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厚而白,是体内有湿的表现,也就是常说的脾寒,治疗以温中健脾为主,郁闷为主加上解郁安神为佳,但没有其他的身体情况,只有一个舌像没法做综合判断。可以服用补中益气丸,戒生气,寒凉。那么,舌苔厚白该怎么办呢?下面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目录
1舌苔厚腻可能是脾胃出了问题
舌苔厚了,有人救认为是上火了,会自行盲目降火,其实不然。事实上,舌苔厚更多时候是脾胃的问题。舌苔厚还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况,调理方法也不一样。
舌苔厚且有齿痕
舌苔厚、白,甚至舌体比较胖大、边缘有齿痕有的人平时多饮食不节,爱吃生冷,或者经常冷热食物一起吃,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胃寒。天气变冷就特别容易胃痛,严重的还会恶心呕吐。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调味品,这样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多吃胡椒猪肚汤、生姜水等来辅助驱散脾胃的寒气。
舌苔厚而颜色偏黄
舌苔厚而颜色偏黄的人,说明是有胃热。平时、尤其是晚上要吃得清淡点,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多吃,最好不要抽烟和饮酒。刚刚过去的夏季暑湿较盛,一些人的舌苔也会偏黄变厚,但是如果没有特殊不适,可以用薏仁、莲子、芡实、茯苓、陈皮等食疗,能得到明显改善。
舌苔厚且有口气
舌苔厚而有口气的人,若排除口腔疾患,一般也是脾胃的问题。这类人需要保持生活规律、情志舒畅愉快,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和蔬菜、水果,少吃肥腻的菜肴以及油炸食品。
2舌苔厚白该怎么办
舌苔白:舌苔白说明体内有寒,无论是吃了寒冷的食物还是身体受了寒,舌苔都会发白。现在的人们多数都是白苔,这主要是吃寒凉的食物过多或贪吃冰镇的食物造成的。只有少吃寒凉的食物,避免受凉,才能减少寒凉对身体内部的影响,身体内的寒少了,舌苔就不会明显发白了。
舌苔白而且非常湿润,看上去反光增强了,说明身体内不但寒重而且湿重,这种人容易发生水肿,而且痰多。当舌苔白而过分湿润时,一定要停掉所有的水果,停掉寒凉的食物,千万不要再喝冰镇的饮料,去掉寒邪、湿邪,多吃温性的食物。身体内的寒湿减少后,水肿情况就会缓解、消退,痰也会明显减少。
也有人舌苔白,但却干燥,这种情况说明这个人不但体内有寒而且体内燥热、血少,遇到这种情况的人,一是要找出身体受寒的原因,尽快祛除病因,二是不能吃辛辣、温性的食物,比如吃生姜祛寒在这里就不合适了,因为吃这些东西会增加燥热。那么,这些人该怎么驱除寒湿呢?只要不再吃寒凉的食物,身体不再受凉,同时多吃性平的、易消化的各种食物,慢慢地补足血液,让血液去润燥,这样坚持下去,舌苔不会继续发白,舌质也会因血液的滋养而润泽。当舌质不干燥时再用全身熏艾条的方法祛寒、疏通经络,燥火自然会慢慢随之消退。
在夏天舌苔厚白可用以下小偏方:
1.广藿香二钱、佩兰二钱、棉茵陈一钱、金银花二钱
2.如果有便秘情形就另当别论,泡茶方再加上:炒草决明三钱。
3.适量开水冲泡,待凉即可饮用。
5舌苔厚白注意不要吃冰冷的东西,用不怎么温暖的脾胃,来加热冰冷的食物,会使脾胃的阳气更加衰弱。
6提供一些健脾的食物:
香菇
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倦怠乏力。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
栗子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 血止血。
红枣(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 。
猪肚(猪胃)味甘、性温。作用:补益脾胃。宜于虚弱、泄泻,近代 用于胃下垂和消化性溃疡。
山药板栗猪肚煲是一个健脾很好的搭配菜肴。
3舌苔厚黄口臭怎么治
下面我们就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介绍舌苔厚黄口臭的治疗方法。
1、胃肠实热
感觉:日晡潮热,口渴,烦躁。
观察:舌苔深黄,厚而干燥,甚或老黄焦裂起芒刺,面赤身热,汗出连绵,大便秘结,或纯利稀,腹满疼痛拒按,谵语,甚则神志不清,或循衣摸床,脉沉有力,或滑实。
方药:大黄9克后下、芒硝12克冲服、厚朴9克、枳实9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莱菔子12克、玄参12克、玄胡12克。煎水内服文
2、脾胃湿热壅滞
感觉:身热不扬,心烦,口渴不欲饮,腔腹胀满,不思饮食。
观察:舌苔黄而垢浊,舌质红,恶心呕吐,大便垢腻恶臭,脉滑数。
方药:枳实12克、大黄6克后下、神曲9克、茯苓15克、黄芩9克、黄连9克、白术18克、泽泻12克、竹茹10克。煎水内服。
4从舌苔看宝宝健康状况
宝宝去医院看病医生总爱看宝宝的舌苔。其实宝宝舌苔的颜色、形状、厚薄其实都是宝宝健康的一面镜子,所以家长不妨也学学观察宝宝舌象的变化来判断宝宝的健康状况哦!
内热重:舌苔少舌头发红
正常健康宝宝的舌体应该是大小适中、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活动自如、说话口齿清楚,而且舌面有干湿适中淡淡的薄苔,口中没有气味。一旦宝贝患了病,舌质和舌苔就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如果宝宝感冒发烧,首先表现为舌质发红,舌苔黄白略厚,如果发热较高,舌质绛红,舌苔干燥,说明宝宝热重耗伤津液。
发热常常伴有大便干燥,宝宝口中往往会有较重的气味。这种情况通常说明宝宝内热较重,妈妈应该引起重视。发热严重的宝宝,有时还可看到舌头上有粗大的红色芒刺。
“对症下药”:物理降温多饮开水
此时如果发现宝宝发热的话,应及时进行物理降温。如果温度过高或高烧不退,应及时就医。此外,还要注意多给宝宝饮白开水,少食或不食油腻食物。李建建议此时可购买新鲜的芦根或者干芦根、菊花、金莲花煎水给宝宝频频饮用。
积食:黄白色舌苔黏黏厚厚
如果宝宝的小舌头上,可看到有一层厚厚的黄白色垢物,舌苔黏黏厚厚,不易刮去,同时口中会有一种又酸又臭的秽气味道,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平时饮食过量,或进食油腻食物过多,脾胃消化功能差而引起,老百姓管它叫积食。
“对症下药”:饮食清淡健胃消食
宝宝出现如上情况,很可能是吃得过多、过饱,消化功能发生紊乱。此时,要注意当宝宝出现这种舌苔时,饮食要相对清淡些。如果宝宝一旦出现积食的情况,可根据具体情况服用一些消食的药物或山楂等食物,也可以采用鸡内金15g、山楂30g煎水服用,每日一剂。如果宝宝的大便干燥,腹胀明显,可以用莱菔子6g、决明子6g、瓜蒌10g煎水服用,也可起到消食导滞的作用。
消化功能紊乱:舌体淡白地图舌
有的时候,妈妈们看看宝宝的小舌头,会发现宝宝的小舌头像一幅地图:舌体淡白,舌苔有一处或多处剥脱,剥脱的边高突如框,形如地图。宝宝甚至会在吃热东西时,舌头有不适或轻微疼痛。
“对症下药”:忌食辛辣多吃水果
宝宝出现地图舌多是因为消化功能紊乱,或宝宝患病时间较久,使体内气阴两伤。患有地图舌的宝宝,往往容易挑食、偏食、爱食冷饮、睡眠不稳、乱踢被子、翻转睡眠,较小一点的宝宝易于哭闹、潮热多汗、面色萎黄无光泽,体弱消瘦,怕冷,手心发热等。
建议此时宝宝应多吃新鲜水果和绿色或红色蔬菜,同时注意忌食煎炸、熏烤、油腻辛辣食物。可用适量的山药、白扁豆、大红枣,与薏米、小米同煮粥给宝贝食用,如果配合动物肝脏一同食用,效果将会更好。如果宝贝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口干舌燥、大便干,多为气阴两伤,可用百合、莲子、枸杞子、生黄芪适量煲汤饮用,将会使地图舌得到改善。
发烧感冒:舌头光滑镜面红舌
有些经常发烧,反复感冒、食欲不好或有慢性腹泻的宝宝,会出现舌质绛红如鲜肉,舌苔全部脱落,舌面光滑如镜子,医学上称之为镜面红舌。出现镜面舌的宝宝,往往还会伴有食欲不振、口干多饮或腹胀如鼓的症状。
“对症下药”:多喝豆浆多吃蔬菜
对于镜面红舌的宝宝千万不要认为是体质弱,就给大量的补品或给予肥甘油腻食物。此多为脾胃阴虚所致,应该多食豆浆或新鲜易消化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白萝卜等,也可把西瓜、苹果、梨、荸荠榨汁饮用,或是早晚用山药、莲子、百合煮粥给宝贝食用。
胃肠功能紊乱:舌苔发黑
中医认为舌苔发黑是热极化火所致。肠胃有毛病的人,容易生寒湿,舌苔会变得厚腻,开始是白色,逐渐变成黄色或黑色。约有一半以上的黑苔患者有腹胀、便秘、恶心、胃口不好等胃肠道症状,胃肠功能紊乱是机体中毒的症状之一,由于细菌毒素的刺激 使胃肠功能失调,使口腔唾液的pH值降低,增加了舌细胞间的粘着力,使丝状乳头角质突起延长,容易被微生物染成黑色,形成黑苔。
舌苔发黑、黏腻如果仅见这种异常舌苔而舌边尖呈正常的淡红色,且无其他明显不适,有时属于“染色”现象。患者可能食用了某些着色食物,或服用了某些药物。
“对症下药”:宝宝舌苔发黑与进食的食物、脾胃功能虚弱以及久病虚弱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情况有关。建议上医院就诊,改善饮食,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些助消化的药物。
舌苔缺少的判断
舌上原本有苔,若局部或全部消失者,在医学上称为剥落苔,按传统医学,属于阴虚。这主要是由舌黏膜上乳头萎缩引起的。如果苔全部脱落,表明胃阴枯竭,大伤胃气。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落处光滑无苔,表明胃的气阴两伤。如果舌苔剥落处不光滑,有类似新生颗粒,表明宝宝血气不连续。若舌苔大部分脱落,仅留下一小块,则为胃气阴亏损之证。另外,舌苔从有到无,为胃的气阴不足,正气渐衰;如果舌苔从无而逐渐变薄白苔,表明病情好转。
舌苔缺少的特殊情况
健康的舌头应该呈现出粉红或淡红色,形状是长椭圆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光泽润滑,而且伸缩自如,无论伸直还是弯曲,都应该柔韧有力。不过也要提醒各位家长,新生儿的舌质红色无苔是属于正常现象,父母们不要将这种特殊情况与舌苔标准对号入座来检查宝宝健康,以为是疾病所致。舌苔的颜色、形状、厚薄都是宝宝健康的一面镜子,所以家长也要学会观察宝宝舌象的变化。倘若宝宝舌苔缺少,则暗示你要注意提高宝宝的抵抗能力了。
5治疗舌苔厚腻的偏方
湿邪:治疗“舌苔厚腻”治疗的心得体会:
湿邪致病,都是以“脾脏”为中心的。
“舌苔厚腻”这种舌象的病人大都有湿邪致病所引起的特定症状,如、头重如裹、四肢重着等,同时应该知道,湿聚为水,水湿煎熬为痰。
1、“舌苔厚腻”的病机,其核心是“湿”。
2、“湿”的中心病位在脾。
3、湿,既可以和热结合而形成“湿热”。
4、湿,又可以和寒结合而形成“寒湿”。
5、湿邪虽以脾为中心,但是,它能涉及肝、胆。脾、胃、肺、肾等很多脏腑、全身各个经络的某些部位发生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都与湿、水、痰这些因素有直接的关联。
治疗方法:(立法)1、淡渗利湿法、茯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车前草、竹茹、等。
2、芳香化湿法、砂仁、白豆蔻、厚朴、菖蒲、郁金、等。
3、温阳化湿法、附子、干姜、桂枝、等
4、苦寒燥湿法、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苦参、栀子、等
5、苦温燥湿法:白术、术、 6、健脾化湿法、白术、茯苓等。
7、行气化湿法、三焦气机的畅通对祛除湿邪起关键性作用:
清·王孟英云:“气化则湿化。”,这个立论是很重要的。创立了
“三仁汤”疏通三焦气机而化湿邪,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