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消化内科 >胃肠疾病 >胃肠炎

胃痛怎么处理呢

胃疼有可能是心脏病引起的?很多心脏病患者不知道吧,专家介绍说,有很多心脏病患者把心脏病的先兆当成了胃疼!要知道,这可是一个重要的报警。那么怎么区别胃疼和心脏病的区别呢?怎么识别到底是胃疼还是心脏病呢?

目录 胃痛怎么处理呢 为何易胃疼这5个是主因 为何易胃痛全是6个坏习惯导致 胃疼怎么缓解 胃疼居然是心脏病的症状之一

1胃痛怎么处理呢

  患有胃病的人常常会在某个时候突然胃痛起来,有时痛起来会死去活来。对于突如其来的胃痛,应该怎么办呢?突然胃痛怎么办?中医给大家介绍三种简单的按摩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介绍,如果在出现胃痛而身边没有任何药物的情况下,有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缓解胃痛。具体如下:

  一、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二、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三、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如果你有老胃病,除了吃药按摩等这些方法外,平时一定要注意规律饮食,不要饱一顿饥一顿。这样很容易突然胃痛。

2为何易胃疼这5个是主因

  胃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饮食不调,情志刺激,脾阳素虚,感受外寒,胃火和降所致。身体一旦出现胃疼的情况,就不是出现一次就会罢手的。胃痛,经常是发作了一次,隔个半小时,或者是一小时,就又会在发作一次,对人体的折磨很大。胃疼的原因有哪些呢?

  专家表示,胃痛的主要原因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系统的疾病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引起胃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活压力大

  压力是胃痛的一大祸首。学习一些松弛身心的方法,可以使体内失去平衡的化学作用,再度恢复平衡。

  2、嗜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烟酒等刺激性食物,极易造成胃粘膜损伤,会导致胃疼。

  3、暴饮暴食

  当胃内食物过多时,胃酸会被迫进入食道。胃内食物愈多,被挤入食道的胃酸愈多。胃痛的原因可能许多,但对那些偶尔患胃痛的人,多半是因为吃太多且吃太快。

  4、饮食无规律

  饮食不能定时定量、常暴饮饱食,这会加重胃部负担,造成胃痛。

  5、不注意卫生

  做不好家庭卫生、个人卫生以及不注意饮食卫生等都可能使患者受到细菌的感染而引发胃痛。

3为何易胃痛全是6个坏习惯导致

  最伤胃的6个坏习惯

  1、边吃边说

  食不言,寝不语,这是古话。放到现在,为了能够认真的细嚼慢咽,所以也要忌讳吃饭时说话或大口吞咽。避免咽下的气体多,导致消化不良。与此同时,吃得快,还容易造成食物烫伤口腔和食管黏膜。

  2、口味重

  烤制或腌制的食物虽然口感很棒,但经常吃的话,会增加致病风险。而且,高盐重口味食物会加重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会损伤胃黏膜的保护层,增加病变概率。

  3、吃水果不讲究

  水果如柿子、山楂、枣等,其鞣质可在胃内与胃酸、果肉蛋白发生作用,形成胶冻状物质,最后可能形成胃石。因此,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一定要记得别空腹吃大量柿子、山楂等。

  4、爱喝高度酒

  小酌怡情,贪杯伤胃。酒精饮品在20°以上时,每小时饮用超过100ml,就可能会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饮酒时尽量选择低度酒,且不要过度饮酒,避免急性伤胃。

  5、爱烟成魔

  抽烟的人以为尼古丁只会进入肺,殊不知,烟雾也会随着消化道进入胃,直接刺激胃黏膜。

  6、药物刺激

  很多人在吃药后,感觉肠胃不适,很难受,这可能是药物刺激到了,常见的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都是对胃可能造成刺激的药物。引起黏膜下血管收缩、痉挛,胃黏膜缺血、缺氧,长此以往形成胃溃疡。

4胃疼怎么缓解

  一、松开腰带

  松开腰带就可以给腹部,胃部一个足够的空间了,这样做有利于胃气的流畅从而使得腹部免受挤压。所以建议经常胃疼的人日常最好选择一些相对较宽松的衣物。

  二、吃点东西

  虽说并不是所有的胃疼都是由于饥饿引起的,但是如果在你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缓解之前适当的吃些软质的食物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是切记不要吃过硬的食物,也不要喝牛奶。

  三、保温

  特别是秋冬季很多人的胃疼都是由于胃寒引起的,所以这个时候可以选择喝点热水热汤之类的以中和胃寒,另外用热水袋敷会胃部,效果也是相当不错的。

  四、穴位疗法

  1、按摩整个腹部

  双手交叉然后以肚脐为中心做画太极图的动作,顺时针,逆时针的方向各36圈。

  2、内关

  内关就是手腕的正中(手个手个手指并拢的位置)在两筋之间找到穴位,然后用拇指进行定位转圈按摩几次。

  3、足三里

  足三时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的地方,也就是在胫骨和腓骨之间,用两只手的拇指进行点控就可。

  五、细嚼慢咽法

  研究发现咀嚼的次数越多,就会分泌出更多有利于保护胃黏膜的唾液。

  六、适时的喝水

  空腹前喝点水可稀释胃中的胃液,从而对缓解胃疼也有一定的帮助,另外提醒一下尽量避免汤泡饭的饮食习惯,否则容易加大胃疼的问题。

  七、转移注意力

  胃疼时可以让自己倾听一场美妙的音乐,或是看一场文艺气息相对浓的电影。或是做些自己最为感兴趣的事,就可帮助转移胃痛这件事了。

  八、止痛药

  在胃疼难受时,止痛药是缓解胃痛的最好方法之一了。但是是药三分毒,所以如果没有特别必要的话,也不建议使用这样的方法进行缓解胃痛。

  当然了以上这些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应该说如果只是偶尔的腹部不舒服还可起到缓解的作用,但是如果真是胃肠方面出了什么疾病的话,最好还是到医院进行科学的治疗,以免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另外提醒广大的朋友,胃肠方面的疾病多数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当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比如说不吃早餐,暴饮暴食,过份饥饿,没有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吃的食物过冷等等一系类的因素都有可能会引起胃疼甚至肠胃方面的疾病的。

  因此要想胃好,吃嘛嘛香,日常生活中最好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一些不当的饮食习惯。日常除了要做到均衡饮食,还要注意可适当的用一些具有调理肠胃健康的食疗方来促进肠胃健康。

5胃疼居然是心脏病的症状之一

  有很多心脏病患者把心脏病的先兆当成了胃疼!要知道,这可是一个重要的报警。与一般的胃病不同,心脏病引起的胃痛很少会出现绞痛和剧痛,压痛也不常有,只是有一种憋闷、胀满的感觉,有时还伴有钝痛、火辣辣的灼热感及恶心欲吐感。

  有人说:心脏病和胃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容易区别。但是,实际上两者相混淆的现象并非罕见,以致延误诊断或者盲目治疗时有发生。请先看下面两个实际例子:

  例1,患者男性,58岁,两年多来发作性胸部不适,有时出现在胸前,有时却窜至上腹部,似乎与饮食不当有关。因此,一直按胃病治疗,服了不少胃药,但症状时轻时重。最近一次因生气犯病较重,查查心电图,结果证实为严重的心肌缺血,从此按冠心病治疗,症状才明显改善。

  例2,患者女性,44岁,多年来经常出现上腹部不适,伴有返酸、嗳气、心慌,曾按心脏病治疗,长期服用扩张血管药物,但症状不见好转。后经胃镜检查,发现病人患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采取治疗溃疡病的措施后,上腹部不适基本消失。

  那么,如何区别胃病和心脏病呢?

  心与胃各司其职,功能不同,且分别位于胸、腹腔内,但是,两者仅隔一肌(膈),同受植物神经支配,患病后又常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如不细致区分,即有混淆之虞。因此,熟识心脏病与胃病疼痛的各自特点实属重要,当然也要参考其它症状。

  胃病,常在中年之前起病,病程较长。疼痛多由进食不当,如吃冷、硬、刺激性食物等,或因气候骤变诱发。疼痛发生的部位在上腹部,性质似烧灼感带闷胀感,平素多有返酸、嗳气现象。发作时,一般不影响正常活动,病情常缠绵数日以至数周,采用解痉制酸药如胃舒平、盖胃平或注射阿托品等,即可奏效。病人多喜上腹部保暖,如用手按压上腹可产生疼痛。

  心脏病所致的疼痛,主要见于冠心病。疼痛常因劳累或情绪紧张激动引起,疼痛部位在胸骨后,性质如刀割,有压榨感、沉闷感,且可窜至右上肢内侧或颈、背部,常常迫使患者停止活动,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经休息或用药,如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等即可缓解(心肌梗死引起的胸痛,常不能止痛),多数人具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据上所述,凡年逾40岁(女性可延至50岁,但非绝对),平时从无胃痛发生,突然出现胸或上腹疼痛,甚而仅为胸闷、气短感,都不应轻易断定为胃痛,应考虑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平时有胃痛史的人,遇有疼痛异常,也应当考虑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须即送医院,做心电图检查。

  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往往会出现一反常态的变化,临床上称之为心肌梗死的前驱表现,患有冠心病的病人更应重视异常现象的发生,以免发生意外。也有一部分心肌梗死患者,不发生典型的心前区疼痛,或仅有轻度的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因此常易被忽略和延误诊治。医学上将这种现象叫做无痛性心肌梗死。对于这种病人尤应重视,宁可多查心电图,也不宜轻易诊断为胃病。