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五官科 >眼科 >青光眼

中医治疗慢性青光眼的方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疾病都是会发生的,如今有些人则出现了眼部问题,比如青光眼在我们的生活中算是种很难治好的疾病,会带给人们的伤害也是比较多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家及时的去医治,但是治疗青光眼的方法也有很多的,其中有些人们会选择中医治疗慢性青光眼的,那么中医治疗慢性青光眼是怎样的呢?下面来看看相关的专家为我们详细介绍吧。

目录 这些药会让青光眼恶化 中医治疗慢性青光眼的方法 青光眼的保健护理方法应该怎样做 赶走青光眼还复眼清明 生活中存在哪些青光眼的认识误区

1这些药会让青光眼恶化

  1、降血压如美加明,六甲溴铵等,不宜合用,也是容易导致青光眼恶化的药。

  2、抗抑郁药如多虑平(多塞平)、氯丙嗪、丙咪嗪、阿米替林等,均不宜并用。

  3、镇痛药如克痛宁、苯噻啶,平痛新与卡马西平等,也有类似情况。

  4、散瞳药如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654—2),颠茄片与后吗托品等,它们与缩瞳药毛果芸香碱等作用恰恰相反,故禁止使用。

  5、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硝酸异山梨酯)、脉导敏,硝酸甘油,长效硝酸甘油与亚硝酸异戊酯等,不宜连用。

  6、抗震颤麻痹药如胃欢、胃安、胃疡平、安胃灵、胃复安(甲氧氯普胺)与解痉素、解痉灵(丁溴东莨菪碱),服止宁、优托品及胃仙(甲溴贝那替秦)、胃复康、普鲁本辛(丙胺太林)等同样不容忽视。

2中医治疗慢性青光眼的方法

  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增高为特征的眼病。世界上约20%的盲人为青光眼所致。至今病因不十分清楚。青光眼种类很多,主要可归纳为急性充血性和慢性单纯性青光眼两大类。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发病急。有剧烈眼痛和偏头痛(患侧)或全头痛,视力急骤下降,恶心甚至呕吐。看灯光或月亮时有一红彩圈。患眼充血发红,角膜失去正常的透明性和光泽、变成混浊和发雾。瞳孔明显散大而呈现一种青绿色反光。眼球坚硬如石。眼压可高达50~60毫米汞柱或更高。一般发作数日可缓解,但视力已受到影响,如反复发作,可致完全失明。但也有少数病人发作一次就失明。因此对急性青光眼发作,必须采取积极抢救措施,甚至争分夺秒,千万不能耽误。

  慢性青光眼发病缓慢,症状不剧烈,加上休息和睡眠之后往往又会得到缓解,所以不少病人常常把它当作一种年老、体弱和疲劳后的正常现象。青光眼只要能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治法] :清热疏肝,滋阴养血,补肝肾。柴胡12 夏枯草12 白芍15 薄荷9 石决明30 当归6 法夏12 枸杞子15 淮山15 菟丝子12 玉竹12 车前子12 生牡蛎30。

  青光眼是眼部常出现的疾病之一,会带给大家的伤害也是相当多的,因此就需要大家在平常生活中及时的弄清楚为好,当然治疗青光眼的方法也是有很多种的,中医治疗慢性青光眼也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很多的人们对此不是很了解,上面介绍的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治病有帮助。

3青光眼的保健护理方法应该怎样做

  一、青光眼的保健方法:

  1、术前充分控制全身病(高血压、高血糖等),最大限度降低眼压,在粘弹剂辅助下行小梁切除术。术后辅以5-FU尿嘧啶及按摩治疗。

  2、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使他们了解到该病的治疗愈合过程,强调术后1周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眼部不适,解除患者未来不必要的惊慌和疑虑,向其解释术前使用降眼压药的必要性(可避免高眼压状态下手术引起暴发性前房、玻璃体腔出血和脉络膜脱离的危险),以利于协调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

  3、加强术后护理工作,注意一周内眼压的密切观察,注意观察眼压的波动,观察角膜的变化,若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应加用甘露醇等降眼压药对症处理,否则易引起角膜大泡,浅前房,前房出血等并发症。由于视网膜冷凝范围广泛,术后有眼球萎缩的可能,应加强随访,作好心理准备。

  二、青光眼的护理方法:

  1、平时心态要平稳,性绪波动过大,常可引起瞳孔散大,眼压增高,加重病情。因此,要避免生气、焦虑,以乐观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患者要注意起居,预防感冒。衣领要宽松。睡眠要充足。睡觉时枕头可稍高。不宜洗冷水澡。这此对防止眼压升高都有一定的好处。

  3、患者一经确诊就应接受系统正规治疗,最好能固定医院和医师。每天点饕的次数和每次点饕时间应完全遵照医嘱。要定期检查视力、视野、眼底变化和测试24小时眼压变化等。

4赶走青光眼还复眼清明

  哪些人容易得青光眼呢?

  一般来说,年龄和青光眼会越走越近。随着年龄增长,眼内房水的排泄效率也随着逐渐降低。除此以外,青光眼发病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因此,有青光眼家族史和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应该每年定期检查视力、眼压、视野和眼底,以便捕捉早期病变的蛛丝马迹。

  青光眼有哪些先兆?

  在临床表现上,青光眼可按发病急缓分为急性和渐进性两种。急性青光眼症状明显,常伴有视力模糊不清、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眼前也常会出现彩色光晕。而渐进性青光眼则不同,一般在造成神经损伤之前没有明显不适。一旦发觉出现视力下降、视野逐渐变窄变小、只能看到正面景物、好像目无旁人的时候,视神经损伤就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所以,医学界常把渐进性青光眼比作“暗盗光明的刽子手”。

  如何发现青光眼?

  由于急性青光眼以眼痛、头痛为主,专科医生不难把检查焦点集中在眼睛上,很快做出正确的诊断。相对来说,若要及时发现渐进性青光眼,患者本身的努力也就变得非常重要。如前面所述,人过中年,或家族中有青光眼患者的人应定期请眼科医生检查。

  如何治疗青光眼?

  因为多数青光眼的发病都和眼内房水增多或排出不畅有关,治疗的原则也不外乎截流和疏导。临床上就是用药物或手术的方法减少房水进入眼球,疏通房水排出通道,或者双管齐下,截流和疏导同时进行。现代医学能够通过各种手段有效地降低眼内压力,一方面缓解症状,另一方面保护没有受到损伤的视觉神经,以达到保护现有视力的目的。青光眼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因为视神经损伤后很难修复或再生,只有早期治疗才能保住尽可能多的视神经。

  点眼药应注意什么?

  用点眼药来降眼压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治疗青光眼的选择也越来越多,而且各有千秋。不仅降压原理不同,在减轻副作用和毒性方面也有了很大改善。因为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在心肺功能、青光眼病理特征等方面因人而异,所以选择眼药应该在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病人来说,第一要坚持用药。由于渐进性青光眼症状不明显,不能因为感觉良好就自动停药,而应该由医生检查后决定。第二要留心副作用,用药后出现任何异常感觉都应该向医生反映,换药再治。

5生活中存在哪些青光眼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青光眼是一种老年病

  人的一生,随时都可能中青光眼的招,它并非老年人专利,只是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而已。近几年,很多年轻人由于沉迷电子产品,再加上不正确的用眼习惯,导致患青光眼的年轻人也日益增多。

  误区二:青光眼不会导致完全失明

  青光眼是全球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位致盲眼疾,因患青光眼引起双眼失明者占全球盲人数的50%。青光眼引起的视力损害主要表现为视野缩小或缺损,如不积极治疗是会完全失明的。

  误区三:青光眼出现症状后再看医生

  青光眼之所以称为“隐形视力杀手”,就是因为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不少患者因为对自己的疾病一无所知,从而耽误了治疗,导致病情恶化。其实,只要通过定期的眼检查及早预防和发现,是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青光眼侵害的。

  定期检查眼睛及早治疗是关键

  专家表示,一般人45岁以上2~4年进行一次眼部专科检查,高危人群应在40岁后即引起重视,每年检查1次以上。如果已经患上青光眼也无需担心,只要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青光眼的致盲率。

  青光眼的治疗要根据青光眼的类型确定,虽然青光眼不能被治愈,但只要患者定期到院通过药物、激光以及显微手术正确治疗,同时严密地随诊观察,也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使大部分青光眼患者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

疾病百科 | 青光眼

挂号科室:眼科

温馨提示:
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用眼,不要过度用眼。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以60岁老年人群高发) 常见症状:眼压升高、头痛眼胀、恶心呕吐[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西医药物治疗、西医手术治疗、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