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传染科 >寄生虫疾病

疟疾是什么

疟疾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疟疾流行于102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有20亿人口居住在流行区,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恶性疟死亡率极高。下面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目录 疟疾是什么 疟疾病的症状 疟疾的诊断 疟疾的病因与分类 缓解疟疾的三款美食

1疟疾是什么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婴幼儿疟疾发热多不规则,可表现为持续高热或体温忽高忽低,在发热前可以没有寒战表现,或仅有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婴幼儿疟疾高热时往往容易发生惊厥。

  治疗疟疾应采用抗疟原虫药物,如氯喹、奎宁、青蒿素等。

2疟疾病的症状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 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四种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作大体相似,可分为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出汗期和间歇期.每个时期的症状各有特点,分别如下: 前驱期:患者有疲乏、头疼、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此期镜检多为阴性。发冷期或寒战期: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常伴头痛、恶心和呕吐。此时体温多已超过 38℃。镜检疟原虫时,大部分为裂殖体和环状体。 发热期:一般持续3~4小时,头痛加剧,体温高者可超过40℃。多次复发的病人,可只定时出现微寒和低热,或头晕、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和三叉神经痛而无明显的高热。所见的原虫以小滋养体为主。 出汗期: 可微汗至大汗淋漓。在此期内体温迅速恢复正常,上述各种症状逐渐消失。 间歇期:系指前后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虫种和免疫力。恶性疟病例很不规则,短仅数小时,长达24~48小时;间日疟为48小时。镜检所见原虫间日疟以大滋养体为主,恶性疟可能在此期查不到疟原虫或查到个别环状体。

3疟疾的诊断

  人体四种疟疾在临床表现,病程经过,对药物反应等方面有许多共同性,又各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诊断上应明确患者的疟疾种类。

  1.临床诊断要点

  ①多数病例在发热前有时间长短不一的寒战或畏寒。

  ②体温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持续数小时,然后很快下降,继而有不同程度的出汗,每隔2~4h测量体温1次,分析体温曲线,则可发现夜间的体温往往降至正常或在常温以下。

  ③发作有定时性,发热期与无热期交叠出现,且有一定的规律性。

  ④病人在发作间歇期除疲劳,无力和略感不适外,一般感觉良好。

  ⑤发病多见于中午前后和下午,夜间开始发作者较少。

  ⑥临床症状一次比一次严重,经多次发作后,又渐次减轻,有“自愈”的趋势。

  ⑦有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其程度与发作次数相符。

  ⑧脾大,其程度与病程相关,部分病例同时见肝大。

  婴幼儿,恶性疟以及新感染病例发作的起初一,二次,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此外,一些有较高免疫力的病人,血中带有大量原虫,临床症状却不明显或完全没有,尤须参照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方能确定诊断。

  2.实验室诊断

  (1)血中病原体检查:人体四种疟原虫只有恶性疟一种在周围血内仅见环状体和配子体,且在发作期检出机会较多,发作间歇期多数原虫进入内脏毛细血 管,如当时配子体尚未出现,则血检可能暂呈阴性,因此恶性疟在发作期间查血最为适宜;其余三种疟疾的血检不受时间限制,无论在发作期及间歇期均可见到原 虫,临床上酷似疟疾,血检原虫阴性者,应坚持一天查血2次,连续几天,细致地按规定检查厚血膜,其功率高于薄血膜很多倍,凡是疟疾,最终定能在周围血中查 到疟原虫,从患者耳垂或指尖刺取血液涂片,染色,镜检,迄今仍是最可靠的确诊疟疾方法,如发现红内期疟原虫即可确诊。

  鉴于镜检法的准确性受到血中原虫密度,制片和染色技术,服药后原虫变形或密度下降以及镜检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对传统的血检法有了一些改进,其 一为Becton Dickinson公司QBC法(quantitative buffy coat),用含有抗凝剂和吖啶橙的毛细管,取病人60µl血,加一个浮器,离心后,疟原虫浓集在红细胞上层和白细胞下层,由于管中央有浮器存在,把上述 两层细胞和疟原虫推向管壁,可以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发荧光的疟原虫,此法有浓缩作用,可提高敏感度,不需要染色,节省了时间,其二是 0.5%~1.0%皂素溶液代替普通水溶血,然后以吉氏液染色后镜检,优点是以皂素处理过的厚血膜底板清晰,无红细胞残骸和血小板干扰,有助于疟原虫检 出。

  (2)免疫学检测:

  ①检测疟原虫抗原;可查出原虫血症者,故对临床诊断为现症病人以及从人群中查传染源,考核疗效均可使用,主要方法有琼脂糖扩散试验,对流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直接荧光或酶免疫染色法等。

  ②检测疟原虫抗体: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追溯传染源;借助测定流行区人群抗体水平的高低,来推断疟疾的流行趋势;过筛供血者以预防疟疾输血感染,以 及考核抗疟措施的效果等,此外对多次发作又未查明原因者,检测疟疾抗体有助于诊断,检测抗体的方法较常用的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 附试验等。

  (3)核酸探针检测:目前国内外已有几种不同的核酸探针用于疟原虫的检测,由于其独特的高特异性,敏感性可高于镜检,认为核酸探针技术非常有希望替 代常规的显微镜检查,且可在短时间内批理处理大量样本,已被认为可以定量及估算疟原虫血症水平,是疟疾流行病学调查及评价抗疟措施效果很有潜力的诊断工 具,目前大量生产核酸探针和大规模现场使用尚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须解决。

  (4)PCR检测:目前公认,在各种疟疾检测方法中,PCR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最高的,为进一步提高PCR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便于在实 际工作中推广,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巢式PCR(nested PCR),PCR-ELISA等方法的研究,除能够直接检测抗凝血样中的疟原虫外,PCR检测滤纸干血滴上的疟原虫技术也已成熟,从而便于以PCR技术监 测边远地区的疟疾,由于它对实验技术和条件的要求较高,从而限制了其在现场的应用,就目前多数疟区的条件,现场采血后,尚要回到具有较好条件的实验室做进 一步的分析处理。

  (5)Dipstick方法: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应用Dipstick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恶性疟原虫能够合成,分泌一种稳定的水溶性抗原-富组 蛋白Ⅱ(histidine rich proteinⅡ,HRPⅡ),以其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滴于免疫层析条上,经过吸附,洗涤与显色,检测血中富组蛋白Ⅱ的存在,据国外比较Dip-stick 及其他几种方法的报道,Dipstick方法诊断疟疾的敏感性(84.2%~93.9%)和特异性(81.1%~99.5%)均较高;且具有操作简便,快 速稳定,易学的特点,适用于镜检或实验室技术质量难以保证,及待确定疟疾的流行范围,疟疾呈低度传播,需避免药物滥用以减少抗性发展的地区,必须指出的 是,应用Dipstick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用此法难以检出尚处于潜伏期或血中仅含有成熟配子体的恶性疟原虫。

  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典型的疟疾,诊断不难,对于占1/3以上的所谓非典型病例,须与以发热,脾大和肝大为特点的其他疾病相鉴别,以免贻误治疗,扩散疟疾,或忽视了与疟疾并存的其他疾病。

  1.急性血吸虫病 有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疫水接触史和尾蚴皮炎史,常见腹泻和黏血便等消化系统症状和干咳等,与疟疾不同的是肝大者占的90%以上,以左叶较显著,白细胞数增加,嗜酸粒细胞增多,尾蚴膜反应,环卵沉淀试验或大便孵化阳性。

  2.丝虫病 多数有既往发作史,白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增多,无贫血和脾大,血微比蚴多为阳性。

  3.黑热病 有黑热病流行区居住史,发热一般不规则,后期可发展为全血细胞减少,有鼻出血或齿龈出血等症,肝脾大,骨髓穿刺可查到利杜体。

  4.阿米巴肝脓肿 肝脏明显肿大和疼痛,无脾大,热型不规则,白细胞显著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超声波及X线检查可发现脓肿。

  5.伤寒 发热呈稽留热,有玫瑰疹,腹胀等胃肠道症状和其他全身中毒症状等,血,骨髓,大便等细菌培养和伤寒血清凝集反应阳性。

  6.败血症 体温不规则,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一般可发现感染原因,血或骨髓细菌培养阳性。

  7.布氏杆菌病 发热呈周期性,一般症状不重,以后可见一系列神经症状,可进行皮内和血清学试验。

  8.钩端螺旋体病 体温多呈持续热或弛张热,有上眼结膜充血,腓肠肌痛,淋巴结肿痛,皮肤黏膜出血,肝功能损害和肺部症状等,可进行血清免疫学试验和检查钩端螺旋体确诊,青霉素有效。

  9.急性肾盂肾炎 发热不规则,有腰酸,尿频,尿急及尿痛等,尿检查见红,白细胞及蛋白,细菌培养阳性。

  10.脑型疟疾 本病发生易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痢疾,中暑相混淆,通常要仔细反复查找疟原虫,毒痢还应做粪常规,培养,一时弄不清可先用抗疟药治疗以等待结果。

  11.其它如粟粒性结核,胆道感染引起的长热程发热也要注意鉴别。

4疟疾的病因与分类

  (一)治疗用药建议:

  早期的诊断及正确的治疗,是决定疟疾预后最重要关键,由於台湾根除疟疾已经四十年,近年来境外移入的病例每年约只有30例,临床医师若经验不足,常常不能在第一时间诊断出来;另外因为疟疾病况变化迅速,重症疟疾(severe/complicatedmalaria)开始常以非特异性症状来表现,如果不能及早发现给予适当的治疗,常会导致各器官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另外治疗上最棘手的问题是抗药性的问题,以恶性疟来说,传统的药物如chloroquine目前可以说在世界上大部分的流行区都已产生抗药性,甚至在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的边界还出现对chloroquine,mefloquine,quinine都有抗药性的多重抗药性疟疾(multiple-resistantmalaria),是治疗上的一大挑战。

  90年代以来,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的青蒿素类(artemisinin)的药物,被视为是可能解决此一难题的利器。它的安全性高,作用速度快,而且对於不同阶段的疟原虫都有作用[31],目前WHO的建议是使用这类的药,再搭配另一个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如artesunate+mefloquine;artemether+lumefantrine),以避免抗药性的产生;根据WHO的统计,到2006年1月为止,青蒿素为主的合并疗法(artemisinin-basedcombinationtherapiesorACTs)已经有56个国家采用为治疗疟疾的第一线用药。

  当前治疗疟疾的难题在於一方面必须注意疟原虫的

  疟疾的病原体为疟原虫。可感染人类的疟原虫共有4种,即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卵形疟原虫(P.ovale)、三日疟原虫(P.malariae)和恶性疟原虫(P. falciparum)。

  一、间日疟和卵圆疟

  发作开始为突然寒战发抖,随即反复发热,出汗。为期一周形成间歇性发作的典型模式。头痛或短期不适后,随即寒战发抖,发热持续1~8小时。热退后,病人感到舒适,直到下次寒战前。间日疟新发作趋向于每48小时发一次。

  二、恶性疟

  发作开始为寒战,体温逐渐上升,然后突然下降。发作可持续20~36小时。病人感到比间日疟重和严重头痛。发作间期为36~72小时,此期常感难受和低热。

  三、三日疟

  常为突然发作。发作类似间日疟,但为每72小时发一次。

  疟疾为单细胞病原体,疟原虫感染红细胞所致。

  疟疾的传播为受染雌性按蚊叮咬,输入含疟原虫血,或用注射过疟疾病人的针注射所致。疟原虫有4种——间日疟原虫,卵圆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能感染人而致疟疾。

  在美国和大多数发达国家,由于使用抗疟药和杀虫剂已使疟疾罕见,而在热带,疟疾仍常见。有时,从热带来的访问者或从那里回来的旅游者带来疟疾,可致小暴发。

  疟原虫的生活史。当雌性蚊叮咬疟疾病人,摄取含疟原虫血,原虫移至蚊唾液腺,该蚊叮咬他人,原虫沿唾液注入。在人体内,原虫移至肝脏并繁殖,平均2~4周才成熟,然后离肝侵入红细胞,最后致受染的红细胞破裂。

  温馨提示:间日疟原虫和卵圆疟原虫可存于肝细胞内,而周期性释放成熟的原虫入血流,致疟疾症状发作。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不存留于肝内。若其感染不治或治疗不当,成熟的恶性疟原虫可在血中存数月,成熟的三日疟原虫可存留血中数年,而致疟疾症状反复发作。

  抗药性,另一方面也必须注意抗疟疾药物的毒性。困难在於,目前疟原虫的抗药性系以临床治疗失败作为定义,无法在治疗之前先作药物感受性试验;而且,重症疟疾症状与奎宁,primaquine等抗疟疾药物的毒性狠相似,都会造成恶心,呕吐,溶血性贫血,低血糖,肺水肿及休克,难以从症状来分辨。

  因应上述难题,临床医师应考虑疟原虫种别(恶性疟,间日疟,卵形疟,三日疟),患者感染疟疾的地理区域(非洲,东南亚,新几内亚,或其他地区),考量患者体质(年龄,心血管疾病,G6PD缺乏症)来选用适当的治疗的药物。

5缓解疟疾的三款美食

  一、生地黄粥

  [原料]生地黄50 ml,(或干地黄60 g),粳米50 g。生姜2片。

  [制法]先将粳米淘净加水煮成粥,成粥后加入生地黄汁(可去渣后加I[二地黄煎液)及生姜,煮成稀粥即可。

  [功效]用于疟疾后期,见热入营血,高热心烦,发斑吐衄等。

  [服法]每食适量。

  二、野鸡大枣汤

  [原料]野鸡1只(约S00 g),生姜10 g(切片),大枣15 g,适量白酒。

  [制法]将野鸡杀后去毛及内脏,并清洗干净,漂出血腥味;生姜切片,把红枣洗干净,一同放入沙锅内,待熟后加入白酒、油、盐、葱花,再略煮片刻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补益。用于疟疾病的恢复期。

  [服法]熟后喝汤吃渣,每日分数次服用。每隔5日服用1只。

  三、鸭子大枣汤

  [原料]鸭子1只(约1 000 g),大枣10 g,生姜15 g,白酒适量。

  [制法]把鸭子杀后去毛及内脏,清洗干净,温水漂去异味;把生姜切片,红枣去核,一同放入沙锅内煎熬待熟后,加入少量白酒和调料盐、油、葱花等。

  [功效]清热利湿,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用于疟疾各期。

  [服法]1次/d,喝汤吃肉。连服2~3日。

  温馨提示:患者要搞好个人卫生,夏天不在室外露宿,睡觉时最好要挂蚊帐,白天外出,要在身体裸露部分涂些避蚊油膏等,以避免蚊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