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治疗颈椎病是常见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但是对于刮痧治疗颈椎病的注意事项,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那么,刮痧治疗颈椎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刮痧治疗颈椎病的注意事项。
目录
1刮痧的好处
一、刮手脚可以起到行气通络的目的。女性经常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认为这主要和机体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可以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5~10次,可以有效的行气通络。
二、刮腹部可以通便。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还会导致机体吸收大量的毒素。患者可以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内脏下垂的现象,应由下向上刮拭。
三、刮眼周可以明目。很多人都会做眼保健操,对其中的几个穴位也非常熟悉。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能对穴位起到更好的刺激作用。应先用刮痧梳点按睛明穴(在鼻梁两侧,距内眼角约半分的地方),然后以睛明穴为起点,外眼角为终点,分别从上眼眶和下眼眶两个方向刮拭。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眼睛周围的经络气血运行,达到缓解视疲劳的目的。
四、刮颈部能舒筋活血。颈肩不适是伏案工作者的职业病,刮痧可以起到舒筋活血,改善局部气血淤滞状态的效果。患者应选择三条路线,即从后发际中点向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以及从后发际两个外角上缘分别向左右肩部方向刮拭。另外,感冒时刮拭这个部位还可以起到疏风散邪的效果。
2颈椎刮痧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刮痧治疗颈椎病的注意事项:刮痧部位、刮痧用具及施术者双手等均应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刮痧的器具需经过严格的挑选,切忌使用边缘粗糙或缺损的器具,以免损伤皮肤。要根据颈椎病患者的病情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刮治方法,手法以轻重适度、用力均匀、方向一致为原则,不要忽轻忽重地来回刮,电不可在患者过饥、过饱及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施行刮痧治疗。要掌握好治疗间隔时间,一般以间隔3~5日为宜,若有必要也可2~3日刮治1次。
(2)根据刮痧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选择患者,严防有刮痧禁忌证者进行刮痧治疗。刮痧治疗颈椎病的注意事项就是皮肤疖肿、瘢痕、溃破,以及传染性皮肤病的病灶部位不宜进行刮痧治疗。有出血倾向者、严重心脏病等重证疾病者,以及年老体弱者、对刮痧恐惧者等,也不宜进行刮痧治疗,皮肤娇嫩之处也应禁刮。
(3)刮痧治疗后患者应休息片刻,适量饮用温开水或姜汤,不能急躁动怒、忧思悲郁。刮痧治疗颈椎病的注意事项:禁食生冷、油腻食物.同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刮痧疗法的作用较弱,在施用刮痧治疗的同时,应根据病情积极配合其他治疗调养方法,如药物治疗、牵引治疗、运动锻炼等,以提高疗效。这些都是刮痧治疗颈椎病的注意事项。
3头部刮痧的工具
1、木鱼石刮痧板,木鱼石刮痧板是现今为止最好的刮痧板之一,其刮痧效果非常明显,风靡各大刮痧美容机构。
2、黄牛角刮痧板,选用天然牛角为材料,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而且牛角味辛、咸、寒。辛可发散行气、活血润养;咸能软坚润下;寒能清热解毒;具有发散、行气,清热、凉血、解毒,以及活血、化瘀的作用。
3、刮痧油:
凉性油:薄荷油、清凉油等可清凉解毒;
热性油:活络油、红花油、麝香风湿油等可活血通络、祛风除湿;
中性油:茶油等,可普遍使用热毒,行气活血的功效,还可以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
4怎么刮痧头部护理秀发
方法与步骤:每天刮拭全头2至次3次。因头皮部分有毛发覆盖,为达到刺激效果,宜用刮板凸起面边缘大力刮拭。
侧头部:刮板竖放在头维至下鬓角处,从前向后下方刮至耳后发际处。
前后头部:以百会穴为界,将头顶部分为前后两部分。先由顶至前 额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再由顶至后颈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
加强手法:将以上部位用刮板角部依次重复刮拭,以加强效果。
背部:膀胱经——双侧肺俞、肾俞。
下肢:胃经——双侧足三里。
脾经——双侧血海。
作用与机理: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头发的好坏与气血、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经常刮拭全头部,直接改善头部的微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头皮细胞活化,头部气血充盈畅达。发根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各种营养成分的补充,则毛发生长率加快、毛干粗壮、发根坚固、发质柔软而有光泽,并能减少脱发和头皮屑,促进白发传黑。人体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头部经络对全身各系统有整体调控作用。经常刮拭全头部,刺激头部经络穴位,还可畅达全身的阳经,疏通全身的阳气。配合膀胱经和胃经、脾经有关腧穴的刮拭,可增强脏腑功能,以助化生精血,润泽毛发。
5居家刮痧的技巧
中医刮痧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肤理论为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
其实刮痧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神秘,在家就能做,只要到药店买一个牛角或玉质的刮痧板,涂上刮痧油,家庭成员之间就可以相互刮痧。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要在适宜暴露的环境中进行,一般温度不低于25℃;皮肤有破损、疤痕处不宜刮痧;皮肤高度敏感或皮肤病患者不宜刮痧;血友病患者慎刮痧。
刮痧时,刮拭一定的宽度和长度,是为了更准确地把经脉、穴付和全息穴区都覆盖到。刮拭的长度一般以中心穴位上下4—10厘米为宜,以大于所治疗的穴区范围为原则,如果需要刮拭的经脉较长,可分段刮拭。
刮拭力度
人体各部位组织厚薄不同,刮拭力度也要随之变化,骨节突起和肌肉丰满处按压的轻重力度有所不同,以达到肌肉的深部为准。刮拭时,要均匀、平稳、缓慢、柔和的按压。
刮拭速度
刮拭速度决定舒适度以及对组织的刺激强度。速度越慢疼痛越轻。
刮拭角度
刮拭角度是指刮痧板向刮拭方向倾斜,与皮肤之间形成的夹角。刮拭角度越小越舒服。
刮拭时间
每次刮痧的时间要视被刮拭者的体质、刮拭部位、病情和刮拭的力度而定,少则几分钟,多则20~30分钟,初次刮痧者和体弱者可适当缩短时间。体质虚弱者毛孔张开就可以停止刮拭,体质强壮者可以适量出痧后再停止。
刮痧间隔
直接在皮肤上刮痧,同一部位,间隔应以局部皮肤恢复正常、疲劳和触痛感消失、痧斑全部消退为准。不同部位刮痧不受间隔期限制。隔衣刮拭每天都可以进行。
刮痧的顺序和方向
一般是先刮阳经,后刮阴经;先头部、颈背部,后胸腹部、四肢;先上部,后下部。刮拭的方向都是从上向下,当肢体有静脉曲张或浮肿时,要从下向上刮拭。
进行面部刮痧的时候,速度要慢,按压力要小,自内而外,依次按照额头区、眼周区、面颊区、鼻区、口唇区、下颌区的顺序轻轻刮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