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城市发展日益迅速,大家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上班族们都要长期呆在办公室里,长时间坐着,不良的坐姿,过高或者过矮的枕头都有可以导致颈椎病,颈椎病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下面小编就向大家介绍5个保护颈椎的方法,远离颈椎病。
目录
1保护颈椎 远离颈椎病的5个很实用的方法
1.纠正不良的坐姿
长时间地伏案工作、打扑克、打麻将、操作电脑、看书等,均会改变颈椎的正常曲度,导致颈椎出现慢性劳损。因此,在进行上述活动时要保持脊柱的正直。在长时间低头工作和学习时,应每隔 10分钟就活动一下颈部,适时伸展四肢。
2.并科学地选用枕头
人在睡觉时,若睡眠姿势不正确,就会使颈椎之间的韧带处于紧张的状态。一定要保持正确的睡姿,即以侧卧位为主,以仰卧位为辅。另外,枕头的高低和质量对人的颈椎也有很大的影响,标准枕头的高度应该在10厘米左右,枕芯的材料应以柔软、弹性好为佳。
3.加强颈部的锻炼
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措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科学的颈部运动反而会加剧颈椎的劳损。正确的颈椎锻炼法应该是用肩部和上肢的运动来带动颈部的肌肉,如进行慢跑、做甩手运动、练瑜伽和游泳等。
4.注意保暖
临床研究发现,受凉会引起颈部肌肉的痉挛或小关节的紧张。因此,人们应尽量避免呆在潮湿和寒冷的环境中,并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调整衣被的厚度,以防止颈部受凉。
5.保持乐观情绪
有研究表明,人们长期处在感情压抑、烦闷等精神状态下易患神经衰弱。而神经衰弱会影响骨关节及肌肉的休息。所以,除了要在平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加强锻炼外,还要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情。
2颈椎压迫神经怎么办
1、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一定要注意休息
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人,应增加工间休息和活动时间,以增强全身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肌肉疲劳,预防和缓解颈椎的劳损。比如长时间看屏幕、电视,应该每隔半小时到一小时就休息一下,以免颈椎受到长时间的压迫。
2、选择合适的枕头
合适的枕头对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有重要意义。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侧卧者枕高一拳半,约10厘米左右。枕芯以木棉、荞麦皮为好,装填量要适当,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弹性过大的枕头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的疲劳和损伤。习惯仰卧者最好在颈下垫一小枕头,以保持颈椎的生理弯曲。习惯侧卧者应将枕头充塞到面部与肩部的空隙中,以减轻颈部的负担。
3、防止外伤与落枕
当出现颈椎压迫神经的情况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预防落枕以及颈部外伤。因为落枕或者是外伤往往都是会导致颈椎压迫神经的病情加重,甚至诱发其他疾病。因此预防这两项是非常重要的哦。
4、加强颈部的锻炼
加强颈部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方法是:双手叉腰,放慢呼吸,缓缓低头使下巴尽量接角第一领扣;再仰头,头部尽量后仰;随后是左、右歪头,耳垂尽量达到左右肩峰处;左右转颈,颏部尽量接触肩峰。
另外,经常做扩胸、旋肘、拍肩运动,也有好处。方法是:两臂向左右平伸、用力后展,挺胸;然后两肘关节屈曲,手指搭同侧肩部,以肘尖作划圈运动,向前、向后交替进行;最后用右掌拍打左肩,左掌拍打右肩,交替进行。
5、搓脚掌有利治病
双脚大拇趾根部内侧横纹尽头处为人体颈椎反射区。每日用手搓此部位,可有效治疗颈椎病。
6、颈部保暖
当颈部受到寒冷的刺激往往会导致颈部疼痛加重。因此冬天的时候要给外的注意颈部的保暖,穿一些高领的衣服。
7、姿势正确
颈椎病的主要诱因是工作学习的姿势不正确,良好的姿势能减少劳累,避免损伤。低头时间过长,使肌肉疲劳,颈椎间盘出现老化,并出现慢性劳损,会继发一系列症状。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势是颈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倾,不要扭转、倾斜;工作时间超过1小时,应该休息几分钟,做些颈部运动或按摩;不宜头靠在床头或沙发扶手上看书、看电视。
8、颈椎食疗方法
在治疗颈椎病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营养,强健颈椎肌肉,如此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病情。
1)豆浆适量,粳米60克,冰糖适量。以豆浆代水与粳米煮粥,粥好后入冰糖煮1-2沸即可,经常食用。
2)鲜蘑菇或香菇,30克(干品减半),煮汤喝。每天1次,日期不限。
3)大朵玉兰花,3-6克,开水泡代茶。或鲜叶12-18克水煎服。
4)蜜糖,2汤匙,开水冲服,每日2-3次。对高血压兼便秘者无佳。
5)食醋,100毫升,冰糖500克。放入锅内溶化,每餐饭后饮1汤匙。若患者兼有胃溃疡胃酸过多不宜服此方。
3颈椎病的九大主要症状
1、颈肩背痛 :
疼痛时颈椎病的基础症状,几乎所有的颈椎病在早期或全程都有非常显著地疼痛症状,疼痛的部位可以发生在颈项部和肩背部,有研究发现在颈椎病人中诉说有颈痛者为92%,肩痛者为71%,上臂痛者为44%,前臂痛者为31%,头痛者为37%。
其中颈项痛是所有颈椎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多呈钝痛、隐痛或刺痛,晨起时多见,伴颈项部僵硬、板滞感。上背痛往往容易被误诊胸椎的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背肩胛部疼痛,以肩胛内侧缘上角最为显著,可有明显条索状筋结感,有的则表现为自颈椎向下呈扇形散开的上背部广泛的疼痛,其实就是斜方肌典型的分布范围。有很多患者以肩部疼痛为主诉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肩周炎,但其实即使有典型的肩周炎表现,也与颈椎病密切相关,肩部痛在早期疼痛剧烈,为灼痛、刺痛感,慢性期为酸痛、隐痛。
2、 活动受限:颈椎的活动范围较正常或以前明显减小,自觉颈项、肩背部肌肉僵硬、板滞、有酸胀感,不能前屈后仰和转颈困难,有时稍用力转颈时,会有剧烈的疼痛,并向上肢等处放射,不少患者在转颈时出现明显的头晕症状,严重者甚至会猝倒。
3、上肢痛麻
上肢疼痛多为刺痛、胀痛、烧灼样痛,严重时从颈背部放射至手臂(上臂外侧、前臂内外侧、肘关节内外侧),咳嗽、打喷嚏、深呼吸均可诱发难以忍受的放射痛,绝大多数患者夜间症状加重,辗转难眠,甚至彻夜不能入睡,口服止痛药效果也不明显,持续时间从数天到数月不等。
肢体麻木主要表现为上臂外侧、肩部附近的三角肌区、某个或某几个手指麻木。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均可引起,以前者引起上肢麻木最为多见,后者则先从双侧下肢或单侧下肢开始发麻、发沉,逐渐加重,再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持物无力等症状。
4、颈性头痛
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等各型颈椎病均可引起头痛,几乎所有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几乎无例外的都有头痛,高达60~80%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出现头痛,相当部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也有头痛症状。头痛与眩晕可同时存在,但往往有主次,或以头痛为主伴有眩晕,或以眩晕为主伴有头痛,大部分患者头痛往往多与头晕交替发作,一般来说早期多以头痛为主,后期则以眩晕为主。疼痛部位可位于后枕部、枕下部、头顶部、头两侧的颞部、眼眶周围或一侧偏头痛、后头痛或头部发麻,但大多数仍以颈枕部、枕顶区疼痛为主。疼痛性质可以是隐痛、钝痛、刺痛、跳痛、灼痛或酸胀痛。常伴眩晕、眼胀、眼发黑、心跳、出汗、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颈僵硬及头面部紧缩感甚为常见。我们应该记住,颈椎病时引起颈性头痛的首要原因,其中偏头痛可高达70%以上,以女性最为多见。上位颈椎病变导致脊神经直接受到激压,颈项部肌肉过度紧张激压神经纤维,颈椎旁的交感神经受骨赘激压,椎动脉受骨赘激压变窄或痉挛等原因均可导致颈性头痛。
5、头晕头昏
头晕,患者有自身或周围景物向一个方向旋转的幻觉,身体站立不稳,感觉物体倾斜、下陷等。往往在变换体位、头部过度屈伸或旋转时诱发。发作时间可极短暂,也可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眩晕发作时可伴有耳鸣、恶心呕吐、出冷汗、心悸心慌、四肢冰冷等症状。部分患者则表现为头部昏沉感,自觉头重如裹,昏蒙欲睡,打不起精神。
研究发现,95%以上的第一二颈椎(寰枢关节)紊乱患者有轻重不同的头晕,70%以上原因不明的头晕与寰枢关节紊乱密切相关,50%以上的头晕或头昏患者伴有视力、听力障碍。所以认为寰枢关节紊乱是引起眩晕的主要因素之一。
6、咽喉肿痛:主要见于咽型(食道型)颈椎病患者,是颈椎椎体前缘骨质增生或椎间盘向前突出刺激或压迫咽后壁或食管所致,以咽喉干涩、咽喉部疼痛、明显异物、吞咽困难、音哑等咽喉、食道症状为主要表现,极易被误诊为慢性咽炎、食道癌或神经官能症,确诊前误诊率可高达80~90%以上。在颈型颈椎病的早期或发作期病人,几乎都有咽喉红肿疼痛的症状,尤其多发于中青年患者。当然要与许多其他疾病引起的咽痛相鉴别,如感冒、慢性咽炎、化脓性扁桃体炎、风湿病引起的咽痛。
7、心慌失眠
多为颈椎病中椎体骨质增生骨刺形成、或颈椎关节紊乱错位、椎间盘突出等因素刺激或压迫了颈部的交感神经节或颈动脉窦,出现一系列的支配内脏器官的交感神经紊乱的症状。
颈上交感神经节受到激压则出现心动过速、视力模糊、嗜睡、癫痫、顽固失眠(难入睡或多梦易醒,日间头昏脑胀、精神疲惫易瞌睡,但卧床却又头脑清醒全无睡意)等症状。
颈中交感神经节和颈动脉窦受到激压则出现心动过缓、呃逆、甲状腺肿、血压升高或降低等症状。
颈下交感神经节受到激压则出现房颤、早醒、早醒、出汗异常(全身性或局限性多汗或无汗)等症状。心慌胸闷: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胸闷胸痛。
8、头面五官
因支配头面部器官和软组织的神经和血管均通过颈椎或由颈椎发出,所以当发生颈椎病刺激或压迫上述神经和血管甚至直接压迫相应软组织,则出现不同的五官病变症状。特别是在经过相应专科检查未见显著异常发现并经相应专科治疗无效,同时还伴有典型的颈椎病表现者,更应考虑为颈椎病所致。
眼部症状:出现眼花、眼痛、眼干、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畏光流泪、不愿睁眼、眼睑下垂、眼睑跳动、瞳孔散大、近视、青光眼等。当颈1~3和颈6~7关节错位时,因炎症刺激或压迫颈上交感神经节和形状神经节,使其神经纤维兴奋性增高,视神经中央动脉痉挛而视力下降;瞳孔对光调节不灵而视力下降、视力模糊、复视。茎突畸形,过长且伸向第一颈椎横突者,因枕寰关节错位,使附近软组织扭曲影响血循环,出现眼胀、近视和青光眼。枕寰关节错位还可刺激三叉神经脊髓束,引起眼周神经痛或前额痛。椎动脉供血不足可引起视中枢和脑神经损害,导致眼循环障碍而造成视网膜病变。
鼻部症状:主要为过敏性鼻炎,有鼻塞、流清涕、鼻痒、打喷嚏等症状,甚至嗅觉暂时减退,伴有头胀和听力障碍。由颈椎病所致者常于低头或仰头工作时因体位改变使相应神经受刺激而出现流涕、打喷嚏等症状而诱发。当上位颈椎特别是颈1~4由于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发生颈椎横突向前错位或侧向错位时,极易推拉牵张或因深筋膜的紧张而压迫伤及颈上交感神经节或颅底(茎乳孔)的软组织,引起交感神经纤维或副交感神经纤维的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物理刺激性的神经兴奋或抑制,使所支配的器官功能发生障碍。如果这种暂时性的物理性刺激未被及时消除,反复刺激压迫形成创伤性炎症而成为无菌性炎症水肿,其所支配的器官则出现长时间的功能失调。
耳部症状:有耳鸣、耳聋、耳胀、听力减退。耳鸣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声如蝉鸣,甚则如机器轰鸣。颈椎病所致的耳鸣耳聋症状,往往伴有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及颈椎病的各种表现,如头痛、头晕、恶心、心慌、失眠、视物模糊、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双上肢的麻木无力等症状。因颈椎病小关节错位,刺激或压迫椎动脉,或由于刺激了颈椎关节囊韧带或椎动脉壁周围的交感神经,反射性的引起椎动脉痉挛而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内耳血流减少而发生耳鸣或耳聋。
口腔症状:多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症,开口活动受限、咀嚼时颞下颌关节痛、关节活动时弹响或有杂音。由于外商、劳损、退变、炎症等因素可使寰枕、寰枢关节、颈2~3关节错位,错位后颈枕部软组织病变所产生的机械性压迫和无菌性炎症的化学刺激,使分布于上颈段的颈上交感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脊髓核受影响,从而导致三叉神经中的下颌神经咀嚼肌支的功能受到影响,令其支配的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功能亢进和痉挛,导致颞颌关节早期的功能紊乱,中期的结构紊乱,甚至发展到后期的关节器质性破坏。
9、步态失稳
步态失稳是脊髓型颈椎病的典型特点,患者多表现为走路发飘,一脚重一脚轻,如踩棉花感。很大一部分患者先从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发麻、发沉开始,随之行走困难,下肢各组织肌肉萎缩,抬步缓慢,不能快速行走,严重者逐渐出现步态不稳,更不能跑,双脚如踩在棉花上样的感觉。步态失稳大多是由于颈椎间盘的退变,关节失稳,骨刺形成,突出的混合物不停地刺激及压迫脊髓,加上后方肥厚的黄韧带在颈部后伸时发生皱褶从后方刺激或压迫脊髓,从而出现典型的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4保护颈椎 选好枕头很关键
1.枕头高度
健康睡眠应以仰卧时头与躯干保持水平为宜,枕头置于颈后下,保持头部轻度后仰的姿势;侧卧时则枕头宜与肩同高,这样可使颈肩部肌肉形成放松状态。
具体的枕头高度须根据个人生理弧度、睡眠姿势和年龄而定。一般来说,3~6岁枕高为3~6厘米,7~11岁为7~10厘米,14~15岁为9~12厘米,成人一般为12~15厘米。枕头的长度一般以超过自己肩宽10~16厘米为宜。
长期不用枕头、枕头过低或过高,都会对颈部肌肉、韧带、脊髓、神经根等造成不利影响,而正确地使用和选好枕头,则有利于脊椎保健,提高睡眠质量。
2.枕头形状
理想的枕头形状是中间低、周边高或前高后低,可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线,起到放松、调养、保护颈椎等作用。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枕头种类繁多,形状往往是扁平的,这样的枕头虽然外形美观,却不符合颈椎的生理曲度。
3.枕头硬度
此外,倘若枕头弹性过强,如用弹簧枕时,头部可能会受到外加的弹力作用,而产生肌肉疲劳和损伤,故不宜长时间选用。荞麦皮枕芯较好,便于调节高度,弹性也适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药枕选择
我国使用药枕历史悠长。目前,市场上药枕种类繁多,选择时须慎重,如果使用不当,非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加重原来的病情。
一般来说,绿豆枕、菊花枕、茶叶枕、五叶枕、白矾枕等,有清热解毒、降火醒脑等作用,在酷热的季节使用较好,尤其适用于阴虚内火旺的人。决明枕、磁石枕、活血枕等,适用于高血压、颈椎病、记忆力下降者,血压低的人则不适宜使用。应该提醒的是,处在月经期、孕期的女性,最好不要使用药枕、水枕,尤其不能使用活血枕,以免“枕”出麻烦来。
5颈椎病日常保养法则
1.在思想心态方面,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并阅读有关颈椎病的书,掌握相关知识。
2.在日常锻炼方面,要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
3.在日常习惯方面,长期伏案工作者,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睡觉姿势的习惯也十分重要,一个良好的睡眠体位,既要维持整个脊柱的生理曲度,又应使患者感到舒适,方可达到使全身肌肉松弛,容易恢复疲劳的调整关节生理状态的作用。根据这一良好体位的要求应该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呈屈曲状,此时全身肌肉即可放松,这样,最好采取侧卧或仰卧,不可俯卧。
4.在日常用具的选这方面,单从颈椎病的预防角度说,应该选择有利于病情稳定,有利于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铺为佳。因此,选择一个放在床板上有弹性的席梦思床垫为好。它可以随着脊柱的生理曲线变化起调节作用。枕头是维持头颈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这个“正常”位置是指维持头颈段本身的生理曲线。这种重量曲线既保证了颈椎外在的肌肉平衡,又保持了椎管内的生理解剖状态。因此一个理想的枕头应是符合颈椎生理曲度要求的,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的,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因为这种形状可利用中间的凹陷部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也可以对头颈部起到相对制动与固定作用,可减少在睡眠中头颈部的异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