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患者平时吃什么好?湿疹大多数是由过敏引起,比如饮食习惯、环境因素、卫生因素等都是可引发湿疹的,患湿疹的患者就应该在饮食方面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的食物,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预防湿疹复发的方法是什么
1注意饮食如果有过对食物过敏史的患者,切忌少吃海鲜、羊肉等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饮酒和食用刺激性食物,避免造成皮肤过敏,而造成皮炎湿疹。
2避免刺激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禁忌用手猛烈搔抓或热水烫洗皮肤,要勤换洗内衣内裤,以免刺激皮肤。
3规律生活无规律的生活作息,出现睡眠问题以及有月经异常等因素,均能诱发皮炎湿疹或者造成病症加重,故应注意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和常见的疾病。
4避免致病因素在平日的生活中,很多因素能够引起皮炎湿疹的发生,如过多使用肥皂、热水洗烫、用力搔抓及外用药不当等。因此,尽可能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
另外,一般湿疹患者应以素食为主,易于消化,不碍肠胃,大便应日日通畅,忌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的海产品和牛奶、鸡蛋等食物。常用一些健脾除湿的药膳,如冬瓜莲子汤、绿豆赤小豆汤等,对湿疹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2湿疹患者平时吃什么好
可以吃一些能起到止痒、抑菌消炎作用的蔬菜例如番茄,因为番茄具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铁等物质,对治疗湿疹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痒作用。
还可以吃一些清热解毒的水果蔬菜等,例如苦瓜、西瓜、葡萄等,这些水果蔬菜有很好的清热解毒和控制疾病的作用,有湿疹症状的患者可以多吃这些水果,既可以控制疾病的发展还可以消毒止痒。
湿疹患者平时不可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减少负面的心理压力,这对于湿疹的治疗是有帮助的。
3诊断为湿疹了该怎么治疗
1、早期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而未见糜烂、渗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扑,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涂。
2、出现红肿、糜烂、渗液多者,宜用中药或中草药煎水待冷湿敷。常用中药、中草药:黄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叶、侧柏叶、苦参、九里明、三桠苦、黑面神、火炭母等。煎水冷湿敷,也可用绿茶叶水湿敷。
3、大家也可以选择通过中药内服调理治疗,中医治疗湿疹重要的是滋阴除湿,润燥止痒,大家可以在医生的指引下,选择一些清热祛湿的药材来煎熬,祛除体内的湿气,调节体内的虚火,由内而外的改善湿疹的症状。
4、湿疹最忌四个字:烫、抓、洗、馋,湿疹很怕刺激,即使再痒,也不能用热水烫洗和搔抓,否则只会加重病情。或者用冷水敷一下缓解瘙痒,千万不要过度搔抓,身边还可以备些止痒药膏,痒了适度抹搽。
5、此外,湿疹有渗液的部位尽量少洗,宜保持干燥,并避免或少接触化学洗涤用品。除了这些以外,患者在治疗期间在饮食方面也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4成人湿疹发病原因有哪些
1、感染因素:湿疹的发生于微生物的感染有关,引起湿疹的微生物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交链孢霉、烟曲霉、分枝孢霉、黑曲霉、镰刀霉、点青霉等。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引发湿疹与加重湿疹病情的重要因素,空气、土壤、水、花粉植被等在释放者过敏原,过敏体质的人在受到这些过敏原的刺激之后容易出现湿疹症状。
3、饮食因素:食物是引起湿疹的一个重要原因,鱼虾、海鲜、牛羊肉等食物是常见的过敏原,患者在食用之后常常会出现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
4、个人因素:患者自身的过敏体质是引起成人湿疹的根本原因,患者的皮肤缺乏没些物质,不能够适应过敏原的刺激,从而引起湿疹。
5、其他因素:成人湿疹也可由情绪波动大、睡眠不足、失眠多梦等精神因素以及慢性肠胃疾病、肠寄生虫、慢性酒精中毒以及新陈代谢障碍等疾病因素,紫外线、潮湿、寒冷、干燥、摩擦等物理因素引起。
5湿疹的不同分类及其症状
1、急性湿疹 表现为原发性及多形性皮疹。常在红斑基础上有针头到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严重时有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在损害的外周,上述多形性皮疹逐渐稀疏。瘙痒较重,常因搔抓使皮疹形成糜烂面,并有浆液性渗出及结痂。如伴有继发感染可形成脓疱、脓液及脓痂,相应淋巴结可肿大。感染严重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急性湿疹的分布常对称,多见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严重时可扩展全身。 自觉症状有剧烈瘙痒和灼热感,可阵发加重,尤以晚间加剧,影响睡眠及工作。有些患者先有皮肤损伤或虫咬等损害的化脓性感染灶,其脓性液渗出物中的细菌毒素和组织分解产物涂布于周围皮肤,引起创伤周围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及脓疱等多形性损害,逐渐向外扩展,如未及时治疗,可在远隔部位,发生红斑、丘疹及水疱性损害,瘙痒剧烈,称为传染性湿疹样皮炎(infectious eczematoid dermatitis),其皮损红肿渗出较多,发展快。似急性湿疹,但脓液更多。病程一般为1—2周,如处理不当或反复发作可成慢性。
2、亚急性湿疹 湿疹在急性发作后,红肿及渗出减轻,进入亚急性阶段,可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呈暗红色。水疱和糜烂逐渐愈合,可有鳞屑,瘙痒及病情渐轻好转。有的可因再次暴露于致敏原、新的刺激或处理不当及搔抓过度再呈急性发作或可时轻时重,经久不愈发展为慢性湿疹。
3、慢性湿疹 常由急性及亚急性期迁延而成,或自开始炎症即不十分严重,有散在红斑及丘疹或皮肤搔痒所致的抓痕。久之患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有色素沉着或部分色素减退区和鳞屑等,可时轻时重,延续数月或更久。 慢性湿疹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及肛门等处,多对称发病。由于发病部位不同,表现也有所异。
①手部湿疹 因接触外界各种刺激因子机会较多。活动频繁,故发病率高。多数起病缓慢,在手背手指等处出现暗红斑块,浸润肥厚明显,边缘清楚,表面干燥粗糙,直径可1-2至数厘米或更大,冬季常有裂隙,在足部的跟部常有类似损害。如由足癣诱发产生,是足癣湿疹化病变。
②肘部湿疹 常见于肘关节的屈侧或伸面,分布对称,为边缘清楚的斑块。皮损干厚覆以少许鳞屑,可有轻度苔藓样变。如遇刺激可急性发作。乳房湿疹多见予哺乳期妇女,乳头和乳晕及乳房下呈暗红斑、丘疹和丘疱疹,边界不清楚可伴有糜烂。渗出和裂隙,瘙痒明显,可一侧或对称,停止哺乳后易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