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外科 >骨科 >头颈外科 >颈椎病

脊髓性颈椎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脊髓性颈椎的治疗是医学上有一个难点,因为本病的治疗目前只有两种方式,那么脊性颈椎的治疗方式有哪些呢?从病情轻来讲则是非手术的方式,而病情重则是手术的方式,如果患者再配合上中医调理,则治疗的进度加快,其病情发展也会控制下来,患者在治疗时就要讲究其病情的严重性,有危害时则要加强医治。

目录 脊髓性颈椎病知识 脊髓性颈椎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 脊髓性颈椎病的症状是什么 哪些人群容易患颈椎病

1脊髓性颈椎病知识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如何治疗这个问题,应该考虑微创介入手术,颈脊髓受压症状明显,磁共振或CTM等也已证实脊髓明显受压。病程较长,症状不断加重而又诊断明确者。专家提醒广大患者: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导致脊髓受损受的一类颈椎病,轻者头、颈、臂、手、上胸背、心前区疼痛或麻木;重者可出现四肢瘫痪、截瘫、偏瘫、大小便失禁。

  专家提醒广大患者:疾病发现的越早治疗起来越容易,因此就是病情不同、治疗时间的早晚不同,同是脊髓型,预后可能相差很大。一般来讲,椎间盘突出或脱出致病的病人预后大多较佳,痊愈后如能注意防护,少有复发者。

  中央型颈椎病治疗收效快、效果好。如果椎管矢状径明显狭小,再同时伴有较大骨刺或是后纵韧带钙化者,预后普遍较差。病情发展到后期处于重度状态者,尤其是脊髓接近完全变性、已失去恢复可能的病人,预后最差。

2脊髓性颈椎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一、非手术疗法

  仍为本型的基本疗法,尤其是在早期的中央型(上肢型)及前中央血管型(四肢型)患者,约近半数病例可获得较明显的疗效。但在进行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切忌任何粗暴的操作及手法。一旦病情加剧,应及早施术,以防引起脊髓变性。

  二、手术疗法

  (1)手术病例选择:

  ①急性进行性颈脊髓受压症状明显、经临床检查或其他特种检查(MRI、CT检查等)证实者,应尽快手术。

  ②病程较长、症状持续加重而又诊断明确者。

  ③脊髓受压症状虽为中度或轻度,但经非手术疗法治疗1~2个疗程以上无改善而又影响工作者。

  (2)手术入路及术式:视病情、患者全身状态、术者技术情况及手术操作习惯不同等选择最为有效的手术入路及术式。

  ①手术入路:对以锥体束受压症状为主者,原则上采取前方入路。而对以感觉障碍为主、伴有颈椎椎管狭窄者,则以颈后路手术为主。对两种症状均较明显者,视术者习惯先选择前路或后路,1~3个月后再根据恢复情况决定需否另一入路减压术。

  ②手术术式:对因髓核突出或脱出所致者,先行髓核摘除术,之后酌情选择界面内固定术、植骨融合术或人工椎间盘植入术。对因骨刺压迫脊髓所致者。可酌情选择相应的术式切除骨赘。施术椎节的范围视临床症状及MRI检查结果而定,原则上应局限于受压的椎节。后路手术目前以半椎板切除椎管成形术为理想,操作时应注意减压范围要充分,尽量减少对椎节稳定性的破坏。

3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

  先天性因素(15%):

  先天性因素主要指颈椎椎管发育性狭窄,从病因学角度来看,其是后述三者的病理解剖学基础,除非占位性病变体积过大(例如骨赘,肿瘤及碎骨片等),大椎管者的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率明显地较颈椎椎管狭窄者为低,即使出现症状,也多较轻微,且易于治愈。

  动力性因素(20%):

  动力性因素主要是指椎节的不稳与松动,后纵韧带的膨隆与内陷,髓核的后突,黄韧带的前凸,以及其他有可能突向椎管,对脊髓致压,而又可因体位的改变而能够消失或减轻者。

  机械性因素(25%):

  机械性因素指骨质增生,骨刺形成及髓核脱出等,包括局部或蛛网膜下隙形成粘连无法还纳者,这些因素大多是在先天性及动力性因素基础上而对脊髓形成持续压迫。

  血管因素(25%):

  脊髓血管及其血供量像脑部血管一样,具有十分惊人的调节能力,以维持脊髓在各种复杂活动中的血供;其正常与异常状态的供血量可以相差20倍左右,如果某组血管遭受压迫或刺激时,则可出现痉挛,狭窄甚至血栓形成,以致减少或中断了对脊髓的血供,视缺血的部位不同,在其相应的支配区表现出各种脊髓缺血症状,严重者则有可能出现不可逆转的后果,在临床上具有代表性的脊髓缺血表现包括:脊髓前中央动脉受压引起的四肢瘫痪(以下肢为重),沟动脉受压引起脊髓中央管前方缺血,出现上肢瘫痪(也可波及下肢);软脊膜缺血,引起脊髓刺激症状;以及因大根动脉受阻所引起的脊髓变性等,此种在临床上难以被察觉的因素,实际上对脊髓的病理生理改变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手术时仅仅摘除脱出的髓核,四肢瘫痪症状可迅速减轻甚至消失,而如此惊人的速度只能用血管因素来加以解释,因此,在临床上应充分估计血管因素的重要作用,此对手术时机的选择与判定亦具有重要意义。

4脊髓性颈椎病的症状是什么

  1、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因脊髓双侧受压,所以经常出现的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为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和步态不稳、步态笨拙、发抖、无力等。有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会有头重脚轻、摇摇欲倒的感觉。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在发病初期常是间歇性的,劳累、行走过多等可使症状加剧。少数患者猛然仰头时感到全身麻木,双腿发软,甚至摔倒。

  2、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的出现是由于经椎管狭窄,使颈髓压迫或损伤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颈椎椎管为颈椎各相连所构成的管状孔道,而精髓则位于其中。萎缩的椎间盘向椎管膨出部分与椎体后缘的骨刺从椎管的前方压迫脊髓,又由于颈椎退变后不稳定,黄韧带代偿性增生肥厚,可从经椎管后方压迫脊髓。最终导致了脊髓型颈椎病。

5哪些人群容易患颈椎病

  1、长期从事低头工作或头颈固定于某一姿势工作的人群,每日连续低头屈颈工作数小时,乃至十多个小时,迫使颈部关节组织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加速了颈椎间盘退变和颈部软组织劳损。

  2、吸烟对颈椎病患者非常有害,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导致毛细血管的痉挛,造成颈椎椎体血管供应降低,使椎间盘与上下椎体连接的软骨终板钙化,椎间盘的有氧供应下降,废物增多,椎间盘中的酸碱度下降,最终使椎间盘代谢改变,发生退变,引起椎间盘突出。

  3、长期取一侧卧位,枕头过高,椎间盘内部受力不均,可使颈椎小关节和肌肉失去力学平衡,加速退变。如长时间打麻将、看电视,尤其是躺在床上或侧卧在沙发上看电视,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颈后肌肉及韧带超时负荷,可引起劳损。

  4、经常驾车的人员由于颈部长期固定在一个姿势,颈部的肌肉长期处在紧张的状态,且颈椎间盘也处在高压的状态下,长期以往,椎间盘及椎间关节退变的速度远远高于正常人群。同样,因为经常急刹车,造成颈椎病也比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