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对于女性身体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消耗,女性生产完之后体质都会比较虚弱,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比较差。月子期间如果不注意防寒保暖,就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造成月子风湿的问题。那么月子风湿怎么治呢? 中医食疗效果好,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1如何预防产后风湿的出现呢
一、产后过早使用冷水洗衣做饭是产妇受到风寒潮湿侵袭的重要途径。作为家人,除了要照顾好新生的婴儿以外,还应照顾好辛苦怀胎的妈妈,让其尽量多休息,只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即可,不要让其过于劳累。生育之后由于胞宫受伤出血,血脉虚弱,不宜过早劳作,更要避免碰触冷水。
二、建议给新妈妈们准备阳光充足、痛风条件比较好的房间,并且经常为其洗晒被褥,保持干燥和整洁。新妈妈们在生育之后,要尽量为其提供条件较好的居住环境。潮
三、 处于哺乳期的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除了自身的健康以外,您还承担着喂养宝宝的责任,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才能给宝宝更多的安全和健康。新妈妈们在饮食上也要多加留意,小心寒气随食物进入体内,要严加防范,以免病从口入。
2月子风湿怎么治
一: 苡米粥
1:材料:苡米仁150克,薄荷(另包)15克,荆芥(另包)15克,豆豉50克。做法:1.将荆芥、薄荷、葱白、豆豉洗干净后,放入干净的锅内,加水1500毫升,烧开后文火煮10分钟。2.滤汁去渣,将苡米仁入砂锅内,加入药液,煮至苡米仁裂开酥为度。功效:健脾祛湿,散风除湿。治风湿阻络而一身尽痛,筋脉挛急,屈伸不利。
二: 归芪蒸鸡
1:材料:黄芪50克,当归10克,嫩母鸡半只,绍酒15克,味精1.5克,胡椒粉1.5克,食盐1.5克,葱、姜适量。做法:1.将当归、黄芪装入鸡腹内,腹部向上放于盘或大碗内。2.摆上葱、姜注入清汤,加入盐、绍酒、胡椒粉,放入笼屉内蒸熟,去葱、姜,加入味精、调好味即成。功效:有益气补血,散风除湿之功。适用于产后气血虚痹。此方是当归补血汤加入温筋通脉之绍酒,辛散祛风湿及寒邪的葱、姜和调料组合而成。
三: 食栗补肾方
1:料:生栗子250克,猪肾一具,粳米250克,陈皮6克,花椒10粒,食盐2克。做法:1.将板栗阴干去皮待用。猪肾洗净,同猪肾、陈皮、花椒(布包)一起下入锅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2.置火上徐徐煨熬成粥,挑出陈皮,加入食言即成。分二三次食用。功效:健脾和胃,补肾强身,适用于寒湿痹腰腿疼痛者。
四: 附片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附片(布包)7.5克,生姜12.5克,葱12.5克,胡椒1.5克,食盐2.5克。做法:1.羊肉洗净入沸水内,加姜、葱各6克,绰至断红色,捞出切成约2.5 厘米方块,入清水中浸去血水。2.将附片装入纱布袋内扎口,姜洗净拍破,葱缠成团待用。3.将砂锅内注入清水,置于火上,入葱、姜、胡椒、羊肉、川附片即成。功效:温经壮阳,散寒止痛。适用于产后寒湿及阳虚痹。
五: 姜糖水
【组成】生姜30克,葱白、红糖适量。【用法】水煎服,每天2次,连服3~4天。【主治】外感风寒致产后身痛。
六: 葱白红糖水
【组成】葱白100克、紫苏叶9克、红糖50克。【用法】先用水煎前二味药,再冲入红糖温服,每日1次,连服3~5日。【主治】风寒型产后身痛,证见逾身骨节疼痛,伸屈不利,或痛无定处,或剧痛如刺,或肢体肿胀,重着不举,苔薄白,脉细弦。
七: 产后风湿是指产后体虚
时,感受风寒湿邪,伤及关节、筋脉、肌肉、皮肤等组织所引起的肌肉关节酸困、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带给新妈妈极大的痛苦。
3产后风湿产生原因有哪些
值得强调的是:这种风湿病(风寒症、水感、酒感)并不是产妇的专利,男人也会得,只是产妇在月子里容易感染罢了。下面几种情况都有可能得此病:
1)妇女产期被风吹或接触冷水所致的产后风湿,症状是长期肢体关节疼痛,手接触冷水时疼痛明显。
2)在寒冷地区,人们常常在寒冷环境中工作,寒邪入机体内,久而久之下肢凉、痛、强直,活动受限,行走困难的老寒腿病。
3)人群中有一些人特别怕冷、怕风,吃不了冷食、冷饮;夏天穿不了短裤、女士穿不了裙服等。这类人属于体质虚寒,所以特别容易得风寒症。患了风寒症体质更虚,常形成恶性循环。
4)日常生活被风吹,雨淋,久座潮湿地或凉地;湿地睡觉或吹电扇、空调均可致患风寒病;疲劳和热身运动后,受凉寒气侵入,形成各种疼痛症候;夏热天卫表大开受凉,凉气入内导致各种疼痛、酸、困症候;汗后表皮开受凉,使凉气入内,阻碍气血运行,导致疼痛症候;情绪不好着凉会引起寒气入经,可入脏腑,白话说“气着凉”发展下去是严重。
产后血虚体弱感受风湿寒热之邪是本病发生的外在因素。风湿寒邪侵人人体的途径有:1.产后大汗淋漓,而未保暖,感受了风寒之邪。2.产妇所住房屋潮湿阴冷。3.产妇感受门窗过道之过堂风的侵袭。4.产妇过早劳累或使用冷水洗衣。5.产妇过早行房事。6.产妇淋雨受湿。妇女产后由于胞宫受伤出血,导致血脉空虚,元气大伤,经络、血脉肌肉筋骨空虚,如果外邪乘虚而人,就会使肌肉、关节疼痛酸困沉重,怕风怕冷,从而导致此病
4产后风湿的症状
1、风犯血脉型
临床表现为肌体肌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自汗恶风,后病症加重,伴有头痛、头晕、眉棱骨疼痛,且遇风加重。口不干、不喜饮水、舌淡苔薄白,脉多浮。
2、寒凝血脉型
临床表现肢体肌肉关节疼痛较剧并发凉、畏寒惧冷,遇寒症状加重,受热后症状减轻,舌淡苔白,脉弦紧。
3、湿滞血脉型
临床表现肢体肌肉关节酸困重着麻木,但部位比较固定。舌质略胖,苔白腻,脉濡缓。
4、寒热错杂型
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寒热疼痛,往来不定,或惧冷畏寒,但触之不凉,口干; 喜饮水、心烦、失眠、大便干、小便黄、舌尖红、苔薄黄脉弦数。此型的特点是外有假寒,内有真热。
5产后风湿如何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育龄妇女产后或者人工流产术后以及坐月子调护不当而感受风寒湿邪,很容易患上产后风湿病,这种疾病以肢体、关节酸困疼痛,麻木不适,怕风、怕冷为主要表现,其诊断要点主要有:
1、有产后或人流后感受外邪史;
2、患者表现为肌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麻木不适,重着,自汗怕风、怕冷(阴雨天加重,晴天和暖缓解),并伴有头痛,眼眶痛等,受累部位无红肿、不变形,面色无华,体倦乏力,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等;
3、试验室检查:血沉、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均正常,可能部分患者抗“O”增高,X线大部分正常,而年龄40岁以上或久病者多见骨质增生;
4、临床运用抗菌素、消炎止痛药以及激素治疗无法缓解。
鉴别诊断
与风湿病 、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