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颈椎病,我们都知道,患上颈椎病后会让人特别的烦恼,因为颈椎带动全身,如果颈椎出现问题,那么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人们一般会出现脖子酸痛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影响四肢的活动,四肢活动受限,真的让人非常的痛苦,所以,患有颈椎病的人要做好,自我保健,那么,脊髓型颈椎病的自我保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了解下。
目录
1脊髓型颈椎病的三大护理
1、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生活习惯
一般人1/ 2~1/ 3 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此预防颈椎病首先从家庭生活开始。注意日常生活体位,暂停某些活动,避免在家里躺着看书、看电视、长时间打麻将、写作等。最好 1 h 左右做1次颈部活动或体位改变。虽然一再强调避免某一固定体位太久,但由于职业因素,如办公室工作人员、电脑操作人员、外科医生等需长期低头工作。所以,工作期间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长时间处于被迫体位,尽可能改善工作条件,如调节工作台的高度符合个体差异,酌情配备斜面台板或斜面阅读台,以减少颈椎的屈曲程度。各型颈椎病的急性发作期应停止骑自行车、编织、缝纫等活动。家庭环境应避免潮湿及寒冷。
2、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脊髓型颈椎病病人多为中老年、身体虚弱者,故饮食上尽量选择与治疗相协调的食物,忌生冷、咸。老年病人多脾胃弱,食少则正气不足,饮食无度又可增加脾胃负担,使脾胃生化不及而食滞内停。要通过摄取适宜的、富有营养、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对颈椎病的防治有积极的作用。此外,还应指导病人经常少量食用胡桃、山芋肉、黑芝麻等补肾食品和木瓜、当归等舒筋活络食品以疏通气血、改善症状,并要求病人避免滥用温补药和药酒。
3、选择合适枕头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病人来说十分重要
选取枕头时应注意枕头的位置,睡眠时枕头高度以12 cm~15 cm为宜,宽度最好宽及肩下,枕芯要求细碎、柔软、富有弹性,填充物以荞麦皮、绿豆皮为佳或选择羽毛制的圆枕,直径以15 cm~18 cm为宜,长约40 cm。平卧时枕头置于颈后而不是头后,使颈部保持轻度后仰过伸的姿势,以符合颈椎中立位。侧卧时枕头与肩宽等高,保持颈椎中立位。睡眠时不要将双臂上举,或将手放在头部,以免影响手臂的血液循环。另外,颈椎病病人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药枕,来帮助颈椎病的治疗,如吴茱萸枕、决明枕、活血枕、颈椎病药枕等,都对脊髓型颈椎病症状的改善和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2脊椎型颈椎病的自我保健怎么做
深呼吸,一种叫胸式呼吸,一种叫腹式呼吸。我们平时呼吸,每一次吸入呼出空气500毫升,一次深呼吸就有2500毫升~3000毫升。这个深呼吸,一次就有7~8次平时呼吸的量。更重要的不仅是氧气多了7~8倍,而且横膈膜一下降,胃、肝、脾、肠等得到温和按摩,改善肠胃功能。
下蹲起就是站起来再下蹲,蹲下去再站起来,要做够5~10次,渐渐做够15~20次。人在下蹲站起的时候,对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是最好的锻炼。
双臂向身体两侧伸开,和地面平行,类似钟表9点15分时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然后双臂同时向10点10分的位置抬起,再回落9点15分的位置。重复这个动作,连续做20~30次。腰肌、背肌、胸肌、颈部肌肉都得到锻炼。
举头望月:人站立,双脚与肩膀,低头探海:双手叉腰,头尽力向前,转体望跟:头随身体最大限度地向后回旋双肩:双手叉腰,双肩向前和向同宽,双手放在背后,目光直视前前伸展,并慢慢向下,在最低处停止左转或右转,看自己的脚后跟.双手向后转动.,缓缓抬头,上抬到最大限度时留3~5秒钟.随身体转动方向摆动.停留3~5秒钟。
3不良因素诱发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要做到劳逸结合
1、改善个人不良睡眠习惯
正常人仰卧位枕高应在12厘米左右,侧卧与肩等高、枕头的高低因人而异,约与个人拳头等高为好。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与正常人大致相同,椎体后缘增生明显者,枕头可相应偏高些;黄韧带肥厚、钙化者应偏低些。枕芯内容要求细碎、柔软。常用谷皮、芥麦皮、绿豆壳草屑等充填,而海绵、棉絮、木棉等均不适应。枕头的形状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此种形态可利用中部凹陷部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对头颈部可起到相对制动与固定作用。
2、注意感染的影响
咽喉部炎症及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因为这类炎症一旦经淋巴系统向颈部及关节囊扩散,往往成为脊髓型颈椎病的原因或诱因。因此,防止各种上呼吸道炎症,预防感冒,保持口腔清洁,也是预防脊髓型颈椎病的措施之一。
3、改善工作习惯的固定姿势
对于低头工作或头颈部固定在一姿势下工作的人,首先要使案台与坐椅高度相称,适于自身尽量避免过度低头屈颈桌台可适当高些,勿过低,半坡式的斜面办公桌较平面桌更为有利。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除改善工作条件外,另一个必须注意的方面是应有工间操,包括颈椎保健操。在长时间工作中,做短暂的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及回环运动。以改善颈肌疲劳,恢复最佳应力状态。
4、合理饮食
由于脊髓型颈椎病是椎体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其中钙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含量为多。
4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有利的食物
1、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一般饮食原则为合理搭配,饮食要合理搭配,不可单一偏食。
2、脊髓型颈椎病食物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主食,主要是提供热能,如米、面,都属于这类食物;另一种食物,可以调节生理机能,称为副食,如豆类、水果和蔬菜等。主食中所含的营养是不同的,粗细要同时吃,不可单一偏食。粗细、干稀、主副搭配的全面营养可满足人体需要,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维持正常人体的需要。
3、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需对症进食:由于脊髓型颈椎病是椎体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其中钙是骨的主要成分,以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含量为多。蛋白质也是形成韧带、骨骼、肌肉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维生素B、E则可缓解疼痛。解除疲劳。专家提醒您,如脊髓型颈椎病属湿热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葛根、苦瓜、丝瓜等清热解肌通络的果菜;如属寒湿阻滞经络者,应多吃些狗肉、羊肉等温经散寒之食物;如属血虚气滞者,应多进食公鸡、鲤鱼、黑豆等食物。总之,对症进食,就能有利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
5脊髓型颈椎病的具体病因
总的来说,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椎体间不稳定、骨刺形成、外伤引起中央型椎间盘后突;在原来椎管就很狭小的情况下椎体继续活动,突出的混凝土合物不停地刺激及压迫脊髓,加之后方黄韧带的肥厚,在颈后伸时发生皱褶,使已受压的神经组织又受到刺激,是造成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
颈椎管狭窄,即颈椎体后部形成的骨性管道,由于先天性因素或后天发育性因素(如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等)造成椎管的管道前后径小于正常人的平均水平(正常不能小于13毫米),或者小于其与椎体矢状径比值0.75界限,使得其中脊髓组织的活动余地减小,当原发病变进一步发展,或者遇到即使是轻微的外伤时,脊髓即发生挤压伤。其损伤所导致的一系列改变及临床表现将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