhagic disordors)为妥,但最常用的仍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型DIC,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以下几点:

  1、出血:轻者可仅有少数皮肤出血点,重症者可见广泛的皮肤、粘膜瘀斑或血肿,典型的为皮肤大片瘀斑,内脏出血,创伤部位渗血不止。

  2、血栓有关表现:

  (1)皮肤血栓栓塞:最多见,指端、趾端、鼻尖、耳廓皮肤发绀,皮肤斑块状出血性坏死,干性坏死等。

  (2)肾血栓形成:少尿、无尿、氮质血症等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最常见。

  (3)肺血栓形成:呼吸困难、紫绀、咯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肺功能衰竭。

  (4)胃肠道血栓形成:胃肠道出血、恶心、呕吐与腹痛。

  (5)脑血栓形成:烦燥、嗜睡、意识障碍、昏迷、惊厥、颅神经麻痹及肢体瘫痪。

  3、休克:肢端发冷、青紫、少尿和血压下降。以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DIC较为多见。

  4、溶血:因微血管病变,红细胞通过时遭受机械性损伤,变形破裂而发生溶血。临床上可有黄疽、贫血、血红蛋白。

  5、原发病症状。

5失血性患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对有可能发生失血性休克的伤病员,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活动性大出血者要,确切止血;骨折部位要稳妥固定;软组织损伤应予包扎,防止污染;呼吸道梗阻者需行气管切开;需后送者,应争取发生休克前后送,并选用快速而舒适的运输工具。运输时病人头向车尾或飞机尾,防行进中脑贫血。后送途中要持续输液,并做好急救准备。

  2、严重感染病人,采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积极清除原发病灶(如引流排脓等)。对某些可能并发休克的外科疾病,抓紧术前准备,2小时内行手术治疗,如坏死肠段切除。

  3、必须充分做好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包括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补足血容量;全面了解内脏功能;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还要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发生失血性休克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低血容量休克的措施。

  4、轻度的头昏,可搀扶着走一定时间,不适的感觉就会消失。稍重的没有走动能力的,可让患者平躺,衣领松开,头部略放低,然后抬高患者下肢作轻微的抖动,失血性休克患者症状马上得到缓解。

  5、必须注意的是不论患者休克程度轻重如何,在急救时不要给患者喝任何饮料或服药,要待其清醒后才让其喝些温开水,并特别提醒患者注意保暖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