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脊髓脊柱外科 >腰椎病

什么是腰椎牵引呢

腰椎牵引是利用牵拉力与反牵拉力作用于腰椎,通过向相反方向的牵拉来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目的。腰椎牵引可使腰椎间隙增大,主要是腰3、4、5,骶1间隙。根据研究表明,腰椎间隙在牵引后较牵引前增宽1.5~2.5mm,椎间隙的增宽可使其内成为负压,加之后纵韧带的紧张,有利于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或改变其与神经根的关系。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什么是腰椎牵引呢 腰椎牵引的方法 腰椎牵引的优势 哪些是腰椎牵引的禁忌症 腰椎牵引是怎么回事

1什么是腰椎牵引呢

  腰椎牵引是利用牵拉力与反牵拉力作用于腰椎,通过向相反方向的牵拉来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目的。腰椎牵引可使腰椎间隙增大,主要是腰3、4、5,骶1间隙。根据研究表明,腰椎间隙在牵引后较牵引前增宽1.5~2.5mm,椎间隙的增宽可使其内成为负压,加之后纵韧带的紧张,有利于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或改变其与神经根的关系。椎间隙的增大,关节突关节的拉开,使椎间孔恢复正常的外形,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挤压。牵引还可使腰椎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运动的刺激,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吸收、消退,还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压力。

  腰椎牵引

  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脊椎牵引疗法通常是指使用外力牵拉腰椎-骨盆以达到治疗目的,从而称为腰椎牵引。

  治疗作用

  1、解除肌肉痉挛,使肌肉放松,缓解疼痛;

  2、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的吸收和炎症的消退,有利于损伤的软组织修复;

  3、松解软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

  4、调整脊柱后关节的微细异常改变,使脊柱后关节嵌顿的滑膜或关节突关节的错位得到复位;

  5、改善或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屈度;

  6、使椎间孔增大,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

  7、拉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内压力,有利于膨出的间盘回缩以及外突的间盘回纳。

  什么是腰椎牵引呢?上面的文章已经针对这个问题已经详细的为我们做出来了介绍,我相信现在大家对于腰椎牵引应该也都有了了解了,如果大家有需要的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使用。

2腰椎牵引的方法

  一般采用仰卧屈髋屈膝体位,可尽量减小脊柱应力。牵引力通常以自身体重的一半作为起始牵引重量,根据情况逐步增加,最多可加至相当于患者体重。以间断性牵引为主,每次牵引持续 20-30min,每日牵引 1-2次,15-20天为一疗程。

  根据牵引的大小和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将牵引分为快速牵引(rapid traction)和慢速牵引(slow traction)。快速牵引重量大,作用时间短,多在牵引的同时加中医的手尖,该型牵引以中医的“人工拉压复位”法最为典型。后来,逐渐发展成机械传动的快速水平牵引。近几年有研究者将中医的斜板和旋转手法与机械传动的快速水平牵引相结合制造了成角旋转快速牵引床,应用于临床为众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解除了病痛。慢速成牵引重量小,每次牵引时间30min~1h不等,需多次牵引,也是临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

3腰椎牵引的优势

  一、改善突出物与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型或早期的患者,牵引疗法可使椎间隙逐渐被牵开,而有利于突出物的还纳。对于病程相对较长的患者,牵引可合粘连组织和挛缩的韧带、关节囊牵开使椎管间隙相应增宽,两侧狭窄的椎间孔也可同时被牵开,从而缓解或消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对减轻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较好效果。

  二、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动作用:牵引时,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状态下,受牵拉的腰部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正常列线状态,腰部的运动范围及幅度较卧床休息和佩带腰围时更进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

  三、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脊神经的受压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痉挛,这样不仅导致了腰部的疼痛症状,而且还会构成腰椎的列线不正。牵引疗法,可以逐渐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痉挛。

  四、恢复腰椎的正常列线:在牵引时,若将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线状,随着牵引时间的延长,列线不正的现象可以逐步恢复至正常[1] 。

4哪些是腰椎牵引的禁忌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尤为造成脊神经损害者;腰椎退行性疾患;腰椎小关节功能障碍、腰椎肌肉疼痛导致的痉挛或紧张等,腰椎经确诊后可以进行牵引治疗,但牵引后即感症状加重,疼痛剧烈的患者。

  牵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但一定要选择好其适应证,因为并不是每个患者都适合于牵引治疗,只有下列情况才适用:① 初次发作并且病程较短的患者,一般病程不超过6个月;② 病程虽长(超过6个月),但病状及体征较轻者;③ 由于其他疾病而不宜施行手术者。

  腰椎牵引的原理是腰椎牵引是利用牵拉力与反牵拉力作用于腰椎,通过向相反方向的牵拉来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目的。腰椎牵引可使腰椎间隙增大,主要是腰3、4、5,骶1间隙。根据研究表明,腰椎间隙在牵引后较牵引前增宽1.5~2.5mm,椎间隙的增宽可使其内成为负压,加之后纵韧带的紧张,有利于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或改变其与神经根的关系。椎间隙的增大,关节突关节的拉开,使椎间孔恢复正常的外形,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挤压。牵引还可使腰椎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运动的刺激,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吸收、消退,还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压力。

  有下列情况的患者不宜进行牵引治疗:

  1.年迈体弱、全身状态不佳者。如较严重的心肺疾病及脑血管病患者、有出血性倾向、恶性肿瘤、糖尿病、高热的患者。

  2.颈椎骨质有破坏者。如结核、肿瘤等骨质破坏和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3.被牵引区骨折或皮损、皮疹、红肿者。

  4.椎体融合术后;重型椎管狭窄;颈椎严重畸形。

  5.高血压患者,癫痫患者,精神严重障碍者,孕妇及传染病患者慎用。

  6.炎症:如全身急性炎症或伴有咽喉部各种炎症的患者慎用

  7.严重的颈椎失稳或椎体骨折。

  8.颈椎突出的椎间盘破碎;颈脊髓压迫症;颞颌关节紊乱的颈椎病患者。

  9.颈椎邻近的血管损害性疾病的患者

  10.颈部肌肉急性拉伤、扭伤,急性炎症在首次牵引治疗后症状(特别是疼痛症状)。

5腰椎牵引是怎么回事

  腰椎牵引是利用牵引力羽反牵引力作用于腰椎,通过向相反方向的牵引来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目的。腰椎牵引可使腰椎间隙增大,主要是腰3、4、5,骶1间隙。根据研究表明,腰椎间隙在牵引后较牵引前增宽1.5!2.5mm,椎间隙的增宽可使其内称为负压,加之后纵韧带的紧张,有利于突出的髓核部分回纳或改变其与神经根的关系。椎间隙的增大,关节突关节的拉开,使椎间隙恢复正常的外形,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挤压。牵引还可使腰椎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运动的刺激,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吸收、消退,还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